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小说 > 重生之契约签订

初试之穿越三国 第二十八章 法正反叛,平定西川

    天气晴朗后,司马懿率军又出汉中 ,按照原来编制继续进攻 。

    此时法正已经调集军马,守在剑阁

    司马懿和法正斗智斗勇 ,但两个人都僵持在这里没有办法前进一步 。过了四十多日 ,司马懿终于安下心给赵云发书询问对策 ,赵云只回信两个字:人心 。

    张合马超等人不解 ,但是周瑜和荀攸等人却都笑了 ,司马懿也笑了 ,主公总是能想到咱们想不到的 。于是派下探子潜入成都 ,探寻刘璋手下谁和刘璋不和 ,但是却和法正私交深厚之人 。

    赵云知道张松历史上是明着背叛刘璋的,反正和张松是好朋友 ,都认为刘璋不能成大事,于是暗中帮助刘备夺取西川 。这样刘备才能取得西蜀之地。但是司马懿是聪明的人 ,提醒太多反而会让司马懿怀疑自己,点到为止即可 。

    探子探查后一月才回,并对司马懿说益州别驾张松一直认为刘璋无能 ,不能成就大事,而且张松和法正是好朋友 ,本来法正也认为刘璋不能成就大事 ,但是碍于自己是刘璋手下 ,才被刘璋封为丞相,防御西川。

    司马懿听后大喜 ,立刻让周瑜去益州拜访张松 :“ 公瑾,我如今有一事相求。” 周瑜看到司马懿找自己,很吃惊,于是问道 “周瑜在都督帐下 ,就会听命与丞相和大都督 ,什么事只要大都督吩咐就好。 司马懿正色说:“我想让公瑾去成都一趟 。”之后司马懿把自己想拉拢张松 ,并劝说法正投降一事都告诉周瑜 。 周瑜笑着说 “此事简单 ,那么今夜公瑾便行,凭着三寸不烂之舌必能完成此事 ,还请都督放心 。”司马懿笑道 “就交给公瑾了。”

    周瑜入夜之后单骑出行 ,去了成都 ,到了成都 ,先是打听张松住所 ,之后休息一夜第二天才去拜访 。

    却说周瑜次日拜访 ,到了府门前正赶上张松骑马从州牧府回来。张松看到,门前站着的年轻人不一般于是下马想问何人 ,周瑜在张松耳边低声说道自己身份 ,张松大惊,急忙带周瑜进到府内 ,两人并排而坐 ,张松问道 :“不知周瑜先生来找松有何事?” 周瑜大笑:“张别驾是明白人 ,难道还不知道我来有什么意思么?” 张松也笑了:“没想到我还没去找赵丞相 ,赵丞相就派人来见我了 。刘璋无能 ,张松甚是厌恶,松和蜀郡太守许靖,还有法正是好友 ,我们都看刘璋软弱无能 ,不是成大事之人 ,但法正为了尽忠还是暂时为刘璋出力。但是如果我去劝说二人,二人必降赵丞相 ,我等久仰赵丞相仁爱,并且智勇双全 。只是无门而已,今日公瑾前来 ,我们的门已开。” 周瑜听后大笑 :“我还以为要费多少口舌 ,原来张松先生和法正先生都是明事理之人,这个司马都督都没料到,还是丞相出计的呢 。”张松叹道 :“丞相料事如神 ,刘璋没办法比肩,送先把一样东西献给丞相 ”说完转身走进后堂 ,之后拿出一卷羊皮,张松铺开羊皮,周瑜惊道:“这是?” 张松笑着说,“此是西蜀地形图 ,乃是松考察三年所画,处处精细,没有遗漏。 ”周瑜大喜 :“那么周瑜带此先回 ,先生尽快完成所托之事吧,” “公瑾放心 。”

    周瑜回营对司马懿说道事情经过,司马懿叹道 :“可怜我们多费这么久时日与法正相对 ,果然像主公所说 ,得人心者得天下,攻城为下 ,攻心为上!” 周瑜又把西蜀地形图交给司马懿 ,与司马懿和荀攸一起研究法正投降之后计划 。

    却说一个月后 ,张松和法正果然到了赵军军营 ,法正说 :“我一直仰慕赵丞相为人 ,这些日与司马公相对 ,仲达果然厉害 ,在下也敬佩,我和张松许靖早愿归顺丞相,只是恐怕无门 ,前些日子永年来找我说周瑜先生见过永年之事,我才下决心带着二十万大军归顺 。希望仲达和丞相不要嫌弃 。”司马懿急忙说 :“我和主公都佩服孝直的谋略 ,今日孝直和永年来投 ,犹如得到整个益州啊 !” 众人哈哈大笑 。于是剑阁与西川的二十万大军集体反水 ,归顺赵云 。

    司马懿没有给刘璋休整派兵机会 ,立即挥兵继续西进 ,攻打霞萌关 。

    霞萌关守关大将士张任,是主战派的代表 ,也是西川的智勇双全的大将,严颜,杨怀,高沛是副将,也是主战派的大将 ,愿原来在法正反水之后刘璋不知何去何从 ,于是大臣分为主战和主降两派 ,因为两派僵持不下 ,所以主战派请命出战去守霞萌关抵挡司马懿 ,用胜利让主降派闭嘴 。

    司马懿等人打到霞萌关城下 ,魏续,宋宪二人引一万兵来战。张任匹马单枪,抖擞精神,战退二人。张任指挥两掖兵冲出,直撞入赵军阵中,左冲右突,往来杀有数十番,赵军大败,死者不计其数。魏续宋宪乱军中被杀。张任驱士马随后掩杀二十余里,紥营相拒。司马懿与众将商议说:“西川张任等人主战,一番杀我万余人马,今若不速破,后必为祸。”监军丘本说:“何不作一书以诱之?”司马懿从其言,遂作书一封,遣使送人霞萌关。守门将引至帐下,呈上其书。张任拆封视之。书曰:“征西大都督司马懿,致书于行军护卫将军张将军麾下:切观近代西川将才,未有如张将军之人也。今刘璋昏弱,王气已终,司马懿奉献帝之命,以重兵伐西川,已皆得其地矣。成都危在旦夕,公何不应天顺人,仗义来归?仲达当表公为益州侯,以光耀祖宗,决不虚言。幸存照鉴。”张任看毕,勃然大怒,扯碎其书,叱武士立斩来使,令从者持首级回赵军军营见司马懿。司马懿大怒,即欲出战。荀攸劝谏说:“都督不可轻出,当用奇兵胜之。”司马懿从其言,遂令天水太守韩遂、汉中太守魏延,伏两军于后,司马懿自引兵而来。此时张任正欲搦战,忽报司马懿自引兵到。张任大怒,即引严颜等人兵出,径杀入赵军军营中。司马懿假装败走,张任随后掩杀将来。忽然两下伏兵杀出。刘璋军队大败,退入绵竹。司马懿令围之。于是赵军一齐呐喊,将绵竹围的铁桶相似。张任在城中,见事势已迫,乃令杨怀赍书杀出,往成都求救。和至成都,见了刘璋,呈上告急之书。刘璋看罢,与群臣商议:“既绵竹危急,我岂可坐视不救。”但主降派此时在成都城占主导地位 ,力劝刘璋不要出兵 ,刘璋没办法 ,只能坐守成都。

    却说张任见救兵不至,谓众将说:“久守非良图。”遂留严颜与高沛守城,张任自披挂上马,引三军大开三门杀出。司马懿见兵出,便撤兵退。张任奋力追杀,忽然一声炮响,四面兵合,把张任困在垓心。张任引兵左冲右突,杀死数百人。司马懿令众军放箭射之,刘璋军队四散。张任中箭落马,乃大呼:“吾力竭矣,当以一死报国!”遂拔剑自刎而死。严颜在城上,见张任死于军中,勃然大怒,遂披挂上马。高沛劝谏说:“老将军勿得轻出。”严颜叹道:“我们益州军队,荷国厚恩,今张任既死于敌,我何用生为!”遂策马杀出,死于阵中。后人有诗赞瞻、尚父子说:“不是忠臣独少谋,苍天有意绝益刘。当年主战留嘉胤,节义真堪继张严。”司马懿艾怜其忠,将二人合葬。乘虚攻打绵竹,高沛引一军杀出。刘兵寡,赵兵众,亦战死。司马懿因此得了绵竹。劳军已毕,遂来取成都。正是:试观刘璋临危日,无异献帝受逼时。还有一诗赞张任

    烈士岂甘从二主,

    张君忠勇死犹生。

    高明正似天边月,

    夜夜流光照绵竹。

    却说刘璋主在成都,闻司马懿取了绵竹,张任已亡,大惊,急召文武商议。近臣上奏说:“城外百姓,扶老携幼,哭声大震,各逃生命。”刘璋惊惶无措。忽哨马报到,说赵军将近城下。多官商议:“兵微将寡,难以迎敌;不如早弃成都,奔南中七郡。其地险峻,可以自守,就借蛮兵,再来克复未迟。”蜀军太守许靖说:“不可。南蛮久反之人,平昔无惠;今若投之,必遭大祸。”多官又奏说:“那不如投降赵云。赵云必裂土以封州牧,则上能自守宗庙,下可以保安黎民。愿州牧思之。”刘璋未决,退入宫中。次日,众议纷然。主降派见事急,复上疏诤之。刘璋从主降派之言,遂令许靖作降书,遣私署侍中张绍、都尉邓良同许靖赍官印来绵竹请降。时司马懿每日令数百铁骑来成都哨探。当日见立了降旗,司马懿大喜。不一时,张绍等至,司马懿令人迎入。三人拜伏于阶下,呈上降款官印。司马懿拆降书视之,大喜,受下官印,重待张绍、许靖、邓良等。司马懿作回书,付三人赍回成都,以安人心。三人拜辞司马懿,径还成都,入见刘璋,呈上回书,细言司马懿相待之善。刘璋拆封视之,大喜;遣尚书郎李虎,送文簿与司马懿:共户二十八万,男女九十四万,带甲将士十万二千,官吏四万,仓粮四十余万,金银各二千斤,锦绮彩绢各二十万匹。余物在库,不及具数。择十二月初一日,君臣出降。是日,赵军大至。刘璋及群臣六十余人,面缚舆榇,出北门十里而降。司马懿扶起刘璋,亲解其缚,焚其舆榇,并车入城。司马懿如此待遇刘璋 ,也是赵云的意思,要让西川军民归心 ,就要礼待刘璋,不然军民必不欢迎 ,于是发书司马懿告知,用历史上邓艾对成都的方法 ,告诉司马懿怎么对待西川

    司马懿这么做果然有成效 ,成都之人,皆具香花迎接。司马懿宣告赵云丞相书信,拜刘璋为为骠骑将军,其余文武,各随高下拜官;请刘璋还宫,出榜安民,交割仓库。又令法正 ,张松,招安各郡军民。。遣人赴许都报捷。自是西川平定。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