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卷 第一百四十章 接招吧,你这个穿鞋的!
对照事实,尔丛音说的一点儿没错。罗耐“发起总攻”的那个回合,手里总共有两张“红牌”,一张“乐不思蜀”,一张“杀”,其他全是黑色。而这仅有的两张红牌,一张罗耐用来乐了臧黎萧,一张用来杀了臧黎萧一刀。并且手里的“攻击牌”也只有“杀”。罗耐的思路就是拆完了杀,杀完了再拆,其中再配合“乐不思蜀”不给“司马”喘息和防守反击的机会。而当他结束自己的回合时的那一“笑”,则是因为他的手里还有一张“乐不思蜀”,没有被臧黎萧“反馈”到——当然这一张是黑色的。罗耐“笑”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臧黎萧“反馈”自己的手牌暴露了他没有“红桃”的事实,让他能够有足够的“过拆”继续对“司马”使用这招儿。”
“使用骗术来误导对手将火力向虚无的对象上集中。”可以说这就是尔丛音想法的精髓所在——而这,也同样是“三国杀”里全部25个武将作战时的需要铭记的精义。
可是让人感到有趣的是,罗耐吴琴对臧黎萧“反馈”目标所反映出的他手牌上的信息作出的判断和尔丛音的想法其实是有差距的——尽管从外面看来似乎罗耐吴琴对“司马懿”这个武将的理解要好于臧黎萧。这差距就在于,罗耐吴琴根本没有从“司马”的技能出发来考虑问题。他在刚刚这两个回合里作出的所有选择和判断全部都是基于自己打单挑局时少得可怜的经验:“穷寇莫追”。特别是对于“甘宁”这样的武将来说。
这四个字的意思就是当手里有“过拆”或者“顺手”这样的牌,而对方已经被乐住的时候,“过拆”或“顺手”最好能留到下一个回合再打出来。因为到那时候对方经过一次“乐不思蜀”的弃牌之后,手里留的必定是质量非常高的牌。这样“过拆”或“顺手”的价值就会因为它们的施用目标价值的提高而提高——这便是著名的“‘三国杀’价值衡量理论”中被广泛玩儿家所应用的一条。这个理论起初就是在单挑局中产生的,自然也是在单挑局中被运用最多的。而身份局能够体现这一原则的地方则非常少。其原因就是身份局的人数多,场上形势错综复杂,能够影响这一形势的因素也非常之多,绝非单纯只有敌我关系的两人局可比。“价值衡量”便变得困难异常,几乎是不可能分析清楚的。
所以罗耐在这个星期之前从没听说过有这么一个理论——尽管他是个“理论狂”。不过在偶尔和别人进行的单挑局中罗耐倒是对这种很多人都有的出牌习惯有所耳闻。直到他拿到了《三国杀秘籍》这本书,罗耐看到“神秘人”将这个他自称是“自创”的理论之后,才恍然大悟。而“甘宁”满手都是“过河拆桥”,恰好是验证这一理论的不二人选。于是罗耐便活学活用,将这一理论应用到了本不把“乐不思蜀”当回事儿的“司马懿”身上。
而他之所以没有拆掉“司马懿”的最后一张手牌也不是像尔丛音说的那样是因为要“剩下两张‘过拆’”而进行的大胆预判。在这一点上罗耐的想法显得更单纯:“哪怕那最后一张是个‘红桃’,想要出牌的话你也要把这张牌拿出来作为判定,这还用得着我再拆一下吗?”
“‘乐不思蜀’!”
罗耐将第二张“乐”打了出来,吓了臧黎萧一跳。
臧黎萧心想:“我日,怎么这么多‘乐’?看来我刚刚的担心是对的,罗耐这小子一直在攒黑牌和‘乐不思蜀’。不过对这一招儿我还真是很陌生呢。可是要没有我在初期误入了你的圈套,被你的节奏给误导了,你怎么会有那么多时间来攒牌?”对在实战中很少见的这种战术,臧黎萧确实感觉有些出乎意料。但是一想到罗耐这波爆发也不过是钻了自己疏忽大意的空子,臧黎萧骨子里骄傲的劲头又开始觉得罗耐的单挑功力不过如此了。
“这回合你最多再杀我一刀。然后下个回合我阵亡,而你的‘甘宁’苦心经营十多个回合的输出储备估计也已经消耗殆尽。”臧黎萧看了看对面端坐的罗耐吴琴,想,“跟我斗,你小子还是嫩了点儿。”
“光脚的不怕穿鞋的。”罗耐这个喜欢依靠“理论”来打牌的今天在自己并不熟悉的战场上上演了一出“不按常理出牌”典型案例,却收到了意外的效果,创新出一种虽然费事却极其有效的战术。然而说是“无心插柳”也好,说是“误打误撞”也罢,总之这种靠“撞大运”来生产奇效的方式并不稳定,也不可能长久。
接下来罗耐吴琴继续着自己的节奏。他没有走尔丛音在心里给他预设的“拆光臧黎萧的手牌”那条道路来出牌,而是又只拆臧黎萧的一张手牌,然后留下一张给他。
罗耐很幸运地一次就拆掉了臧黎萧的“闪”。他心想:“另一张应该不会是‘闪’了。”于是罗耐打出了“杀”。
“下次注意点儿!”“司马懿”发动了“反馈”技能,又从罗耐的手里摸走了一张牌。这次他摸走的是一张”红桃“的“五谷丰登”。
罗耐并不担心,他想:“哼,两次都没有‘反馈’我的‘+1马’,就算你这回合出了牌又能把我怎么样?一血的‘司马懿’,下回合你死定了!”
作为同一个老师的学生,其思想一定会不可避免地被打上老师的烙印。就罗耐吴琴和臧黎萧这两个人来说,这个烙印就是一种超级自信的“傲气”。但是罗耐吴琴只是偶尔会自傲,他内心真实的本质其实是虚的。而这个老师,便是他们二人共同从师三年的围棋老师。
“哈哈,没想到这个‘甘宁’在单挑局也这么给力啊!”罗耐心想,“你‘黄忠’一人杀了我两个,我‘甘宁’不仅要血债血偿,还要一个人解决掉你三个,让你加倍偿还!”
牌打到这个份儿上,刘山山也似乎看到了更多的希望。而尔丛音则揉了揉眼睛,打了个舒服的哈欠,“哎,这样只能期待最后一个武将的表现了。这一回合之后‘司马’是彻底没戏了。这个时候都不拿‘甘宁’的‘+1马’,反而还‘反馈’他不明底细的手牌。哎,黎萧你这是被罗耐打晕了吗?”
其实臧黎萧也只是希望能在罗耐的手里找到能让“司马”继续战斗的一线希望罢了。
求阅(早中晚见,不见不散)
“使用骗术来误导对手将火力向虚无的对象上集中。”可以说这就是尔丛音想法的精髓所在——而这,也同样是“三国杀”里全部25个武将作战时的需要铭记的精义。
可是让人感到有趣的是,罗耐吴琴对臧黎萧“反馈”目标所反映出的他手牌上的信息作出的判断和尔丛音的想法其实是有差距的——尽管从外面看来似乎罗耐吴琴对“司马懿”这个武将的理解要好于臧黎萧。这差距就在于,罗耐吴琴根本没有从“司马”的技能出发来考虑问题。他在刚刚这两个回合里作出的所有选择和判断全部都是基于自己打单挑局时少得可怜的经验:“穷寇莫追”。特别是对于“甘宁”这样的武将来说。
这四个字的意思就是当手里有“过拆”或者“顺手”这样的牌,而对方已经被乐住的时候,“过拆”或“顺手”最好能留到下一个回合再打出来。因为到那时候对方经过一次“乐不思蜀”的弃牌之后,手里留的必定是质量非常高的牌。这样“过拆”或“顺手”的价值就会因为它们的施用目标价值的提高而提高——这便是著名的“‘三国杀’价值衡量理论”中被广泛玩儿家所应用的一条。这个理论起初就是在单挑局中产生的,自然也是在单挑局中被运用最多的。而身份局能够体现这一原则的地方则非常少。其原因就是身份局的人数多,场上形势错综复杂,能够影响这一形势的因素也非常之多,绝非单纯只有敌我关系的两人局可比。“价值衡量”便变得困难异常,几乎是不可能分析清楚的。
所以罗耐在这个星期之前从没听说过有这么一个理论——尽管他是个“理论狂”。不过在偶尔和别人进行的单挑局中罗耐倒是对这种很多人都有的出牌习惯有所耳闻。直到他拿到了《三国杀秘籍》这本书,罗耐看到“神秘人”将这个他自称是“自创”的理论之后,才恍然大悟。而“甘宁”满手都是“过河拆桥”,恰好是验证这一理论的不二人选。于是罗耐便活学活用,将这一理论应用到了本不把“乐不思蜀”当回事儿的“司马懿”身上。
而他之所以没有拆掉“司马懿”的最后一张手牌也不是像尔丛音说的那样是因为要“剩下两张‘过拆’”而进行的大胆预判。在这一点上罗耐的想法显得更单纯:“哪怕那最后一张是个‘红桃’,想要出牌的话你也要把这张牌拿出来作为判定,这还用得着我再拆一下吗?”
“‘乐不思蜀’!”
罗耐将第二张“乐”打了出来,吓了臧黎萧一跳。
臧黎萧心想:“我日,怎么这么多‘乐’?看来我刚刚的担心是对的,罗耐这小子一直在攒黑牌和‘乐不思蜀’。不过对这一招儿我还真是很陌生呢。可是要没有我在初期误入了你的圈套,被你的节奏给误导了,你怎么会有那么多时间来攒牌?”对在实战中很少见的这种战术,臧黎萧确实感觉有些出乎意料。但是一想到罗耐这波爆发也不过是钻了自己疏忽大意的空子,臧黎萧骨子里骄傲的劲头又开始觉得罗耐的单挑功力不过如此了。
“这回合你最多再杀我一刀。然后下个回合我阵亡,而你的‘甘宁’苦心经营十多个回合的输出储备估计也已经消耗殆尽。”臧黎萧看了看对面端坐的罗耐吴琴,想,“跟我斗,你小子还是嫩了点儿。”
“光脚的不怕穿鞋的。”罗耐这个喜欢依靠“理论”来打牌的今天在自己并不熟悉的战场上上演了一出“不按常理出牌”典型案例,却收到了意外的效果,创新出一种虽然费事却极其有效的战术。然而说是“无心插柳”也好,说是“误打误撞”也罢,总之这种靠“撞大运”来生产奇效的方式并不稳定,也不可能长久。
接下来罗耐吴琴继续着自己的节奏。他没有走尔丛音在心里给他预设的“拆光臧黎萧的手牌”那条道路来出牌,而是又只拆臧黎萧的一张手牌,然后留下一张给他。
罗耐很幸运地一次就拆掉了臧黎萧的“闪”。他心想:“另一张应该不会是‘闪’了。”于是罗耐打出了“杀”。
“下次注意点儿!”“司马懿”发动了“反馈”技能,又从罗耐的手里摸走了一张牌。这次他摸走的是一张”红桃“的“五谷丰登”。
罗耐并不担心,他想:“哼,两次都没有‘反馈’我的‘+1马’,就算你这回合出了牌又能把我怎么样?一血的‘司马懿’,下回合你死定了!”
作为同一个老师的学生,其思想一定会不可避免地被打上老师的烙印。就罗耐吴琴和臧黎萧这两个人来说,这个烙印就是一种超级自信的“傲气”。但是罗耐吴琴只是偶尔会自傲,他内心真实的本质其实是虚的。而这个老师,便是他们二人共同从师三年的围棋老师。
“哈哈,没想到这个‘甘宁’在单挑局也这么给力啊!”罗耐心想,“你‘黄忠’一人杀了我两个,我‘甘宁’不仅要血债血偿,还要一个人解决掉你三个,让你加倍偿还!”
牌打到这个份儿上,刘山山也似乎看到了更多的希望。而尔丛音则揉了揉眼睛,打了个舒服的哈欠,“哎,这样只能期待最后一个武将的表现了。这一回合之后‘司马’是彻底没戏了。这个时候都不拿‘甘宁’的‘+1马’,反而还‘反馈’他不明底细的手牌。哎,黎萧你这是被罗耐打晕了吗?”
其实臧黎萧也只是希望能在罗耐的手里找到能让“司马”继续战斗的一线希望罢了。
求阅(早中晚见,不见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