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深山基地 第二章 入山
我们从哈尔滨启程,途经绥满高速、嫩泰高速、国道111、省道207,全程950多公里,历时近14个小时才到达大兴安岭地区。
现在是十月末,相较于南方还可以穿单衣的气候,这里可以说是已经步入了冬季,市区内还好些,进入山区后,便是彻彻底底的严冬了。
原本准备在这里购买入山所需要的一起物品,但葛叔准备充足,解决了即将面临的所有问题,省了我们很大的麻烦。
只是我没想到,除去必需品,葛叔还拿了不少的枪支弹药。看到这些,我突然就感到,或许此行真的是危险重重。虽然不知道这些东西是怎么来的,但想必大伯他们有的是途径。
葛叔是退伍老兵,参加过中越战争,用枪和吃饭一样顺手;离尘没说话,默默从中挑了支口径5。56mm的M16,又拿了支轻巧些的M1911,平日里只知道他善用弯刀匕首之类的器具,但这次,看样子也是个老手;据方丈说,小时候经常跟着家人上山打鸟,也会使抢;就连那个像弥勒佛的老袁也没废话的左挑右挑。我心里哀叹一声,闹了半天就我一人是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文弱书生。
葛叔看着我一脸发楞的模样,微微一笑,递过来一把小巧的手枪和匕首:“小聪,没你想得那么难,拿着,你不能什么都不带,”然后叹口气:“否则真遇上什么紧急状况,没人来得及救你。你记住,危险时刻别想靠别人,只有自己能救自己。”
我默默点点头,知道他说的对,可心里却说不上是什么滋味。
大兴安岭地区地势西高东低,下辖3县4区,我们此行的目的地,便是其中的一个区—呼中区。
在往里就很不好走了,这个季节山中已经落满积雪,开车便成为一种负担,于是我们将车停在碧水镇上,改为步行。虽说老袁那里有一份大致的地图,但是人生地不熟,为了保险起见,我们还是临时雇了一名当地的老向导带路,前往大白山。
向导海子是鄂伦春族人,连汉语都讲不利索。据他说,真正的严冬已经到来,山里一个冷,一个下雪会导致地形产生变化,这个时候入山,一般是没人敢带的,好在他是个老光棍,到也了无牵挂。况且平日里生活很艰苦,就冲我们给的价钱高,他狠狠心,便同意带路。
看我们装备极多,根本不像一般旅行的游客,他有些好奇地询问我们的目的,我们自然不可能实话实说,就含糊过去。他也没细问,许是清楚有时候知道太多未必是好事。
一路上听他介绍,大白山是大兴安岭北段最高峰,是燕山运动造成的年轻山峰,西南起嫩江平原,北连林海,东南接小兴安岭,是伊勒呼里山中部主脉,也是主峰。其最高海拔1528。7米,山势南陡北缓。大白山南段,是诺敏河、呼玛河、甘河、亚里河的发源地。由于海拔高,气候严寒,积雪期长达8到9个月,山顶白雪皑皑,故名“大白山”。山体主要由花岗岩和火山岩构成。受冻裂风化影响,山顶岩石裸露,形成了大片碎石坡或石塘。仅在部分碎石或块岩石间隙有少量土壤,为班毡石质土,土被极不连续。植物仅生长耐寒的地衣和低矮的偃松。北坡永冻层达1米以上。山麓生长茂密的原始森林,多兴安落叶松、樟子松和杨、桦树等。有黑熊、野猪、鹿和松鸡、飞龙鸟等禽兽。河长467公里,在呼伦贝尔盟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尼尔基镇附近分两支岔注入嫩江。流域面积2。6万平方公里,主要支流有毕拉河和格尼河。
一路看来,大白山山体海很拔高,森林植被呈垂直带谱景观典型。从山麓脚至山顶,有序地分布着山地寒温带针叶林带、山地寒温带亚高山型针叶林阔叶林带、亚高山矮曲林带。山体地貌类型属于冰缘地貌中的山地融冰肃蚀地貌。山顶夷平面多石海,山坡下部多岩屑裙,石堆、石海、石河密布平缓处。
而且听说,春天山沟黑瞎子成群结队,很是壮观。不过我们是没机会见了。
徒步行走了两天,我们距离真正的所在地已经非常接近,第二天晚上,趁着海子到前方探路,我们几个就商量着将他打发回去。这一来是目的地就在眼前,是个不能让外人知道的所在;二来是里面情况如何无人得知,也不能让无关的人白白受险。好在葛叔原先是侦察兵,各种复杂地形走一遍稍加记录就不会出错,所以并不用担心如何回去。
海子回来后我们将意思告诉他,许是我们出的加码让他很是心动,他不大愿意,说道路难行,没个当地人万万不可。但看我们没有任何动摇之色,只好悻悻作罢,次日清晨便独自离开了。
我们按照老袁手中的地图走,第三日日暮时分,便到达了所标注的位置,这是紧挨山脚的一片空地,可走了一圈却什么都没发现。
“老袁,是不是你的地图有问题?”我道。
老袁摇摇头,表情很坚决:“绝对不可能,这地图我研究了许久,肯定不会出错。”
“那这儿怎么什么都没有?”
他也觉得奇怪:“时间已经过去那么久了,位置稍有偏移也正常,但应该就在这附近。”
“这石壁有问题。”开口的是离尘,不知他何时走到了山麓旁,边摸石头边附耳贴着石壁道。
我走过去,学着他的样子也摸一摸,敲一敲,听一听,问道:“哪奇怪了?是这块比别的硬,还是比别的冷?”
他摇摇头:“不是,是石头后面有东西。”
“有东西?什么东西?”
他没回答,而是掏出简易铁锹,铲去周围的碎冰和积雪。他动作很快,不多时便铲出半米左右,然后指着石缝底部道:“这里是这块石头与整个石壁的衔接出,我们必须把这块石头移走。”
“啥?移走?这猴年马月才能搬完?而且又不知道这石头有多大,难不成要学愚公移山移上一辈子?况且这深山老林的,没移走咱就饿死在这儿了。”我咂嘴。
他撇了我一眼,没有吭气。
这时方丈咳咳两声:“小聪,咱们有炸弹。”
我:“。。。。。。”
葛叔似乎对离尘很信服,一路上两人虽然没什么交流,但很有默契,没有犹疑道:“大家里远点,我来动手。”
随着巨大的爆裂声,山体周围被炸得乱世纷飞,等尘埃落下,我们才看清,原本与周围一样的石壁处,竟露出一扇黑色的大门。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现在是十月末,相较于南方还可以穿单衣的气候,这里可以说是已经步入了冬季,市区内还好些,进入山区后,便是彻彻底底的严冬了。
原本准备在这里购买入山所需要的一起物品,但葛叔准备充足,解决了即将面临的所有问题,省了我们很大的麻烦。
只是我没想到,除去必需品,葛叔还拿了不少的枪支弹药。看到这些,我突然就感到,或许此行真的是危险重重。虽然不知道这些东西是怎么来的,但想必大伯他们有的是途径。
葛叔是退伍老兵,参加过中越战争,用枪和吃饭一样顺手;离尘没说话,默默从中挑了支口径5。56mm的M16,又拿了支轻巧些的M1911,平日里只知道他善用弯刀匕首之类的器具,但这次,看样子也是个老手;据方丈说,小时候经常跟着家人上山打鸟,也会使抢;就连那个像弥勒佛的老袁也没废话的左挑右挑。我心里哀叹一声,闹了半天就我一人是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文弱书生。
葛叔看着我一脸发楞的模样,微微一笑,递过来一把小巧的手枪和匕首:“小聪,没你想得那么难,拿着,你不能什么都不带,”然后叹口气:“否则真遇上什么紧急状况,没人来得及救你。你记住,危险时刻别想靠别人,只有自己能救自己。”
我默默点点头,知道他说的对,可心里却说不上是什么滋味。
大兴安岭地区地势西高东低,下辖3县4区,我们此行的目的地,便是其中的一个区—呼中区。
在往里就很不好走了,这个季节山中已经落满积雪,开车便成为一种负担,于是我们将车停在碧水镇上,改为步行。虽说老袁那里有一份大致的地图,但是人生地不熟,为了保险起见,我们还是临时雇了一名当地的老向导带路,前往大白山。
向导海子是鄂伦春族人,连汉语都讲不利索。据他说,真正的严冬已经到来,山里一个冷,一个下雪会导致地形产生变化,这个时候入山,一般是没人敢带的,好在他是个老光棍,到也了无牵挂。况且平日里生活很艰苦,就冲我们给的价钱高,他狠狠心,便同意带路。
看我们装备极多,根本不像一般旅行的游客,他有些好奇地询问我们的目的,我们自然不可能实话实说,就含糊过去。他也没细问,许是清楚有时候知道太多未必是好事。
一路上听他介绍,大白山是大兴安岭北段最高峰,是燕山运动造成的年轻山峰,西南起嫩江平原,北连林海,东南接小兴安岭,是伊勒呼里山中部主脉,也是主峰。其最高海拔1528。7米,山势南陡北缓。大白山南段,是诺敏河、呼玛河、甘河、亚里河的发源地。由于海拔高,气候严寒,积雪期长达8到9个月,山顶白雪皑皑,故名“大白山”。山体主要由花岗岩和火山岩构成。受冻裂风化影响,山顶岩石裸露,形成了大片碎石坡或石塘。仅在部分碎石或块岩石间隙有少量土壤,为班毡石质土,土被极不连续。植物仅生长耐寒的地衣和低矮的偃松。北坡永冻层达1米以上。山麓生长茂密的原始森林,多兴安落叶松、樟子松和杨、桦树等。有黑熊、野猪、鹿和松鸡、飞龙鸟等禽兽。河长467公里,在呼伦贝尔盟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尼尔基镇附近分两支岔注入嫩江。流域面积2。6万平方公里,主要支流有毕拉河和格尼河。
一路看来,大白山山体海很拔高,森林植被呈垂直带谱景观典型。从山麓脚至山顶,有序地分布着山地寒温带针叶林带、山地寒温带亚高山型针叶林阔叶林带、亚高山矮曲林带。山体地貌类型属于冰缘地貌中的山地融冰肃蚀地貌。山顶夷平面多石海,山坡下部多岩屑裙,石堆、石海、石河密布平缓处。
而且听说,春天山沟黑瞎子成群结队,很是壮观。不过我们是没机会见了。
徒步行走了两天,我们距离真正的所在地已经非常接近,第二天晚上,趁着海子到前方探路,我们几个就商量着将他打发回去。这一来是目的地就在眼前,是个不能让外人知道的所在;二来是里面情况如何无人得知,也不能让无关的人白白受险。好在葛叔原先是侦察兵,各种复杂地形走一遍稍加记录就不会出错,所以并不用担心如何回去。
海子回来后我们将意思告诉他,许是我们出的加码让他很是心动,他不大愿意,说道路难行,没个当地人万万不可。但看我们没有任何动摇之色,只好悻悻作罢,次日清晨便独自离开了。
我们按照老袁手中的地图走,第三日日暮时分,便到达了所标注的位置,这是紧挨山脚的一片空地,可走了一圈却什么都没发现。
“老袁,是不是你的地图有问题?”我道。
老袁摇摇头,表情很坚决:“绝对不可能,这地图我研究了许久,肯定不会出错。”
“那这儿怎么什么都没有?”
他也觉得奇怪:“时间已经过去那么久了,位置稍有偏移也正常,但应该就在这附近。”
“这石壁有问题。”开口的是离尘,不知他何时走到了山麓旁,边摸石头边附耳贴着石壁道。
我走过去,学着他的样子也摸一摸,敲一敲,听一听,问道:“哪奇怪了?是这块比别的硬,还是比别的冷?”
他摇摇头:“不是,是石头后面有东西。”
“有东西?什么东西?”
他没回答,而是掏出简易铁锹,铲去周围的碎冰和积雪。他动作很快,不多时便铲出半米左右,然后指着石缝底部道:“这里是这块石头与整个石壁的衔接出,我们必须把这块石头移走。”
“啥?移走?这猴年马月才能搬完?而且又不知道这石头有多大,难不成要学愚公移山移上一辈子?况且这深山老林的,没移走咱就饿死在这儿了。”我咂嘴。
他撇了我一眼,没有吭气。
这时方丈咳咳两声:“小聪,咱们有炸弹。”
我:“。。。。。。”
葛叔似乎对离尘很信服,一路上两人虽然没什么交流,但很有默契,没有犹疑道:“大家里远点,我来动手。”
随着巨大的爆裂声,山体周围被炸得乱世纷飞,等尘埃落下,我们才看清,原本与周围一样的石壁处,竟露出一扇黑色的大门。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