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小说 > 诸玉在傍

正文 第二百四十章 诸事顺(加一更)

    此刻再反观自己所在的郦县,只怕不是绝无仅有,也已在这大呈朝中算得是凤毛麟角的咯!这一路之上,也曾与别处赴考的学子同道并行,对于此等景象无不是见怪不怪,便是最好的力证。

    想到郦县如今的一派热闹之景,就更是让此番上京的学子们,越发认定了郦县的大人们,才是为民请命的真青天!也是万分庆幸自己所居之地,能有如此的主官大人治理得当。

    途中再听得旁人口中的繁华盛况,也已是失了刚开始时的新奇之感,不免更是怀念起郦县朴实的街景来。

    “瞧着好似繁花似锦,却犹如昙花一现,刹那即失,不过都是虚有其表之象。到底不比我们郦县的朴实无华,让人心里只觉得踏实非常,未曾有丝毫的不安。”其中已有人看向,此刻途径县城的景象不免感叹一句道。

    被他这般一比,车内众人已是不由颔首认同起来:“想必也惟有帝都皇城,天子脚下才能处处皆是繁华遍地之象!哪能如同这等偏远之境一般,俱是表里不一的紧。”

    其中最是熟知这等,官场之事的两位师爷,不禁也是相视微笑着摇了摇头。虽是不便直言相告,心中不免感叹万分,要知道知县大人能这般行事,全都是无欲则刚所致。但此刻世上又有几人也能有如此心境,已是不言而喻了,更不敢再提旁的。

    厉师爷到底是常在京中走动,此时也不免提醒一句道:“此番我等皆是为了求取功名一事,至于其他大家也就只当是游历一回便罢,且莫表露太过才是。”

    别看大多只是初次出得远门,又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即便难免有些酸腐气,但也绝非蠢钝之辈,被知县大人的刑名师爷如此一提,忙不迭已是恭声称是,看来却是颇为受教。

    往后不短的一程中,众人也都将心思更多注重在探讨学问之上。倒是对途径之地。再不多过问一二。只在看到之前未得一见的事物之事,才难得有好奇发问者,向当地百姓询问些许的。

    此后也是时有颠簸,到还算得一路顺当。直到众人安然抵达京畿之地,暂且安顿下来。只因此去京城已是不远,若非考期将近倒是不必此刻入京。

    毕竟京中无论是投店也好。其余日常也罢,俱是要高出京畿地不少。为了能多省上些银两,自当是留在此处。直到临近考期之时,再雇了车马入城才是上策。

    然而比起旁人,还要自寻客栈、亦或是是农家而言,厉、牛两位师爷,却是压根无需担忧半分。因为早在临行上路之前,皇甫靖便已修书与山庄的大管事,将一切安排稳妥了。只等着一行人马路过此处之际。便拨一处清静的所在给两位师爷,做温课备考之用。

    就在两位在东翁的山庄安顿下来时。郦县又引来一桩年内的大事件,那便是新建集市内的主干道已是营造一新。其中最外围的两排街面虽是尚未修建完毕,却已能看出其规模颇盛之势。据不少常年在外行走的商贾们口中所言,甚至比起些许州府之境中的大集市来,也不承让几分!

    虽是难免有恭维之意,但在久居京城的皇甫家眼中,也确实也算是不差,至少比起京畿地的不少市集而言,已是有得一比了。其中最大的亮点,就是由于是同期而建,就算是各家商铺的图样有些许的差异,但就整体规制上看来,却是宛如一体而建的。

    此刻站在主街之前,更是深有同感。若是未曾忘却,如今正身处曾经已贫瘠得名的郦县境内,只怕无人敢相信分毫。再向远处望去,却不免有些孤零零的,若不是紧邻一旁的那条,时不时有车马往来经过之道,便好似一座孤城般独自立于大山深处。

    “瞧着还真是这般。难怪当初相公与我说起时,就曾想妥了要留出四周之地,用以修建些民居宅院,果然是颇有荒郊野外之感。”今日,刚好趁着集市开通之前的最后几日空闲,皇甫靖便带着妻子特来此地一瞧。

    如今已有五个多月身孕的玥娘,眼下更是难得出门,此番还是将徐妈妈几个都随身而行,才肯让其坐上自家新做的宽大马车之上。跟着玥娘学医理最久的丁香,更是夸张,居然背者玥娘平日里常用的那个小医箱,陪坐紧随其后的马车上。

    看得玥娘是不住苦笑摇头,而一旁的徐妈妈却是频频颔首认可,就连一项最是冷静的皇甫靖见了,也是忍不住直称不错。惹得后面的几个小丫鬟,也是分外的认真起来,早就按徐妈妈事先排定的那般分作两组,轮流搀扶着玥娘略作走动。

    待到略略瞧过全貌后,一路车马回到内衙中,玥娘免得一阵唏嘘不已。“还真是不出四月间,已是修好大半,如今也只等着,陆续再将外围专做小买卖的店铺都建成,便能一应俱全了!”

    那旁皇甫靖已是换了衣裳,又顺手拿过新绘的图稿来,细细告诉起来:“原先你提出,要将那紧临集市一旁的山头留下待用,如今看来很是得当。”

    指向图册上所在之处,低声道:“我以与林宏军避过旁人上去过一回。便道这边少说也可瞧见,五六里外的车马在行;但另一旁码头的情景,更是远远便可观得全貌。想必只要天晴之时,再添上个可供瞭望之用的高台,便能将码头那处尽收眼底。”

    听闻此言,这旁的玥娘不免拉过相公,忙不迭劝道:“相公,此事以妾身看,还是莫要此刻插手其中为好。我哥哥近日几回家书中,可是多有暗示京中只怕就要生变,而你如今不过是文职官员,且不可插手这等军机重事。”

    “为夫知道,此刻插手修建瞭望用的高台,定会引人猜度。而如今朝中形势不明,更是不好草率行事,何况那码头所在也并非我郦县境内,又是一忌。”

    轻叹一声,才接着道:“当初这郦县城墙不全时,反倒不曾多思量过那防备之事。可照眼下的情形来看,却是有备无患,毕竟三十年前北方的外族侵扰我大呈边境之时,也曾入得关内数百里之深,算来就是离蓟阳州府最北之地的鹤鸣边界,也不过三百余里。”

    正待合上图册,却听得玥娘追问一句道:“北地驻军如今是哪方人氏,这郦县邻近所在可有部署?”

    “郦县邻近倒是不曾有过部署,不过想必邻州屏谷境内定有驻军巡防的。娘子你作此一问的意思是?”

    “若是想要了防御需得修筑工事,何不直接有朝廷的驻军出面定下一切,才最得当。所以妾身刚才一问,便是想借着市集的繁盛,以及来往客商们口口相传之利,将这等有利于军事的要地所在,宣扬出去才可做到润物细无声。”

    不觉朗声笑道:“到底还是我娘子考虑周全。这般一来,防御工事也可建得,又不是我亲自插手其中,才叫那屏谷境内的驻军获悉此桩,想不到我家娘子也颇具谋士之才。”

    “妾身是一介女流之辈,哪里当得这般说辞,可休要太过高看与我才是。不过是些旁门左道罢了,就连最粗浅的兵书都不曾翻过,又哪里谈不上那等谋士之能?”

    就在夫妻俩这番谈话之后,这郦县的新建集市也在数日后,各家商户便已顺利入驻其中,开始经营生意了。只是不知何时起,邻近集市一面那最高的山峰上,可放晴之际,远观码头及便道之景的事,就已有传闻流出。

    更有甚者,将其所见描绘的神乎其神。说什么立于山顶之上,便可看清来往船只是哪家所有;而转身再瞧县城方向,也是隐隐能数出城墙上的塔楼之数;那旁便道之上,更是足有五、六里外的往来车马也是清晰可辨。

    就在夫妻俩紧张等待消息之时,便在六月间引来了期盼已久的北地驻军到来。不出所料,待那两位小将军亲自上得山顶,细细查验过后也不由的面面相觑,又相视一眼重重点头。

    就此郦县那最是无人问津的独角山,以及周遭几个零星山头,便隶属了北地驻军管辖之下。等这一消息再次传出时,已是时值七月下旬之际,但鲜少有人得知,其实就在此时那独角山上的瞭望高塔,已是修建完工。只不过特意移栽了两颗百年之龄的参天古木,将此等军事要地所在,隐于其中不得见罢了。

    而此刻郦县的皇甫知县家,更是传出了喜讯,就听得要在县城中最大的酒楼祥云中,摆宴为庆娇儿满月。好在如今郦县境内的富贵商贾以不在少数,若是不然这突然涌入郦县境内的庞大车马队伍,定能惹得城中百姓们,驻足定睛来观的。

    如此多人也不能全都在内衙安置,倒是让城内几家客栈着实多添了好大一笔进项。直至晚些抵达的商贾们,难觅留宿所在后,店家才是后知后觉,原来先前突然涌入郦县的那好些客官,却不是寻常的富有商贾之家。(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co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