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小说 > 少帅春秋

第105章 战地诗人

    东北联省自治政府的军政建设在“国家统一委员会”的全权筹划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张汉卿在关内也推行与东三省类似的土改,但是热河的状况让土改推行起来相当困难,究其问题,原热河省主席、奉军第5师师长汤玉麟占了主要原因。

    热河特别区本来辖14县19旗共约600万人,再加上唐山和秦皇岛两地组成热河省后人口已不下于黑龙江。这是奉系在华北的第一块地盘,是联接西北、华北与东北的重要一环。----热河处关外,又临京城(热河省会为承德)中枢之地,地理位置比较敏感,张作霖初入政东北时并未来得及作人士安排。

    张作霖在拿下热河后,为表示新(少帅系)、老奉军将领都是其拉拢对象,不念前嫌,将热河这块土地交给奉军老人汤玉麟管辖,省主席、司令都归他当。

    汤玉麟绰号“汤二虎”,原任张作霖麾下53旅旅长,1918年曾因在奉天聚兵闹事被张汉卿当场撤职,后叛逃冯德麟处,但在冯失势后复又向张作霖请罪,请求重归麾下,张作霖为显示大度再任其为东三省巡阅使署中将顾问,但是虚衔。

    汤玉麟憋了两年多终于多年的媳妇熬成婆,在身兼两职后,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汤家的兄弟子侄们一个个都被他委以重任。

    政府里,大儿子汤佐荣当上了省禁烟局局长,名为禁烟,实则在贩毒走私谋大利;二儿子汤佐辅是省财政厅厅长,把持财政,狠刮老百姓地皮。

    军队上,三弟汤玉山任58团团长;四弟汤玉铬任炮兵团团长,最后升为旅长;五弟汤玉书任骑兵团团长,最后也升为旅长;侄儿汤保福任工兵营营长,大舅子夏维士任辎重营营长。

    汤玉麟在直皖大战后将皖系逃窜的部队又收编为2个杂牌旅,合起来有两万人,多为关内地痞流氓土匪及前清残余组成,不但军纪败坏,装备还仍是两年前的旧货。汤玉麟根据要求将这两旅兵马改编为8000人的武警部队,交由三弟汤玉山兼作管理。

    这些人仗着汤玉麟的势力沆瀣一气,狼狈为奸,大捞油水,当地老百姓一提起汤家都心惊肉跳,称汤玉麟为汤二虎,真是应了“苛政猛于虎”这句成语。

    奉系在得到唐山和秦皇岛两地并入热河后,为了逐渐控制汤玉麟的权势,张汉卿明令依关内体制,军、政、警分家。于是汤玉麟不得不卸了热河特别区主席的实缺,由原东三省官银号总办兼奉天省省长、现任“国家统一委员会”财经委员会主席的刘尚清补任。武警部队热河支队长由汤玉山担任,但实质上军事权力还牢牢握在汤家。

    郭松龄在华北所进行的改编,得到对张汉卿知遇之恩怀有强烈感恩之情的汲金纯的大力支持。汲虽为旧奉系,却难能可贵地开明。他所辖下的28师为奉军精锐,在奉系内部说话份量颇重。在他的影响下,关内另一师----第16师张景惠部的改编也顺利进行。

    郭松龄对军官的训练要求每天中午出一次干部训练,尤其是连长以下的军官必须认真执行,主要的是训练刺枪术以及制式教练动作的划一。对士兵的教育,由华北军司令部参谋处制定全年教育计划,发到各师及各直属团,再由各师、旅、团制定每周的学术科教育计划实施表,印发各营、连遵照实行。

    张汉卿亲自编写“人民军军训”、“士兵问答十二条”印发到各营、连、排;贴到兵舍、讲堂内,作为早晚点名时必须进行的教育课目。“人民军军训”全文如下:

    我民族受强邻之压迫,危在目前。凡我奉系军官、士、兵、夫等,务本司令长官意旨,牺牲一切,努力工作,以互助之精神,精诚团结,共赴国难。

    士兵问答12条:

    问:我们的父母是什么人?答:是老百姓。

    问:我们的兄弟、姐妹、亲戚是什么人?答:是老百姓。

    问:我们穿的衣服是从哪里来的?答:是从老百姓那里来的。

    问:我们吃的粮食是从哪里来的?答:是从老百姓那里来的。

    问,我们原来是什么人?答:也是老百姓。

    问:我们和老百姓有这样的关系,应当怎样对待老百姓?答:应当爱护他们,帮助他们,保护他们。

    在那个时候,对军队教育还谈不到什么主义教育、政治思想教育。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士兵问答”,也还是别开生面的。然而在对汤玉麟部改编的行为却甚不顺畅。他向来跋扈惯了的,本就有一师人马在手,又收编了皖系败军万余人,记起当初在奉天被少帅革职禁闭沦为故旧笑柄的丑事,新仇旧恨涌上心头,对张汉卿的改革令阳奉阴违。明面上他不敢反对,毕竟是少帅亲自主政,但是对任总参谋长的郭松龄,他还没放在眼里。对他的这种思想动员与训练模式,汤玉麟曾经讽刺地说:“郭鬼子尽出洋相。”

    甫一接任热河省主席的刘尚清迅即召开热河省第一次省政府委员会议,部署全面土改事宜。按照关内成功经验,准备成立100余支宣传分队分赴各地讲解并执导土改运动。

    接着规划进行的土改直接触动汤系利益。汤玉麟一家本就占有大量土地,现在要全数上交,自然心中不爽。而且张汉卿还在热河新增了烟草税,与土改所得直接上交省税务总局,绕开汤大公子把持的财政厅。汤玉麟本以为热河扩大,自己会水涨船高,捞得更多,热河改革计划反让他几乎失去了原有的全部好处。为此他利用经年累用形成的权力网,多方限制热河的改革。表面上,刘尚清是热河省主席,但是由于各地行政长官都是汤玉麟一手培养,实际上,刘尚清政令不出秦皇岛(财经委员会驻地)。他曾在酒后叫着张汉卿的小名狂言:“小六子只是仗着大帅的名头,热河还是听老子的。”

    因为风格变更,新修订的与已经发表的章节有较大差异。本来计划将先前154章重新编辑过,但考虑到巨大的工作量,还是决定放弃了。新书不久将重新发布,请属意的朋友们耐心等待,致君也在此说声报歉!是否会仍发表在《小说阅读网》,请大家秉承“内事不决问百度,外事不决问谷歌”的原则,试试看吧。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