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五章 各处献礼
清晨,陈氏容光焕发的起身梳洗打扮。秋月看到陈氏心情好,就从花瓶里折下一朵盛开的月季插在了陈氏的云鬓上。刚起身的赵三爷看到这一幕,声音在陈氏背后响起:“夫人真真是人比花娇”
“老爷一大清早的就打趣妾身!”陈氏从秋云手中拿过赵三爷的衣服,服侍丈夫穿戴。收拾妥当后,夫妻两人摆了早饭,四位姨娘在一旁立规矩。陈氏很满意现在的情形,也不对妾室多做刁难。吃过早饭,陈氏就带着儿子庶女浩浩荡荡的去给太夫人请安。
路过暮春居的时候偶遇到了二太太莫氏带着莹姐儿和传哥儿,妯娌二人就一路上有说有笑的一同去了寿庚居。两人一进门就看到李氏带着保哥儿,芙姐儿蓉姐儿陪太夫人说笑。二太太与陈氏说:“唉!这么多年了,每日给老祖宗请安大嫂都抢在我前面,惹得老祖宗总说我是个懒媳妇。现在可好了,你回来了,以后咱俩日日一起来请安,这样老祖宗就只能说大嫂来早了,不能再怪我起晚了”
莫氏本是太夫人外甥女,又会哄婆婆开心,深得太夫人的喜爱,素日里常与老人家说笑。今儿这一番话声音不大,但也刚好能让太夫人和大太太听见。惹得太夫人发笑:“你这狎促鬼,明明是自己贪睡,还在那编排我。”
二太太拉着陈氏说:“三弟妹快帮我说句话,我可不敢编排老祖宗,刚才只是在想法子怎么才能让老祖宗不嫌弃我这个媳妇起得晚。”
陈氏虽知道二太太这是在说笑,可这说笑中有几分深意几分无意自己也弄不清。听二太太引自己说话,也不去想其他,谨慎的与她说:“既然不想让老祖宗嫌弃,那二嫂以后只好早点儿起了。要不,以后请安我早些起来,路过暮春居叫二嫂,这样咱们俩都能早些到老祖宗这了。”
二太太笑起来:“那还不如和大嫂约好了时间,看时间快到了咱们在暮春居碰头,一同过来呢。”
大太太微笑着拉着陈氏坐下,说:“三弟妹,你可别信她,二弟妹也曾因这事儿与我约过几次,可每次我到了寿庚居半天,她才姗姗来迟,后来才知道是因为睡过了头,错过了相约的时间。因着这事儿,老祖宗才知道二弟妹有贪睡的毛病。可不是因为她来的比我晚才笑她懒。”
陈氏听到还有这样一段故事恍然大悟的说道:“原来是这样,我还奇怪,明明时间刚刚好,二嫂怎么还说来晚了。”
太夫人看到三个儿媳有说有笑的,脸上的笑意更深,也同陈氏打趣二太太说:“你别理她,她是不好意思告诉你原委。”
二太太看到这三个人一起说她,忙换了话题问陈氏:“三弟妹这次从德州回来可带了什么好东西?”
“自然是带了,这次从德州不止带了些土仪,我还弄了几件好东西给老祖宗和两位嫂嫂。”说罢,陈氏就让秋菊把今早出门特意带的礼物拿出来。将一块红色绸布包裹着的条状物品交给崔嬷嬷,崔嬷嬷捧着交给太夫人与她说:“太夫人,三太太不知给您弄了什么好东西,还挺沉的的。”
太夫人把绸布打开,里面赫然露出一块木头来。还没等太夫人说话,莹姐儿先忍不住的问:“三婶婶,你为什么要送老祖宗一块木头啊”太夫人听莹姐儿这么问,又摸了摸手中的一截木头,面露喜色,抬头问也睁着大眼睛看这木块头的打孙女儿:“芙姐儿,你觉得这块木头可好啊?”
芙姐儿五岁起就每日在太夫人这里学习读书识字,深知太夫人的性格喜好,听到太夫人考她,腼腆的笑着说道:“三婶婶送的东西自然是好的,这块木头颜色乌中带褐,我闻着还有一股幽香从木头里散出来,若是没有猜错应该是块柏香木。”
“芙姐儿真是好眼力,这就是一块南海的柏香木”陈氏拍手称赞,又和老祖宗说:“这是我年前在德州的一家庵庙见到的,那里的人不识货,我去时这块木头正和其它木头放在一起准备雕成佛像。我远远看着,觉得它好像是块柏香木,就把它买了回去又找了人帮忙相看,才知道这不仅是块难得的柏香木,更是块可遇不可求的南海柏香木。我当时就想着有机会拿回来献给老祖宗,只是这木头甚是罕见,若是雕成什么物件拿回来反而不美,所以我就把这一整块给您拿回来,您想怎么用,就怎么用。”
陈氏这份礼物加上这一番话太夫人看着她的目光又添了几分满意,原本她就嫌弃陈氏不是书香府第养出的世家贵女,刚嫁进来后太夫人发现三儿媳只读过幼学启蒙,四书五经是半点没学过,反倒是打马球等闺中游戏玩的很好,若是嫁到一般人家也就罢了。女子虽不能参加科举入朝为官,可赵府世代书香,赵家的媳妇至少也要读过四书吧。为此太夫人在陈氏刚嫁进来的两年没少刁难她,陈氏也不生气,更是把婆婆伺候的十分周到,与妯娌相处也算和睦,只是暗自里找镇安郡公帮丈夫谋个外放。再到后来,赵三爷外出为官,陈氏随夫上任一走就是八年,还给自己生了两个聪敏伶俐的乖孙,太夫人对陈氏的成见也就慢慢淡了。少了成见,又看到三儿媳这么用心准备的礼物,也品出点儿陈氏的好来。
陈氏看到太夫人满意也松了口气,又拿出另外两份礼物。给大太太的是一盒绿罗裙茶,给二太太的是一本嵇康《广陵散》的古谱。大太太平日里就喜欢喝茶,绿罗裙茶是德州的特产进贡给宫里的,长安很少能买得到,陈氏这礼正和她的心意。而二太太的父亲敷文阁直学士莫大人最是崇敬魏晋风骨,二太太拿着这本曲谱,想着改日回家给父亲,父亲定然高兴。33
庭萱看到陈氏精心准备的礼物,和屋里瞬间融洽许多的氛围,不得不佩服陈氏厉害。看来将来要在陈氏手里生活,自己还是要小心谨慎为上,和睦相处,轻易不要与陈氏发生冲突。在庭萱决定要和陈氏母慈女孝的时候,陈氏也把昨天和丈夫的商议的决定告诉了太夫人:“老祖宗,我这儿还有一事,我们屋里的四姨娘自从生了萱姐儿之后身体是越发的不好,现在连床都下不得了,老爷给她安排到一个小院里静养,只是这萱姐儿就没了人照顾,我便与老爷商量,把萱姐儿抱到我屋里养了。”
陈氏这消息一放出来,屋里众人表情可谓是丰富多彩,庭萱一听说自己进了陈氏屋里,觉得虽是意料之外也是情理之中,陈氏原就一直都把她放在自己身边,以后要一直留在陈氏屋里庭萱也没有太过震惊。只是连忙去看其他人的反应。太夫人和二太太是惊讶,大太太依旧是一副波澜不惊的样子,芙姐儿看着庭萱有些担忧,三房的英姐儿眼中略带同情,芳姐儿和芸姐儿则是面露嫉妒,保哥儿,信哥儿和传哥儿听到后没有反应,所有人中最高兴的就要数莹姐儿和佩哥儿,想着以后能有小宝宝陪自己玩了。
大家惊讶归惊讶,这毕竟是三房自己的事,谁也没提出异议。太夫人知道陈氏在借这个庶女彰显贤德,但不过是一个小庶女而已,也乐得让陈氏出这个风头。二太太向陈氏恭贺:“恭喜弟妹了,莹姐儿昨晚还和我说萱姐儿有趣,要找她玩,现下可好了,她要天天去你屋里烦你了。”
事情通知完毕,大太太要回房处理府中各项事宜,众人也就散了。
“老爷一大清早的就打趣妾身!”陈氏从秋云手中拿过赵三爷的衣服,服侍丈夫穿戴。收拾妥当后,夫妻两人摆了早饭,四位姨娘在一旁立规矩。陈氏很满意现在的情形,也不对妾室多做刁难。吃过早饭,陈氏就带着儿子庶女浩浩荡荡的去给太夫人请安。
路过暮春居的时候偶遇到了二太太莫氏带着莹姐儿和传哥儿,妯娌二人就一路上有说有笑的一同去了寿庚居。两人一进门就看到李氏带着保哥儿,芙姐儿蓉姐儿陪太夫人说笑。二太太与陈氏说:“唉!这么多年了,每日给老祖宗请安大嫂都抢在我前面,惹得老祖宗总说我是个懒媳妇。现在可好了,你回来了,以后咱俩日日一起来请安,这样老祖宗就只能说大嫂来早了,不能再怪我起晚了”
莫氏本是太夫人外甥女,又会哄婆婆开心,深得太夫人的喜爱,素日里常与老人家说笑。今儿这一番话声音不大,但也刚好能让太夫人和大太太听见。惹得太夫人发笑:“你这狎促鬼,明明是自己贪睡,还在那编排我。”
二太太拉着陈氏说:“三弟妹快帮我说句话,我可不敢编排老祖宗,刚才只是在想法子怎么才能让老祖宗不嫌弃我这个媳妇起得晚。”
陈氏虽知道二太太这是在说笑,可这说笑中有几分深意几分无意自己也弄不清。听二太太引自己说话,也不去想其他,谨慎的与她说:“既然不想让老祖宗嫌弃,那二嫂以后只好早点儿起了。要不,以后请安我早些起来,路过暮春居叫二嫂,这样咱们俩都能早些到老祖宗这了。”
二太太笑起来:“那还不如和大嫂约好了时间,看时间快到了咱们在暮春居碰头,一同过来呢。”
大太太微笑着拉着陈氏坐下,说:“三弟妹,你可别信她,二弟妹也曾因这事儿与我约过几次,可每次我到了寿庚居半天,她才姗姗来迟,后来才知道是因为睡过了头,错过了相约的时间。因着这事儿,老祖宗才知道二弟妹有贪睡的毛病。可不是因为她来的比我晚才笑她懒。”
陈氏听到还有这样一段故事恍然大悟的说道:“原来是这样,我还奇怪,明明时间刚刚好,二嫂怎么还说来晚了。”
太夫人看到三个儿媳有说有笑的,脸上的笑意更深,也同陈氏打趣二太太说:“你别理她,她是不好意思告诉你原委。”
二太太看到这三个人一起说她,忙换了话题问陈氏:“三弟妹这次从德州回来可带了什么好东西?”
“自然是带了,这次从德州不止带了些土仪,我还弄了几件好东西给老祖宗和两位嫂嫂。”说罢,陈氏就让秋菊把今早出门特意带的礼物拿出来。将一块红色绸布包裹着的条状物品交给崔嬷嬷,崔嬷嬷捧着交给太夫人与她说:“太夫人,三太太不知给您弄了什么好东西,还挺沉的的。”
太夫人把绸布打开,里面赫然露出一块木头来。还没等太夫人说话,莹姐儿先忍不住的问:“三婶婶,你为什么要送老祖宗一块木头啊”太夫人听莹姐儿这么问,又摸了摸手中的一截木头,面露喜色,抬头问也睁着大眼睛看这木块头的打孙女儿:“芙姐儿,你觉得这块木头可好啊?”
芙姐儿五岁起就每日在太夫人这里学习读书识字,深知太夫人的性格喜好,听到太夫人考她,腼腆的笑着说道:“三婶婶送的东西自然是好的,这块木头颜色乌中带褐,我闻着还有一股幽香从木头里散出来,若是没有猜错应该是块柏香木。”
“芙姐儿真是好眼力,这就是一块南海的柏香木”陈氏拍手称赞,又和老祖宗说:“这是我年前在德州的一家庵庙见到的,那里的人不识货,我去时这块木头正和其它木头放在一起准备雕成佛像。我远远看着,觉得它好像是块柏香木,就把它买了回去又找了人帮忙相看,才知道这不仅是块难得的柏香木,更是块可遇不可求的南海柏香木。我当时就想着有机会拿回来献给老祖宗,只是这木头甚是罕见,若是雕成什么物件拿回来反而不美,所以我就把这一整块给您拿回来,您想怎么用,就怎么用。”
陈氏这份礼物加上这一番话太夫人看着她的目光又添了几分满意,原本她就嫌弃陈氏不是书香府第养出的世家贵女,刚嫁进来后太夫人发现三儿媳只读过幼学启蒙,四书五经是半点没学过,反倒是打马球等闺中游戏玩的很好,若是嫁到一般人家也就罢了。女子虽不能参加科举入朝为官,可赵府世代书香,赵家的媳妇至少也要读过四书吧。为此太夫人在陈氏刚嫁进来的两年没少刁难她,陈氏也不生气,更是把婆婆伺候的十分周到,与妯娌相处也算和睦,只是暗自里找镇安郡公帮丈夫谋个外放。再到后来,赵三爷外出为官,陈氏随夫上任一走就是八年,还给自己生了两个聪敏伶俐的乖孙,太夫人对陈氏的成见也就慢慢淡了。少了成见,又看到三儿媳这么用心准备的礼物,也品出点儿陈氏的好来。
陈氏看到太夫人满意也松了口气,又拿出另外两份礼物。给大太太的是一盒绿罗裙茶,给二太太的是一本嵇康《广陵散》的古谱。大太太平日里就喜欢喝茶,绿罗裙茶是德州的特产进贡给宫里的,长安很少能买得到,陈氏这礼正和她的心意。而二太太的父亲敷文阁直学士莫大人最是崇敬魏晋风骨,二太太拿着这本曲谱,想着改日回家给父亲,父亲定然高兴。33
庭萱看到陈氏精心准备的礼物,和屋里瞬间融洽许多的氛围,不得不佩服陈氏厉害。看来将来要在陈氏手里生活,自己还是要小心谨慎为上,和睦相处,轻易不要与陈氏发生冲突。在庭萱决定要和陈氏母慈女孝的时候,陈氏也把昨天和丈夫的商议的决定告诉了太夫人:“老祖宗,我这儿还有一事,我们屋里的四姨娘自从生了萱姐儿之后身体是越发的不好,现在连床都下不得了,老爷给她安排到一个小院里静养,只是这萱姐儿就没了人照顾,我便与老爷商量,把萱姐儿抱到我屋里养了。”
陈氏这消息一放出来,屋里众人表情可谓是丰富多彩,庭萱一听说自己进了陈氏屋里,觉得虽是意料之外也是情理之中,陈氏原就一直都把她放在自己身边,以后要一直留在陈氏屋里庭萱也没有太过震惊。只是连忙去看其他人的反应。太夫人和二太太是惊讶,大太太依旧是一副波澜不惊的样子,芙姐儿看着庭萱有些担忧,三房的英姐儿眼中略带同情,芳姐儿和芸姐儿则是面露嫉妒,保哥儿,信哥儿和传哥儿听到后没有反应,所有人中最高兴的就要数莹姐儿和佩哥儿,想着以后能有小宝宝陪自己玩了。
大家惊讶归惊讶,这毕竟是三房自己的事,谁也没提出异议。太夫人知道陈氏在借这个庶女彰显贤德,但不过是一个小庶女而已,也乐得让陈氏出这个风头。二太太向陈氏恭贺:“恭喜弟妹了,莹姐儿昨晚还和我说萱姐儿有趣,要找她玩,现下可好了,她要天天去你屋里烦你了。”
事情通知完毕,大太太要回房处理府中各项事宜,众人也就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