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卷 历尽贫寒吐芳菲—记刘苏与她的绘画艺术之路
吴门女画家刘苏虽是土生土长的苏州人,但性格中却有一股北方人的豪爽和坦诚,腕底笔墨也是那么的酣畅淋漓,“没有女儿态,却有丈夫气”。在画坛辛勤耕耘数十年的这位女画家究竟走过了一条什么样的艺术之路?秋日的一个下午,伴着窗外和煦的阳光,刘苏向笔者讲述了自已那充满坎坷的艺术人生……
一
1948年刘苏出生于苏州一个职员家庭,在税务部门工作的父亲对于儿女教育也是很重视。刘苏初三毕业时,考虑到家庭经济负担,母亲希望女儿报考免学费并且还有补贴的新苏师范学校,但西北联大财会专业毕业的父亲希望女儿也像自己一样读大学,最终刘苏如父所愿考上了苏州市第三中学。正当刘苏为自己的“大学梦”而努力时,文革爆发了。1968年,伴着上山下乡的浪潮,刘苏来到昆山张浦公社插队落户。乡下的生活是艰苦的,但也有美好的回忆。下乡第二年,刘苏便收获了她的爱情,与同队知青张大苏喜结良缘。说来张大苏也是市三中毕业的,比刘苏高一年级,两人一起也算是一种缘分了。而这种缘分不仅使刘苏有了人生的归宿感,同时也使她逐步走上了一条绘画艺术之路。
那还是1971年初,张大苏和刘苏夫妇俩到宜兴林场(当时的常州市五七干校设在此地)去看望正在这里“下放劳动”的舅舅眭关荣和舅母戴孟清。舅舅曾是最早筹建江苏省国画院的中国人物画家,此时正在为林场承接一批外销油画加工活而忙碌着。两位老人看到小夫妻生活如此艰辛,刘苏身体又不太好,就建议他们学画画来养家糊口。在舅舅、舅母的指导下,小夫妻俩就这样在林场里开始了他们的艺术生涯,不久就承接了常州美术公司的一批外发加工油画。几个月后又经舅舅的好友、著名画家孙君良先生的介绍,在苏州装璜设计公司接到了油画加工活。这不仅让刘苏小家庭的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也使她从此爱上了艺术,人生也有了新的追求目标。
俗话说:树有根,水有源。其实,刘苏之所以走了绘画艺术之路也是得益于小时家庭的薰陶。刘苏祖籍山东诸城,系清代著名书法家刘墉的第十三代世孙。受家风影响,刘苏父亲爱好书法,尤喜临魏碑,写得一手好字,每逢过年厂里的同事、家纺邻居都会登门求春联。在家庭的熏陶下,刘苏自小喜爱写字绘画,并且对色彩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敏感。丈夫张大苏在学生时代在绘画方面就表现出不凡的天赋,在文革中及下乡之后,很多伟人像均出自他的笔底。那时能接到苏州的油画外发加工很不容易,夫妻俩非常珍惜,抓紧一切时间边学边画,每天天一亮就将各种木板依墙而排,将油画布逐一钉在板上,一个构图,一个铺色。东边的光线不好了就移到西墙下。画板跟着太阳搬,就连两岁多的女儿手中也拿了一支笔和调色板也跟他俩着转,在“特别”的纸板上涂鸦。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经过四个月的苦战,小夫妻俩终于圆满地完成了外发任务,得到了一笔当时算是比较非常丰厚的报酬,不仅还清了欠生产队的“透支”款,还剩余十几元,而这剩余的这点钱已可以让与他们一起生活的好婆和女儿吃一次肉、做一件衣了。时至今日,每每讲起这件事,夫妻俩心中对当时在苏州装璜设计公司的老师和朋友们还是充满了感激之情。正是他们的指导和帮助,包括尽可提供一些作画的笔和颜料,才让刘苏夫妇顺利的完成了一批一批加工任务,这也更坚定了刘苏走艺术之路的信心。
在做油画外发加工同时,刘苏夫妇还做起艺术设计的活儿,并且在所插队的张浦公社已小有“名气”,镇上的店铺、旅馆、药店都请他们去搞橱窗的装璜设计,天一亮就赶十几里路去张浦镇,天黑才赶回家,当时几乎所有的店铺都留下了他们的作品。后来油画外发加工的活没有了,由于苏州的工艺美术系统有国画外发加工,刘苏便决定“转行”画国画。在舅妈戴孟清的指导下,从工笔人物的衣折线条开始,刘苏只用了一个月的功夫就开始承接国画外发了,这也使得民间工艺厂的许多老画家对她刮目相看。当时,丈夫张大苏已先期返苏工作,在他的师傅贾惠玲热心帮助下,刘苏拜程宗元先生为师,开始在吴门画苑画工笔人物外发。程宗元先生为人低调、谦和,教画特别耐心,从人物画的开相到画面背景的配置,都毫无保留的将自己的技巧和经验传授给刘苏。人物画外发活儿做完了,刘苏又开始画工笔花鸟画,并得到著名画家崔护、朱欣生认真的指导。刘苏每次交画时,他们都会仔细的予以点评,也正是在这一过程中,刘苏的工笔人物画、花鸟画的技术有了较大的长进。
二
1979年3月,刘苏随着知青返城的大潮回到苏州被分配到园林局所属的园林修建队。园林修建是个力气活,整日和砖瓦、泥土打交道,身体瘦弱、又有腿伤的刘苏为此苦恼不已,当得知园林局因工作需要招聘美工,喜爱美术的她决定去考美工。最终,刘苏凭着一件《黛玉葬花》小插屏从六、七个应试中脱颖而出,顺利通过考试,成为园林局一名美工。一番培训后,她被分配到留园从事古典园林厅堂陈设恢复工作。园林厅堂陈设恢复涉及书法、绘画、楹联、家具、布置等多方面的知识,这对尚未入门的刘苏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为了尽快适应新角色,刘苏虚心向专家请教,老书画家楼浩白先生就是其中一位。楼浩白先生是苏州市三中的语文教师,诗书画印皆擅,对历代诗词、楹联更是烂熟于心,每当遇到园林诗词、楹联方面的问题,刘苏都要前去请教。楼老也是尽心为刘苏解惑,还亲自指导刘苏绘画,内容涉及猫、杜鹃、册页等多个方面,练习书法也成了刘苏每日必修之课。除了向老书画家请教以外,刘苏还遍摹吴昌硕、潘天寿、赵之谦、任佰年等名家之画,从传统中吸取营养,从而绘画技艺不断长进。
当时,虎丘致爽阁需布置一幅六尺大画《红梅图》,美工负责人想让刘苏来完成这个任务,情急之下,刘苏又找到了恩师楼浩白先生,楼老鼓励她说:不用担心,我们一起来画。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每当工作之余,刘苏都要如约来到楼老家。楼老全家三代当时挤在三十平方米的小室里,房间既要会客,又是卧房兼工作室。当时已是六十岁的楼老,身体又不好,只能蹲伏在地上画,为此常常累得腰酸背疼,但依然“乐此不彼”,楼老这种对艺术一丝不苟的精神让刘苏很是感动。有一次,在与楼老约好画画的时间里,刘苏却因故未能前往,当时没有电话,楼老为此专门等了一天,其对艺术的严谨和认真的态度,给刘苏留下了刻骨铭心的记忆。《红梅图》按时完成,并悬挂在虎丘致爽阁墙面,这幅《红梅图》成了刘苏的珍藏。现在每当刘苏看到这幅《红梅图》,就会想起与恩师楼老一起创作的日日夜夜,对恩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溢于言表。
在文化积淀深厚的苏州古典园林内当美工,刘苏深感自己的文化内涵不够,却又为自己感到幸运,在园林可从古人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中吸取营养,在研究园林陈设的同时,又能不断提高自身的艺术素养,只有努力工作,刻苦学习,才能挑起园林陈设的担子。就这样,刘苏在工作中刻苦钻研,在努力中不断提高。后来刘苏走上了管理岗位,先后担任狮子林、大公园、网师园等单位的行政管理工作。几十年来,尽管工作繁忙,但刘苏从未放下手中的那支笔,白天工作,晚上画画。为提高自己的艺术水平,她不但参加了中山业余学校花鸟班的学习,更抓紧一切时间向绘画老师们学习。特别拜著名花鸟画家张继馨先生为师后的这一段时间也是刘苏受益最大、技艺提高最快、领悟人生哲理最透彻的阶段。张继馨先生是一位德高望重、为人慈祥、却又勤奋拚搏的老师。这位在国内画坛上有着相当名望的老师,要刘苏象他一样“与画桌拼命”,对刘苏的要求也非常严格。每次去先生家时,张老总会拿出十张画让她带回家临摹,还亲自教授中国画用笔、用色及章法之理。张老一再告诉刘苏,“做人要老实,但画画要滑头”,画画 “用色要巧,虚实相依、横冲直撞、游刃有余”,张老的这些教导使刘苏对中国画的理解得到升华。在张老的精心教导下,刘苏的作品多次参加了全国、省、市书画展,并多次获奖,作品在报刊、杂志上发表。2012年10月国画“硕果累累”在第二届中华女性书画摄影大展中获优秀奖。如今,为人谦和、豪爽的刘苏已是江苏省美协会员,苏州市女书画家协会副会长,苏州平江区美协副主席,金阊画院副院长兼秘书长,平江书画院副院长,江南画院副院长。
俗话说,梅花香自苦寒来,经过几十年不懈的努力,刘苏在艺术道路上已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她创作的写意花鸟独具风格,她将书法用笔用作画中,作品构图饱满,稳健中有粗犷,细腻处显厚重。画面有北方人的豪迈大气,又有南派细致精到,犹以水墨牡丹见长。刘苏的作品用色典雅,或许是学过油画的缘故,她的作品很讲究虚实和光线的运用,这也使得她笔下的牡丹有极强的动感和“媚感”,以致有人以“刘牡丹”来称之。著名书画家尤玉淇先生,也称赞刘苏笔下的牡丹“墨色浓淡干湿,笔底轻重徐疾,一洗尘俗之气,真是别具风韵”,1992年5月,刘苏创作的一幅水墨牡丹作品在苏州市名人画廊大奖赛中获一等奖。
“腕底笔墨酣畅,淋漓尽致,没有女儿态,却有丈夫气。”刘苏虽然生长于苏州,自小受到吴门温润典雅文化的熏陶,但性格中仍有着北方人的大气。记得有句歌词是这样描写牡丹的:“有人说你富贵,哪知道你曾历尽贫寒……”其实,刘苏笔下那历尽贫寒吐芬芳的牡丹又何尝不是她本人的真实写照呢?
采访结束,当笔者问刘苏有什么打算时,刘苏说:“大多数游人看园林只注重看景色,其实,古典园林是传统文化的瑰宝,我在园林干了几十年,对园林的一草一木都有深厚的感情。无论是墙角的一枝梅,还是瓦楞上的一颗草,都能带给我创作的灵感,真所谓细微之处见精神,今后我要用自己的艺术语言画出自已对园林的情思意趣……”我相信,凭着刘苏对艺术的这股韧性和勤奋,在不远的将来,她一定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而苏州的园林,也会因她的努力多了一份精彩。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一
1948年刘苏出生于苏州一个职员家庭,在税务部门工作的父亲对于儿女教育也是很重视。刘苏初三毕业时,考虑到家庭经济负担,母亲希望女儿报考免学费并且还有补贴的新苏师范学校,但西北联大财会专业毕业的父亲希望女儿也像自己一样读大学,最终刘苏如父所愿考上了苏州市第三中学。正当刘苏为自己的“大学梦”而努力时,文革爆发了。1968年,伴着上山下乡的浪潮,刘苏来到昆山张浦公社插队落户。乡下的生活是艰苦的,但也有美好的回忆。下乡第二年,刘苏便收获了她的爱情,与同队知青张大苏喜结良缘。说来张大苏也是市三中毕业的,比刘苏高一年级,两人一起也算是一种缘分了。而这种缘分不仅使刘苏有了人生的归宿感,同时也使她逐步走上了一条绘画艺术之路。
那还是1971年初,张大苏和刘苏夫妇俩到宜兴林场(当时的常州市五七干校设在此地)去看望正在这里“下放劳动”的舅舅眭关荣和舅母戴孟清。舅舅曾是最早筹建江苏省国画院的中国人物画家,此时正在为林场承接一批外销油画加工活而忙碌着。两位老人看到小夫妻生活如此艰辛,刘苏身体又不太好,就建议他们学画画来养家糊口。在舅舅、舅母的指导下,小夫妻俩就这样在林场里开始了他们的艺术生涯,不久就承接了常州美术公司的一批外发加工油画。几个月后又经舅舅的好友、著名画家孙君良先生的介绍,在苏州装璜设计公司接到了油画加工活。这不仅让刘苏小家庭的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也使她从此爱上了艺术,人生也有了新的追求目标。
俗话说:树有根,水有源。其实,刘苏之所以走了绘画艺术之路也是得益于小时家庭的薰陶。刘苏祖籍山东诸城,系清代著名书法家刘墉的第十三代世孙。受家风影响,刘苏父亲爱好书法,尤喜临魏碑,写得一手好字,每逢过年厂里的同事、家纺邻居都会登门求春联。在家庭的熏陶下,刘苏自小喜爱写字绘画,并且对色彩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敏感。丈夫张大苏在学生时代在绘画方面就表现出不凡的天赋,在文革中及下乡之后,很多伟人像均出自他的笔底。那时能接到苏州的油画外发加工很不容易,夫妻俩非常珍惜,抓紧一切时间边学边画,每天天一亮就将各种木板依墙而排,将油画布逐一钉在板上,一个构图,一个铺色。东边的光线不好了就移到西墙下。画板跟着太阳搬,就连两岁多的女儿手中也拿了一支笔和调色板也跟他俩着转,在“特别”的纸板上涂鸦。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经过四个月的苦战,小夫妻俩终于圆满地完成了外发任务,得到了一笔当时算是比较非常丰厚的报酬,不仅还清了欠生产队的“透支”款,还剩余十几元,而这剩余的这点钱已可以让与他们一起生活的好婆和女儿吃一次肉、做一件衣了。时至今日,每每讲起这件事,夫妻俩心中对当时在苏州装璜设计公司的老师和朋友们还是充满了感激之情。正是他们的指导和帮助,包括尽可提供一些作画的笔和颜料,才让刘苏夫妇顺利的完成了一批一批加工任务,这也更坚定了刘苏走艺术之路的信心。
在做油画外发加工同时,刘苏夫妇还做起艺术设计的活儿,并且在所插队的张浦公社已小有“名气”,镇上的店铺、旅馆、药店都请他们去搞橱窗的装璜设计,天一亮就赶十几里路去张浦镇,天黑才赶回家,当时几乎所有的店铺都留下了他们的作品。后来油画外发加工的活没有了,由于苏州的工艺美术系统有国画外发加工,刘苏便决定“转行”画国画。在舅妈戴孟清的指导下,从工笔人物的衣折线条开始,刘苏只用了一个月的功夫就开始承接国画外发了,这也使得民间工艺厂的许多老画家对她刮目相看。当时,丈夫张大苏已先期返苏工作,在他的师傅贾惠玲热心帮助下,刘苏拜程宗元先生为师,开始在吴门画苑画工笔人物外发。程宗元先生为人低调、谦和,教画特别耐心,从人物画的开相到画面背景的配置,都毫无保留的将自己的技巧和经验传授给刘苏。人物画外发活儿做完了,刘苏又开始画工笔花鸟画,并得到著名画家崔护、朱欣生认真的指导。刘苏每次交画时,他们都会仔细的予以点评,也正是在这一过程中,刘苏的工笔人物画、花鸟画的技术有了较大的长进。
二
1979年3月,刘苏随着知青返城的大潮回到苏州被分配到园林局所属的园林修建队。园林修建是个力气活,整日和砖瓦、泥土打交道,身体瘦弱、又有腿伤的刘苏为此苦恼不已,当得知园林局因工作需要招聘美工,喜爱美术的她决定去考美工。最终,刘苏凭着一件《黛玉葬花》小插屏从六、七个应试中脱颖而出,顺利通过考试,成为园林局一名美工。一番培训后,她被分配到留园从事古典园林厅堂陈设恢复工作。园林厅堂陈设恢复涉及书法、绘画、楹联、家具、布置等多方面的知识,这对尚未入门的刘苏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为了尽快适应新角色,刘苏虚心向专家请教,老书画家楼浩白先生就是其中一位。楼浩白先生是苏州市三中的语文教师,诗书画印皆擅,对历代诗词、楹联更是烂熟于心,每当遇到园林诗词、楹联方面的问题,刘苏都要前去请教。楼老也是尽心为刘苏解惑,还亲自指导刘苏绘画,内容涉及猫、杜鹃、册页等多个方面,练习书法也成了刘苏每日必修之课。除了向老书画家请教以外,刘苏还遍摹吴昌硕、潘天寿、赵之谦、任佰年等名家之画,从传统中吸取营养,从而绘画技艺不断长进。
当时,虎丘致爽阁需布置一幅六尺大画《红梅图》,美工负责人想让刘苏来完成这个任务,情急之下,刘苏又找到了恩师楼浩白先生,楼老鼓励她说:不用担心,我们一起来画。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每当工作之余,刘苏都要如约来到楼老家。楼老全家三代当时挤在三十平方米的小室里,房间既要会客,又是卧房兼工作室。当时已是六十岁的楼老,身体又不好,只能蹲伏在地上画,为此常常累得腰酸背疼,但依然“乐此不彼”,楼老这种对艺术一丝不苟的精神让刘苏很是感动。有一次,在与楼老约好画画的时间里,刘苏却因故未能前往,当时没有电话,楼老为此专门等了一天,其对艺术的严谨和认真的态度,给刘苏留下了刻骨铭心的记忆。《红梅图》按时完成,并悬挂在虎丘致爽阁墙面,这幅《红梅图》成了刘苏的珍藏。现在每当刘苏看到这幅《红梅图》,就会想起与恩师楼老一起创作的日日夜夜,对恩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溢于言表。
在文化积淀深厚的苏州古典园林内当美工,刘苏深感自己的文化内涵不够,却又为自己感到幸运,在园林可从古人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中吸取营养,在研究园林陈设的同时,又能不断提高自身的艺术素养,只有努力工作,刻苦学习,才能挑起园林陈设的担子。就这样,刘苏在工作中刻苦钻研,在努力中不断提高。后来刘苏走上了管理岗位,先后担任狮子林、大公园、网师园等单位的行政管理工作。几十年来,尽管工作繁忙,但刘苏从未放下手中的那支笔,白天工作,晚上画画。为提高自己的艺术水平,她不但参加了中山业余学校花鸟班的学习,更抓紧一切时间向绘画老师们学习。特别拜著名花鸟画家张继馨先生为师后的这一段时间也是刘苏受益最大、技艺提高最快、领悟人生哲理最透彻的阶段。张继馨先生是一位德高望重、为人慈祥、却又勤奋拚搏的老师。这位在国内画坛上有着相当名望的老师,要刘苏象他一样“与画桌拼命”,对刘苏的要求也非常严格。每次去先生家时,张老总会拿出十张画让她带回家临摹,还亲自教授中国画用笔、用色及章法之理。张老一再告诉刘苏,“做人要老实,但画画要滑头”,画画 “用色要巧,虚实相依、横冲直撞、游刃有余”,张老的这些教导使刘苏对中国画的理解得到升华。在张老的精心教导下,刘苏的作品多次参加了全国、省、市书画展,并多次获奖,作品在报刊、杂志上发表。2012年10月国画“硕果累累”在第二届中华女性书画摄影大展中获优秀奖。如今,为人谦和、豪爽的刘苏已是江苏省美协会员,苏州市女书画家协会副会长,苏州平江区美协副主席,金阊画院副院长兼秘书长,平江书画院副院长,江南画院副院长。
俗话说,梅花香自苦寒来,经过几十年不懈的努力,刘苏在艺术道路上已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她创作的写意花鸟独具风格,她将书法用笔用作画中,作品构图饱满,稳健中有粗犷,细腻处显厚重。画面有北方人的豪迈大气,又有南派细致精到,犹以水墨牡丹见长。刘苏的作品用色典雅,或许是学过油画的缘故,她的作品很讲究虚实和光线的运用,这也使得她笔下的牡丹有极强的动感和“媚感”,以致有人以“刘牡丹”来称之。著名书画家尤玉淇先生,也称赞刘苏笔下的牡丹“墨色浓淡干湿,笔底轻重徐疾,一洗尘俗之气,真是别具风韵”,1992年5月,刘苏创作的一幅水墨牡丹作品在苏州市名人画廊大奖赛中获一等奖。
“腕底笔墨酣畅,淋漓尽致,没有女儿态,却有丈夫气。”刘苏虽然生长于苏州,自小受到吴门温润典雅文化的熏陶,但性格中仍有着北方人的大气。记得有句歌词是这样描写牡丹的:“有人说你富贵,哪知道你曾历尽贫寒……”其实,刘苏笔下那历尽贫寒吐芬芳的牡丹又何尝不是她本人的真实写照呢?
采访结束,当笔者问刘苏有什么打算时,刘苏说:“大多数游人看园林只注重看景色,其实,古典园林是传统文化的瑰宝,我在园林干了几十年,对园林的一草一木都有深厚的感情。无论是墙角的一枝梅,还是瓦楞上的一颗草,都能带给我创作的灵感,真所谓细微之处见精神,今后我要用自己的艺术语言画出自已对园林的情思意趣……”我相信,凭着刘苏对艺术的这股韧性和勤奋,在不远的将来,她一定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而苏州的园林,也会因她的努力多了一份精彩。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