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章 崩溃
高昌城中的宫城周边是城市的中心,也是最为繁华之地,自然也是达官贵族们首选的居住之地,本来他们还庆幸宋军的火炮射程有限使自己的府宅得以保全。但随着城北宋军修筑的土垒越来越高,表明灭顶之灾便要降临到他们的身上了。而比死更可怕的便是等死,明明zhidao死亡就要降临,却无力反抗,这种煎熬可想而知。
居住在城北的达官贵族们坐不住了,一旦宋军的炮火降临,他们失去的不仅是生命,而且包括书代积累起来的财富,于是他们也与百姓们加入了请愿的行列,要求国主再次与宋军和谈,并愿意拿出一部分财产作为送给宋军的礼物。而毕勒哥此刻何尝不想谈判,宫城的北宫墙就是内城的北墙,他的老窝也处在宋军的炮火覆盖之下了,可wenti是宋军已经拒绝了他的‘好意’。 ”小说“
在恐惧和民意的压力下,毕勒哥害怕了,将军们躲躲闪闪的眼神说明他们已经对宋军犀利的火器心存恐惧,已经没有了打下去的信心。而那些平日温文尔雅的文臣们也开始抱怨他当日为了些蝇头小利,不顾大局的切断与宋的贸易通道,并撕毁盟约的武断,从而惹来了今日之祸。直指他不配为君,暗示他退位让贤以消除宋朝皇帝的怒火。
汹汹民意之下,毕勒哥只能再次命宰相为使携带五大车礼品出城与宋军再次和议,送上国书称只要宋军退兵,他愿意向宋称臣。增加一倍的岁贡,断绝与西辽和金国的一切往来。诚心侍宋世世代代绝不叛宋。可结果却强差人意,宋军收下了礼物却没有答应他们的条件。称高昌国主毕勒哥勾结敌国屡犯皇威,必须要自销封号开城出降,等待大宋皇帝的处置,其它条件面谈。
毕勒哥当然不会同意宋朝方面苛刻的条件,自销封号便等于失去国主之位,变成贱民。而在条件没谈好之前贸然出城那自己便失去了最后的庇护地,成了宋军手中的玩物,是打是杀就看大宋皇帝的心情了。因此他要求在保留高昌国号和王室的安全和地位的情况下开城‘迎接’天兵入城,自己遣世子前往大宋为质。以表明自己与宋修haode决心。
宰相跑了几遭好话说尽,依然未能打动宋军大帅,只能怅然回报。皇帝的命令便是灭国,与毕勒哥所提的条件相差太远,高宠和赵礼当然不敢答应,不过送上的礼物当然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了。而他们也只有选择继续打下去,直到将他们打服为止,只是将这么haode地方毁掉有些可惜……
在二次谈判破裂的次日,宋军便恢复了炮击。宋军的炮弹似乎长了眼睛一般,准确的命中了宰相和左将军的府邸,幸亏他们早有准备及时撤出才没有丢了性命。而王宫自然也是主要的炮击目标,keneng宫城中高大建筑的阻挡使宋军观察哨失察。未能击中毕勒哥的寝殿,却把内苑给炸的一片狼藉,养在其中的珍禽异兽。狮虎狼虫受惊发狂,在宫中四处乱闯。咬死了十多个内侍、宫女,最后不得不动用军队将这些国主心爱之物捕杀。
王国的首脑家遭到了炮击让城中的一片哗然。那些家园早已毁于炮火的人是幸灾乐祸,心里平衡了很多,现在大家一样了,这就是你们不肯与宋军合作的下场,该;而那些‘躲过’这轮炮击的人,也是心中惶恐,不zhidao下次会不会轮到自家的脑袋上。炮弹都落进了宫城,就表明城中都在宋军的打击之下了,想打哪就要看人家的心情了,现在唯有劝国主早日答应宋军的条件才是唯一的保全自家的方法!
要是说高昌城中没有安全之地也不完全正确,至今为止城中的佛寺就没有一处落下炮弹。而这绝不是宋军看不到,高昌人大多信仰佛教,城中遍布佛寺,而且往往修建的雄伟高大,尤其是金碧辉煌的大殿,高耸的佛塔最为醒目,说没看到除非宋人都是瞎子。起初大家还相信是佛祖施展法力护佑自己的家免于炮火。
可随着城中各处都遭到炮击,大家渐渐明白这绝不是什么佛祖法力无边,而是宋人和他们一样信奉佛教,开炮时有意识的避开了寺院,这不但让他们有了暂时的栖身之所,也让他们相信有同样信仰的宋人定然不会随意伤害自己,针对的只是那个一直不肯答应宋军条件的国主,也正是因为他的背信弃义给大家招来了这场无妄之灾!
其实高昌人最应该感谢的却是宋军的监军赵礼。在起初的几轮炮击过后,大家便已经发现那些失去家园的高昌百姓和官员都跑到了寺庙之中避难,只要一次炮火急袭就能取得重大战果,于是要求将寺庙作为打击目标。但是炮兵们的建议被赵礼断然拒绝,并发出严令在任何情况下禁止炮击寺庙,不准对僧人开炮,即便入城后也要严格遵守此令,否则杀无赦!
按说对敌作战一切以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打击重要目标为前提,因此监军的命令让众将十分不解,即便是高宠也觉得迷惑,赵礼不得不对此解释一番。他当年是见过大观年间的僧道之争的,在皇帝的崇道的前提下,全国到处毁佛寺建道观,这引发了持续数年的僧道信徒之间的冲突,僧renmen不惜自焚反抗,连当时的太子赵桓都卷入其中,最后还是动用官府的力量强制推行才得以继续。
僧道之争给当时的赵礼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他明白宗教信仰隐含的强大力量,以致当时王爷都得装神弄鬼的借此迷惑众人达到自己的目的。此后征伐西夏、大理皇帝都借助佛教人士的力量稳定人心,削弱民众的敌意。而高昌举国上下不论是国主,还是最低等的奴隶都崇信佛教,那些寺庙就是他们的精神寄托,心灵的家园,尤其是处于中西方文化冲突前沿的这里,百姓的宗教归属感更强。
若是不顾当地的民情贸然将寺庙摧毁,必然会被高昌军民视为入侵的异教徒,反而会激发他们的反抗情绪,使他们团结一致对抗宋军。与初时定下的通过火力打击摧垮敌人的反抗意识,分化瓦解各阶层敌人的目的背道而驰,那么此前所做的都将化为乌有,还会给自己添加无数的潜在敌人……
接下来几天,宋军集中攻击了城中的几个战略要地和城防设施,尤其是在内城的一个粮仓被发射的燃烧弹焚毁。虽然与城中存粮总量相比损失不大,但这让高昌城中的军民更多了层担忧,一旦宋军针对城中仓廪发动炮击将粮食尽数毁掉,那坚持到最后的只会是宋军,而自己却因为熬不下去而沦为饿殍。同时士兵们已经视城头为畏途,没有了城防设施的遮蔽,上去与送死无异,士气已经降到了冰点。
由于官员伤亡惨重,城中形势已经有失控的迹象,抢劫、偷盗、杀人越货的恶性事件不断,甚至有袭击执行宵禁任务的军兵现象出现,其实大家都明白其中不少事件都有士兵参与其中。百姓们为了躲避炮击不敢出门,商人不敢开门营业,存粮耗尽引发的冲突层出不穷。而天气渐渐变暖,炸死的人畜无人掩埋,逐渐腐败发出阵阵恶臭,长久下去必会引发瘟疫,混乱的局面将高昌城变成了一座死城。
毕勒哥也是惶惶不可终日,宫中时不时落下的炮弹让这里也变的不安全,他是一日三惊不停的变换宫殿,防止被宋军侦知他的所在要了自己的小命,哪里有心去处理政务。而宫外传来的坏消息也让他不安,从其它地方调来的士兵由于一直处于前沿,导致死伤惨重,尤其是那些处于底层的部族兵更是炮灰,他们明白自己根本不是宋军的对手,再这么耗下去早晚得死在这里,因而开始密谋绑架国主打开城门出降,以保全性命。
恰在此时派往西辽的使者穿过了宋军的封锁回到城中,带来一个坏消息。现在塞尔柱帝国的使者已经到达西辽,声称十余万大军已经聚集在边界,如果西辽不降他们将发起圣战,誓将西辽灭国,军民屠戮殆尽。而西辽大汗耶律大石拒绝了塞尔柱帝国的‘好意’,已经决意迎战,自然也没有多余的兵力顾及高昌之事了。
高昌国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而毕勒哥也将在煎熬中苦挨,就是因为他相信西辽不会放弃他们,才勉力支撑不肯接受宋军的要求。而如今西辽拒绝出兵援助的消息对于他来说不异于晴天霹雳,这等于西辽已经将他抛弃,不再管他的死活。绝望中的毕勒哥在大殿中不吃不喝坐了一天,也不吭一声,直到深夜突然下旨令宰相、枢密使及左右卫将军进宫议事……(未完待续……)
居住在城北的达官贵族们坐不住了,一旦宋军的炮火降临,他们失去的不仅是生命,而且包括书代积累起来的财富,于是他们也与百姓们加入了请愿的行列,要求国主再次与宋军和谈,并愿意拿出一部分财产作为送给宋军的礼物。而毕勒哥此刻何尝不想谈判,宫城的北宫墙就是内城的北墙,他的老窝也处在宋军的炮火覆盖之下了,可wenti是宋军已经拒绝了他的‘好意’。 ”小说“
在恐惧和民意的压力下,毕勒哥害怕了,将军们躲躲闪闪的眼神说明他们已经对宋军犀利的火器心存恐惧,已经没有了打下去的信心。而那些平日温文尔雅的文臣们也开始抱怨他当日为了些蝇头小利,不顾大局的切断与宋的贸易通道,并撕毁盟约的武断,从而惹来了今日之祸。直指他不配为君,暗示他退位让贤以消除宋朝皇帝的怒火。
汹汹民意之下,毕勒哥只能再次命宰相为使携带五大车礼品出城与宋军再次和议,送上国书称只要宋军退兵,他愿意向宋称臣。增加一倍的岁贡,断绝与西辽和金国的一切往来。诚心侍宋世世代代绝不叛宋。可结果却强差人意,宋军收下了礼物却没有答应他们的条件。称高昌国主毕勒哥勾结敌国屡犯皇威,必须要自销封号开城出降,等待大宋皇帝的处置,其它条件面谈。
毕勒哥当然不会同意宋朝方面苛刻的条件,自销封号便等于失去国主之位,变成贱民。而在条件没谈好之前贸然出城那自己便失去了最后的庇护地,成了宋军手中的玩物,是打是杀就看大宋皇帝的心情了。因此他要求在保留高昌国号和王室的安全和地位的情况下开城‘迎接’天兵入城,自己遣世子前往大宋为质。以表明自己与宋修haode决心。
宰相跑了几遭好话说尽,依然未能打动宋军大帅,只能怅然回报。皇帝的命令便是灭国,与毕勒哥所提的条件相差太远,高宠和赵礼当然不敢答应,不过送上的礼物当然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了。而他们也只有选择继续打下去,直到将他们打服为止,只是将这么haode地方毁掉有些可惜……
在二次谈判破裂的次日,宋军便恢复了炮击。宋军的炮弹似乎长了眼睛一般,准确的命中了宰相和左将军的府邸,幸亏他们早有准备及时撤出才没有丢了性命。而王宫自然也是主要的炮击目标,keneng宫城中高大建筑的阻挡使宋军观察哨失察。未能击中毕勒哥的寝殿,却把内苑给炸的一片狼藉,养在其中的珍禽异兽。狮虎狼虫受惊发狂,在宫中四处乱闯。咬死了十多个内侍、宫女,最后不得不动用军队将这些国主心爱之物捕杀。
王国的首脑家遭到了炮击让城中的一片哗然。那些家园早已毁于炮火的人是幸灾乐祸,心里平衡了很多,现在大家一样了,这就是你们不肯与宋军合作的下场,该;而那些‘躲过’这轮炮击的人,也是心中惶恐,不zhidao下次会不会轮到自家的脑袋上。炮弹都落进了宫城,就表明城中都在宋军的打击之下了,想打哪就要看人家的心情了,现在唯有劝国主早日答应宋军的条件才是唯一的保全自家的方法!
要是说高昌城中没有安全之地也不完全正确,至今为止城中的佛寺就没有一处落下炮弹。而这绝不是宋军看不到,高昌人大多信仰佛教,城中遍布佛寺,而且往往修建的雄伟高大,尤其是金碧辉煌的大殿,高耸的佛塔最为醒目,说没看到除非宋人都是瞎子。起初大家还相信是佛祖施展法力护佑自己的家免于炮火。
可随着城中各处都遭到炮击,大家渐渐明白这绝不是什么佛祖法力无边,而是宋人和他们一样信奉佛教,开炮时有意识的避开了寺院,这不但让他们有了暂时的栖身之所,也让他们相信有同样信仰的宋人定然不会随意伤害自己,针对的只是那个一直不肯答应宋军条件的国主,也正是因为他的背信弃义给大家招来了这场无妄之灾!
其实高昌人最应该感谢的却是宋军的监军赵礼。在起初的几轮炮击过后,大家便已经发现那些失去家园的高昌百姓和官员都跑到了寺庙之中避难,只要一次炮火急袭就能取得重大战果,于是要求将寺庙作为打击目标。但是炮兵们的建议被赵礼断然拒绝,并发出严令在任何情况下禁止炮击寺庙,不准对僧人开炮,即便入城后也要严格遵守此令,否则杀无赦!
按说对敌作战一切以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打击重要目标为前提,因此监军的命令让众将十分不解,即便是高宠也觉得迷惑,赵礼不得不对此解释一番。他当年是见过大观年间的僧道之争的,在皇帝的崇道的前提下,全国到处毁佛寺建道观,这引发了持续数年的僧道信徒之间的冲突,僧renmen不惜自焚反抗,连当时的太子赵桓都卷入其中,最后还是动用官府的力量强制推行才得以继续。
僧道之争给当时的赵礼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他明白宗教信仰隐含的强大力量,以致当时王爷都得装神弄鬼的借此迷惑众人达到自己的目的。此后征伐西夏、大理皇帝都借助佛教人士的力量稳定人心,削弱民众的敌意。而高昌举国上下不论是国主,还是最低等的奴隶都崇信佛教,那些寺庙就是他们的精神寄托,心灵的家园,尤其是处于中西方文化冲突前沿的这里,百姓的宗教归属感更强。
若是不顾当地的民情贸然将寺庙摧毁,必然会被高昌军民视为入侵的异教徒,反而会激发他们的反抗情绪,使他们团结一致对抗宋军。与初时定下的通过火力打击摧垮敌人的反抗意识,分化瓦解各阶层敌人的目的背道而驰,那么此前所做的都将化为乌有,还会给自己添加无数的潜在敌人……
接下来几天,宋军集中攻击了城中的几个战略要地和城防设施,尤其是在内城的一个粮仓被发射的燃烧弹焚毁。虽然与城中存粮总量相比损失不大,但这让高昌城中的军民更多了层担忧,一旦宋军针对城中仓廪发动炮击将粮食尽数毁掉,那坚持到最后的只会是宋军,而自己却因为熬不下去而沦为饿殍。同时士兵们已经视城头为畏途,没有了城防设施的遮蔽,上去与送死无异,士气已经降到了冰点。
由于官员伤亡惨重,城中形势已经有失控的迹象,抢劫、偷盗、杀人越货的恶性事件不断,甚至有袭击执行宵禁任务的军兵现象出现,其实大家都明白其中不少事件都有士兵参与其中。百姓们为了躲避炮击不敢出门,商人不敢开门营业,存粮耗尽引发的冲突层出不穷。而天气渐渐变暖,炸死的人畜无人掩埋,逐渐腐败发出阵阵恶臭,长久下去必会引发瘟疫,混乱的局面将高昌城变成了一座死城。
毕勒哥也是惶惶不可终日,宫中时不时落下的炮弹让这里也变的不安全,他是一日三惊不停的变换宫殿,防止被宋军侦知他的所在要了自己的小命,哪里有心去处理政务。而宫外传来的坏消息也让他不安,从其它地方调来的士兵由于一直处于前沿,导致死伤惨重,尤其是那些处于底层的部族兵更是炮灰,他们明白自己根本不是宋军的对手,再这么耗下去早晚得死在这里,因而开始密谋绑架国主打开城门出降,以保全性命。
恰在此时派往西辽的使者穿过了宋军的封锁回到城中,带来一个坏消息。现在塞尔柱帝国的使者已经到达西辽,声称十余万大军已经聚集在边界,如果西辽不降他们将发起圣战,誓将西辽灭国,军民屠戮殆尽。而西辽大汗耶律大石拒绝了塞尔柱帝国的‘好意’,已经决意迎战,自然也没有多余的兵力顾及高昌之事了。
高昌国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而毕勒哥也将在煎熬中苦挨,就是因为他相信西辽不会放弃他们,才勉力支撑不肯接受宋军的要求。而如今西辽拒绝出兵援助的消息对于他来说不异于晴天霹雳,这等于西辽已经将他抛弃,不再管他的死活。绝望中的毕勒哥在大殿中不吃不喝坐了一天,也不吭一声,直到深夜突然下旨令宰相、枢密使及左右卫将军进宫议事……(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