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周亡 第十三章 父子 兄弟 (1)
五月里的最后一天,杨坚起了个大早。他没有惊扰夫人,自己悄悄走到外面在府里漫无目的地游荡着。晨曦曙色微露,一缕一缕金光穿透氤氲雾气。杨坚步行到后院走廊就远远瞧见一小儿清晨练剑,但是天色尚朦胧看得不太真切,于是他又走进一些才瞧清楚那人是自己的四子杨秀。
“是谁鬼鬼祟祟站在廊柱后?给我出来!”杨秀察觉出异动,一个箭步飞驰到廊前。
杨坚咳嗽两声,缓缓步出。看到来人竟然是父亲,杨秀急忙收了剑,抱拳行了一礼:“孩儿给父亲请安。”
“老四啊,不错,不错……”杨坚点头赞许,“想那东晋时的北伐将领祖逖传下闻鸡起舞之典故,现今我儿丝毫不逊先人,小小年纪就勤加练功,想必日后定会拜为大将军,为国建功。”
“承蒙父亲赞赏,孩儿今后一定加倍用功!”杨秀紧绷着的脸庞稍微有了一丝缓和。自从与公主发生冲突后,他心里就一直不痛快。今日难得被父亲夸奖,心情倒是舒畅了些许,于是这时他临时起兴道:“父亲,儿近期刚刚习得一套古剑法,烦请你指导一二。”
杨坚点头首肯。但没等杨秀走回到院中央,长廊那头突然出现一人,远远就高声道:“老爷,原来你在这里,真是让我好生难找。”
“夫人何事?”杨坚伸脖探望着独孤夫人。
“刘昉突然来求见,刚才你不在,我已安排他在偏厅等你。”独孤夫人没再往前走,远远隔空喊道。
杨坚无奈朝杨秀说了句:“老四你自己先在这练着,我若得空再来看你。”说罢他拂了拂长衣,转身微笑着朝夫人那里走去。
杨秀吸了吸鼻子,寒凉凝重的雾气渐渐隐没了父亲离去的身躯。他不再管其他,继续全心投入到他的武功中,遒劲挥毫着手上这把仿造湛卢而制的小剑。两年前生辰时父亲送来这把小剑作为礼物,当时的情景他至今历历在目。此时,父亲的话又一次回想在他的耳畔:
“杨秀好武、有胆气,但性情稍显浮躁。今日送你小剑一把,此剑是依照春秋时期最有名的铸剑师欧冶子所铸的湛卢之形而制。湛卢问世时欧冶子抚剑泪落,他终于圆了毕生的梦想,铸出一把无坚不摧而又不带丝毫杀气的兵器。自此以后,这把湛泸剑便化为正义与仁德的代表。愿今后你携此剑,它可以时时提醒你所谓仁者无敌,让这仁道之剑洗濯你身上的浊气,也为你保个平安。”
往偏厅走的路上杨坚就隐约猜到刘昉的来意,所以见到他第一句话就直接说:“刘大人你一大早就来我府上,一定是有要事,喜事。”
刘昉哈哈大笑,眉飞色舞地回答道:“可不是嘛!宇文赞那毛小子我已经解决了,就急忙来给丞相报信了。”
“可会留下后患?”杨坚谨慎地问。
迅速收敛了狂傲的姿态,刘昉一脸严肃地解释:“丞相放心,他暂时不会给你添麻烦。现在你初掌大权,所以我们也不好做得太绝,等过段时间,我再替你彻底除掉他。”
杨坚嘴角微微翘起,点头说:“做的好,做的好!刘大人辛苦了。这一大早的也不好美酒佳肴招待你,正巧昨日刚送来南海新鲜的鲍鱼,一个个的比拳头还大。来这的路上我听夫人说,天还没亮鲍鱼就上锅了,用小火慢蒸了几个时辰,保证原汁原味,清鲜香醇。请刘大人留在这尝尝吧,用了早膳再回府休息。”
刘昉也不客气,居功自傲的模样印在脸上,“哦?府上竟然有这等好东西!那我真要留下了,还得多吃几个!”
杨坚心里很是瞧不起此人,但现在还不是与他翻脸的时候,耐着性子和他闲聊:“不知刘大人施了什么法子对付汉王?可否给我说说?”
刘昉抿了口茶,先是拿捏了一番,然后才欣然告之:“自从接到丞相的命令后,我先是给宇文赞送去一批美女。那小子人虽然不大,但好色之心可真是丝毫不逊于他兄长。宇文赞收了我的美女后自然十分高兴,邀请我去他府上做客,我和他厮混了几日就渐渐熟识了。昨晚我们又通宵达旦饮酒作乐,我看时机成熟了,就告诉他:‘皇帝如今年幼,实在不堪继承大业。汉王你乃是先帝亲弟弟,继承大业必定是众望所归!但是现在先帝刚刚驾崩纷乱不断,为防滋扰大王应当先退回府邸,当事情平息局面稳妥时,再入朝为天子,此乃万全之计’。那小子本来就是个头脑简单的东西,听我这么说完全没有怀疑,所以就同意暂时不过问朝政。”
杨坚假意迎合:“刘大人在这件事上真是劳心劳力,还破费了不少。如今大人有定策之功,我自当上奏天子,请陛下拜你为将军,再赐你‘国公’一爵,大人意下如何?”
终于等来了杨坚对他加封官爵的话,刘昉乐得合不拢嘴,边笑边说:“若真能封为国公,真是要谢丞相……哦,不,我是说要谢陛下隆恩啊!”
杨坚面色稍有不悦,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刘大人,言行可要谨慎些啊——”刘昉听了这话丝毫不以为意,但也不好忤逆杨坚的意思,于是嬉皮笑脸转移了话题,开始吹嘘自己如何把宇文赞牢牢掌控在手中。
早饭过后,杨坚亲自送刘昉出府。他暂时不想处理公事,本想找夫人品茗结果下人告知他夫人去了太皇太后宫里,于是他无所事事地在硕大的正阳宫丞相府里游荡。不经意间又走回后院走廊,看到杨秀依然在练剑。他心里暗暗想,这个儿子是天生的习武之才。上次看他舞刀弄枪的时候就和现在的谅儿一样年纪,这才短短两年就精进不少,一招一式都是真功夫。
突然惊觉时间如白驹过隙,恍惚间一年又一年就这样过去了,这又激起杨坚无限感慨。去年他和夫人为长子杨勇选定司宪大夫元孝矩之女为妻,那元孝矩是魏国皇族,选他的女儿为儿媳只因看重他们的家族门第,杨勇成亲后便自立门户出府独居。现在眼看着次子杨广也到了娶妻的年龄,接下来就是杨俊、杨秀,直到最后是他的幼子杨谅。
走廊另一头突然有人影晃动,打断了杨坚的思绪。定睛一看是三子杨俊,他和杨秀恰恰相反,自幼秉性善良,崇敬佛教,平日里寡言少语,喜欢自己摆弄些手工活儿。这个孩子的面容如春天里最和煦的阳光一样温暖,但他的气质给人感觉却是一如既往的淡渺,好像已然超脱世外。今日杨俊一席白色长衫,头上帛巾束发,广袖轻垂,衣间无饰更显随性。
记得老三生下来的时候,夫人说:“他生得比之前的两个儿子都好看,就起名为俊吧。”可惜了这个好名字,后来却被哥哥杨广那英气俊美的贵公子模样儿比了下去。不过现在看着这老三长得也不赖,杨坚深深注视着他的脸,自己有多久没好好地看过这个儿子了?他的眼睛澄澈透明,眉毛浓厚而修长。他长着翘翘的鼻子,略带有一丝稚气。还有他的嘴,那柔软的唇瓣微微合在一起,嘴角悄然上扬。杨坚一时间讶然凝目,直到一阵微风吹过回廊卷着杨俊出尘飘逸的衣摆,杨坚看到那个孩子轻轻拂了拂长衫,他细微的一个小动作也透着翩然之意。
回过神后杨坚不再驻留,小心翼翼地迈开脚步,悄悄离去。他不想打扰自己的儿子们,但是杨坚没有察觉到其实这些年来他忙于公务,除了养在身边的幼子杨谅,自己与其他几个孩子已经日渐疏远。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是谁鬼鬼祟祟站在廊柱后?给我出来!”杨秀察觉出异动,一个箭步飞驰到廊前。
杨坚咳嗽两声,缓缓步出。看到来人竟然是父亲,杨秀急忙收了剑,抱拳行了一礼:“孩儿给父亲请安。”
“老四啊,不错,不错……”杨坚点头赞许,“想那东晋时的北伐将领祖逖传下闻鸡起舞之典故,现今我儿丝毫不逊先人,小小年纪就勤加练功,想必日后定会拜为大将军,为国建功。”
“承蒙父亲赞赏,孩儿今后一定加倍用功!”杨秀紧绷着的脸庞稍微有了一丝缓和。自从与公主发生冲突后,他心里就一直不痛快。今日难得被父亲夸奖,心情倒是舒畅了些许,于是这时他临时起兴道:“父亲,儿近期刚刚习得一套古剑法,烦请你指导一二。”
杨坚点头首肯。但没等杨秀走回到院中央,长廊那头突然出现一人,远远就高声道:“老爷,原来你在这里,真是让我好生难找。”
“夫人何事?”杨坚伸脖探望着独孤夫人。
“刘昉突然来求见,刚才你不在,我已安排他在偏厅等你。”独孤夫人没再往前走,远远隔空喊道。
杨坚无奈朝杨秀说了句:“老四你自己先在这练着,我若得空再来看你。”说罢他拂了拂长衣,转身微笑着朝夫人那里走去。
杨秀吸了吸鼻子,寒凉凝重的雾气渐渐隐没了父亲离去的身躯。他不再管其他,继续全心投入到他的武功中,遒劲挥毫着手上这把仿造湛卢而制的小剑。两年前生辰时父亲送来这把小剑作为礼物,当时的情景他至今历历在目。此时,父亲的话又一次回想在他的耳畔:
“杨秀好武、有胆气,但性情稍显浮躁。今日送你小剑一把,此剑是依照春秋时期最有名的铸剑师欧冶子所铸的湛卢之形而制。湛卢问世时欧冶子抚剑泪落,他终于圆了毕生的梦想,铸出一把无坚不摧而又不带丝毫杀气的兵器。自此以后,这把湛泸剑便化为正义与仁德的代表。愿今后你携此剑,它可以时时提醒你所谓仁者无敌,让这仁道之剑洗濯你身上的浊气,也为你保个平安。”
往偏厅走的路上杨坚就隐约猜到刘昉的来意,所以见到他第一句话就直接说:“刘大人你一大早就来我府上,一定是有要事,喜事。”
刘昉哈哈大笑,眉飞色舞地回答道:“可不是嘛!宇文赞那毛小子我已经解决了,就急忙来给丞相报信了。”
“可会留下后患?”杨坚谨慎地问。
迅速收敛了狂傲的姿态,刘昉一脸严肃地解释:“丞相放心,他暂时不会给你添麻烦。现在你初掌大权,所以我们也不好做得太绝,等过段时间,我再替你彻底除掉他。”
杨坚嘴角微微翘起,点头说:“做的好,做的好!刘大人辛苦了。这一大早的也不好美酒佳肴招待你,正巧昨日刚送来南海新鲜的鲍鱼,一个个的比拳头还大。来这的路上我听夫人说,天还没亮鲍鱼就上锅了,用小火慢蒸了几个时辰,保证原汁原味,清鲜香醇。请刘大人留在这尝尝吧,用了早膳再回府休息。”
刘昉也不客气,居功自傲的模样印在脸上,“哦?府上竟然有这等好东西!那我真要留下了,还得多吃几个!”
杨坚心里很是瞧不起此人,但现在还不是与他翻脸的时候,耐着性子和他闲聊:“不知刘大人施了什么法子对付汉王?可否给我说说?”
刘昉抿了口茶,先是拿捏了一番,然后才欣然告之:“自从接到丞相的命令后,我先是给宇文赞送去一批美女。那小子人虽然不大,但好色之心可真是丝毫不逊于他兄长。宇文赞收了我的美女后自然十分高兴,邀请我去他府上做客,我和他厮混了几日就渐渐熟识了。昨晚我们又通宵达旦饮酒作乐,我看时机成熟了,就告诉他:‘皇帝如今年幼,实在不堪继承大业。汉王你乃是先帝亲弟弟,继承大业必定是众望所归!但是现在先帝刚刚驾崩纷乱不断,为防滋扰大王应当先退回府邸,当事情平息局面稳妥时,再入朝为天子,此乃万全之计’。那小子本来就是个头脑简单的东西,听我这么说完全没有怀疑,所以就同意暂时不过问朝政。”
杨坚假意迎合:“刘大人在这件事上真是劳心劳力,还破费了不少。如今大人有定策之功,我自当上奏天子,请陛下拜你为将军,再赐你‘国公’一爵,大人意下如何?”
终于等来了杨坚对他加封官爵的话,刘昉乐得合不拢嘴,边笑边说:“若真能封为国公,真是要谢丞相……哦,不,我是说要谢陛下隆恩啊!”
杨坚面色稍有不悦,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刘大人,言行可要谨慎些啊——”刘昉听了这话丝毫不以为意,但也不好忤逆杨坚的意思,于是嬉皮笑脸转移了话题,开始吹嘘自己如何把宇文赞牢牢掌控在手中。
早饭过后,杨坚亲自送刘昉出府。他暂时不想处理公事,本想找夫人品茗结果下人告知他夫人去了太皇太后宫里,于是他无所事事地在硕大的正阳宫丞相府里游荡。不经意间又走回后院走廊,看到杨秀依然在练剑。他心里暗暗想,这个儿子是天生的习武之才。上次看他舞刀弄枪的时候就和现在的谅儿一样年纪,这才短短两年就精进不少,一招一式都是真功夫。
突然惊觉时间如白驹过隙,恍惚间一年又一年就这样过去了,这又激起杨坚无限感慨。去年他和夫人为长子杨勇选定司宪大夫元孝矩之女为妻,那元孝矩是魏国皇族,选他的女儿为儿媳只因看重他们的家族门第,杨勇成亲后便自立门户出府独居。现在眼看着次子杨广也到了娶妻的年龄,接下来就是杨俊、杨秀,直到最后是他的幼子杨谅。
走廊另一头突然有人影晃动,打断了杨坚的思绪。定睛一看是三子杨俊,他和杨秀恰恰相反,自幼秉性善良,崇敬佛教,平日里寡言少语,喜欢自己摆弄些手工活儿。这个孩子的面容如春天里最和煦的阳光一样温暖,但他的气质给人感觉却是一如既往的淡渺,好像已然超脱世外。今日杨俊一席白色长衫,头上帛巾束发,广袖轻垂,衣间无饰更显随性。
记得老三生下来的时候,夫人说:“他生得比之前的两个儿子都好看,就起名为俊吧。”可惜了这个好名字,后来却被哥哥杨广那英气俊美的贵公子模样儿比了下去。不过现在看着这老三长得也不赖,杨坚深深注视着他的脸,自己有多久没好好地看过这个儿子了?他的眼睛澄澈透明,眉毛浓厚而修长。他长着翘翘的鼻子,略带有一丝稚气。还有他的嘴,那柔软的唇瓣微微合在一起,嘴角悄然上扬。杨坚一时间讶然凝目,直到一阵微风吹过回廊卷着杨俊出尘飘逸的衣摆,杨坚看到那个孩子轻轻拂了拂长衫,他细微的一个小动作也透着翩然之意。
回过神后杨坚不再驻留,小心翼翼地迈开脚步,悄悄离去。他不想打扰自己的儿子们,但是杨坚没有察觉到其实这些年来他忙于公务,除了养在身边的幼子杨谅,自己与其他几个孩子已经日渐疏远。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