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小说 > 你的青春为谁狂

前奏 霜城高中 我们来了(二)

    总之,挪个窝,睡觉的家伙不可省,考虑吃饭的问题更不能忽略,还有得到当地的许可证——必要的入学手续不能不办,虽然都是钱兄一句话的事儿,感觉咱们就像香港回归的交接仪式,虽然就是把行使主权的任务还给中国,但是一系列的手续,签署文件,各种过场子的形式都很讲究,稍微忽略其中的细小环节就会丢失一个大国的尊严、面子,但我们还是有区别的,父母的期望交接给了这所学校,或者更直接的给了将要给我们教学的老师们,不过父母除了叮嘱和期望外,就是大把挥霍钱兄,也不用签署什么文件,就是口头上的承诺,当咱们的分数达到这个学校的要求后,就只差钱了,没达到的就要赋给钱兄更大的责任了,所以这些也不用咱们操心,无非就是个人信息核对,尽管顶替别人上学的事儿不常发生,还有就是一系列的缴费收据,分班的事情恐怕咱们还在优哉游哉过暑假时都内定好了,在一般情况下,分到快班和平行班是与自己的中考分数成正比的,当然分科时还会有一次分班,这次是与一个学期下来,你还剩多少老本儿,又挣了多少成正比的!在这里不得不提一下分班的事情,虽然教育局明确规定不准歧视差生,教育上追求人人平等,其实就是扯淡,如果真的不歧视那些学习不上进的,干嘛要来个中考,到了这里又假惺惺的提倡教育资源共享,事实上在后来三年的生活中就会发现,那些本来的应试高手在一失足后真的成了千古恨,因为一个学期稍微分了一下心,被堕落了一下,或者像咱们这帮没打算学习的哥们儿(一部分是曾经的“骄子”,一部分本来就是“饺子”)那可就危险了,分到慢班后(请允许我尊重事实),本来就是臭气相投的一群人又搞到一起,互相渲染,互相近墨者黑,再加上老师和校领导的偏见,好的事情全部都分给了快班,比如敬业的老师,关键是考高分经验十足的老师,多半有五年以上的教学经验,他们与其他老师没什么差别,除了三年后把你送上好大学,其实有时候骂归骂,在现在这种体制下,尽管全国天下大学一般黑,清华北大也不是真的就是人才汇集的地方,只不过社会还蛮认这个学历,那些无法进行创新的无法在工作中提供好想法的人还偏偏就做了你的上司,据说认真学习的人对老板有个好处,工作像老牛一样踏实,野心较小,挨老板无理的谩骂后敢顶嘴的少,骨子里很顺从,就是这些资本家想要的奴隶性格,还有学习好的人越多,社会在某个时期治安就越好,社会越和谐,越安定,二杆子、愤青就越少。所以好好做学习的榜样应该还会有回报的,不然应试教育的根基恐怕想拔的人更多了,那些不好好学习的人即使身负某种过人的本领,也只能悲叹生不逢时,只有少数所谓差生“抱着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概念”经过无数艰苦卓绝的磨练,经过社会大炼炉的无情炙烤,受过非常人能承受的打击,终于登上了社会的某处顶峰,他们用坚强的意志证明什么叫真金不怕火炼,他们由于保留了丰富的想象力,独特的主见,敢于冲破世俗的勇气,推陈出新的本领,终于在某个领域闪闪发光,不过里面一部分精英最终还是在获得社会的认可后,屈服了世俗势力,只有像爱因斯坦这样的不图名利的高智商,伽利略这样的敢于为真理牺牲的科学家,黑格尔这样的接近真理的哲学家保留了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勇气,当然在中国也有,不过却是一些才华盖世的文人墨客,他们又站在社会顶端的顶端,成为天上一颗璀璨的明星,他们的思想获得了永恒,他们的勇敢继续鼓舞后来的勇士们孜孜不倦的追求真理与世界的和谐!

    再继续谈谈快慢班问题,有时候有些事情只是一层窗户纸,也是一种默许,大家都心知肚明,都不愿捅开,也认为是合情合理的事儿。对社会一致称为平行班,在学校内部,师生眼中,那就不言而喻了。就像最近两年搞的课改,说是要走素质教育之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不准分文理科,教学内容灵活性倒是有了,可是问题来了,学生考试考不到,由于平时教学松松散散,力求简单实用,追求素质素养,考试时却拔得很高,结果老师们也很头疼,找来以前课本讲,学生也听不懂。最后误人子弟,倒不如一成不变好,至少不会两条腿都肌无力,站都站不稳。估计改革的那一届又会成为试验品了,弄得不伦不类的,没有从本质上去触动应试教育的要害,没有真正拔掉这棵毒草。最后是披着素质教育破烂的袈裟,走的还是老套路。所以关于快慢班,我个人认为还不如公开化、透明化!至于对于慢班,单就学校重视程度,一棒子打死的做法外,也没什么,关键还是自己,有句话说的好:“师傅领进门,修行看个人!”,可惜本来就没有斗志的一大群体,外界又不施压,采取漠然的态度,当然也就不咋咋地。要知道士气在战场上有多么重要,士气旺盛的军队,以一当十,擂鼓越响,士兵个个热血沸腾,就像战神附身,个个精神抖擞,往往创造战争史上的奇迹。士兵被困时,又饿又冷,又困又乏,这时候主将刷个花样,提高士兵的士气,往往激发了他们的求生意志,最后反败为胜。所以在高考这个战场上,慢班的孩子除了输给平时疏于操练,技术不过关外,还输给了士气,记得我们那一届有一个平行班,平时成绩不求行,高考前几天,他们年轻的富于干劲儿的老班不停的用各种花样儿鼓舞士气,欺骗这些还没有真正长脑子的娃子们,据说为了让大家有拼搏的决心,老班不知用了什么洗脑的方法,将那些平时捣蛋、调皮的娃儿感动的稀里哗啦,一个个动情的上台演讲要拼到最后一口气,还忏悔了平时不听父母和师长的话,发誓要在最后改过自新。我在想高考过后,那股被激起来的热血冷淡下来后,回头发现被忽悠后,恐怕除了骂自己脑残外,还会惊讶一直走资本主义路线的自己也能像无产阶级一样为了光荣的胜利奋斗、加油!也许对这些人来说,一辈子也就这么一次充满斗志!

    在这里提到平行班的老师年轻,不得不再多说两句。的确,平行班的老师一般都是刚刚毕业面临就业压力的大学生来学校应聘的,他们和我们年龄上相差不大,代沟不算太大,有稍微活泼一点儿的还能跟我们打成一片,我们是实验与被实验的关系,刚那位老师算是幸运的,因为考核比预想的还要好,恐怕饭碗算是拿稳了!校方当然不会把升学率压在这帮还稚嫩的,不够世故的,有时还会把学生时代的闯劲儿、混劲儿发挥出来,跟下面的顽童们一起弄出个幺蛾子来,所以他们一般还会被委任为各个平行班的老班,对他们要求就是稍微压住那些混世魔王、他们眼中的小妖怪们就OK啦,至于升学就没对他们抱什么希望。当然由于根基不稳,如果不装孙子,不在前辈和学生面前谦虚点儿也是很危险的,经常有新人,刚出道的老师被学生立万民状赶走的,社会就是这样,有时候倚老卖老,即使你比前人牛逼,你可以很快就来个长江前浪推后浪,在还没有真正在某个团体立足时,必须谦逊点儿,凡事儿必须掂量着办,有时还要发扬学生时代不耻下问(好像形容不得当,应该换做虚心求教?)的精神,做做样子,有时候还得忍辱负重!

    反正社会就是这样子,对于与世无争的人来说选择归隐也没有可能,现在的职业就是自由撰稿人也要跟别人打交道,如果想火起来,如果不想被无情埋没,所以才会在文艺界造成不学无术,人人不择手段走捷径的功利思想。做演员演技怎么样不管,只管脱就是了。做学问肚子里墨水有多少不管,只管骗就是了。多才多艺不管,有钱就是了。一个浮躁的社会,没有几个能够静下心来学学真本事,为数不多的还要为了过日子,不得不向生活低头。所以真正的大家总是一门心思去钻研,像钱钟书这样的才子往往不懂柴米油盐,就是没有生活的琐事牵绊,他才能始终保持纯正的心态,从而释放自己的智慧光芒!

    好了,入学第一天就是杂七杂八的事儿,第二天就找到自己的队伍了,也看到自己将来的老对头了。不过真正和老对头第一次较量还是参观校史馆时。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