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59第十章
贞娘听舅舅这口气,知道俩人关系一定很亲密,看来人穿着,也不像是家境不好的,忙清脆的应道:“十个钱一小碗,二十个钱一大碗,可这碗你得还回来的。”
那人看贞娘玉雪可爱,十分喜欢,问道:“大壮,这小丫头就是你外甥女?”
“是啊,咋了?”
那人打量了一下杜大壮,故意感叹:“这女娃娃亏了不像你啊,小姑娘,这是一吊钱,去给伯伯舀两碗辣酱来,剩下的算伯伯赏你的!”
贞娘立马接过钱,笑吟吟的道:“谢谢伯伯,我现在就去给您舀辣酱去!”
杜大壮狠狠地咬了口馒头,一脸得意道:“我这外甥女漂亮吧?你那三小子给你生的俩孙女没一个比我外甥女好看吧?我这外甥女不止漂亮,还聪明,这辣酱就是她做的,哈哈,孟老鬼,你跟我比不了吧?”
孟老鬼听了,十分惊奇:“这娃娃多大啊?就会做菜了?”
“六岁多了,转过年就七岁了,穷人家的闺女早当家呗,这丫头特别懂事,唉,说起来也是我这做舅舅的无能,我要是有钱,这丫头还用遭这个罪?”杜大壮神情有些沮丧,这孟老鬼名叫孟强,是他好友,原本也是个镖师,后来家人托了门路给他在府衙里寻了差事,现在是府衙里的司狱。
孟强见杜大壮心疼外甥女,心里也不好受,忙转移话题:“说起来,我今儿来找你还有个好事介绍给你,咱们镇上白老爷家嫁闺女,你也知道,白老爷最是阔绰好显摆,要给闺女定制全套的黄花梨家具,我跟他打了招呼,让他找你的铺子定,你好好砸他一家伙,大赚一笔,回头请我喝惠春楼的好酒啊!”
孟强又跟杜大壮聊了一会,端着辣酱回去了。
快晌午时,买馒头的人多了起来,都是些干苦力的穷人,买了两个馒头,见有热汤,才两个钱一碗,大部分都掏钱买上一碗,蹲在背风的墙根,三五个聚在一起,喝口热腾腾的汤,咬两口馒头,身上立时就暖和了不少。
还碗的时候就有人问:“许娘子,这汤里又辛又香,还红红的,是啥玩意啊?”
“是番椒,我闺女发现的,吃了说辛辣鲜香,好吃的很,对了我这还用那番椒做的辣酱,十个钱一碗,你们要不要买回去尝尝,很下饭,还省了菜。”
有几个赚的多些的人就动了心,掏钱买了两碗,回家跟自家娘子说了,放点在菜里,果然别有滋味,第二天跟那些一起干活的人说了,来买辣酱的人就多了起来。
不过半个多月,这许娘子辣酱就传遍了顺义镇。
晚上,纯哥儿和许怀安回了家,见他娘和姐姐正往桌上端饭,许怀安咳嗽了两声才说话:“今儿买卖还好?”杜氏在围裙上擦了擦手道:“好的很呢,咱的馒头,汤,还有辣酱不到天黑就全都卖完了,还有些人没买到,跟我抱怨说明天要早点来买呢,相公,我给你热好了梨水,你先喝两口去去寒气再吃饭,贞儿,给你爹和弟弟倒点热水来洗手。”
贞娘清脆的应了一声,端了一盆冒着热气的水过来,纯哥儿看着桌上的饭菜眼馋,扭着身子正往炕上爬,被贞娘一把抓了下来,照着脏兮兮的小手打了一下:“这么脏就想吃饭,也不怕肚子里长出虫子来?快来洗手。”
纯哥儿委屈的眨巴这大眼睛看看姐姐,衡量了一下美味的饭菜和凶恶的姐姐,最后还是屈从了,皱巴着小脸下了炕,在盆子里洗了手,洗了脸,贞娘给弟弟擦干净脸,用筷子夹了一块肉到碗里,笑道:“看你今儿还算听话,奖你的。”纯哥小脸立刻笑成了花,抓过肉就塞到嘴里,含糊的说:“姐姐真好。”
许怀安净了手,用热腾腾的毛巾擦了脸,换了家常穿的便服夹袄,转头问杜氏:“今儿石头怎么没留下吃饭?”
杜氏端过一碗温热的川贝梨水给许怀安:“先喝了,铺子接了大活,忙的很,石头送了我们回来就赶回去了,说起来这孩子真是懂事能干,才十二就当了铺子半个家呢,那些木匠活他一看就会,做出来的功夫啊,连师父都说好,是个心灵手巧的孩子,人也沉稳,我哥哥这辈子就干了这么一件靠谱的事,收了这孩子当儿子。”
许怀安笑道:“你这么喜欢石头,等孩子大些就给咱贞儿吧?”
本是开玩笑的,杜氏却十分认真,悄声说:“别说,我还真有这心思!”
许怀安看了看正在摆碗筷的女儿,摇摇头,笑道:“孩子还小呢,等过了十二再说不迟。”
饭后,杜氏收拾了碗筷,让贞娘歇会:“你上炕躺会去,你身子骨还没长开呢,累坏了是一辈子的事呢,听娘的话,上炕躺会去。”
贞娘知道杜氏心疼自己,乖乖的上炕歇了会,喝了杯水,又拿出荷包来,点了今天赚的钱,上许怀安那里拿了纸和笔,算起账来。
杜氏见女儿算的认真,忙问:“怎么样了?咱们赚了多少?”贞娘笑眯眯的指着纸上的账目道:“娘,我算了一下,咱们这半个月馒头赚了二百四十文,辣酱赚了四百一十七文,汤赚了三百二十文,扣除咱们的本钱,面、柴火、骨头、白菜、土豆这些,一共净赚四百五十六文。”
杜氏大喜,抱着闺女亲了一口,贞娘楞了一下,不好意思的红了脸,自她记事起还没跟杜氏这么亲热过,有点不适应。
“好闺女,我们赚了这么多钱呢,半个月就赚了四百五十六文,我想想啊,一个月就能赚上一两银子吧?咱们一年下来就可赚到十二两,哎呀,那是多大一笔钱啊”杜氏坐在炕上看着桌子上的钱满眼憧憬,一张脸因为兴奋泛起红晕,看上去比平时多了几份颜色。
按大金朝官价兑换,六百二十文钱可以兑换一两银子,四百五十多文钱,还合不上一两银子,却让杜氏高兴的不行,贞娘心里说不出是喜悦还是酸楚,许怀安在镇上学堂里教书,因为不是秀才,只有个童生的功名,只能教教那些穷人家的孩子,一年的束脩不过四两银子,赶上灾年,这四两也凑不上,那些孩子就只好送些糙米、面粉或是野鸡等来凑数。贞娘在王府主持中馈时,哪日进出手不是上百上千的银子,便是打上丫鬟小厮也是八两或六两重的银锞子,可这一刻,贞娘却觉得这四百多文钱比以往挣得上千两银子更让她觉得踏实,有成就感。
十月初九,大雪。
杜氏用抹布扑拉扑拉身上的雪,看了看外面阴云密布的天空,把卖的空空的笸箩抬进了屋,旁边的霍婶子帮她搭把手把长条案子抬了进去,一边笑道:“今年雪大,明年八成能是个好年景啊,你看看这才大雪,都已经下了四五场雪了,过了冬至还不定下成啥样呢,你现在这买卖好做了,日子也好过多了吧?你这许娘子辣酱现在都成了咱顺义的名吃了,就是那大户人家也派了人来买呢!”
杜氏就跟着寒暄:“是啊,我这辣酱现在是不愁卖了,可这辣酱也没多少了,再过些日子怕就没的卖了,再卖就得等春天了。”
霍婶子忙说:“哎呀,那咋不多预备些呢?别人我不管,可得给我留上两碗,我们家那口子就爱吃这辣酱,菜里不放这个都不爱吃饭。”
那人看贞娘玉雪可爱,十分喜欢,问道:“大壮,这小丫头就是你外甥女?”
“是啊,咋了?”
那人打量了一下杜大壮,故意感叹:“这女娃娃亏了不像你啊,小姑娘,这是一吊钱,去给伯伯舀两碗辣酱来,剩下的算伯伯赏你的!”
贞娘立马接过钱,笑吟吟的道:“谢谢伯伯,我现在就去给您舀辣酱去!”
杜大壮狠狠地咬了口馒头,一脸得意道:“我这外甥女漂亮吧?你那三小子给你生的俩孙女没一个比我外甥女好看吧?我这外甥女不止漂亮,还聪明,这辣酱就是她做的,哈哈,孟老鬼,你跟我比不了吧?”
孟老鬼听了,十分惊奇:“这娃娃多大啊?就会做菜了?”
“六岁多了,转过年就七岁了,穷人家的闺女早当家呗,这丫头特别懂事,唉,说起来也是我这做舅舅的无能,我要是有钱,这丫头还用遭这个罪?”杜大壮神情有些沮丧,这孟老鬼名叫孟强,是他好友,原本也是个镖师,后来家人托了门路给他在府衙里寻了差事,现在是府衙里的司狱。
孟强见杜大壮心疼外甥女,心里也不好受,忙转移话题:“说起来,我今儿来找你还有个好事介绍给你,咱们镇上白老爷家嫁闺女,你也知道,白老爷最是阔绰好显摆,要给闺女定制全套的黄花梨家具,我跟他打了招呼,让他找你的铺子定,你好好砸他一家伙,大赚一笔,回头请我喝惠春楼的好酒啊!”
孟强又跟杜大壮聊了一会,端着辣酱回去了。
快晌午时,买馒头的人多了起来,都是些干苦力的穷人,买了两个馒头,见有热汤,才两个钱一碗,大部分都掏钱买上一碗,蹲在背风的墙根,三五个聚在一起,喝口热腾腾的汤,咬两口馒头,身上立时就暖和了不少。
还碗的时候就有人问:“许娘子,这汤里又辛又香,还红红的,是啥玩意啊?”
“是番椒,我闺女发现的,吃了说辛辣鲜香,好吃的很,对了我这还用那番椒做的辣酱,十个钱一碗,你们要不要买回去尝尝,很下饭,还省了菜。”
有几个赚的多些的人就动了心,掏钱买了两碗,回家跟自家娘子说了,放点在菜里,果然别有滋味,第二天跟那些一起干活的人说了,来买辣酱的人就多了起来。
不过半个多月,这许娘子辣酱就传遍了顺义镇。
晚上,纯哥儿和许怀安回了家,见他娘和姐姐正往桌上端饭,许怀安咳嗽了两声才说话:“今儿买卖还好?”杜氏在围裙上擦了擦手道:“好的很呢,咱的馒头,汤,还有辣酱不到天黑就全都卖完了,还有些人没买到,跟我抱怨说明天要早点来买呢,相公,我给你热好了梨水,你先喝两口去去寒气再吃饭,贞儿,给你爹和弟弟倒点热水来洗手。”
贞娘清脆的应了一声,端了一盆冒着热气的水过来,纯哥儿看着桌上的饭菜眼馋,扭着身子正往炕上爬,被贞娘一把抓了下来,照着脏兮兮的小手打了一下:“这么脏就想吃饭,也不怕肚子里长出虫子来?快来洗手。”
纯哥儿委屈的眨巴这大眼睛看看姐姐,衡量了一下美味的饭菜和凶恶的姐姐,最后还是屈从了,皱巴着小脸下了炕,在盆子里洗了手,洗了脸,贞娘给弟弟擦干净脸,用筷子夹了一块肉到碗里,笑道:“看你今儿还算听话,奖你的。”纯哥小脸立刻笑成了花,抓过肉就塞到嘴里,含糊的说:“姐姐真好。”
许怀安净了手,用热腾腾的毛巾擦了脸,换了家常穿的便服夹袄,转头问杜氏:“今儿石头怎么没留下吃饭?”
杜氏端过一碗温热的川贝梨水给许怀安:“先喝了,铺子接了大活,忙的很,石头送了我们回来就赶回去了,说起来这孩子真是懂事能干,才十二就当了铺子半个家呢,那些木匠活他一看就会,做出来的功夫啊,连师父都说好,是个心灵手巧的孩子,人也沉稳,我哥哥这辈子就干了这么一件靠谱的事,收了这孩子当儿子。”
许怀安笑道:“你这么喜欢石头,等孩子大些就给咱贞儿吧?”
本是开玩笑的,杜氏却十分认真,悄声说:“别说,我还真有这心思!”
许怀安看了看正在摆碗筷的女儿,摇摇头,笑道:“孩子还小呢,等过了十二再说不迟。”
饭后,杜氏收拾了碗筷,让贞娘歇会:“你上炕躺会去,你身子骨还没长开呢,累坏了是一辈子的事呢,听娘的话,上炕躺会去。”
贞娘知道杜氏心疼自己,乖乖的上炕歇了会,喝了杯水,又拿出荷包来,点了今天赚的钱,上许怀安那里拿了纸和笔,算起账来。
杜氏见女儿算的认真,忙问:“怎么样了?咱们赚了多少?”贞娘笑眯眯的指着纸上的账目道:“娘,我算了一下,咱们这半个月馒头赚了二百四十文,辣酱赚了四百一十七文,汤赚了三百二十文,扣除咱们的本钱,面、柴火、骨头、白菜、土豆这些,一共净赚四百五十六文。”
杜氏大喜,抱着闺女亲了一口,贞娘楞了一下,不好意思的红了脸,自她记事起还没跟杜氏这么亲热过,有点不适应。
“好闺女,我们赚了这么多钱呢,半个月就赚了四百五十六文,我想想啊,一个月就能赚上一两银子吧?咱们一年下来就可赚到十二两,哎呀,那是多大一笔钱啊”杜氏坐在炕上看着桌子上的钱满眼憧憬,一张脸因为兴奋泛起红晕,看上去比平时多了几份颜色。
按大金朝官价兑换,六百二十文钱可以兑换一两银子,四百五十多文钱,还合不上一两银子,却让杜氏高兴的不行,贞娘心里说不出是喜悦还是酸楚,许怀安在镇上学堂里教书,因为不是秀才,只有个童生的功名,只能教教那些穷人家的孩子,一年的束脩不过四两银子,赶上灾年,这四两也凑不上,那些孩子就只好送些糙米、面粉或是野鸡等来凑数。贞娘在王府主持中馈时,哪日进出手不是上百上千的银子,便是打上丫鬟小厮也是八两或六两重的银锞子,可这一刻,贞娘却觉得这四百多文钱比以往挣得上千两银子更让她觉得踏实,有成就感。
十月初九,大雪。
杜氏用抹布扑拉扑拉身上的雪,看了看外面阴云密布的天空,把卖的空空的笸箩抬进了屋,旁边的霍婶子帮她搭把手把长条案子抬了进去,一边笑道:“今年雪大,明年八成能是个好年景啊,你看看这才大雪,都已经下了四五场雪了,过了冬至还不定下成啥样呢,你现在这买卖好做了,日子也好过多了吧?你这许娘子辣酱现在都成了咱顺义的名吃了,就是那大户人家也派了人来买呢!”
杜氏就跟着寒暄:“是啊,我这辣酱现在是不愁卖了,可这辣酱也没多少了,再过些日子怕就没的卖了,再卖就得等春天了。”
霍婶子忙说:“哎呀,那咋不多预备些呢?别人我不管,可得给我留上两碗,我们家那口子就爱吃这辣酱,菜里不放这个都不爱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