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五章
25
回到家已是凌晨一点,刚要睡下手机响了,曹秋成多希望是那个小没良心的周晓红打来的,除夕夜,还是他打过去给她拜的年,真是没有长幼之分。
可惜,来电的人依旧不会是周晓红,而是远在美国芝加哥的表弟方易。
“臭小子,你知道现在几点?”曹秋成笑嗔道。
“那边不过是凌晨,表哥,这么早就睡了?你不会是真的老了吧?”方易捉狎地笑。
“对,哪能和你比,你还是祖国的花骨朵,我可真是老了。”曹秋成在床上仰躺下来,和方易聊起来。
方易在遥远的美国呵呵笑起来,笑完之后问道,“表哥,有女朋友了吗?什么时候结婚?”
“怎么着,你也关心起我的终身大事了?说,是不是你妈让你来探听口风的?”
“呵呵……”方易又笑起来,“什么都瞒不过你,我妈那是关心你,你总不说实话,所以她让我问问。再说,舅舅舅妈也着急。”
“看来你是身负重任啊!”曹秋成揶揄。
“那你到底是有还是没有,我好跟他们交差啊。”
“没有!”曹秋成斩钉截铁地回答。
“哎……”方易一声长叹,“我会向我妈如实汇报的,然后我妈再转达给舅舅舅妈。”
“你们这样绕大西洋一圈累不累?”
“你赶紧结婚我就不用花这冤枉的电话费了,赶明儿你要补偿我。”
“行,等你回来我请你吃饭。”
“太好了!”方易叫道,“这儿的饭可难吃了,我最想吃长兴楼的小笼包和熏鱼面,想起来都流口水。”
“回来我管你吃到撑。”
结束和表弟方易的通话,曹秋成摇头无可奈何地笑,为了让他动结婚的念头,家里人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连远在大洋彼岸的表弟都动用上了。
方易的母亲是曹秋成姑姑曹万芳,曹万芳当年嫁给区房产公司的一个小科长,房产公司改制时被曹万芳丈夫三文不值二文买下,日后发展成省内数一数二的房产集团,方易是他们的独子,高中毕业后就被送往美国攻读管理方面的学位。
方易比曹秋成小上好几岁,小时候成天跟在曹秋成屁股后面跑,大伙儿都笑他是曹秋成的“小跟班”,亲戚中,只有方易能和曹秋成走得近一些,其他人都难接受曹秋成乖张的性格。
要说曹秋成性格有何缺陷,那就是他爱恨分明,但凡和他亲近的人他都视为自己人,可要是不小心惹到了他,那就只有倒霉的份了。
小时候,曹秋成为了护着方易,不知和人打了多少架,回家还要挨父亲曹峰的揍,可他从来不吭一声,方易更是对他言听计从,佩服的那是五体投地。因此,在方易的很多事情上,姑姑曹万芳还不得不听曹秋成的意见。
春节假期很快过去,曹秋成来到临水,在王建辉的引荐下见到了一中张校长。
张校长一坐下便感慨起来,“哎呀!早就听说临水来了一位低调的投资商,为临水经济发展做了不小贡献,今日得以一见,曹总果然是人中之龙啊!幸会,幸会!”教语文出身的张校长开口便是一片八股。
“哪里,哪里,承蒙张校长夸奖。我不过是满身铜臭气的商人,怎比得上授业解惑的张校长。一直听说一中的名气大,每年的高考率在全省都是排的上名次的,我过去学习成绩不好,现在想想真对不起教我的那些老师啊!所以特别敬重张校长这种教育者。”曹秋成也是抱拳谦虚,一番文邹邹的讲话差点儿没把边上的王建辉给恶心死,不成想兵油子曹秋成还有这么一手,真是让人大吃一惊。
“曹总纯属谦虚,我对周易略通一二,一看曹总的五官长相就不是普通人,必定大有来头。敢问曹总一句,是不是有什么事才找我的?”张校长也不含糊,素未平生的曹秋成为什么想要和自己认识呢?其中肯定有什么说法。
“呵呵……”曹秋成笑起来,“张校长真不愧识人无数,看得真准!我确实是有事相求,所以才请王局引荐和您认识。”
“什么事?”张校长好奇地问,这个曹总怎么看也不像有孩子的人,绝对不是为了孩子上学的事,还能是什么事呢?
“是这样。”曹秋成边给张校长酒杯里满上酒,边说,“我女朋友的弟弟在贵校上高二,前一阵子听说和班上同学发生矛盾,还打架受了处分。我女朋友和她弟弟都是老实本分的人,脸皮又薄,受了气只能往肚子咽。”
“喔?”张校长挑眉,这算怎么一档子事?原来是为了小舅子出头,“我想问一下,到底是为了什么事才打起来的?”
曹秋成笑了一下,“是这样。我比女朋友大了不少岁,所以有人就传我和她的关系不正当,其实我根本还没结婚,男未婚女未嫁,怎么就被人八卦的很难听,女朋友的弟弟气不过姐姐被人污蔑就动手打了起来,女朋友还被叫到学校给教训了一通,回家就跟我闹开了,到现在还给我脸色看。”
“原来是这么回事……”张校长点点头,“那曹总需要我做什么呢?”
“我当然也不会为难老师,只希望校长能私下找班主任谈谈,不能用有色眼镜看人,这对一个只有17岁的男孩子很不公平,说不定会对他一生产生不好的影响。不知道校长同不同意我的说法?”
“我明白了,曹总,我会私下找班主任谈。”张校长也不得不同意曹秋成的观念,再说和这样有来头的人物打交道,还是顺毛抹才是明智之举。
曹秋成端起杯子,“那我就先谢谢校长,我干了,您随意。”说完,他一口喝干杯中的酒。校长也不敢怠慢,立刻回应。
做为回报,曹秋成当然不能让校长空手而归,他许诺给一中每间办公室装上空调,操场铺装橡胶跑道,校长乐得嘴都合不拢了。
从饭店出来,曹秋成让张大龙送校长回去,自己则坐上了王建辉的车。
“哥,你可是花了大血本了,你这次不会是认真的吧?”王建辉问道。
曹秋成把车窗降下来,点燃一根烟,说道,“我哪次不认真?我对每一任女朋友都是认真的。”
“是,你每次都是认真的。”王建辉耸耸肩,“过去你不过是送项链、手表或是皮包,这次可是几十台空调和一条塑胶跑道。空调没多少钱,可是塑胶跑道!塑胶跑道!不是一双塑料拖鞋,告诉我,塑胶跑道要多少钱?”
王建辉讲到最后变成了叫喊,声音越来越大。曹秋成挖挖耳朵,皱了皱眉头,“我耳朵不聋,你用不着这么大声音。”
“对不起!真的,告诉我,跑道要多少钱?”王建辉不依不饶,拿出上学时都没用上的不耻下问。
“单一型的几十块钱一平米,混合型的要一百多,还要看地基需不需要处理,如果处理费用还要更高。总得来说,400米跑道需要二百万到四百万的造价。”曹秋成详详细细为王建辉解释。
“哇!”王建辉张大嘴一声怪叫,“你的认真值不少钱。”
“建辉,我不是傻子,我这么做不光是为了她,我有其他用途,你不用明白。”曹秋成说道。
“你愿意我有什么意见,不过,我对那个女孩真的刮目相看。”
曹秋成是生意人,生意人最大的特点是不做亏本买卖,还有很重要的一条是要懂得“散财”。为什么要散财?做生意不可能什么事情都能暴露在阳光下,自然就有不义之财,不义之财都抱在手中如同灾祸,散一些出去才能减少罪过。这可是一位大师给曹秋成的指点,说是这样保他一辈子平平安安,曹秋成原来不信这些,可从商之后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散小财保平安绝对值得。
再说,他在临水发展赚了大钱,必定会引起地头蛇的不满和眼红,与其等着别人上门来要,不如自觉一些。
周晓斌的事情正好给了曹秋成做散财童子的机会,他和校长都不会觉着欠对方些东西。
开学的日子也很快来到,周晓斌回到学校,家中又只剩下周晓红一个人。
临水开年后的头等大事就是主干道改建项目,路两边贴着宣传单,车道栏杆上挂起横幅,什么“提高城市形象,打造新临水”“百年大计,造福百姓”,改建项目部已经成立,把路边一家倒闭的小吃店做为临时办公地,当前主要任务就是拆迁。
听说主干道要改建,有人欢喜有人忧,原先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的店家当然不愿意搬迁,可后面即将变成临街商铺的人家兴高采烈,就盼着改建早些开始。
买菜回家的路上,周晓红看着墙上大大的红的刺眼的“拆”字。那人说的竟然都是真的,原本她还不甚相信,可现在不得不信。他到底是什么来头?消息居然如此灵通。走进自家所在的巷子,和前面的凄凉相比则是另有一番景象,有些人聚在一起讨论今后要做什么生意,生活又会发生多大的变化,总之是一派喜气洋洋。
“喔唷,晓红,买菜回来啦!”一个老邻居拦住周晓红,看着她手上拎着的袋子。
“哎!回来了。”巷子太窄,周晓红见躲不过去,只能停下来和邻居聊天。
“这下可好了,我们这条路要见天日了,晓红,你有什么打算?”老邻居问道。
“没什么打算,还这样呗。”周晓红笑了笑,她也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洗衣店的生意固然不会非常红火,可那些老设备承载了太多的回忆,她割舍不下。
“你不打算转行?”老邻居显得很惊诧,一旦变成临街商铺,那是日进斗金,还何必守着整不了大钱的洗衣店。
“哪那么容易,我也不会别的,只会洗衣服烫衣服,再说我也没有本钱改行。”周晓红还是哂笑着。
“哎哟!”老邻居讳莫如深地笑,扯了扯周晓红的胳膊,“你没有,你那个朋友总有的吧,让他帮帮忙不就好啦。”
“他是他,我是我,我哪能用别人的钱,借了总归要还的。”周晓红说道。
“倒也是。”老邻居嘿嘿地干笑起来。
“家里还有事,我不多聊了。”周晓红摆脱掉老邻居,朝前走。
“装什么清高!假正经!”老邻居在周晓红身后冷哼一声,故意把话音抬得很高。
“哎哟!真是做了(女表)子还要立牌坊,以为人家都是傻子。”
周晓红只当没听见,拎着袋子一个劲地快步往家走,等进了门,她才发现自己已是满含泪水。
“别伤心,你问心无愧。”
周晓红抹了一下眼角,对自己说道。
回到家已是凌晨一点,刚要睡下手机响了,曹秋成多希望是那个小没良心的周晓红打来的,除夕夜,还是他打过去给她拜的年,真是没有长幼之分。
可惜,来电的人依旧不会是周晓红,而是远在美国芝加哥的表弟方易。
“臭小子,你知道现在几点?”曹秋成笑嗔道。
“那边不过是凌晨,表哥,这么早就睡了?你不会是真的老了吧?”方易捉狎地笑。
“对,哪能和你比,你还是祖国的花骨朵,我可真是老了。”曹秋成在床上仰躺下来,和方易聊起来。
方易在遥远的美国呵呵笑起来,笑完之后问道,“表哥,有女朋友了吗?什么时候结婚?”
“怎么着,你也关心起我的终身大事了?说,是不是你妈让你来探听口风的?”
“呵呵……”方易又笑起来,“什么都瞒不过你,我妈那是关心你,你总不说实话,所以她让我问问。再说,舅舅舅妈也着急。”
“看来你是身负重任啊!”曹秋成揶揄。
“那你到底是有还是没有,我好跟他们交差啊。”
“没有!”曹秋成斩钉截铁地回答。
“哎……”方易一声长叹,“我会向我妈如实汇报的,然后我妈再转达给舅舅舅妈。”
“你们这样绕大西洋一圈累不累?”
“你赶紧结婚我就不用花这冤枉的电话费了,赶明儿你要补偿我。”
“行,等你回来我请你吃饭。”
“太好了!”方易叫道,“这儿的饭可难吃了,我最想吃长兴楼的小笼包和熏鱼面,想起来都流口水。”
“回来我管你吃到撑。”
结束和表弟方易的通话,曹秋成摇头无可奈何地笑,为了让他动结婚的念头,家里人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连远在大洋彼岸的表弟都动用上了。
方易的母亲是曹秋成姑姑曹万芳,曹万芳当年嫁给区房产公司的一个小科长,房产公司改制时被曹万芳丈夫三文不值二文买下,日后发展成省内数一数二的房产集团,方易是他们的独子,高中毕业后就被送往美国攻读管理方面的学位。
方易比曹秋成小上好几岁,小时候成天跟在曹秋成屁股后面跑,大伙儿都笑他是曹秋成的“小跟班”,亲戚中,只有方易能和曹秋成走得近一些,其他人都难接受曹秋成乖张的性格。
要说曹秋成性格有何缺陷,那就是他爱恨分明,但凡和他亲近的人他都视为自己人,可要是不小心惹到了他,那就只有倒霉的份了。
小时候,曹秋成为了护着方易,不知和人打了多少架,回家还要挨父亲曹峰的揍,可他从来不吭一声,方易更是对他言听计从,佩服的那是五体投地。因此,在方易的很多事情上,姑姑曹万芳还不得不听曹秋成的意见。
春节假期很快过去,曹秋成来到临水,在王建辉的引荐下见到了一中张校长。
张校长一坐下便感慨起来,“哎呀!早就听说临水来了一位低调的投资商,为临水经济发展做了不小贡献,今日得以一见,曹总果然是人中之龙啊!幸会,幸会!”教语文出身的张校长开口便是一片八股。
“哪里,哪里,承蒙张校长夸奖。我不过是满身铜臭气的商人,怎比得上授业解惑的张校长。一直听说一中的名气大,每年的高考率在全省都是排的上名次的,我过去学习成绩不好,现在想想真对不起教我的那些老师啊!所以特别敬重张校长这种教育者。”曹秋成也是抱拳谦虚,一番文邹邹的讲话差点儿没把边上的王建辉给恶心死,不成想兵油子曹秋成还有这么一手,真是让人大吃一惊。
“曹总纯属谦虚,我对周易略通一二,一看曹总的五官长相就不是普通人,必定大有来头。敢问曹总一句,是不是有什么事才找我的?”张校长也不含糊,素未平生的曹秋成为什么想要和自己认识呢?其中肯定有什么说法。
“呵呵……”曹秋成笑起来,“张校长真不愧识人无数,看得真准!我确实是有事相求,所以才请王局引荐和您认识。”
“什么事?”张校长好奇地问,这个曹总怎么看也不像有孩子的人,绝对不是为了孩子上学的事,还能是什么事呢?
“是这样。”曹秋成边给张校长酒杯里满上酒,边说,“我女朋友的弟弟在贵校上高二,前一阵子听说和班上同学发生矛盾,还打架受了处分。我女朋友和她弟弟都是老实本分的人,脸皮又薄,受了气只能往肚子咽。”
“喔?”张校长挑眉,这算怎么一档子事?原来是为了小舅子出头,“我想问一下,到底是为了什么事才打起来的?”
曹秋成笑了一下,“是这样。我比女朋友大了不少岁,所以有人就传我和她的关系不正当,其实我根本还没结婚,男未婚女未嫁,怎么就被人八卦的很难听,女朋友的弟弟气不过姐姐被人污蔑就动手打了起来,女朋友还被叫到学校给教训了一通,回家就跟我闹开了,到现在还给我脸色看。”
“原来是这么回事……”张校长点点头,“那曹总需要我做什么呢?”
“我当然也不会为难老师,只希望校长能私下找班主任谈谈,不能用有色眼镜看人,这对一个只有17岁的男孩子很不公平,说不定会对他一生产生不好的影响。不知道校长同不同意我的说法?”
“我明白了,曹总,我会私下找班主任谈。”张校长也不得不同意曹秋成的观念,再说和这样有来头的人物打交道,还是顺毛抹才是明智之举。
曹秋成端起杯子,“那我就先谢谢校长,我干了,您随意。”说完,他一口喝干杯中的酒。校长也不敢怠慢,立刻回应。
做为回报,曹秋成当然不能让校长空手而归,他许诺给一中每间办公室装上空调,操场铺装橡胶跑道,校长乐得嘴都合不拢了。
从饭店出来,曹秋成让张大龙送校长回去,自己则坐上了王建辉的车。
“哥,你可是花了大血本了,你这次不会是认真的吧?”王建辉问道。
曹秋成把车窗降下来,点燃一根烟,说道,“我哪次不认真?我对每一任女朋友都是认真的。”
“是,你每次都是认真的。”王建辉耸耸肩,“过去你不过是送项链、手表或是皮包,这次可是几十台空调和一条塑胶跑道。空调没多少钱,可是塑胶跑道!塑胶跑道!不是一双塑料拖鞋,告诉我,塑胶跑道要多少钱?”
王建辉讲到最后变成了叫喊,声音越来越大。曹秋成挖挖耳朵,皱了皱眉头,“我耳朵不聋,你用不着这么大声音。”
“对不起!真的,告诉我,跑道要多少钱?”王建辉不依不饶,拿出上学时都没用上的不耻下问。
“单一型的几十块钱一平米,混合型的要一百多,还要看地基需不需要处理,如果处理费用还要更高。总得来说,400米跑道需要二百万到四百万的造价。”曹秋成详详细细为王建辉解释。
“哇!”王建辉张大嘴一声怪叫,“你的认真值不少钱。”
“建辉,我不是傻子,我这么做不光是为了她,我有其他用途,你不用明白。”曹秋成说道。
“你愿意我有什么意见,不过,我对那个女孩真的刮目相看。”
曹秋成是生意人,生意人最大的特点是不做亏本买卖,还有很重要的一条是要懂得“散财”。为什么要散财?做生意不可能什么事情都能暴露在阳光下,自然就有不义之财,不义之财都抱在手中如同灾祸,散一些出去才能减少罪过。这可是一位大师给曹秋成的指点,说是这样保他一辈子平平安安,曹秋成原来不信这些,可从商之后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散小财保平安绝对值得。
再说,他在临水发展赚了大钱,必定会引起地头蛇的不满和眼红,与其等着别人上门来要,不如自觉一些。
周晓斌的事情正好给了曹秋成做散财童子的机会,他和校长都不会觉着欠对方些东西。
开学的日子也很快来到,周晓斌回到学校,家中又只剩下周晓红一个人。
临水开年后的头等大事就是主干道改建项目,路两边贴着宣传单,车道栏杆上挂起横幅,什么“提高城市形象,打造新临水”“百年大计,造福百姓”,改建项目部已经成立,把路边一家倒闭的小吃店做为临时办公地,当前主要任务就是拆迁。
听说主干道要改建,有人欢喜有人忧,原先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的店家当然不愿意搬迁,可后面即将变成临街商铺的人家兴高采烈,就盼着改建早些开始。
买菜回家的路上,周晓红看着墙上大大的红的刺眼的“拆”字。那人说的竟然都是真的,原本她还不甚相信,可现在不得不信。他到底是什么来头?消息居然如此灵通。走进自家所在的巷子,和前面的凄凉相比则是另有一番景象,有些人聚在一起讨论今后要做什么生意,生活又会发生多大的变化,总之是一派喜气洋洋。
“喔唷,晓红,买菜回来啦!”一个老邻居拦住周晓红,看着她手上拎着的袋子。
“哎!回来了。”巷子太窄,周晓红见躲不过去,只能停下来和邻居聊天。
“这下可好了,我们这条路要见天日了,晓红,你有什么打算?”老邻居问道。
“没什么打算,还这样呗。”周晓红笑了笑,她也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洗衣店的生意固然不会非常红火,可那些老设备承载了太多的回忆,她割舍不下。
“你不打算转行?”老邻居显得很惊诧,一旦变成临街商铺,那是日进斗金,还何必守着整不了大钱的洗衣店。
“哪那么容易,我也不会别的,只会洗衣服烫衣服,再说我也没有本钱改行。”周晓红还是哂笑着。
“哎哟!”老邻居讳莫如深地笑,扯了扯周晓红的胳膊,“你没有,你那个朋友总有的吧,让他帮帮忙不就好啦。”
“他是他,我是我,我哪能用别人的钱,借了总归要还的。”周晓红说道。
“倒也是。”老邻居嘿嘿地干笑起来。
“家里还有事,我不多聊了。”周晓红摆脱掉老邻居,朝前走。
“装什么清高!假正经!”老邻居在周晓红身后冷哼一声,故意把话音抬得很高。
“哎哟!真是做了(女表)子还要立牌坊,以为人家都是傻子。”
周晓红只当没听见,拎着袋子一个劲地快步往家走,等进了门,她才发现自己已是满含泪水。
“别伤心,你问心无愧。”
周晓红抹了一下眼角,对自己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