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部 47第 47 章
番外:花容&宛秋“孽缘”之起因
宛秋出身杀手世家,家里世代经营着一个在江湖上可以算是出类拔萃的暗杀组织——“影煞”;花容家里祖祖辈辈以行医为生,在地方上也算小有名气,论道理,这两个人,是八杆子也打不到一起的。
可是,事实上,这两个家伙,却是从小玩到大,相互熟悉得不得了,原因么,还得从上一辈人的复杂关系说起。
宛秋的祖爷爷,因为不满祖奶奶要另娶夫君以生养女儿继承家业,愤然携子离家出走,由于没有经济来源,只好凭借自己的一身武功,做起了杀手的勾当。后来,他建立了“影煞”,收养一些被人遗弃的男童,传授武艺,培养并训练他们成为“影煞”的骨干。
在家族传统上来说,招媳妇上门,似乎成了宛家的繁衍模式——每一代都只生男丁,你说要命不要命?他曾爷爷是这样,他爷爷是这样,他爹也是这样!
而宛秋和花容的关系,就得从他爹那辈开始说起……这话说起来,可就有点长了!
宛秋的爹爹叫宛玫,想当年也是一个翩翩美少年,未及弱冠,已是江湖上小有名气的人物。到他成年的时候,家里自然就要开始为他考虑成亲的事情了。
宛玫在一次执行任务的回程中,救了一个被仇家追杀的女子,便是西云名医花灿珞,花灿珞为了报恩,便主动提出,愿意让宛玫和她两个女儿中的一个成亲。宛玫不敢立刻答应,只说要回去征求父母的意思,然后才能做出答复,当下,两人各自留下地址姓名以及信物,分道扬镳。
宛玫的爹听儿子回来一说,立刻便派手下人四处打听,这才知道那花灿珞只娶了一个正室夫君,却生了一对双胞胎女儿,顿时觉得这家人的条件不错,拉着儿子便上门去提亲。
花灿珞唤出长女花怜人,和次女花惜人,两女相貌一般无二,都是美丽动人,只是花怜人稳重些,花惜人活泼些。
宛玫倒不觉得哪一个特别让他喜欢,宛玫的爹便做主,向花灿珞讨了花怜人回来做儿媳妇。
花怜人进了宛家,对公婆恭谨有礼,对夫君宛玫也是轻声细语,从来不摆什么大女子的派头,时间一长,宛玫对花怜人日久生情,夫妻二人和谐美满,倒也恩爱。
花怜人从小跟着母亲学医,自然对医术甚为精通,她替宛玫检查了身体后,认为宛玫的体质中阳气太旺,若是马上服用“金玉汤”,恐怕将来还是只会生个儿子出来,所以便开了调理的方子为他滋补身体,这一补,就是三年。
三年后,宛玫喝下“金玉汤”,却依旧让花怜人生了个儿子——便是宛秋。
宛玫嘴上不说,心里却有些疙瘩。两人毕竟是父母之命,又有了些报恩的因素,花怜人对自己的感情,他也不是很自信,因此总有些疑神疑鬼,以为花怜人替他调理身体只是借口,其实是不愿意替宛家留后,实在拖不下去了,才不得不同意生养——要不然,怎么解释浪费三年的光阴却依旧生了个儿子的事实?
怀疑归怀疑,他却不敢开口询问,生怕把脆弱的夫妻感情毁于一旦。
花怜人也是暗自叹息:自己学艺不精,又过分自信,早知会有如今的结果,又何必虚度三年?只是,这建议毕竟是自己提的,方子是自己开的,药是自己熬的,宛玫也是老老实实、一天三顿坚持了三年,最后却依然没有让他如愿……心中不免有些愧疚,但却不好意思和宛玫明说。
一来二去的,夫妻二人心中便都有了芥蒂,只是和谐的气氛掩盖了这矛盾的根源,以至于大家都忽略了夫妻间的交流和沟通,为日后情场生变埋下了阴影。
后来,西云起了瘟疫,花怜人得了消息,忧心与娘家的状况,顾不得等外出的宛玫回来,把才半岁大的儿子交给公婆照顾,只说回家一趟,便离开了宛家。
等她回到西云,只来得及替父母、妹妹和妹夫收尸——原来花家是医生,那得了病的,都想活命,全涌到花家来,竟把花家上下都给传染了。只有两岁的花容,因为一直不是直接接触病人,平时又经常吃些健身强体的药丸之类,虽然也被传染上了,却侥幸还有口气。花怜人急得团团转,好不容易在药庐里找了些药材煎了,喂这个外甥吃下,等他病情稍有稳定,便立刻带他离开了故乡。
可是,毕竟花容得的可能是瘟疫,花怜人也没有把握能治好他,又不愿意带他回宛家,以免害了别人,只好寻了个幽静的山谷住下,一边又四处找寻草药,慢慢地替他治疗。
花怜人就这样在大家的视线里消失了,连一点蛛丝马迹都没有留下。
回到家的宛玫不见了妻子,又听说西云起了瘟疫,急得几乎要发疯,动用了他能想到的一切力量,通过他所知道的所有渠道,去找妻子,却一无所获。
两年以后,当他已经绝望的时候,花怜人突然出现了,只不过,在她身边,除了外甥花容以外,还有一个相貌粗陋的瘸腿青年王石,和一个尚在襁褓中的女儿花红艳。
花怜人求宛玫同意她娶王石,因为王石是为了救她才落了个残疾,何况他们还有了个女儿。
宛玫恨得咬牙切齿,怒声责问妻子:是不是因为他替你生了个女儿,你就笃定我会容得下他了?!
花怜人低头不语——她认为,妹妹已经去世,为花家繁衍子嗣的重担便不得不由她来承担,虽然是对不起宛玫,可是,她相信宛玫应该可以理解她的所作所为。事实上,宛玫说得也没错,她的确是为了确保王石的名分,才在和他生了孩子以后才回到宛家,木已成舟,宛玫就算生气不满,也不可能再做什么阻挠的事情。至于生男生女,当时她倒并没想太多,反正都是姓花的,是花家的孩子,生女固然是好,生男也好和花容做伴,长大后两人相互之间也算有个依靠,没想到生的是个女儿,她自然是暗暗欢喜,连带着,对王石也有了几分喜欢。
宛玫见她低头不语,心中不免又妒又恨,想到自己这两年来为她心急如焚,头发都白了许多,她却在外面和野男人生了个孽种,更是又气又急,尤其那王石一看就是个山野村夫,而且岁数也大,都是二十五六岁的年纪了,肯定是嫁不出去的,如今竟然妄想和他来争妻夺爱!
他越想越恼,越想越恨,突然飞身上前,竟一剑刺死了王石!
他出手奇快,在众人都还没来得及反应的情况下,王石便已倒地气绝身亡,宛玫的父母就是有心阻拦却也晚了,心中暗自埋怨儿子太过冲动,只怕反而把事情弄砸了,就算再有不满,以后暗地里杀了不也行么?何必当面让媳妇下不来台?
花怜人惊呆了:王石是她的救命恩人啊!虽然相貌粗陋,可是心地很好,如果没有他,在山上为花容采药的她,已经被泥石流砸死了!为了报答他,她才会娶他的啊!
现在,宛玫却杀死了她的救命恩人!
宛玫的父母自然是站在儿子一边,他们原本也不认为杀人是什么大事,何况还是杀一个插足儿子婚姻的陌生人,轮番地劝花怜人留下。
无奈,花怜人去意已决,她说,她可以理解宛玫这么做的理由——因为爱她,但是她无法原谅宛玫,于是,她抱着女儿花红艳,带着外甥花容,再一次离开了宛家。
然而,她终归舍不得儿子宛秋,便在“影煞”所在的湄岚山的云谷里结庐住下,一边教养两个孩子,一边盼望着能再见儿子一面。
可惜,宛玫对她恨之入骨,非但不许她接近宛秋,就是连花红艳也不许接近——丑男人的野种,怎么配和宛秋成为同母异父的兄妹?!只有花容,他还能勉强接受。而花怜人,也惟有借着花容的描述,才可以知道自己儿子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两个男孩子凑到一起,不是捉鱼摸虾,就是爬树捕鸟,又是表兄弟的关系,感情自然亲厚,也才有了宛秋后来老是挂在嘴边、翻来覆去说的那两句话——青梅竹马,两小无猜!
至于宛玫和花怜人这两个人,就象是打了死结的丝线,宛玫固然心高气傲不肯低头认错,书生气十足的花怜人也不愿意轻易宽恕宛玫,两人便这样过着“鸡犬之声相闻,却老死不相往来”的日子,直到花怜人因病去世,两个人都没有再见过一次面!
不及黄泉,永不相见!
这句决绝的话,从花怜人口中说出的时候,便已经注定了后来这样悲伤的结局。
所以说,人啊……永远要记得宽容,否则便是误人误己!
(湖月插花:没有要写议论文的意思,也没有要写警世格言的理想,纯粹是有感而发,诸位若觉得有点生搬硬套,或者过分教条主义,或者有“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嫌疑,请自动过滤最后那一句话。谢谢合作!)
宛秋出身杀手世家,家里世代经营着一个在江湖上可以算是出类拔萃的暗杀组织——“影煞”;花容家里祖祖辈辈以行医为生,在地方上也算小有名气,论道理,这两个人,是八杆子也打不到一起的。
可是,事实上,这两个家伙,却是从小玩到大,相互熟悉得不得了,原因么,还得从上一辈人的复杂关系说起。
宛秋的祖爷爷,因为不满祖奶奶要另娶夫君以生养女儿继承家业,愤然携子离家出走,由于没有经济来源,只好凭借自己的一身武功,做起了杀手的勾当。后来,他建立了“影煞”,收养一些被人遗弃的男童,传授武艺,培养并训练他们成为“影煞”的骨干。
在家族传统上来说,招媳妇上门,似乎成了宛家的繁衍模式——每一代都只生男丁,你说要命不要命?他曾爷爷是这样,他爷爷是这样,他爹也是这样!
而宛秋和花容的关系,就得从他爹那辈开始说起……这话说起来,可就有点长了!
宛秋的爹爹叫宛玫,想当年也是一个翩翩美少年,未及弱冠,已是江湖上小有名气的人物。到他成年的时候,家里自然就要开始为他考虑成亲的事情了。
宛玫在一次执行任务的回程中,救了一个被仇家追杀的女子,便是西云名医花灿珞,花灿珞为了报恩,便主动提出,愿意让宛玫和她两个女儿中的一个成亲。宛玫不敢立刻答应,只说要回去征求父母的意思,然后才能做出答复,当下,两人各自留下地址姓名以及信物,分道扬镳。
宛玫的爹听儿子回来一说,立刻便派手下人四处打听,这才知道那花灿珞只娶了一个正室夫君,却生了一对双胞胎女儿,顿时觉得这家人的条件不错,拉着儿子便上门去提亲。
花灿珞唤出长女花怜人,和次女花惜人,两女相貌一般无二,都是美丽动人,只是花怜人稳重些,花惜人活泼些。
宛玫倒不觉得哪一个特别让他喜欢,宛玫的爹便做主,向花灿珞讨了花怜人回来做儿媳妇。
花怜人进了宛家,对公婆恭谨有礼,对夫君宛玫也是轻声细语,从来不摆什么大女子的派头,时间一长,宛玫对花怜人日久生情,夫妻二人和谐美满,倒也恩爱。
花怜人从小跟着母亲学医,自然对医术甚为精通,她替宛玫检查了身体后,认为宛玫的体质中阳气太旺,若是马上服用“金玉汤”,恐怕将来还是只会生个儿子出来,所以便开了调理的方子为他滋补身体,这一补,就是三年。
三年后,宛玫喝下“金玉汤”,却依旧让花怜人生了个儿子——便是宛秋。
宛玫嘴上不说,心里却有些疙瘩。两人毕竟是父母之命,又有了些报恩的因素,花怜人对自己的感情,他也不是很自信,因此总有些疑神疑鬼,以为花怜人替他调理身体只是借口,其实是不愿意替宛家留后,实在拖不下去了,才不得不同意生养——要不然,怎么解释浪费三年的光阴却依旧生了个儿子的事实?
怀疑归怀疑,他却不敢开口询问,生怕把脆弱的夫妻感情毁于一旦。
花怜人也是暗自叹息:自己学艺不精,又过分自信,早知会有如今的结果,又何必虚度三年?只是,这建议毕竟是自己提的,方子是自己开的,药是自己熬的,宛玫也是老老实实、一天三顿坚持了三年,最后却依然没有让他如愿……心中不免有些愧疚,但却不好意思和宛玫明说。
一来二去的,夫妻二人心中便都有了芥蒂,只是和谐的气氛掩盖了这矛盾的根源,以至于大家都忽略了夫妻间的交流和沟通,为日后情场生变埋下了阴影。
后来,西云起了瘟疫,花怜人得了消息,忧心与娘家的状况,顾不得等外出的宛玫回来,把才半岁大的儿子交给公婆照顾,只说回家一趟,便离开了宛家。
等她回到西云,只来得及替父母、妹妹和妹夫收尸——原来花家是医生,那得了病的,都想活命,全涌到花家来,竟把花家上下都给传染了。只有两岁的花容,因为一直不是直接接触病人,平时又经常吃些健身强体的药丸之类,虽然也被传染上了,却侥幸还有口气。花怜人急得团团转,好不容易在药庐里找了些药材煎了,喂这个外甥吃下,等他病情稍有稳定,便立刻带他离开了故乡。
可是,毕竟花容得的可能是瘟疫,花怜人也没有把握能治好他,又不愿意带他回宛家,以免害了别人,只好寻了个幽静的山谷住下,一边又四处找寻草药,慢慢地替他治疗。
花怜人就这样在大家的视线里消失了,连一点蛛丝马迹都没有留下。
回到家的宛玫不见了妻子,又听说西云起了瘟疫,急得几乎要发疯,动用了他能想到的一切力量,通过他所知道的所有渠道,去找妻子,却一无所获。
两年以后,当他已经绝望的时候,花怜人突然出现了,只不过,在她身边,除了外甥花容以外,还有一个相貌粗陋的瘸腿青年王石,和一个尚在襁褓中的女儿花红艳。
花怜人求宛玫同意她娶王石,因为王石是为了救她才落了个残疾,何况他们还有了个女儿。
宛玫恨得咬牙切齿,怒声责问妻子:是不是因为他替你生了个女儿,你就笃定我会容得下他了?!
花怜人低头不语——她认为,妹妹已经去世,为花家繁衍子嗣的重担便不得不由她来承担,虽然是对不起宛玫,可是,她相信宛玫应该可以理解她的所作所为。事实上,宛玫说得也没错,她的确是为了确保王石的名分,才在和他生了孩子以后才回到宛家,木已成舟,宛玫就算生气不满,也不可能再做什么阻挠的事情。至于生男生女,当时她倒并没想太多,反正都是姓花的,是花家的孩子,生女固然是好,生男也好和花容做伴,长大后两人相互之间也算有个依靠,没想到生的是个女儿,她自然是暗暗欢喜,连带着,对王石也有了几分喜欢。
宛玫见她低头不语,心中不免又妒又恨,想到自己这两年来为她心急如焚,头发都白了许多,她却在外面和野男人生了个孽种,更是又气又急,尤其那王石一看就是个山野村夫,而且岁数也大,都是二十五六岁的年纪了,肯定是嫁不出去的,如今竟然妄想和他来争妻夺爱!
他越想越恼,越想越恨,突然飞身上前,竟一剑刺死了王石!
他出手奇快,在众人都还没来得及反应的情况下,王石便已倒地气绝身亡,宛玫的父母就是有心阻拦却也晚了,心中暗自埋怨儿子太过冲动,只怕反而把事情弄砸了,就算再有不满,以后暗地里杀了不也行么?何必当面让媳妇下不来台?
花怜人惊呆了:王石是她的救命恩人啊!虽然相貌粗陋,可是心地很好,如果没有他,在山上为花容采药的她,已经被泥石流砸死了!为了报答他,她才会娶他的啊!
现在,宛玫却杀死了她的救命恩人!
宛玫的父母自然是站在儿子一边,他们原本也不认为杀人是什么大事,何况还是杀一个插足儿子婚姻的陌生人,轮番地劝花怜人留下。
无奈,花怜人去意已决,她说,她可以理解宛玫这么做的理由——因为爱她,但是她无法原谅宛玫,于是,她抱着女儿花红艳,带着外甥花容,再一次离开了宛家。
然而,她终归舍不得儿子宛秋,便在“影煞”所在的湄岚山的云谷里结庐住下,一边教养两个孩子,一边盼望着能再见儿子一面。
可惜,宛玫对她恨之入骨,非但不许她接近宛秋,就是连花红艳也不许接近——丑男人的野种,怎么配和宛秋成为同母异父的兄妹?!只有花容,他还能勉强接受。而花怜人,也惟有借着花容的描述,才可以知道自己儿子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两个男孩子凑到一起,不是捉鱼摸虾,就是爬树捕鸟,又是表兄弟的关系,感情自然亲厚,也才有了宛秋后来老是挂在嘴边、翻来覆去说的那两句话——青梅竹马,两小无猜!
至于宛玫和花怜人这两个人,就象是打了死结的丝线,宛玫固然心高气傲不肯低头认错,书生气十足的花怜人也不愿意轻易宽恕宛玫,两人便这样过着“鸡犬之声相闻,却老死不相往来”的日子,直到花怜人因病去世,两个人都没有再见过一次面!
不及黄泉,永不相见!
这句决绝的话,从花怜人口中说出的时候,便已经注定了后来这样悲伤的结局。
所以说,人啊……永远要记得宽容,否则便是误人误己!
(湖月插花:没有要写议论文的意思,也没有要写警世格言的理想,纯粹是有感而发,诸位若觉得有点生搬硬套,或者过分教条主义,或者有“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嫌疑,请自动过滤最后那一句话。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