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58变数(上)
不大一会儿,林如海就随如意来了,被黛玉接进来,就看见垂着头忐忑不安站在那里的王氏。
待林如海坐下,黛玉挥挥手,如意和杜姑姑就退了出去。黛玉这才道:“父亲,这是女儿的奶妈妈,今日上门来,说是有关金陵甄家的事要禀告父亲。”
林如海看着王氏道:“何事?”
王氏噗通跪下道:“老爷,想来老爷一定知道,我是甄家老爷派到府上的。”
林如海不语,只是淡淡地看着她。
王氏一咬牙道:“老爷,我愿意为老爷作证,证明是甄应嘉派我到林家来监视老爷。”
林如海道:“为什么?”这些细作都有把柄在甄应嘉手上,才会为甄应嘉所用,不是出了什么事,是不会反咬甄应嘉的。
王氏留下泪来,咬牙道:“因为他害死了我的儿子,我唯一的儿子!我要让他给我儿子偿命!”
黛玉闻言心中一跳,不由看向父亲,林如海却平静无波,淡淡地道:“你儿子是甄应嘉挟制你的命门,他如何会害他?便是害了他,也自有法子隐瞒下来,如何会让你知道?若是让你知道了,他不能挟制你,反而会让你挟制,他又如何会留下你的命来?更不可能让你跑到我这里反水。”
王氏叩头道:“老爷明鉴,我真的没有扯谎,这件事原是一半巧合。”
原来,王氏回到兄弟家后,曾去甄家找儿子,他儿子如今已经成了府里的小厮,只不过老爷特意关照过,不可派他出门,就圈在府里,因年纪小,在外宅内宅间传话。王氏花了不少钱求到甄府大管事头上,这才见到儿子一面。她想给儿子赎身,可甄应嘉如何肯将这个挟制她的把柄送回,无奈下,她只好请求大管事,让她两个月见儿子一面。大管事看在银子的面子上,瞒着甄应嘉答应了。但是半年前,她去看儿子时,却被大管事告知儿子已经随哥儿出门游玩去了。她连去了几次都是这个答复。
年前,她再一次去找大管事,却被告知大管事已经随老爷上京了。当时夫人也要上京,正在收拾东西,府里一片忙乱。她花钱求一个小管事要见儿子一面,那小管事不知道事情的首尾,听了她儿子的名字,奇道:“你是他什么人?”王氏当时神差鬼使回道:“是他一个远房亲戚。”那小管事摇头道:“他都死了半年了。”王氏当时只感到五雷轰顶,咬着牙问:“怎么死的?”小管事道:“出痘,可惜没顶过去。”
王氏深一脚浅一脚地回到家,越想越恨,如果甄应嘉让自己给儿子赎身,儿子怎么可能会在甄府染上痘?就是染上了痘,有她精心照料,儿子又怎么肯能小小年纪就死了?一个母亲对儿子的感情使她有理由要甄应嘉为儿子偿命!
可是他兄弟不可能像她这样疯狂,他还有老婆孩子,不可能为一个没见过面的外甥把全家都置于危险之地,所以在听了她的叙述后反而劝她就当一切都没发生过。王氏情绪激动,非要上京来找林家,她觉得,既然林家和甄家是对头,那么自己投靠林如海,林如海自然就能除掉甄家。他兄弟吓坏了,为防止她出去惹祸,把她软禁了。王氏是在一个黑夜,趁着大家都忙着过年防范松懈的时候偷偷跑出来的,在镇子上雇了一辆大车上京。可她身边带的银钱有限,到了京郊就花光了,那驾车的扔下她自己走了。王氏只好一路靠两条腿和乞讨来到京城,又辗转找到林府。
王氏拉拉杂杂地说完经过,叩头道:“老爷,只要能杀死甄应嘉,让我做什么都成。”
林如海看着她,沉吟片刻道:“你先在姑娘这里住下,甄应嘉羽翼丰满,不是你想的那样好对付,待我想个万全之策。”
黛玉便叫杜姑姑进来道:“姑姑给妈妈准备间屋子,这些日子妈妈先住在这里。”
杜姑姑应是,带着王氏出去了。
黛玉喜道:“恭喜父亲,终于可以扳倒甄家了。”
林如海却摇了摇头。
黛玉一愣道:“父亲?”
林如海道:“我儿切记,不可听信一面之词,遇事一定不要以己之心度他人之腹,而要想到各种可能。”
黛玉迟疑道:“父亲的意思是王妈妈反间是假?”
林如海道:“这只是一种可能。我儿不妨顺此思路想想,若为父贸贸然将王氏带到太上皇面前作证,证实甄应嘉早在十多年前就处心积虑在我身边设下密探,而王氏临时反口,反咬是我要她做此伪证,则后果如何?”
黛玉不由倒吸一口凉气,半晌道:“不至于如此吧?”
林如海摇头道:“我儿聪敏多智,然心性过于单纯,容易轻信于人。须知为父和甄应嘉已是你死我亡之势,为了扳倒对方,任何伎俩都不为过。我儿以后若是遇到这种情形,一定要记住,要以最大的恶意去揣测对手的用意,再小心应对,将一切不利的可能排除。”
黛玉道:“是,父亲教诲,女儿谨记。那此事父亲将如何应对?女儿认为,若妈妈所言属实,实在是扳倒甄家的好机会。”
林如海点头道:“我儿所言不差。王氏所言倒有几分可信。年前为父上书弹劾甄应嘉,皇上急召甄应嘉进京自辩,打了甄应嘉一个措手不及,王氏在他眼中又是蝼蚁一样的存在,他在慌乱之下有此疏漏也说得过去。为父会派人去查实此事,我儿派一个可靠之人监视王氏,不要让她和别人接触,待查实情况我们再作计较。”
黛玉想想道:“女儿身边的红绡,为人十分机灵,便派她照顾王妈妈,一举两得。”
林如海点头道:“也好。我今日赴宴,听闻甄应嘉这些日子十分不安分,和他夫人正在四处走动。想来皇上年前将他调入京来,又以年关将近无暇处理此事为由将他困在京城,他已经感觉到不妙。我儿明日去常首辅家赴宴,若遇到甄夫人,不必惊慌。我和甄应嘉不合已是满朝皆知,若她刁难与你,你也不必忍耐。”
黛玉道:“父亲放心,女儿理会得。”
送走林如海,黛玉叫来红绡,对她道:“王妈妈家里出了一些事,暂时要住在咱们家。王妈妈毕竟不是咱们家的人了,一些小事不好要她自己去做,她也没有随意指使家里人的权利了,所以我想着让你过去照顾她几日。只是王妈妈如今毕竟是外人,你要掌握好分寸,不要让她和别人接触,以免起了冲突。”
王氏回来的事,如今黛玉院子里的人都知道了,只她这样子回来,大家也都能猜到是出了事。如今见黛玉如此吩咐,红绡便知道王氏这次回来和在扬州时白茶回来不同,而且王氏在时和雪雁最好,姑娘不派雪雁去照顾她反而派自己去,自然是存了防备她的意思,便道:“姑娘放心,我一定照顾好王妈妈,有什么吃不准的就来回姑娘。”
第二天,黛玉随林如海到常之行家赴宴,车子驶进二门,常之行的长孙媳崔氏已经带着丫头婆子迎出来。这崔氏二十三四岁年纪,模样中上,原是礼部尚书的侄女,因父母早亡,随伯父伯母长大,养成了沉稳寡言的性子,对黛玉礼数周全,但因为规矩严肃,没有昨日去大长公主府时何氏那样热情好客。好在黛玉并不是需要人哄的小姑娘。
崔氏和黛玉相互见过礼,就带黛玉来见常府的当家主母,常之行的长媳,御史大夫常羲的妻子窦夫人。常之行妻子已经去世多年,府中之事都是长媳处理。窦夫人因有风湿的毛病,这大冷的天不能出门,所以迎送的事都交由崔氏。
窦夫人不像自己媳妇那样严肃,很是和气的样子,送了黛玉一只玉镯做见面礼,让丫头拿了小孩子爱吃的蜜饯等物来,拉着黛玉的手细细问她多大了,叫什么,平时都喜欢做什么,听说黛玉读书,还问她都喜欢读什么书,直到下一位客人来了才罢。
常家没有年纪相仿的小姑娘,因此黛玉就坐在窦夫人房里和来的众位夫人寒暄,别人问她话她就回答,不问她她就安安静静地坐在一边旁听,一副乖巧知礼、沉稳柔顺的模样,看得众位夫人暗暗点头。好在翰林院掌院学士顾大人的夫人带着自己的女儿芳姐儿来了,正好和黛玉坐在一处说话。
芳姐儿十四,也是刚出了祖父的孝,顾夫人立即带她出来走动,想早点给女儿定下一门可心的亲事——十四已经不小了。
芳姐儿出身翰林之家,自幼也是读了不少书的,性子难免清高些,一开始觉得黛玉不过是个没长大的小丫头,和黛玉说话还带着点儿纡尊降贵的疏离,但几句交谈下来,发现黛玉博闻强记,言语风趣,态度立即就变得亲近起来,开始有说有笑。顾夫人知道女儿性子孤傲,生怕她在这种场合因为看不起人说出什么难听的话来,给众位夫人留下坏印象,此时见她和黛玉聊得投机,终于放下心来。
这天,甄应嘉的夫人并没有来,黛玉平平安安回到家。
过了几日,林如海突然把黛玉叫到自己的书房,黛玉一进屋,就见两个婆子自椅子上站了起来。
林如海道:“这两位是暗卫的人,奉皇命来带王氏走。你去给王氏准备准备,把人交给她们。”
待林如海坐下,黛玉挥挥手,如意和杜姑姑就退了出去。黛玉这才道:“父亲,这是女儿的奶妈妈,今日上门来,说是有关金陵甄家的事要禀告父亲。”
林如海看着王氏道:“何事?”
王氏噗通跪下道:“老爷,想来老爷一定知道,我是甄家老爷派到府上的。”
林如海不语,只是淡淡地看着她。
王氏一咬牙道:“老爷,我愿意为老爷作证,证明是甄应嘉派我到林家来监视老爷。”
林如海道:“为什么?”这些细作都有把柄在甄应嘉手上,才会为甄应嘉所用,不是出了什么事,是不会反咬甄应嘉的。
王氏留下泪来,咬牙道:“因为他害死了我的儿子,我唯一的儿子!我要让他给我儿子偿命!”
黛玉闻言心中一跳,不由看向父亲,林如海却平静无波,淡淡地道:“你儿子是甄应嘉挟制你的命门,他如何会害他?便是害了他,也自有法子隐瞒下来,如何会让你知道?若是让你知道了,他不能挟制你,反而会让你挟制,他又如何会留下你的命来?更不可能让你跑到我这里反水。”
王氏叩头道:“老爷明鉴,我真的没有扯谎,这件事原是一半巧合。”
原来,王氏回到兄弟家后,曾去甄家找儿子,他儿子如今已经成了府里的小厮,只不过老爷特意关照过,不可派他出门,就圈在府里,因年纪小,在外宅内宅间传话。王氏花了不少钱求到甄府大管事头上,这才见到儿子一面。她想给儿子赎身,可甄应嘉如何肯将这个挟制她的把柄送回,无奈下,她只好请求大管事,让她两个月见儿子一面。大管事看在银子的面子上,瞒着甄应嘉答应了。但是半年前,她去看儿子时,却被大管事告知儿子已经随哥儿出门游玩去了。她连去了几次都是这个答复。
年前,她再一次去找大管事,却被告知大管事已经随老爷上京了。当时夫人也要上京,正在收拾东西,府里一片忙乱。她花钱求一个小管事要见儿子一面,那小管事不知道事情的首尾,听了她儿子的名字,奇道:“你是他什么人?”王氏当时神差鬼使回道:“是他一个远房亲戚。”那小管事摇头道:“他都死了半年了。”王氏当时只感到五雷轰顶,咬着牙问:“怎么死的?”小管事道:“出痘,可惜没顶过去。”
王氏深一脚浅一脚地回到家,越想越恨,如果甄应嘉让自己给儿子赎身,儿子怎么可能会在甄府染上痘?就是染上了痘,有她精心照料,儿子又怎么肯能小小年纪就死了?一个母亲对儿子的感情使她有理由要甄应嘉为儿子偿命!
可是他兄弟不可能像她这样疯狂,他还有老婆孩子,不可能为一个没见过面的外甥把全家都置于危险之地,所以在听了她的叙述后反而劝她就当一切都没发生过。王氏情绪激动,非要上京来找林家,她觉得,既然林家和甄家是对头,那么自己投靠林如海,林如海自然就能除掉甄家。他兄弟吓坏了,为防止她出去惹祸,把她软禁了。王氏是在一个黑夜,趁着大家都忙着过年防范松懈的时候偷偷跑出来的,在镇子上雇了一辆大车上京。可她身边带的银钱有限,到了京郊就花光了,那驾车的扔下她自己走了。王氏只好一路靠两条腿和乞讨来到京城,又辗转找到林府。
王氏拉拉杂杂地说完经过,叩头道:“老爷,只要能杀死甄应嘉,让我做什么都成。”
林如海看着她,沉吟片刻道:“你先在姑娘这里住下,甄应嘉羽翼丰满,不是你想的那样好对付,待我想个万全之策。”
黛玉便叫杜姑姑进来道:“姑姑给妈妈准备间屋子,这些日子妈妈先住在这里。”
杜姑姑应是,带着王氏出去了。
黛玉喜道:“恭喜父亲,终于可以扳倒甄家了。”
林如海却摇了摇头。
黛玉一愣道:“父亲?”
林如海道:“我儿切记,不可听信一面之词,遇事一定不要以己之心度他人之腹,而要想到各种可能。”
黛玉迟疑道:“父亲的意思是王妈妈反间是假?”
林如海道:“这只是一种可能。我儿不妨顺此思路想想,若为父贸贸然将王氏带到太上皇面前作证,证实甄应嘉早在十多年前就处心积虑在我身边设下密探,而王氏临时反口,反咬是我要她做此伪证,则后果如何?”
黛玉不由倒吸一口凉气,半晌道:“不至于如此吧?”
林如海摇头道:“我儿聪敏多智,然心性过于单纯,容易轻信于人。须知为父和甄应嘉已是你死我亡之势,为了扳倒对方,任何伎俩都不为过。我儿以后若是遇到这种情形,一定要记住,要以最大的恶意去揣测对手的用意,再小心应对,将一切不利的可能排除。”
黛玉道:“是,父亲教诲,女儿谨记。那此事父亲将如何应对?女儿认为,若妈妈所言属实,实在是扳倒甄家的好机会。”
林如海点头道:“我儿所言不差。王氏所言倒有几分可信。年前为父上书弹劾甄应嘉,皇上急召甄应嘉进京自辩,打了甄应嘉一个措手不及,王氏在他眼中又是蝼蚁一样的存在,他在慌乱之下有此疏漏也说得过去。为父会派人去查实此事,我儿派一个可靠之人监视王氏,不要让她和别人接触,待查实情况我们再作计较。”
黛玉想想道:“女儿身边的红绡,为人十分机灵,便派她照顾王妈妈,一举两得。”
林如海点头道:“也好。我今日赴宴,听闻甄应嘉这些日子十分不安分,和他夫人正在四处走动。想来皇上年前将他调入京来,又以年关将近无暇处理此事为由将他困在京城,他已经感觉到不妙。我儿明日去常首辅家赴宴,若遇到甄夫人,不必惊慌。我和甄应嘉不合已是满朝皆知,若她刁难与你,你也不必忍耐。”
黛玉道:“父亲放心,女儿理会得。”
送走林如海,黛玉叫来红绡,对她道:“王妈妈家里出了一些事,暂时要住在咱们家。王妈妈毕竟不是咱们家的人了,一些小事不好要她自己去做,她也没有随意指使家里人的权利了,所以我想着让你过去照顾她几日。只是王妈妈如今毕竟是外人,你要掌握好分寸,不要让她和别人接触,以免起了冲突。”
王氏回来的事,如今黛玉院子里的人都知道了,只她这样子回来,大家也都能猜到是出了事。如今见黛玉如此吩咐,红绡便知道王氏这次回来和在扬州时白茶回来不同,而且王氏在时和雪雁最好,姑娘不派雪雁去照顾她反而派自己去,自然是存了防备她的意思,便道:“姑娘放心,我一定照顾好王妈妈,有什么吃不准的就来回姑娘。”
第二天,黛玉随林如海到常之行家赴宴,车子驶进二门,常之行的长孙媳崔氏已经带着丫头婆子迎出来。这崔氏二十三四岁年纪,模样中上,原是礼部尚书的侄女,因父母早亡,随伯父伯母长大,养成了沉稳寡言的性子,对黛玉礼数周全,但因为规矩严肃,没有昨日去大长公主府时何氏那样热情好客。好在黛玉并不是需要人哄的小姑娘。
崔氏和黛玉相互见过礼,就带黛玉来见常府的当家主母,常之行的长媳,御史大夫常羲的妻子窦夫人。常之行妻子已经去世多年,府中之事都是长媳处理。窦夫人因有风湿的毛病,这大冷的天不能出门,所以迎送的事都交由崔氏。
窦夫人不像自己媳妇那样严肃,很是和气的样子,送了黛玉一只玉镯做见面礼,让丫头拿了小孩子爱吃的蜜饯等物来,拉着黛玉的手细细问她多大了,叫什么,平时都喜欢做什么,听说黛玉读书,还问她都喜欢读什么书,直到下一位客人来了才罢。
常家没有年纪相仿的小姑娘,因此黛玉就坐在窦夫人房里和来的众位夫人寒暄,别人问她话她就回答,不问她她就安安静静地坐在一边旁听,一副乖巧知礼、沉稳柔顺的模样,看得众位夫人暗暗点头。好在翰林院掌院学士顾大人的夫人带着自己的女儿芳姐儿来了,正好和黛玉坐在一处说话。
芳姐儿十四,也是刚出了祖父的孝,顾夫人立即带她出来走动,想早点给女儿定下一门可心的亲事——十四已经不小了。
芳姐儿出身翰林之家,自幼也是读了不少书的,性子难免清高些,一开始觉得黛玉不过是个没长大的小丫头,和黛玉说话还带着点儿纡尊降贵的疏离,但几句交谈下来,发现黛玉博闻强记,言语风趣,态度立即就变得亲近起来,开始有说有笑。顾夫人知道女儿性子孤傲,生怕她在这种场合因为看不起人说出什么难听的话来,给众位夫人留下坏印象,此时见她和黛玉聊得投机,终于放下心来。
这天,甄应嘉的夫人并没有来,黛玉平平安安回到家。
过了几日,林如海突然把黛玉叫到自己的书房,黛玉一进屋,就见两个婆子自椅子上站了起来。
林如海道:“这两位是暗卫的人,奉皇命来带王氏走。你去给王氏准备准备,把人交给她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