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9兄弟“情深”
御书房,万贞儿试图对朱祁钰动之以情,劝道:“皇上,就像于大人说的,天位已定,宁复有它!太上皇已然只是太上皇了,您依然是皇上,这些都是改变不了的事实,念在曾经的兄弟情分上,求皇上将太上皇接回来吧!”
万贞儿言语诚恳,眼带希冀的看着朱祁钰,希望这位皇帝还能有一点点的良知,把自己的哥哥接回来。
朱祁钰却是眼神闪烁,呢喃着:“贞儿,连你也希望皇兄回来,连你也是偏向皇兄的是吗?”
“皇……”
不等万贞儿解释,朱祁钰已然情绪激动了:“朕当初是不肯登位的,贞儿你是亲眼看到的,现在是什么意思?过河拆桥吗?大明危难之时,不顾朕的意愿,将朕强行按在龙椅上,如今倒好!一切都安好了,你们就一个一个的开始逼朕,你们什么意思?世上哪有这么好的事?朕是木偶吗?你们想立就立,想废就废?”朱祁钰越说越激动,最后气愤的将书桌上的东西都推倒在地才算泄愤。
看着这样癫狂的皇上,万贞儿虽然害怕,却突然有些理解他了,皇权的诱惑,只要尝到过,估计是个人都不想再放手吧?何况,当初他的确是被强迫着坐上龙椅的。
心中对他的成见少了些许,万贞儿尽量柔和的安抚:“皇上,您多虑了!太上皇不会威胁到你的!想想曾经的兄弟情分,皇上,您忍心太上皇在蒙古做阶下囚吗?他是您的皇兄啊!”
朱祁钰哪里听得进这些,只是语带慌张的道:“贞儿!别再说了!朕知道你心疼皇兄,可是谁来心疼朕?
太后立这个皇位,前提还是立朱见浚为太子!你们都把朕当作什么了!?
所以,贞儿,朕求你,别劝朕了,以后别再让朕看见你好吗?朕不想回忆过去,那样的过去,朕不要也罢!朕怕,怕为了抹杀曾经,连你也不放过,当朕求你吧,回去吧,别再出现在朕面前了。”
“……是,贞儿……告退!”话说到这份上,万贞儿还能怎么样?不想回忆过去,甚至觉得那样的过去,不要也罢,还能怎么样?眼前这个男人,早已经下了决定,大权在握,谁阻止都不行。
所幸,这次的求见,万贞儿并没有抱太大的希望,毕竟,一个连兄弟情分都不再顾及的人,又怎么可能奢望他会看在自己这个老朋友的份上将人接回来?于万贞儿来说,没有处罚她,已经是万幸了。
绝望之中,万贞儿也只好将精力用在太子身上,也因此,很快的,万贞儿发现了一个问题,太子越来越喜欢粘着自己,每次有事要离开,太子都会用依依不舍的眼神看着自己,那感觉,仿佛是万贞儿要抛弃他似的。几次问他怎么了,太子却总是低头不语,万贞儿也无奈,只好每次离开都耐心解释自己要去做什么,并保证自己会尽快回来,太子这才委屈的别开眼,任万贞儿离去。
筋疲力尽的奔走在东宫与坤宁宫之间,得来的结果总算没有白费,皇上对太子态度不满,太后不见东宫之人,后宫的人都看在眼里,见风使舵的人不在少数,首先为难东宫的是内务府!
眼看着就要下雪了,万贞儿让胡旋儿去内务府领些碳回来,结果胡旋儿却带着委屈的表情回来报告:“姑姑,内务府的人说碳都已经被各宫领完了,让我们东宫先等等,说是过一个月后就有了。”
“一个月?”万贞儿蹙眉,现在已经是九月底了,再过一月,按去年的天气看的话,雪都下了半个月了,这是想冻死东宫的人吗?看胡旋儿那委屈的小脸,估计这丫头在内务府那也挨了不少嘲笑,想了想又道:“你明天再去一次,约了坤宁宫的赵姑姑去。”
胡旋儿一听到坤宁宫,当下两眼大放光彩,高兴领命:“是!”
胡旋儿刚退下,李三便进来禀告:“姑姑,梁芳又来了!”
“快,快请进来!”
万贞儿迫不及待的说道,梁芳来了,就意味着朝堂又有消息了,太上皇又有消息了。
果然,梁芳一来,便带了个好消息来:皇上抵不住大臣们的压力,同意派都察院右都御史杨善出使蒙古。
这次派去的的是二品大员!万贞儿有些喜出望外,相比上次,这次总算派了一个能出场的人去了,这么说,太上皇回来,还是有希望的。
然而,梁芳却又泼了万贞儿的冷水:“贞儿姐姐,你想错了,这次皇上依然没有给国书,别说是去赎太上皇的物资没有,就是使团自己出使蒙古的费用也给得少得可怜!”
……
万贞儿心中一寒,这哪里是去接太上皇?分明是想要激怒也先,让也先一刀杀了太上皇才舒心啊!
“太后那边有什么动静?”
梁芳摇头:“不知,不过,太后既然能让大臣们一而再的向皇上提出接太上皇回宫,想来是会有动作的。”
万贞儿这才松了口气,说得也是,太后既然能让大臣门一而再的提议接太上皇回宫,自然也不会让事态就这么发展下去。
“另外,仁寿宫的一个小宫女让奴才传话……”梁芳突然压低声音道。
万贞儿心中也警惕起来,往远处看,确定没有旁人才小声道:“什么话?”
梁芳凑近了万贞儿,才低声道:“太后说,与其皇后无孕,不如后宫无出,皇上的饮食,她老人家会妥善处理。”
!
后宫无出!好厉害的计策,万贞儿心中忍不住佩服太后的主意,没错,约定是皇后生下皇子为止,皇后久未孕,自然可以找人代替,倘若后宫都无出,那么,皇后想要保住自己的利益,就只能站在东宫这边了。
值此之时,仁寿宫不能庇护东宫,周氏连见儿子都有顾及,只有坤宁宫,可以光明正大的庇护东宫了。所以,后宫必须无出!
东宫算是有保障了,想到马上就要到十月,蒙古的天气更是恶劣了吧,万贞儿对梁芳道:“小梁子你等等!你再帮我做件事!”说着,自己转去内室拿了些贵重的首饰出来交给梁芳:“天气寒冷,太上皇在那边想必过得也不舒服,小梁子,你帮我在宫外买些冬衣和一些可口的吃食,买通去蒙古的那些人,让帮忙把这些带给太上皇!”
梁芳将东西收好,道:“放心吧,贞儿姐姐,一切有太后呢!”
“嗯!”万贞儿点头,是啊,一切都有太后。
十一月一日,朝堂得到消息,杨善没有国书,没有物资,没有钱财,仅仅靠着自己的口才,将太上皇接回了大明,停在居庸关,等待朝廷派礼部去迎接。
有大臣提议,如此可喜可贺的事情,皇上应该着礼部派出仪仗,隆重的将太上皇接回来。
礼部尚书也提出了一个复杂却隆重的方案,然而,皇上再次表现出了他的兄弟“情深”,仅仅派了一顶小轿子,两匹马……
得到这个消息,天下人怎么想,太后怎么想万贞儿不知道,于万贞儿来说,却已经是个安慰了,好歹是让人回来了。万贞儿没有忘记咸安宫的那位,当下便让人将这个消息告诉了钱氏。
十一月二十五日,是太上皇回宫的日子,也是这一天,东宫的命运彻底改变。
听说,皇上亲自去宫门口接太上皇了,听说皇上还慰问了太上皇,听说,皇上只和太上皇聊了几句便走了。
“太上皇居住何处?”这才是万贞儿最关心的。
“……”何显低头不语,直到万贞儿再次询问,何显才艰难的吐出两个字:“……南宫…..”
“……”
呵呵,万贞儿忍不住的笑了起来,真的是兄弟“情深”啊!他竟然这样对自己的哥哥!自己锦衣玉食,荣华富贵,却让自己的哥哥住南宫?南宫是什么地方?好听点,好歹还是一座宫殿,难听的,就是京城的破落户,住的也不过如此!那地方,却让太上皇住进去了!
万贞儿言语诚恳,眼带希冀的看着朱祁钰,希望这位皇帝还能有一点点的良知,把自己的哥哥接回来。
朱祁钰却是眼神闪烁,呢喃着:“贞儿,连你也希望皇兄回来,连你也是偏向皇兄的是吗?”
“皇……”
不等万贞儿解释,朱祁钰已然情绪激动了:“朕当初是不肯登位的,贞儿你是亲眼看到的,现在是什么意思?过河拆桥吗?大明危难之时,不顾朕的意愿,将朕强行按在龙椅上,如今倒好!一切都安好了,你们就一个一个的开始逼朕,你们什么意思?世上哪有这么好的事?朕是木偶吗?你们想立就立,想废就废?”朱祁钰越说越激动,最后气愤的将书桌上的东西都推倒在地才算泄愤。
看着这样癫狂的皇上,万贞儿虽然害怕,却突然有些理解他了,皇权的诱惑,只要尝到过,估计是个人都不想再放手吧?何况,当初他的确是被强迫着坐上龙椅的。
心中对他的成见少了些许,万贞儿尽量柔和的安抚:“皇上,您多虑了!太上皇不会威胁到你的!想想曾经的兄弟情分,皇上,您忍心太上皇在蒙古做阶下囚吗?他是您的皇兄啊!”
朱祁钰哪里听得进这些,只是语带慌张的道:“贞儿!别再说了!朕知道你心疼皇兄,可是谁来心疼朕?
太后立这个皇位,前提还是立朱见浚为太子!你们都把朕当作什么了!?
所以,贞儿,朕求你,别劝朕了,以后别再让朕看见你好吗?朕不想回忆过去,那样的过去,朕不要也罢!朕怕,怕为了抹杀曾经,连你也不放过,当朕求你吧,回去吧,别再出现在朕面前了。”
“……是,贞儿……告退!”话说到这份上,万贞儿还能怎么样?不想回忆过去,甚至觉得那样的过去,不要也罢,还能怎么样?眼前这个男人,早已经下了决定,大权在握,谁阻止都不行。
所幸,这次的求见,万贞儿并没有抱太大的希望,毕竟,一个连兄弟情分都不再顾及的人,又怎么可能奢望他会看在自己这个老朋友的份上将人接回来?于万贞儿来说,没有处罚她,已经是万幸了。
绝望之中,万贞儿也只好将精力用在太子身上,也因此,很快的,万贞儿发现了一个问题,太子越来越喜欢粘着自己,每次有事要离开,太子都会用依依不舍的眼神看着自己,那感觉,仿佛是万贞儿要抛弃他似的。几次问他怎么了,太子却总是低头不语,万贞儿也无奈,只好每次离开都耐心解释自己要去做什么,并保证自己会尽快回来,太子这才委屈的别开眼,任万贞儿离去。
筋疲力尽的奔走在东宫与坤宁宫之间,得来的结果总算没有白费,皇上对太子态度不满,太后不见东宫之人,后宫的人都看在眼里,见风使舵的人不在少数,首先为难东宫的是内务府!
眼看着就要下雪了,万贞儿让胡旋儿去内务府领些碳回来,结果胡旋儿却带着委屈的表情回来报告:“姑姑,内务府的人说碳都已经被各宫领完了,让我们东宫先等等,说是过一个月后就有了。”
“一个月?”万贞儿蹙眉,现在已经是九月底了,再过一月,按去年的天气看的话,雪都下了半个月了,这是想冻死东宫的人吗?看胡旋儿那委屈的小脸,估计这丫头在内务府那也挨了不少嘲笑,想了想又道:“你明天再去一次,约了坤宁宫的赵姑姑去。”
胡旋儿一听到坤宁宫,当下两眼大放光彩,高兴领命:“是!”
胡旋儿刚退下,李三便进来禀告:“姑姑,梁芳又来了!”
“快,快请进来!”
万贞儿迫不及待的说道,梁芳来了,就意味着朝堂又有消息了,太上皇又有消息了。
果然,梁芳一来,便带了个好消息来:皇上抵不住大臣们的压力,同意派都察院右都御史杨善出使蒙古。
这次派去的的是二品大员!万贞儿有些喜出望外,相比上次,这次总算派了一个能出场的人去了,这么说,太上皇回来,还是有希望的。
然而,梁芳却又泼了万贞儿的冷水:“贞儿姐姐,你想错了,这次皇上依然没有给国书,别说是去赎太上皇的物资没有,就是使团自己出使蒙古的费用也给得少得可怜!”
……
万贞儿心中一寒,这哪里是去接太上皇?分明是想要激怒也先,让也先一刀杀了太上皇才舒心啊!
“太后那边有什么动静?”
梁芳摇头:“不知,不过,太后既然能让大臣们一而再的向皇上提出接太上皇回宫,想来是会有动作的。”
万贞儿这才松了口气,说得也是,太后既然能让大臣门一而再的提议接太上皇回宫,自然也不会让事态就这么发展下去。
“另外,仁寿宫的一个小宫女让奴才传话……”梁芳突然压低声音道。
万贞儿心中也警惕起来,往远处看,确定没有旁人才小声道:“什么话?”
梁芳凑近了万贞儿,才低声道:“太后说,与其皇后无孕,不如后宫无出,皇上的饮食,她老人家会妥善处理。”
!
后宫无出!好厉害的计策,万贞儿心中忍不住佩服太后的主意,没错,约定是皇后生下皇子为止,皇后久未孕,自然可以找人代替,倘若后宫都无出,那么,皇后想要保住自己的利益,就只能站在东宫这边了。
值此之时,仁寿宫不能庇护东宫,周氏连见儿子都有顾及,只有坤宁宫,可以光明正大的庇护东宫了。所以,后宫必须无出!
东宫算是有保障了,想到马上就要到十月,蒙古的天气更是恶劣了吧,万贞儿对梁芳道:“小梁子你等等!你再帮我做件事!”说着,自己转去内室拿了些贵重的首饰出来交给梁芳:“天气寒冷,太上皇在那边想必过得也不舒服,小梁子,你帮我在宫外买些冬衣和一些可口的吃食,买通去蒙古的那些人,让帮忙把这些带给太上皇!”
梁芳将东西收好,道:“放心吧,贞儿姐姐,一切有太后呢!”
“嗯!”万贞儿点头,是啊,一切都有太后。
十一月一日,朝堂得到消息,杨善没有国书,没有物资,没有钱财,仅仅靠着自己的口才,将太上皇接回了大明,停在居庸关,等待朝廷派礼部去迎接。
有大臣提议,如此可喜可贺的事情,皇上应该着礼部派出仪仗,隆重的将太上皇接回来。
礼部尚书也提出了一个复杂却隆重的方案,然而,皇上再次表现出了他的兄弟“情深”,仅仅派了一顶小轿子,两匹马……
得到这个消息,天下人怎么想,太后怎么想万贞儿不知道,于万贞儿来说,却已经是个安慰了,好歹是让人回来了。万贞儿没有忘记咸安宫的那位,当下便让人将这个消息告诉了钱氏。
十一月二十五日,是太上皇回宫的日子,也是这一天,东宫的命运彻底改变。
听说,皇上亲自去宫门口接太上皇了,听说皇上还慰问了太上皇,听说,皇上只和太上皇聊了几句便走了。
“太上皇居住何处?”这才是万贞儿最关心的。
“……”何显低头不语,直到万贞儿再次询问,何显才艰难的吐出两个字:“……南宫…..”
“……”
呵呵,万贞儿忍不住的笑了起来,真的是兄弟“情深”啊!他竟然这样对自己的哥哥!自己锦衣玉食,荣华富贵,却让自己的哥哥住南宫?南宫是什么地方?好听点,好歹还是一座宫殿,难听的,就是京城的破落户,住的也不过如此!那地方,却让太上皇住进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