第二卷 威名江湖 第十章 初显医术(上)
端午佳节巧遇阿朱,当日与阿紫姐妹相认,次日一早用过早膳后,由于是寻药没有什么目标,我们便开始游历北宋的大好河山。从雅洲开始向南行着。
一路上我们经泸洲、矩洲、宜洲、邑洲、钦洲。转眼已入秋,最后来到北宋最南边的雷洲。可是当我们来到雷洲时,雷洲的主要城池全部封城,除了往来运输物资的官府,其余的人里面的人不许出,外面的人不准进。无奈之下,我们只能到附近的村庄落脚。在寻访村庄的路上了解到,距雷洲主城十里的雷家村发生瘟疫。官府已经派兵围村,并责令七天之内控制疫情扩散,若无法控制疫情则烧村,如今还乘三天的时间。
瘟疫?对我这三千多年后的人来说,瘟疫根本不是什么疑难杂症,就如同被蚊子咬了一般。于是,下令前往疫区——雷家村。大家听闻我要去雷家村立即阻止,傅思廉说道:“小姐,去不得啊!您乃千金之躯,岂可去疫区。万一您有什么不测,我们怎么向老爷和夫人交待啊!”“放心吧,只要防护妥当不会有问题的。再说,我也想想是什么疫病竟要闹得封城、烧村那么严重。”我说道。“可是……”褚千里也阻止道。“你们想想,这一个村少说也有数百人口,你们忍心看着这数百来人被活活烧死?”“这……”
“大家一起去吧,我相信妍儿一定有办法的。”段誉突然说道。在我们这些人里只有段誉最了解我,他知道我不会做没有把握的事。既然我说要进村就一定能救雷家村的村民们。我听了他的话,对他从容地一笑,意思是说:还是誉哥哥了解我。大家听闻段誉也支持我进村,便不再说什么一起向雷家村而去。在离雷家村一里左右的地方,我命令人把马车、马匹藏好,刀剑全部收入了我的通灵纳玉戒中,拿上行李走向雷家村。
我们刚到雷家村村口,就被守在村外的侍卫拦了下来。“站住,你们干什么?”一个侍卫喝斥道。朱青臣上前说:“这位官爷我们想进去看看,还望行个方便。”“不行,里面是重疫区,不可以放你们进去。”“官爷您就放我们进去吧,我们是进去帮忙的。”傅思廉说。“唉,我也是看你们穿戴得不错才劝你们的,这里头都是些贱民死就死呗,各位爷和小姐又何必去淌这个浑水!还是快走吧!”褚千里听了他的话,愤怒地抓起他的衣襟怒道:“你这混蛋!人命头天,你放是不放!”我们其余几人在后面看着也是焦急万分,我微微一笑,说:“褚大哥,放开他吧,你越是如此他越是不会放我们进去的。”待褚千里放开那名侍卫后,我走过去继续说,“这位官爷,我这些属下没把事情说清楚。其实事情是这样的,我们有个亲戚住在这个村子里,如今听说这里发生疫情才特意赶来看看他可安好。官爷您也是有家人的,那种担心家人的心情相信官爷一定也能理解,您就行个方便放我们进去探望下亲戚吧!”说着顺手塞了20两锭银在他手中。他垂目瞄了一眼,说:“还是小姐说话在理,你们进去吧!(我心想:什么叫我说话在理,还不是因为你看见了银子。)不过,丑话我可说在前头,若你们进去后也染了疫病,可别怪我们将你们和那些村民一起烧死在村内。”我微微一笑,问道:“那若治好了,怎么确认?”“时限一到,洲里会派全县大夫来确诊。若治好了则即刻放行,否则便烧村。”“可是……”我听后微笑不语,古谦诚想说什么却被我拦下,说:“多谢官爷!”然后他对身后的人说了声“放行”,我们一行人便进入了疫区。
从封锁钱到村庄还有三里之地,他们防得也真够严的。我们一进入封锁钱,古谦诚就问:“小姐,您为什么不让属下说明,那厮分明是托词嘛。那些大夫怎么可能来确诊,即便是来了只要他们一口咬定尚有疫情,这些村民就必死无疑。”我微微一笑道:“这些我自然知道。”“那小姐为什么还要阻止属下?”古谦诚又说。我仍笑着说:“那你之见,说了又如何?不说又如何?”“这……”古谦诚顿时哑言,答不上话来。
我笑着说:“既然说与不说都没什么区别,又何必戳破呢!”“那小姐打算怎么办?”朱青臣开口问道。我微有深意得的一笑,说:“褚大哥、朱四哥,你们二人携同冯远、陆冲将洲内所有大夫的家眷寻一处妥善安置,不要离雷家村太远,大约一刻时的距离。记着一定要以礼相待,不可怠慢予她们,此间不必过来。傅盛全、槿修你们二人也一起去。唉,此举虽不义,但眼下却是能让那些大夫说实话的最佳方法。届时,以烟火为讯,你们再将她们带过来。”“是,属下(奴才、奴婢)这就去办。”褚、朱等六人异口同声地说,随后便悄悄地从旁边草丛出去。看见他们安全离开,我们剩下六人才进村。
刚到村口我停了下来,突然又想到什么,叫了声古谦诚,在他耳边轻声说:“古二哥,还要麻烦你一件事,再将知县的夫人抓来,同样以烟火为讯。不过,别马上带出来,听见我三击掌后才带出来。”古谦诚回答:“是,属下这就去。”
进村后,看着地上到处都是病死的尸体,大家心里都酸酸的。阿朱、阿紫害怕地躲在了段誉和傅思廉身后。傅思廉问道:“小姐,我们现在该怎么办?”“当然是要弄清楚那些病人被安置在哪里。找个人问问便是。”此时,正好有个中年男子匆匆从我们身边经过。我上前将他拦下,先行了礼再说:“这位大叔慢走,小女了有一事打扰。”那人闻声回头看看我们说:“几位是外乡来的吧!我们村出了瘟疫,几位进来不是和我们一起送死嘛。”
“官府不是给村里时间医治嘛?”那人听言愤怒地说“哼,光给时间医治挺什么用?只是头一天送进来大批药材,却没个大夫来,几位说说这叫我们怎么医治啊,大伙只有等死的份喽,唉!”
我们听后都很诧异,我继续问道:“嘶……!难道村里没有通医术的人吗?”那人又叹了口气说:“唉,有是有一个,可几位看看眼下这情景……。只是让人稍活久一点,最后还是逃不了一死啊!”
“那大叔可否领我们去医治之所?小女子略通医术,或许能帮上些忙。”那人惊讶地看着我说:“你会医术?”“是,虽不精湛但可略尽绵力,再者多一个人参详总是好的。”那人又看了我一会儿,才道:“行,几位跟我来。”说着便走在前头领我们去安置病人之处。
原来病患全部被安置在祠堂,内间是重病区,外间则是较轻的,医师和药材则在偏厅。在去祠堂的路上段誉悄悄地问我:“妍儿,你什么时候学的医术,我怎么不知道!”我笑了笑,得意地说:“你不知道的还多着呢!”……到了祠堂,我们直接进入偏厅见着那位通医的人,并向他表明了我们是来帮忙的,也向他询问了病患的情况。
我从他口中得知,他叫方子达,二十余岁。他也只是平时爱看些书,平日给村民治病也是边看书边医治的,就这样充当起村里的医生。这些病人中轻者咳嗽、鼻塞、流涕和喷嚏等上呼吸道感染;重者急起高热、显著乏力,全身肌肉酸痛,以至最后咳血而亡。听他的描述的症状来判断,应该是日后所说的流行性感冒。我虽已知道怎么治,但还须做做样子。于是,我让所有人都留在偏厅帮方医师研究药方,自己到外面看看情况。
出偏厅之前,方医师拿了块白布给我蒙上,以免感染。走出偏厅,村民们都蒙着白布,忙进忙出得照顾着病患,他们之中有帮忙抬人的,有帮忙端药递水的。祠堂内间不断地有人被抬出去,祠堂外又有已传染的村民被陆续送进来,所有人几乎没有休息的时刻。看着这些病患,我心中不免又有些酸楚,这在未来是多么平常多么不起眼的小疾病,然而在这各方面都较落后的古代却成了不治之症。我越想越难过,不禁掉下了眼泪。心想:我一定要用未来的知识结合现在的医疗条件将这些村民治愈,使他们免遭梵村之灾。想着这些,我立即在最短的时间内调整好自己的情绪,用衣袖擦掉眼泪,先走进内间重病区。
祠堂内间,横七竖八地躺着五六个人,我随即蹲下身子,拉起离门口最近的的病患的手给他把脉。我知道中医讲究望、闻、问、切,切指的便是把脉,可是这把脉的事我一窍不通的,最多只是装样子而已。至于闻、问也是行不通的,他们的样子要做这些不可能的,剩下的只有望了。我把了会脉,再伸手探他的额头确认体温。谁知刚触碰到他的额头,滚烫的触感让我立马缩回了手。然后再看他的面色、口、舌及呼吸状况等,一系列程序下来我已能断定的确是流行性感冒中的一种——热毒壅肺。其余几个亦是如此,门口的这们最严重些。我找来在内间照顾的村民了解到,按内间的病患的情况最长的只能活四五个时辰,最短的也只有三四个时辰。
内间的情况了解后,我让村民好好照顾他们,再来到外间了解病况。外间的人较内间的症状稍轻,诊断下来为——流行性感冒较轻中的一种——风热犯卫。祠堂内、外间都确诊后,我回到偏厅。方医师见我进来,立即上来询问:“怎样?可有医治的方法?”他的口气很轻蔑,显然是不相信我一个十岁的小姑娘能医好这疑难杂症。我没有马上回答他,只是问了一句:“请问方医师官府送来的药材可齐全?”我之所以这么问,是怕未来的一些药材可能古代没有或比较稀有。“药材很全,连一些很稀有药材也如数送来。”听了他的话,我就放心了,不怕一会儿说出的药方,他们不知道是什么或没有。
询问完药材的事,我开始说刚才的诊断结果:“嗯,这就好!根据刚才的诊断情况来看,内间的病人的结果是:高热,咳嗽咯痰,气短喘促,有的甚至心悸,躁扰不安……”我滔滔不绝地说着,听得在场的人都目瞪口呆,无一不惊叹我的医术。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一路上我们经泸洲、矩洲、宜洲、邑洲、钦洲。转眼已入秋,最后来到北宋最南边的雷洲。可是当我们来到雷洲时,雷洲的主要城池全部封城,除了往来运输物资的官府,其余的人里面的人不许出,外面的人不准进。无奈之下,我们只能到附近的村庄落脚。在寻访村庄的路上了解到,距雷洲主城十里的雷家村发生瘟疫。官府已经派兵围村,并责令七天之内控制疫情扩散,若无法控制疫情则烧村,如今还乘三天的时间。
瘟疫?对我这三千多年后的人来说,瘟疫根本不是什么疑难杂症,就如同被蚊子咬了一般。于是,下令前往疫区——雷家村。大家听闻我要去雷家村立即阻止,傅思廉说道:“小姐,去不得啊!您乃千金之躯,岂可去疫区。万一您有什么不测,我们怎么向老爷和夫人交待啊!”“放心吧,只要防护妥当不会有问题的。再说,我也想想是什么疫病竟要闹得封城、烧村那么严重。”我说道。“可是……”褚千里也阻止道。“你们想想,这一个村少说也有数百人口,你们忍心看着这数百来人被活活烧死?”“这……”
“大家一起去吧,我相信妍儿一定有办法的。”段誉突然说道。在我们这些人里只有段誉最了解我,他知道我不会做没有把握的事。既然我说要进村就一定能救雷家村的村民们。我听了他的话,对他从容地一笑,意思是说:还是誉哥哥了解我。大家听闻段誉也支持我进村,便不再说什么一起向雷家村而去。在离雷家村一里左右的地方,我命令人把马车、马匹藏好,刀剑全部收入了我的通灵纳玉戒中,拿上行李走向雷家村。
我们刚到雷家村村口,就被守在村外的侍卫拦了下来。“站住,你们干什么?”一个侍卫喝斥道。朱青臣上前说:“这位官爷我们想进去看看,还望行个方便。”“不行,里面是重疫区,不可以放你们进去。”“官爷您就放我们进去吧,我们是进去帮忙的。”傅思廉说。“唉,我也是看你们穿戴得不错才劝你们的,这里头都是些贱民死就死呗,各位爷和小姐又何必去淌这个浑水!还是快走吧!”褚千里听了他的话,愤怒地抓起他的衣襟怒道:“你这混蛋!人命头天,你放是不放!”我们其余几人在后面看着也是焦急万分,我微微一笑,说:“褚大哥,放开他吧,你越是如此他越是不会放我们进去的。”待褚千里放开那名侍卫后,我走过去继续说,“这位官爷,我这些属下没把事情说清楚。其实事情是这样的,我们有个亲戚住在这个村子里,如今听说这里发生疫情才特意赶来看看他可安好。官爷您也是有家人的,那种担心家人的心情相信官爷一定也能理解,您就行个方便放我们进去探望下亲戚吧!”说着顺手塞了20两锭银在他手中。他垂目瞄了一眼,说:“还是小姐说话在理,你们进去吧!(我心想:什么叫我说话在理,还不是因为你看见了银子。)不过,丑话我可说在前头,若你们进去后也染了疫病,可别怪我们将你们和那些村民一起烧死在村内。”我微微一笑,问道:“那若治好了,怎么确认?”“时限一到,洲里会派全县大夫来确诊。若治好了则即刻放行,否则便烧村。”“可是……”我听后微笑不语,古谦诚想说什么却被我拦下,说:“多谢官爷!”然后他对身后的人说了声“放行”,我们一行人便进入了疫区。
从封锁钱到村庄还有三里之地,他们防得也真够严的。我们一进入封锁钱,古谦诚就问:“小姐,您为什么不让属下说明,那厮分明是托词嘛。那些大夫怎么可能来确诊,即便是来了只要他们一口咬定尚有疫情,这些村民就必死无疑。”我微微一笑道:“这些我自然知道。”“那小姐为什么还要阻止属下?”古谦诚又说。我仍笑着说:“那你之见,说了又如何?不说又如何?”“这……”古谦诚顿时哑言,答不上话来。
我笑着说:“既然说与不说都没什么区别,又何必戳破呢!”“那小姐打算怎么办?”朱青臣开口问道。我微有深意得的一笑,说:“褚大哥、朱四哥,你们二人携同冯远、陆冲将洲内所有大夫的家眷寻一处妥善安置,不要离雷家村太远,大约一刻时的距离。记着一定要以礼相待,不可怠慢予她们,此间不必过来。傅盛全、槿修你们二人也一起去。唉,此举虽不义,但眼下却是能让那些大夫说实话的最佳方法。届时,以烟火为讯,你们再将她们带过来。”“是,属下(奴才、奴婢)这就去办。”褚、朱等六人异口同声地说,随后便悄悄地从旁边草丛出去。看见他们安全离开,我们剩下六人才进村。
刚到村口我停了下来,突然又想到什么,叫了声古谦诚,在他耳边轻声说:“古二哥,还要麻烦你一件事,再将知县的夫人抓来,同样以烟火为讯。不过,别马上带出来,听见我三击掌后才带出来。”古谦诚回答:“是,属下这就去。”
进村后,看着地上到处都是病死的尸体,大家心里都酸酸的。阿朱、阿紫害怕地躲在了段誉和傅思廉身后。傅思廉问道:“小姐,我们现在该怎么办?”“当然是要弄清楚那些病人被安置在哪里。找个人问问便是。”此时,正好有个中年男子匆匆从我们身边经过。我上前将他拦下,先行了礼再说:“这位大叔慢走,小女了有一事打扰。”那人闻声回头看看我们说:“几位是外乡来的吧!我们村出了瘟疫,几位进来不是和我们一起送死嘛。”
“官府不是给村里时间医治嘛?”那人听言愤怒地说“哼,光给时间医治挺什么用?只是头一天送进来大批药材,却没个大夫来,几位说说这叫我们怎么医治啊,大伙只有等死的份喽,唉!”
我们听后都很诧异,我继续问道:“嘶……!难道村里没有通医术的人吗?”那人又叹了口气说:“唉,有是有一个,可几位看看眼下这情景……。只是让人稍活久一点,最后还是逃不了一死啊!”
“那大叔可否领我们去医治之所?小女子略通医术,或许能帮上些忙。”那人惊讶地看着我说:“你会医术?”“是,虽不精湛但可略尽绵力,再者多一个人参详总是好的。”那人又看了我一会儿,才道:“行,几位跟我来。”说着便走在前头领我们去安置病人之处。
原来病患全部被安置在祠堂,内间是重病区,外间则是较轻的,医师和药材则在偏厅。在去祠堂的路上段誉悄悄地问我:“妍儿,你什么时候学的医术,我怎么不知道!”我笑了笑,得意地说:“你不知道的还多着呢!”……到了祠堂,我们直接进入偏厅见着那位通医的人,并向他表明了我们是来帮忙的,也向他询问了病患的情况。
我从他口中得知,他叫方子达,二十余岁。他也只是平时爱看些书,平日给村民治病也是边看书边医治的,就这样充当起村里的医生。这些病人中轻者咳嗽、鼻塞、流涕和喷嚏等上呼吸道感染;重者急起高热、显著乏力,全身肌肉酸痛,以至最后咳血而亡。听他的描述的症状来判断,应该是日后所说的流行性感冒。我虽已知道怎么治,但还须做做样子。于是,我让所有人都留在偏厅帮方医师研究药方,自己到外面看看情况。
出偏厅之前,方医师拿了块白布给我蒙上,以免感染。走出偏厅,村民们都蒙着白布,忙进忙出得照顾着病患,他们之中有帮忙抬人的,有帮忙端药递水的。祠堂内间不断地有人被抬出去,祠堂外又有已传染的村民被陆续送进来,所有人几乎没有休息的时刻。看着这些病患,我心中不免又有些酸楚,这在未来是多么平常多么不起眼的小疾病,然而在这各方面都较落后的古代却成了不治之症。我越想越难过,不禁掉下了眼泪。心想:我一定要用未来的知识结合现在的医疗条件将这些村民治愈,使他们免遭梵村之灾。想着这些,我立即在最短的时间内调整好自己的情绪,用衣袖擦掉眼泪,先走进内间重病区。
祠堂内间,横七竖八地躺着五六个人,我随即蹲下身子,拉起离门口最近的的病患的手给他把脉。我知道中医讲究望、闻、问、切,切指的便是把脉,可是这把脉的事我一窍不通的,最多只是装样子而已。至于闻、问也是行不通的,他们的样子要做这些不可能的,剩下的只有望了。我把了会脉,再伸手探他的额头确认体温。谁知刚触碰到他的额头,滚烫的触感让我立马缩回了手。然后再看他的面色、口、舌及呼吸状况等,一系列程序下来我已能断定的确是流行性感冒中的一种——热毒壅肺。其余几个亦是如此,门口的这们最严重些。我找来在内间照顾的村民了解到,按内间的病患的情况最长的只能活四五个时辰,最短的也只有三四个时辰。
内间的情况了解后,我让村民好好照顾他们,再来到外间了解病况。外间的人较内间的症状稍轻,诊断下来为——流行性感冒较轻中的一种——风热犯卫。祠堂内、外间都确诊后,我回到偏厅。方医师见我进来,立即上来询问:“怎样?可有医治的方法?”他的口气很轻蔑,显然是不相信我一个十岁的小姑娘能医好这疑难杂症。我没有马上回答他,只是问了一句:“请问方医师官府送来的药材可齐全?”我之所以这么问,是怕未来的一些药材可能古代没有或比较稀有。“药材很全,连一些很稀有药材也如数送来。”听了他的话,我就放心了,不怕一会儿说出的药方,他们不知道是什么或没有。
询问完药材的事,我开始说刚才的诊断结果:“嗯,这就好!根据刚才的诊断情况来看,内间的病人的结果是:高热,咳嗽咯痰,气短喘促,有的甚至心悸,躁扰不安……”我滔滔不绝地说着,听得在场的人都目瞪口呆,无一不惊叹我的医术。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