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卷 第二十二章 十题(2)
女子不由笑笑,“好啊,那你听好,鬷假无言,时靡有争。绥我眉寿,黄耇无疆。约軧错衡,八鸾鸧鸧。以假以享,我受命溥将。这句话出自哪里?”
“姑娘的确博识,在下恰恰知道。嗟嗟烈祖!有秩斯祜。申锡无疆,及尔斯所。既载清酤,赉我思成。亦有和羹,既戒既平。不知如何?”白起笑笑。(此句出自诗经商颂烈祖,各位看官莫怪,剧情所属,不得不拿出诗经来坐镇。)
女子不由从窗户轻轻看了几眼,越发的笑了起来。小司马三人从一开始就纷纷拍手,每答出一题,他们就鼓起掌叫好。胖子阳启虽然不懂意思,却见公子答出四题,不由对这位年轻将军伸出了大拇指。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下一句是什么?”女子轻轻笑道。
白起合起扇子,“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门童退了进去,想是知道有人要答十题,前去报信去了。果然,一会一群女子躲在大门后边观望,惹得几人看向门内。白起此时心完全在题上,倒忘了看这些女子。
他轻轻摇动折扇,让门内的一些女子痴迷。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女子接着道。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白起自幼遍阅群书,当然不止是兵法了。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既然你是秦人,那就对这句吧。”女子笑笑。
白起愣了,其他三人也愣了,只要是秦国军人。这句话都能背的出来。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白起答道。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这首诗出自诗经秦风无衣,大家有兴趣可以看看。)
女子看着男子,“你是军人吧?”白起咦了一声,“姑娘怎么看出来的?”
“那你就别管了,下一题,肃肃免罝,施于中林。赳赳武夫,公侯腹心。前两句是什么?”女子呵呵一笑,说出了题目。既然是军人,那就出个有关的吧。
“这句自然难不倒我,肃肃兔罝,椓之丁丁。赳赳武夫,公侯干城。肃肃兔罝,施于中逵。赳赳武夫,公侯好仇。姑娘,还有三题了。”白起哈哈一笑,他觉得这个女子很有意思。
“简兮简兮,方将万舞。日之方中,在前上处。硕人俣俣,公庭万舞。有力如虎,执辔如组。左手执龠,右手秉翟。赫如渥赭,公言锡爵。”女子直接出了题目。
白起有些自大了,这句话貌似听过,却想不起来。小司马眼睛一亮,白起摇摇头,示意他不要说出来。他开始踱步,却总是想不到。小司马开口,“白起大哥,你有喜欢的女子吗?”
白起身子一震,想起那个女子。“山有榛,隰有苓。云谁之思?西方美人。彼美人兮,西方之人兮。姑娘,不知对否?小司马,谢谢你啦。”
莫离,阿离!莫失莫忘,不离不弃,不知你现在在干嘛?
女子透过窗户,看见男子愣神,不由心中有些心痛。自己这是怎么了?
她说出最后一题,“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她说出了自己的心意。
白起还在愣神当中,自然而然的说出了下句,“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门内女子纷纷鼓掌,这可是第一位答对了十题的男子。
马蹄哒哒传来,惊醒了这寂静的街道。“将军,有使者前来,请你回营。”兵士跳下马,对这白起行礼。
四人一愣,白起对着窗户抱拳,“姑娘,来日再来讨教,白起告辞了。”
转身带着四人离去。。。
此时,毫城兵营中账内,一个中年男子在不停踱步,男子没有胡须,手倒叉腰间
,一副后世太监像。
(对于有些文学上的东西,有些读者可能比较小,所以我在这里解释下。文字总是美好的,也是富有深意的。
第一题说的是,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冀枝叶之峻茂兮,愿竢时乎吾将刈。
这是屈原《离骚》中的一段话,女子出的题,就是有关于这个。屈子当年作为三闾大夫,主管王室教育。这是他的一个梦想,为楚国造就人才。但是后来也是因为这群人,反对他,,迫害他。所以算是为他抱不平。
第二题和第三题,都与庄子先生有关,就拿第二题来说吧。
惠子曾问庄子,大王给我一个大葫芦种子,我将它培植起来后,结出的果实中间可容纳五石的东西。用大葫芦去盛水浆,可是它的坚固程度承受不了水的压力。把它剖开做瓢,过分大而且很平浅,无法容纳东西。这个葫芦不是不大呀,我因为它大而无用,就砸烂了它。
庄子举了一个例子,然后告诫惠子,如今你有五石容积的大葫芦,怎么不系在腰间做腰舟而浮游于江湖之上,却担忧葫芦太大不能装东西?看来先生你还是茅塞不通啊。
古人当中,有些人值得我们去尊敬。虽然这是本军事小说,但是我还是会反映那个时代的文化等等。)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粉丝请加群 211593293
“姑娘的确博识,在下恰恰知道。嗟嗟烈祖!有秩斯祜。申锡无疆,及尔斯所。既载清酤,赉我思成。亦有和羹,既戒既平。不知如何?”白起笑笑。(此句出自诗经商颂烈祖,各位看官莫怪,剧情所属,不得不拿出诗经来坐镇。)
女子不由从窗户轻轻看了几眼,越发的笑了起来。小司马三人从一开始就纷纷拍手,每答出一题,他们就鼓起掌叫好。胖子阳启虽然不懂意思,却见公子答出四题,不由对这位年轻将军伸出了大拇指。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下一句是什么?”女子轻轻笑道。
白起合起扇子,“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门童退了进去,想是知道有人要答十题,前去报信去了。果然,一会一群女子躲在大门后边观望,惹得几人看向门内。白起此时心完全在题上,倒忘了看这些女子。
他轻轻摇动折扇,让门内的一些女子痴迷。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女子接着道。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白起自幼遍阅群书,当然不止是兵法了。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既然你是秦人,那就对这句吧。”女子笑笑。
白起愣了,其他三人也愣了,只要是秦国军人。这句话都能背的出来。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白起答道。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这首诗出自诗经秦风无衣,大家有兴趣可以看看。)
女子看着男子,“你是军人吧?”白起咦了一声,“姑娘怎么看出来的?”
“那你就别管了,下一题,肃肃免罝,施于中林。赳赳武夫,公侯腹心。前两句是什么?”女子呵呵一笑,说出了题目。既然是军人,那就出个有关的吧。
“这句自然难不倒我,肃肃兔罝,椓之丁丁。赳赳武夫,公侯干城。肃肃兔罝,施于中逵。赳赳武夫,公侯好仇。姑娘,还有三题了。”白起哈哈一笑,他觉得这个女子很有意思。
“简兮简兮,方将万舞。日之方中,在前上处。硕人俣俣,公庭万舞。有力如虎,执辔如组。左手执龠,右手秉翟。赫如渥赭,公言锡爵。”女子直接出了题目。
白起有些自大了,这句话貌似听过,却想不起来。小司马眼睛一亮,白起摇摇头,示意他不要说出来。他开始踱步,却总是想不到。小司马开口,“白起大哥,你有喜欢的女子吗?”
白起身子一震,想起那个女子。“山有榛,隰有苓。云谁之思?西方美人。彼美人兮,西方之人兮。姑娘,不知对否?小司马,谢谢你啦。”
莫离,阿离!莫失莫忘,不离不弃,不知你现在在干嘛?
女子透过窗户,看见男子愣神,不由心中有些心痛。自己这是怎么了?
她说出最后一题,“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她说出了自己的心意。
白起还在愣神当中,自然而然的说出了下句,“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门内女子纷纷鼓掌,这可是第一位答对了十题的男子。
马蹄哒哒传来,惊醒了这寂静的街道。“将军,有使者前来,请你回营。”兵士跳下马,对这白起行礼。
四人一愣,白起对着窗户抱拳,“姑娘,来日再来讨教,白起告辞了。”
转身带着四人离去。。。
此时,毫城兵营中账内,一个中年男子在不停踱步,男子没有胡须,手倒叉腰间
,一副后世太监像。
(对于有些文学上的东西,有些读者可能比较小,所以我在这里解释下。文字总是美好的,也是富有深意的。
第一题说的是,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冀枝叶之峻茂兮,愿竢时乎吾将刈。
这是屈原《离骚》中的一段话,女子出的题,就是有关于这个。屈子当年作为三闾大夫,主管王室教育。这是他的一个梦想,为楚国造就人才。但是后来也是因为这群人,反对他,,迫害他。所以算是为他抱不平。
第二题和第三题,都与庄子先生有关,就拿第二题来说吧。
惠子曾问庄子,大王给我一个大葫芦种子,我将它培植起来后,结出的果实中间可容纳五石的东西。用大葫芦去盛水浆,可是它的坚固程度承受不了水的压力。把它剖开做瓢,过分大而且很平浅,无法容纳东西。这个葫芦不是不大呀,我因为它大而无用,就砸烂了它。
庄子举了一个例子,然后告诫惠子,如今你有五石容积的大葫芦,怎么不系在腰间做腰舟而浮游于江湖之上,却担忧葫芦太大不能装东西?看来先生你还是茅塞不通啊。
古人当中,有些人值得我们去尊敬。虽然这是本军事小说,但是我还是会反映那个时代的文化等等。)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粉丝请加群 211593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