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异岛 第三九章 盗墓世家
很多事情,不光是我所解释不了的,有些事情就连现代科学都无法解释。但是我相信,任何事情都不会是一个简单的孤立现象,其背后必有不为人知的原因——只是那个原因与真相不曾被我们发现……
就像当初蔡教授的同门师兄弟,被古玩收藏界誉为“地下学者”的文物鉴定大师沈不凡,在翻看无字书的时候两只眼睛莫名其妙的开始流血……继而用那把青铜短剑刺向自己!起初我们都以为沈不凡在无字书上面看到了什么诡异的事情——我们在后村终于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原来是沈继秋在那本书上涂抹了沈家祖传的剧毒……我们在知道真相之前,不同样对沈不凡遭遇的诡事感到惊惧不安吗?
蔡教授见我一直沉默不语,便起身说到:“不打扰你做生意了,我在海淀有个会议要参加,等开完会我再过来坐坐,你忙吧……”,蔡教授带着一脸倦容,无精打采的离开了我的古玩店。
就在蔡教授离开后不久,古玩街南头的齐老板急匆匆进了我的店子。
“老弟,我可是听说了啊,你这回做的可真不仗义!你怎么能帮着他们去探墓寻宝呢?你这不是断咱们自己人的财路吗?潘爷可是放出话儿去了:今后谁要是再跟官家合作,就把他从这条街上撵走……老弟我是看你人实诚,这才跑过来给你提个醒儿,以后可不要再干这种蠢事了,你这不是找骂吗!”
齐老板一进来就泼了我一头冷水,这也是我预料之内的。姚俊早就说过,在这条街上能站稳脚跟的铺子,背后多数都有一个庞大的盗墓世家做“靠山”,他们在铺面上出手的那些值钱的宝贝,大多数是从各地盗墓得来的——那些盗墓世家在得手以后,会在第一时间将宝物转移到与他们有固定合作关系的古玩店来,并且古玩店会及时联系买家,将其出手——为了安全起见,古玩店只会把真正的宝贝卖给“熟人”,那些买家也都是固定的主顾。
说白了,古玩街上的这些铺子,充其量就是盗掘、贩卖甚至走私文物活动的一个合法的中转站,古玩店在整个利益链条上最多就是个“皮条客”的身份!
齐老板所说的“潘爷”,名叫潘彧,是湖北荆州人。
潘彧的祖上有一人名叫潘鹤尧,曾经是清初巡抚荆湘一带的地方大员。此人在地方为政十余年,指使家人、亲信盗墓无数,致使荆湘一带几无完墓!到了潘鹤尧的玄孙潘树彪那一辈,潘家族人盗墓的技术与手段已经发展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从此,荆楚潘家在发冢掘金界有了显赫的一席之地。
从顺治年间,一直到民国后期,荆楚潘家始终以盗墓世家的姿态活跃在江南一带;解放后,潘家遭到了人民政府的严厉打击,从此便在盗墓界销声匿迹,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潘彧、潘朗父子二人又打出了荆楚潘家的旗号,并很快在潘家园站稳了脚跟。这些年,潘家一直以买卖楚国铜器而闻名圈内,这就更加印证了“荆楚潘家”的旗号!因为盗墓世家所做的买卖,也同样带有很浓的地域色彩和地方特征——他们往往能够长期垄断某一地方的文物来源,因为他们深谙当地的墓葬分布规律与布局,往往能够赶在别人前面找到大墓。
古玩街上除了荆楚潘家之外,还有几十家与潘家有着类似背景的商铺,比方说南街的老齐家,祖上在嘉庆年间就是名震江淮一带的盗墓世家;东二胡同的江家,据说在晚清的时候,是活跃在江浙一带的盗墓世家;而我们斜对面的周家,听说他们的家族势力垄断关中发冢掘金界已有七百余年!
很多时候,盗墓世家其实并不亲自参与现场盗掘,他们只是充当幕后老板,花钱雇人替他们挖掘盗洞;当然,你不能不佩服他们的能耐:仅凭眼观、耳闻、目视、鼻嗅,就能够准确判断出大墓所在的方位,很多时候工人帮他们挖掘的盗洞居然能够直接打到主墓室之内,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盗墓世家探墓的那四项基本功,也被圈内称之为“望、闻、问、切”!
望,就是白天居高远眺,观察山川河流的地理走势,以此来品判当地“风水何如”;晚上就要仰视星空,观察当地与星宿之间的风水勾连。
闻,就是盗墓者自己所说的“捕风捉影,道听途说”……每到一处,首先打听当地的一些古老传说与风土习俗,从中捕捉任何有关“墓葬”的蛛丝马迹;当然,上了年纪的老人是他们重点关注的对象。
切,就是给土地把脉。他们先用洛阳铲或是探针钻地打土,将翻上来的泥土按顺序摆列,通过泥土的颜色、气味、成分构成,来分析判断地下是否有墓、是什么时期的墓葬。
问,就是扮作文物贩子,到各个地方走家串户高价收古董……当他们发现谁家有“真家伙”,便会神不知鬼不觉间套取事主的话:你这是在哪发现的?还在什么地方见过类似的东西?有没有听说过谁家有稀罕玩意……可以说:他们所问的每一句话都包藏祸心!
你手里的金牌、收藏、推荐,砸过来,好不好?……欢迎读者们提出各种辛辣批评和意见……紫寒衷心拜谢!
就像当初蔡教授的同门师兄弟,被古玩收藏界誉为“地下学者”的文物鉴定大师沈不凡,在翻看无字书的时候两只眼睛莫名其妙的开始流血……继而用那把青铜短剑刺向自己!起初我们都以为沈不凡在无字书上面看到了什么诡异的事情——我们在后村终于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原来是沈继秋在那本书上涂抹了沈家祖传的剧毒……我们在知道真相之前,不同样对沈不凡遭遇的诡事感到惊惧不安吗?
蔡教授见我一直沉默不语,便起身说到:“不打扰你做生意了,我在海淀有个会议要参加,等开完会我再过来坐坐,你忙吧……”,蔡教授带着一脸倦容,无精打采的离开了我的古玩店。
就在蔡教授离开后不久,古玩街南头的齐老板急匆匆进了我的店子。
“老弟,我可是听说了啊,你这回做的可真不仗义!你怎么能帮着他们去探墓寻宝呢?你这不是断咱们自己人的财路吗?潘爷可是放出话儿去了:今后谁要是再跟官家合作,就把他从这条街上撵走……老弟我是看你人实诚,这才跑过来给你提个醒儿,以后可不要再干这种蠢事了,你这不是找骂吗!”
齐老板一进来就泼了我一头冷水,这也是我预料之内的。姚俊早就说过,在这条街上能站稳脚跟的铺子,背后多数都有一个庞大的盗墓世家做“靠山”,他们在铺面上出手的那些值钱的宝贝,大多数是从各地盗墓得来的——那些盗墓世家在得手以后,会在第一时间将宝物转移到与他们有固定合作关系的古玩店来,并且古玩店会及时联系买家,将其出手——为了安全起见,古玩店只会把真正的宝贝卖给“熟人”,那些买家也都是固定的主顾。
说白了,古玩街上的这些铺子,充其量就是盗掘、贩卖甚至走私文物活动的一个合法的中转站,古玩店在整个利益链条上最多就是个“皮条客”的身份!
齐老板所说的“潘爷”,名叫潘彧,是湖北荆州人。
潘彧的祖上有一人名叫潘鹤尧,曾经是清初巡抚荆湘一带的地方大员。此人在地方为政十余年,指使家人、亲信盗墓无数,致使荆湘一带几无完墓!到了潘鹤尧的玄孙潘树彪那一辈,潘家族人盗墓的技术与手段已经发展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从此,荆楚潘家在发冢掘金界有了显赫的一席之地。
从顺治年间,一直到民国后期,荆楚潘家始终以盗墓世家的姿态活跃在江南一带;解放后,潘家遭到了人民政府的严厉打击,从此便在盗墓界销声匿迹,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潘彧、潘朗父子二人又打出了荆楚潘家的旗号,并很快在潘家园站稳了脚跟。这些年,潘家一直以买卖楚国铜器而闻名圈内,这就更加印证了“荆楚潘家”的旗号!因为盗墓世家所做的买卖,也同样带有很浓的地域色彩和地方特征——他们往往能够长期垄断某一地方的文物来源,因为他们深谙当地的墓葬分布规律与布局,往往能够赶在别人前面找到大墓。
古玩街上除了荆楚潘家之外,还有几十家与潘家有着类似背景的商铺,比方说南街的老齐家,祖上在嘉庆年间就是名震江淮一带的盗墓世家;东二胡同的江家,据说在晚清的时候,是活跃在江浙一带的盗墓世家;而我们斜对面的周家,听说他们的家族势力垄断关中发冢掘金界已有七百余年!
很多时候,盗墓世家其实并不亲自参与现场盗掘,他们只是充当幕后老板,花钱雇人替他们挖掘盗洞;当然,你不能不佩服他们的能耐:仅凭眼观、耳闻、目视、鼻嗅,就能够准确判断出大墓所在的方位,很多时候工人帮他们挖掘的盗洞居然能够直接打到主墓室之内,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盗墓世家探墓的那四项基本功,也被圈内称之为“望、闻、问、切”!
望,就是白天居高远眺,观察山川河流的地理走势,以此来品判当地“风水何如”;晚上就要仰视星空,观察当地与星宿之间的风水勾连。
闻,就是盗墓者自己所说的“捕风捉影,道听途说”……每到一处,首先打听当地的一些古老传说与风土习俗,从中捕捉任何有关“墓葬”的蛛丝马迹;当然,上了年纪的老人是他们重点关注的对象。
切,就是给土地把脉。他们先用洛阳铲或是探针钻地打土,将翻上来的泥土按顺序摆列,通过泥土的颜色、气味、成分构成,来分析判断地下是否有墓、是什么时期的墓葬。
问,就是扮作文物贩子,到各个地方走家串户高价收古董……当他们发现谁家有“真家伙”,便会神不知鬼不觉间套取事主的话:你这是在哪发现的?还在什么地方见过类似的东西?有没有听说过谁家有稀罕玩意……可以说:他们所问的每一句话都包藏祸心!
你手里的金牌、收藏、推荐,砸过来,好不好?……欢迎读者们提出各种辛辣批评和意见……紫寒衷心拜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