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卷 第053章 孙女结婚 (精)
被周媒婆做过工作,叶松南的奶奶也重视起了孙女的婚事来。晚上的时间,在快要睡觉时,她来到了孙女的睡房。看到孙女还坐着没睡觉,就走到孙女身边,随手拿来了条木板凳子坐了下来。叶松南的姐姐看着后说道:“奶奶,你这么晚了还没睡觉啊,找我有事吗?”
奶奶笑着说:“孙女啊,奶奶有件事想跟你商量商量,不知你能听得进奶奶说的话吗?”老奶奶的一只手还去拉着孙女的手说着。
“奶奶,你有什么吩咐就尽管说吧,孙女那敢不听你说的话呢?”叶松南的姐姐笑着说道。这时,她还没有猜到老奶奶要问什么问题。
“奶奶年岁大了,老了,总希望早日看到我的大孙女找个好婆家,也好让奶奶早日成为曾奶奶。那样子我就高兴了。前几天村中的周媒婆来到我们家,她说有人托她上门做媒,想给你介绍个对象,不知你的意思是如何的?”
“奶奶,这都什么年代了,还用得着别人做媒吗?我自己的婚姻我自己会解决的。”叶松南的姐姐笑着说道。
“唉,并不是奶奶要逼你,你看,跟你同年龄的几位邻居的女儿,人家都早就结婚了,叫我这做奶奶的怎么不急哦?孙女啊,年纪越大是越不容易找对象的,到时好一点的小伙子都被人家找光了,就怕到时找不到好的小伙子了。”叶松南的奶奶叹了口气地解释道。
“奶奶,不瞒你说,我早就有意中人,你们就不用操心了。到时我会把他带给你看就是了,你看了定会满意的。”叶松南的姐姐笑着说道。
“快说,快说,你说的意中人是哪个村子的哪位小伙子啊,怎么不早告诉奶奶我呢?”叶松南的奶奶急着问道。
“是我们同村的,这人的爸妈你都认识的,他家就是住上房的一户人家的儿子,前几年,他还刚从部队当兵退伍回来呢。”叶松南的姐姐说道。
叶松南的奶奶笑着说:“哎呀,这么大的事你也不跟我们说一声,这也得先跟我们商量商量的,不管谈没谈上,你总得跟我们说一下啊,这样吧,既然你已经谈上了对象,明个天我就叫周媒婆给你们俩做个媒,这样就算是有媒人了,也算是明媒正取,那就不会被人家说闲话了。”
“我们自己谈起来的婚姻也要请媒婆吗?我们可是自由恋爱的。奶奶,我看这请媒婆做媒的事就算了吧。”叶松南的姐姐不解的说道。
“要的,要的,无媒不成亲,不论如何还得找个媒人做一下形式,要不然会被人说笑话的,奶奶也会不高兴的。”叶松南的奶奶说道。
“奶奶,你可别不高兴啊,既然你都这么说了,那我就依你就是了,这下你总该高兴了吧?”叶松南的姐姐笑着说。
听到孙女这么说,奶奶高兴地说道:“好,好,你真是奶奶的好孙女,奶奶有你这样的孙女真是太高兴了,明早我就跟你爸妈说去,把这件事给早点给办妥来。”说着,叶松南的奶奶站起身子就要走。在要走时还说:“好孙女,早点休息,天不早了,你也该休息了。”
过不了几天,通过周媒婆从中搭线,很快双方的父母就把结婚的日子给确定了下来,并把定婚的彩礼也给说妥当了。
这一天,叶松南来找方兴田,在方兴田的家门口喊着:“方兴田,方兴田在家吗?”方兴田从家中走了出来,说道:“我在家的,你找我有事吗?”叶松南说:“方兴田,我姐明天就要结婚了,办酒席要借许多桌椅,我爸要我帮他去搬凳子,你能帮帮我一起去搬吗?”
方兴田笑着说:“怎么会不行的,可以啊,搬桌子怕是搬不动,但拿几只凳子还是没问题的。”方兴田马上就爽快地答应了下来。叶松南在说话时,还从口袋中抓了一把喜糖递给方兴田:“来,给你几个喜糖吧!”
村中每次摆酒席,所用的碗筷桌椅都是要向村中去借的,并要自己请人去搬来。家中摆酒食的猪肉蔬菜则是由男方提供。在订亲时节就说好需要定礼的数目。这就是稻谷几担、衣服几统,另外还要确定女方摆酒席所用的猪肉和蔬菜。
女方的酒席用于请女方自己的客人,第一天的晚上女方摆酒,第二天早晨新娘子出家。到了男方之后,就是男方的酒席了。要是女孩子是嫁到本村的,有时,有的人家既和女方有亲戚,也和男方是亲戚,这时往往就要喝上二次喜酒。
第二天早晨,很早就看到叶松南家来了许多客人,总共有二十多人的壮劳力,他们是来接新娘子的,帮助来抬嫁妆。周媒婆、叶松南的奶奶、叶松南的母亲、另外就是几位婶婶等,她们在一间房屋里给叶松南的姐姐化着妆。在中房的大厅中,男方来的客人正在装着要抬的结婚嫁妆,共有八、九杠左右。
接亲的人装放安装嫁妆,都准备妥当之后,等了许久,还不见新娘走出家门来,这时,有位接亲队伍的人,指着站在边上的一位背着个袋子的人说:“放鞭炮的,你先放个‘双响炮’催一下,叫他们快一些,要不然这样也太慢了。”
这时,那位放鞭炮的人从袋中拿出一只大鞭炮,点上了一根香烟,用香烟上的火放起了鞭炮来,只听到二声很响的“砰。。。啪”的声音来。这种被称为“双响炮”的大鞭炮声音很响,小孩子看到,都会用双手先把耳朵给闭上。
在房屋中化妆的几个人听到之后说:“放什么鞭炮啊,急什么呢?谁还不知道要快点吗?”她们听到鞭炮的响声,有点不高兴了。
叶松南的奶奶说:“你们去一个人和他们说去,就说马上就好了,告诉他们再耐点性子等一下吧!”这时,周媒婆从房屋中走了出来,对接亲队伍的人说:“就快好了,请你们再耐心的等一下吧。”说着又走回到房屋中去了。
他们化好了妆,等新娘子就要出家门时,叶松南的奶奶说:“孙女,妆化好了,现在你可以开始哭了。”
“奶奶,我就不要哭行吗?结婚是喜事,这也要哭的吗?”叶松南的姐姐说道。她可想听到奶奶说一个“行”字,但等到的却是她不同意地声音。
“不行的。孙女啊,这结婚按村中的旧风俗是一定得哭的,你就快开始哭吧。哭了以后家中就能发财一些,你就大声的哭吧!越哭的大声越好。”叶松南的奶奶说道。
“奶奶,我哭不出来。”叶松南的姐姐一脸无奈的说道。她还用手放在眼睛上擦了几下,想把眼泪给擦出来,但总是不成功。这要去装哭的事情还真是不容易。
“哭不出来也要哭的,慢慢来,想一想以前你妈打你时的情景,你就可以哭出来了,就当现在你妈要打你好吗?”叶松南的奶奶教着她学哭泣。
这时候,周媒婆也走了过来说道:“闺女,没关系的,你就慢慢来,想一想就能哭上的了。”她也来做起了工作。
“周婆婆,我想过了,真的哭不上来,我就不要哭了吧?”叶松南的姐姐急着说道,“是不是别人结婚也都会去哭的呢?”她还反问起了周媒婆来。周媒婆笑着说:“要的,要的,我做过媒的姑娘,在出嫁时都会哭的,我可没骗你。这可是村里的风俗,就得这么做的,要不然会被人们说笑话的,会说你不懂道理。”
叶松南的母亲看了想发脾气,又觉得不妥,便走到叶松南姐姐的跟前说道:“女儿,你哭不出来就让我来帮你吧!”说着,就用手指在叶松南姐姐的手臂上,用力的扭了一下。这时听到叶松南的姐姐“妈呀。。。”一声,之后就大哭了起来。叶松南的奶奶拿起一块红布盖在了姐姐的头上,扶着她走出了家门。
走在前面的周媒婆跑着去对放鞭炮的人说:“放鞭炮,快放小鞭炮,可以出门了,新娘子要出门啦。”放鞭炮的人拿起一串长长的小鞭炮放了起来。这时,在中房的大厅中响起了“噼噼啪啪”的小鞭炮声来。
接亲队伍中的抬嫁妆的人,马上抬起东西往中房外走去。在抬嫁妆人身后跟着新娘和周媒婆及几位陪伴的女孩子。叶松南的奶奶说:“孙女,你到了婆家可要孝顺婆婆知道吗?好了、好了,这下可以不要哭了”。听到奶奶这么说,这时候的孙女哭得更响了,开始时她是假哭,可现在她却是真哭了。
结婚队伍浩浩荡荡地往上房走去。这一路上,还听到噼噼啪啪的鞭炮声。几位小孩子跟在队伍的边上跑着、笑着、追赶着。村民也从家中走了出来,站在一边看着热闹,并在清点着嫁妆的数量。
“现在的女孩子结婚真是风光,有这么多的嫁妆抬着。”“就是,我们那时节结婚哪有这么多东西的?最多也就是两床被子和几只箱子了。你看,她家一抬起来就抬上了八杠,现在的人真是太幸福了。”“就是的,要怪就怪我们自己出生的不是时候,要是迟一些年份出生,我们结婚也就不一样了。”几位妇女站在一旁议论着。
中房距离上房并不远,从中房出来,经过村祠堂门后的几十个岭级,往北的方向再走上几百米,这时就可以到达上房的大门了。虽然路途不远,但这接亲队伍的一切依然按照村中的风俗进行着。
按周媒婆和叶松南奶奶的意见,就是在叶松南姐姐结婚时,一切按村中风俗来办,该有的一样都不能少。所以,在接亲队伍的排列上,也都是以传统的方式来着。排在第一位的是牵着耕牛的小孩子,他们找来了生产队中最壮的一头耕牛,在耕牛角上贴了红纸,由小孩子牵着走着来给接亲队伍带路。村民常称这为“踩牛路”,意思就是由耕牛帮助踩出一条新路来让接亲人行走。
排在接亲队伍第二位的是叶松南,他是作为小舅子排在了第二位的,任务就是来负责背蚊帐。这蚊帐也没什么特别之处,也就是家中平时所用的普通蚊帐而已,只是蚊帐是刚做成的新蚊帐,用一根毛竹杆把蚊帐围绕在上面用来背着,两头还各系着一根红布条,这样看着更显得喜庆。
接着就是抬杠子的人了。第一杠中是一只小木柜,这木柜是用来放木箱子的。在小木柜上放着一只梳妆箱,在这梳妆箱上放着一块红布,布上贴着几张面值十元的钞票。第二、三杠杆是二只大木箱子。第四杠是一只梳妆台;第五、六杠是棉被,第七杠是水桶木桶,第八杠是大脚盆、马桶等。
最后跟着的就是新娘和周媒婆,及几位陪伴的女孩。叶松南的姐姐哭着走着,边上的周媒婆及几位陪伴的女孩则边走、边说、边笑着,看着是那么地高兴。
接亲队伍刚到上房的大门,门口已站满了迎宾的人们。一位老太婆首先走上前去,从周媒婆手中接过新娘,牵着就往洞房走去。几位年轻的后生则前去帮抬杠的人,帮着解开系在嫁妆上的绳索,并把东西往新房中搬去。
一位老伯在一边给人们发着香烟:“你们辛苦了,你们辛苦了,先坐下歇一下子,先抽根烟喝口茶,慢慢来,这下到家了,什么都好说了。”
洞房设在二楼上,房中点燃着两根红蜡烛,房门上贴着喜庆的红对联,在房屋的墙壁上还贴着两个不大不小的喜字。这字是人们用手工剪起来的。在房屋的门口,站着许多来接喜糖的妇女和小孩,几位妇女们手中抱着小孩。
在房屋内的一条小桌子上还放着几盆花生、瓜子、糖果。新娘子头上盖着红布坐在床边上,房屋内站着一位伴娘,周媒婆走进走出,看着是那么的高兴。一阵热闹之后,房屋中静了下来。
几位小朋友从房子的楼梯中悄然无声的走了上来,在房屋门口探了下脑袋,很快又把身子躲了回去。他们是想来接喜糖的,但又觉得不好意思。周媒婆走到房屋门口说道:“你们别不好意思,想吃喜糖就进来拿吧?”
被周媒婆这么一说,这时,几位小朋友真得感觉到不好意思了,马上就从楼递口往楼下逃跑。还听到他们说着:“我们不要喜糖,我们是来看新娘子的。”说话时,他们还加快了逃跑的速度。
求点击、求评论、求推荐、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
奶奶笑着说:“孙女啊,奶奶有件事想跟你商量商量,不知你能听得进奶奶说的话吗?”老奶奶的一只手还去拉着孙女的手说着。
“奶奶,你有什么吩咐就尽管说吧,孙女那敢不听你说的话呢?”叶松南的姐姐笑着说道。这时,她还没有猜到老奶奶要问什么问题。
“奶奶年岁大了,老了,总希望早日看到我的大孙女找个好婆家,也好让奶奶早日成为曾奶奶。那样子我就高兴了。前几天村中的周媒婆来到我们家,她说有人托她上门做媒,想给你介绍个对象,不知你的意思是如何的?”
“奶奶,这都什么年代了,还用得着别人做媒吗?我自己的婚姻我自己会解决的。”叶松南的姐姐笑着说道。
“唉,并不是奶奶要逼你,你看,跟你同年龄的几位邻居的女儿,人家都早就结婚了,叫我这做奶奶的怎么不急哦?孙女啊,年纪越大是越不容易找对象的,到时好一点的小伙子都被人家找光了,就怕到时找不到好的小伙子了。”叶松南的奶奶叹了口气地解释道。
“奶奶,不瞒你说,我早就有意中人,你们就不用操心了。到时我会把他带给你看就是了,你看了定会满意的。”叶松南的姐姐笑着说道。
“快说,快说,你说的意中人是哪个村子的哪位小伙子啊,怎么不早告诉奶奶我呢?”叶松南的奶奶急着问道。
“是我们同村的,这人的爸妈你都认识的,他家就是住上房的一户人家的儿子,前几年,他还刚从部队当兵退伍回来呢。”叶松南的姐姐说道。
叶松南的奶奶笑着说:“哎呀,这么大的事你也不跟我们说一声,这也得先跟我们商量商量的,不管谈没谈上,你总得跟我们说一下啊,这样吧,既然你已经谈上了对象,明个天我就叫周媒婆给你们俩做个媒,这样就算是有媒人了,也算是明媒正取,那就不会被人家说闲话了。”
“我们自己谈起来的婚姻也要请媒婆吗?我们可是自由恋爱的。奶奶,我看这请媒婆做媒的事就算了吧。”叶松南的姐姐不解的说道。
“要的,要的,无媒不成亲,不论如何还得找个媒人做一下形式,要不然会被人说笑话的,奶奶也会不高兴的。”叶松南的奶奶说道。
“奶奶,你可别不高兴啊,既然你都这么说了,那我就依你就是了,这下你总该高兴了吧?”叶松南的姐姐笑着说。
听到孙女这么说,奶奶高兴地说道:“好,好,你真是奶奶的好孙女,奶奶有你这样的孙女真是太高兴了,明早我就跟你爸妈说去,把这件事给早点给办妥来。”说着,叶松南的奶奶站起身子就要走。在要走时还说:“好孙女,早点休息,天不早了,你也该休息了。”
过不了几天,通过周媒婆从中搭线,很快双方的父母就把结婚的日子给确定了下来,并把定婚的彩礼也给说妥当了。
这一天,叶松南来找方兴田,在方兴田的家门口喊着:“方兴田,方兴田在家吗?”方兴田从家中走了出来,说道:“我在家的,你找我有事吗?”叶松南说:“方兴田,我姐明天就要结婚了,办酒席要借许多桌椅,我爸要我帮他去搬凳子,你能帮帮我一起去搬吗?”
方兴田笑着说:“怎么会不行的,可以啊,搬桌子怕是搬不动,但拿几只凳子还是没问题的。”方兴田马上就爽快地答应了下来。叶松南在说话时,还从口袋中抓了一把喜糖递给方兴田:“来,给你几个喜糖吧!”
村中每次摆酒席,所用的碗筷桌椅都是要向村中去借的,并要自己请人去搬来。家中摆酒食的猪肉蔬菜则是由男方提供。在订亲时节就说好需要定礼的数目。这就是稻谷几担、衣服几统,另外还要确定女方摆酒席所用的猪肉和蔬菜。
女方的酒席用于请女方自己的客人,第一天的晚上女方摆酒,第二天早晨新娘子出家。到了男方之后,就是男方的酒席了。要是女孩子是嫁到本村的,有时,有的人家既和女方有亲戚,也和男方是亲戚,这时往往就要喝上二次喜酒。
第二天早晨,很早就看到叶松南家来了许多客人,总共有二十多人的壮劳力,他们是来接新娘子的,帮助来抬嫁妆。周媒婆、叶松南的奶奶、叶松南的母亲、另外就是几位婶婶等,她们在一间房屋里给叶松南的姐姐化着妆。在中房的大厅中,男方来的客人正在装着要抬的结婚嫁妆,共有八、九杠左右。
接亲的人装放安装嫁妆,都准备妥当之后,等了许久,还不见新娘走出家门来,这时,有位接亲队伍的人,指着站在边上的一位背着个袋子的人说:“放鞭炮的,你先放个‘双响炮’催一下,叫他们快一些,要不然这样也太慢了。”
这时,那位放鞭炮的人从袋中拿出一只大鞭炮,点上了一根香烟,用香烟上的火放起了鞭炮来,只听到二声很响的“砰。。。啪”的声音来。这种被称为“双响炮”的大鞭炮声音很响,小孩子看到,都会用双手先把耳朵给闭上。
在房屋中化妆的几个人听到之后说:“放什么鞭炮啊,急什么呢?谁还不知道要快点吗?”她们听到鞭炮的响声,有点不高兴了。
叶松南的奶奶说:“你们去一个人和他们说去,就说马上就好了,告诉他们再耐点性子等一下吧!”这时,周媒婆从房屋中走了出来,对接亲队伍的人说:“就快好了,请你们再耐心的等一下吧。”说着又走回到房屋中去了。
他们化好了妆,等新娘子就要出家门时,叶松南的奶奶说:“孙女,妆化好了,现在你可以开始哭了。”
“奶奶,我就不要哭行吗?结婚是喜事,这也要哭的吗?”叶松南的姐姐说道。她可想听到奶奶说一个“行”字,但等到的却是她不同意地声音。
“不行的。孙女啊,这结婚按村中的旧风俗是一定得哭的,你就快开始哭吧。哭了以后家中就能发财一些,你就大声的哭吧!越哭的大声越好。”叶松南的奶奶说道。
“奶奶,我哭不出来。”叶松南的姐姐一脸无奈的说道。她还用手放在眼睛上擦了几下,想把眼泪给擦出来,但总是不成功。这要去装哭的事情还真是不容易。
“哭不出来也要哭的,慢慢来,想一想以前你妈打你时的情景,你就可以哭出来了,就当现在你妈要打你好吗?”叶松南的奶奶教着她学哭泣。
这时候,周媒婆也走了过来说道:“闺女,没关系的,你就慢慢来,想一想就能哭上的了。”她也来做起了工作。
“周婆婆,我想过了,真的哭不上来,我就不要哭了吧?”叶松南的姐姐急着说道,“是不是别人结婚也都会去哭的呢?”她还反问起了周媒婆来。周媒婆笑着说:“要的,要的,我做过媒的姑娘,在出嫁时都会哭的,我可没骗你。这可是村里的风俗,就得这么做的,要不然会被人们说笑话的,会说你不懂道理。”
叶松南的母亲看了想发脾气,又觉得不妥,便走到叶松南姐姐的跟前说道:“女儿,你哭不出来就让我来帮你吧!”说着,就用手指在叶松南姐姐的手臂上,用力的扭了一下。这时听到叶松南的姐姐“妈呀。。。”一声,之后就大哭了起来。叶松南的奶奶拿起一块红布盖在了姐姐的头上,扶着她走出了家门。
走在前面的周媒婆跑着去对放鞭炮的人说:“放鞭炮,快放小鞭炮,可以出门了,新娘子要出门啦。”放鞭炮的人拿起一串长长的小鞭炮放了起来。这时,在中房的大厅中响起了“噼噼啪啪”的小鞭炮声来。
接亲队伍中的抬嫁妆的人,马上抬起东西往中房外走去。在抬嫁妆人身后跟着新娘和周媒婆及几位陪伴的女孩子。叶松南的奶奶说:“孙女,你到了婆家可要孝顺婆婆知道吗?好了、好了,这下可以不要哭了”。听到奶奶这么说,这时候的孙女哭得更响了,开始时她是假哭,可现在她却是真哭了。
结婚队伍浩浩荡荡地往上房走去。这一路上,还听到噼噼啪啪的鞭炮声。几位小孩子跟在队伍的边上跑着、笑着、追赶着。村民也从家中走了出来,站在一边看着热闹,并在清点着嫁妆的数量。
“现在的女孩子结婚真是风光,有这么多的嫁妆抬着。”“就是,我们那时节结婚哪有这么多东西的?最多也就是两床被子和几只箱子了。你看,她家一抬起来就抬上了八杠,现在的人真是太幸福了。”“就是的,要怪就怪我们自己出生的不是时候,要是迟一些年份出生,我们结婚也就不一样了。”几位妇女站在一旁议论着。
中房距离上房并不远,从中房出来,经过村祠堂门后的几十个岭级,往北的方向再走上几百米,这时就可以到达上房的大门了。虽然路途不远,但这接亲队伍的一切依然按照村中的风俗进行着。
按周媒婆和叶松南奶奶的意见,就是在叶松南姐姐结婚时,一切按村中风俗来办,该有的一样都不能少。所以,在接亲队伍的排列上,也都是以传统的方式来着。排在第一位的是牵着耕牛的小孩子,他们找来了生产队中最壮的一头耕牛,在耕牛角上贴了红纸,由小孩子牵着走着来给接亲队伍带路。村民常称这为“踩牛路”,意思就是由耕牛帮助踩出一条新路来让接亲人行走。
排在接亲队伍第二位的是叶松南,他是作为小舅子排在了第二位的,任务就是来负责背蚊帐。这蚊帐也没什么特别之处,也就是家中平时所用的普通蚊帐而已,只是蚊帐是刚做成的新蚊帐,用一根毛竹杆把蚊帐围绕在上面用来背着,两头还各系着一根红布条,这样看着更显得喜庆。
接着就是抬杠子的人了。第一杠中是一只小木柜,这木柜是用来放木箱子的。在小木柜上放着一只梳妆箱,在这梳妆箱上放着一块红布,布上贴着几张面值十元的钞票。第二、三杠杆是二只大木箱子。第四杠是一只梳妆台;第五、六杠是棉被,第七杠是水桶木桶,第八杠是大脚盆、马桶等。
最后跟着的就是新娘和周媒婆,及几位陪伴的女孩。叶松南的姐姐哭着走着,边上的周媒婆及几位陪伴的女孩则边走、边说、边笑着,看着是那么地高兴。
接亲队伍刚到上房的大门,门口已站满了迎宾的人们。一位老太婆首先走上前去,从周媒婆手中接过新娘,牵着就往洞房走去。几位年轻的后生则前去帮抬杠的人,帮着解开系在嫁妆上的绳索,并把东西往新房中搬去。
一位老伯在一边给人们发着香烟:“你们辛苦了,你们辛苦了,先坐下歇一下子,先抽根烟喝口茶,慢慢来,这下到家了,什么都好说了。”
洞房设在二楼上,房中点燃着两根红蜡烛,房门上贴着喜庆的红对联,在房屋的墙壁上还贴着两个不大不小的喜字。这字是人们用手工剪起来的。在房屋的门口,站着许多来接喜糖的妇女和小孩,几位妇女们手中抱着小孩。
在房屋内的一条小桌子上还放着几盆花生、瓜子、糖果。新娘子头上盖着红布坐在床边上,房屋内站着一位伴娘,周媒婆走进走出,看着是那么的高兴。一阵热闹之后,房屋中静了下来。
几位小朋友从房子的楼梯中悄然无声的走了上来,在房屋门口探了下脑袋,很快又把身子躲了回去。他们是想来接喜糖的,但又觉得不好意思。周媒婆走到房屋门口说道:“你们别不好意思,想吃喜糖就进来拿吧?”
被周媒婆这么一说,这时,几位小朋友真得感觉到不好意思了,马上就从楼递口往楼下逃跑。还听到他们说着:“我们不要喜糖,我们是来看新娘子的。”说话时,他们还加快了逃跑的速度。
求点击、求评论、求推荐、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