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新州旧梦 第一章 新州旧梦(3)
望着眼前峻岭连绵,群山环绕,黑漆漆的夜色中零星点火,更显寒意。周复心下微微有些木然,记着林维扬临终前的嘱咐,沿途东南,踽踰前行。
奔行将近一夜,周复又冷又饿,快到天亮时已经累得再也抬不起脚。正要停步歇息一下,他抬头间却见前方不远处隐隐约约地一缕炊烟隔着树丛袅袅升起,周复顿时精神一振,背起包裹向着那个方向狂奔过去,全然不顾眼前迎面刷刷扫来的枯枝乱叶,一阵疾行穿过树丛,终于跑到了山口。
望着山脚下炊烟四起,周复终于看见了前方散落的民居,内心一阵狂喜,激动之余心中却又微微泛起一丝酸楚,不由暗暗低语道:母亲,我终于来到中国了!
进入村落以后,周复经过打听,果然已经进入了中国境内。这里隶属于一个叫做塔什库尔干的塔吉克族自治县,由于地处边境,人员复杂,周复甚至于还能在村子里听到有人讲普什图语。周复心下惊悸,看来也并非到了中国就真地彻底安全了,还是趁早离开这是非边境。
经历了前一天的一番历练与波折,周复的汉语早已说得顺畅自然,只是腔调和口音与一般汉人微微有异,可能需要一定时间来慢慢适应,不过那也是没法子的事情,勉强不得。在村子里饱餐一顿后,当日中午,周复便乘车到了百余里外的塔什库尔干县城。
其时中国正兴西部开发之风,政令初兴,百业待举,但由于一贯优厚稳定的民族政策,边疆的经济始终能够稳步持续地发展。即便只是边境上的一个小县城,塔什库尔干城也体现出了大多数中国边境城市的特点。县城虽小,但城区布置错落有致,边防军力外紧内松,政府调控侧重于经济补贴,在财税赋役上并无苛求,因此当地旅游业、手工业欣欣向荣,商贾店铺虽规模不大,但蔚然集中也自成气势,街市上贸易不绝、游人如织,当地的各族人民和平相处、安居乐业。
见此繁华景象,周复感慨万端,早在国内就听闻中国民族团结,国家复兴,隐然已有大国崛起之势,如今看来,果不其然。而我阿富汗何日能有这一天呢?
同样是多民族国家,阿富汗由于常年的民族争端和部落纷争搞得外敌频频入侵,国土沦丧,国内动荡不安,民不聊生。而中国却能够处理好各民族之间的关系,促进各民族经济的同步发展,推动多民族的共同繁荣,从而实现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复兴。
家不合,被人欺;国不和,人心离。当年苏联出兵数十万军队入侵阿富汗时,我们都不怕,我们都能够团结一致起来把苏联侵略者赶走。可后来,苏联人走了,我们普什图族人自己却又打起来了……
那这一切到底又谁是谁非呢?不过谁对谁错,我的父母家人都死了,我们杜拉尼部落的很多人都死了,很多吉尔扎伊人也死了,当年他们没有死在苏联人手里,如今他们却都死在了我们阿富汗人自己手中。
终有一日,我也会重返阿富汗。我向真主发誓过的,我要用吉尔扎伊人的血来祭奠父母和妹妹的亡灵,用哈里斯全家的命来告慰杜拉尼部全体族人……那么,我们杜拉尼人和吉尔扎伊部落之间的纠缠与纷争又究竟孰是孰非呢?我真地要杀尽吉尔扎伊人么?他们自然是我的仇人,可他们却也都是阿富汗人,都是普什图族人,他们……
正自沉思,路边一阵喇叭声打断了他的思绪。望着渐行渐远的客车,周复顿觉茫然,地处异境,又无明确的目标,自己也不知道该身往何处。眼下首先是要将林维扬的骨灰和遗物送回到扬州交于他妹妹,既然湖、扬两地同属江浙,料也不远,事情一旦了结再到母亲的家乡湖州去看望自己的外公外婆。至于答应林维扬照顾他妹妹等事宜自己也只有尽量去做,到底能否有此机缘,抑或是以后的事情究竟如何去变幻,也非眼下所能料及。
念及于此,周复信步前行,从哨所带来的钱已将近用完,林维扬的遗物和包裹那是决计不会用的,只有先想办法将自己的阿尼换成中国的货币。
他顺着主干路转入侧南一个支巷,选了一家小饭铺坐下打尖。席间向递饭的小伙计打听附近办假证和兑换钱币的地方。银行手续繁多,周复还是选择了在东维路的黑市小贩手上换了一些中国的钱币。小贩见他衣着破旧,手上却有好些阿尼,不由朝他多望了两眼。
周复抬头朝小贩瞪了一眼,转身就走,拐弯处见街头墙壁上办假证的小广告,暗暗留心并顺着留下的地址办了张假的身份证件。
晚间,周复投身小客栈,洗漱完后对着镜子净面修身。由于多日未理,胡须已经蓄得很长。心中想着,先知穆圣虽然提倡弟子留须,但也只是属于社会习俗和个人选择,并不作为信仰礼仪和教义规定,如今自己身处异境,也只有入乡随俗,一切从权,只有诚心地希望真主能够见谅了。
除去虬髯满脸的胡须,洗净多日粘身的飞扬尘土,周复换上街市新买的汉服,顿感精神不少。对着房间墙面上的镜子稍一打量,不觉微微一怔,自己以前从未如此装束,乍一看去,也颇觉得怪怪的。由于自己相貌多像母亲,异域特征本不明显,剃去穆斯林常留的唇须,改穿汉服,反显自然。对镜自照,与寻常汉人相比略显高鼻深目,眸色微蓝,但由于地处边境各族混杂,模样各异,自己相貌较之当地维吾尔人反而更近中原汉人。
沉沉睡去一夜,次日天色微亮,周复便转车离开。
离开塔什库尔干县,东越叶城,途经乌市,终于在傍晚到达疆东地区的交通枢纽鄯善县。当日夜,周复便踏上东去北京的T69次列车。由于不谙路径,夜里便想好还是先去中国的首都,然后再找寻转往江浙的交通路径可能会方便些。
再者,自己此番流落异邦,有朝一日终究还是要回阿富汗。中国日益强盛,自有她的复兴之道,同样是国道中落,为什么中国能够很快复兴,而我阿富汗的复兴之路是否也能从这个国家的兴盛中得到一些启示。而想要了解这个国家的概貌和大致状况,作为首都,北京可能会体现得更为明显。
过错和过失都可以原谅,但过去已永不再来。昨夜之灯无论如何闪亮都不值得回首,未来是未知的,但终究透着光亮的可能……
奔行将近一夜,周复又冷又饿,快到天亮时已经累得再也抬不起脚。正要停步歇息一下,他抬头间却见前方不远处隐隐约约地一缕炊烟隔着树丛袅袅升起,周复顿时精神一振,背起包裹向着那个方向狂奔过去,全然不顾眼前迎面刷刷扫来的枯枝乱叶,一阵疾行穿过树丛,终于跑到了山口。
望着山脚下炊烟四起,周复终于看见了前方散落的民居,内心一阵狂喜,激动之余心中却又微微泛起一丝酸楚,不由暗暗低语道:母亲,我终于来到中国了!
进入村落以后,周复经过打听,果然已经进入了中国境内。这里隶属于一个叫做塔什库尔干的塔吉克族自治县,由于地处边境,人员复杂,周复甚至于还能在村子里听到有人讲普什图语。周复心下惊悸,看来也并非到了中国就真地彻底安全了,还是趁早离开这是非边境。
经历了前一天的一番历练与波折,周复的汉语早已说得顺畅自然,只是腔调和口音与一般汉人微微有异,可能需要一定时间来慢慢适应,不过那也是没法子的事情,勉强不得。在村子里饱餐一顿后,当日中午,周复便乘车到了百余里外的塔什库尔干县城。
其时中国正兴西部开发之风,政令初兴,百业待举,但由于一贯优厚稳定的民族政策,边疆的经济始终能够稳步持续地发展。即便只是边境上的一个小县城,塔什库尔干城也体现出了大多数中国边境城市的特点。县城虽小,但城区布置错落有致,边防军力外紧内松,政府调控侧重于经济补贴,在财税赋役上并无苛求,因此当地旅游业、手工业欣欣向荣,商贾店铺虽规模不大,但蔚然集中也自成气势,街市上贸易不绝、游人如织,当地的各族人民和平相处、安居乐业。
见此繁华景象,周复感慨万端,早在国内就听闻中国民族团结,国家复兴,隐然已有大国崛起之势,如今看来,果不其然。而我阿富汗何日能有这一天呢?
同样是多民族国家,阿富汗由于常年的民族争端和部落纷争搞得外敌频频入侵,国土沦丧,国内动荡不安,民不聊生。而中国却能够处理好各民族之间的关系,促进各民族经济的同步发展,推动多民族的共同繁荣,从而实现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复兴。
家不合,被人欺;国不和,人心离。当年苏联出兵数十万军队入侵阿富汗时,我们都不怕,我们都能够团结一致起来把苏联侵略者赶走。可后来,苏联人走了,我们普什图族人自己却又打起来了……
那这一切到底又谁是谁非呢?不过谁对谁错,我的父母家人都死了,我们杜拉尼部落的很多人都死了,很多吉尔扎伊人也死了,当年他们没有死在苏联人手里,如今他们却都死在了我们阿富汗人自己手中。
终有一日,我也会重返阿富汗。我向真主发誓过的,我要用吉尔扎伊人的血来祭奠父母和妹妹的亡灵,用哈里斯全家的命来告慰杜拉尼部全体族人……那么,我们杜拉尼人和吉尔扎伊部落之间的纠缠与纷争又究竟孰是孰非呢?我真地要杀尽吉尔扎伊人么?他们自然是我的仇人,可他们却也都是阿富汗人,都是普什图族人,他们……
正自沉思,路边一阵喇叭声打断了他的思绪。望着渐行渐远的客车,周复顿觉茫然,地处异境,又无明确的目标,自己也不知道该身往何处。眼下首先是要将林维扬的骨灰和遗物送回到扬州交于他妹妹,既然湖、扬两地同属江浙,料也不远,事情一旦了结再到母亲的家乡湖州去看望自己的外公外婆。至于答应林维扬照顾他妹妹等事宜自己也只有尽量去做,到底能否有此机缘,抑或是以后的事情究竟如何去变幻,也非眼下所能料及。
念及于此,周复信步前行,从哨所带来的钱已将近用完,林维扬的遗物和包裹那是决计不会用的,只有先想办法将自己的阿尼换成中国的货币。
他顺着主干路转入侧南一个支巷,选了一家小饭铺坐下打尖。席间向递饭的小伙计打听附近办假证和兑换钱币的地方。银行手续繁多,周复还是选择了在东维路的黑市小贩手上换了一些中国的钱币。小贩见他衣着破旧,手上却有好些阿尼,不由朝他多望了两眼。
周复抬头朝小贩瞪了一眼,转身就走,拐弯处见街头墙壁上办假证的小广告,暗暗留心并顺着留下的地址办了张假的身份证件。
晚间,周复投身小客栈,洗漱完后对着镜子净面修身。由于多日未理,胡须已经蓄得很长。心中想着,先知穆圣虽然提倡弟子留须,但也只是属于社会习俗和个人选择,并不作为信仰礼仪和教义规定,如今自己身处异境,也只有入乡随俗,一切从权,只有诚心地希望真主能够见谅了。
除去虬髯满脸的胡须,洗净多日粘身的飞扬尘土,周复换上街市新买的汉服,顿感精神不少。对着房间墙面上的镜子稍一打量,不觉微微一怔,自己以前从未如此装束,乍一看去,也颇觉得怪怪的。由于自己相貌多像母亲,异域特征本不明显,剃去穆斯林常留的唇须,改穿汉服,反显自然。对镜自照,与寻常汉人相比略显高鼻深目,眸色微蓝,但由于地处边境各族混杂,模样各异,自己相貌较之当地维吾尔人反而更近中原汉人。
沉沉睡去一夜,次日天色微亮,周复便转车离开。
离开塔什库尔干县,东越叶城,途经乌市,终于在傍晚到达疆东地区的交通枢纽鄯善县。当日夜,周复便踏上东去北京的T69次列车。由于不谙路径,夜里便想好还是先去中国的首都,然后再找寻转往江浙的交通路径可能会方便些。
再者,自己此番流落异邦,有朝一日终究还是要回阿富汗。中国日益强盛,自有她的复兴之道,同样是国道中落,为什么中国能够很快复兴,而我阿富汗的复兴之路是否也能从这个国家的兴盛中得到一些启示。而想要了解这个国家的概貌和大致状况,作为首都,北京可能会体现得更为明显。
过错和过失都可以原谅,但过去已永不再来。昨夜之灯无论如何闪亮都不值得回首,未来是未知的,但终究透着光亮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