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小说 > 还珠之逍遥

正文 13第十二章 入主承乾宫

    雍正驾崩,对外的说法是急病而死,内部的调查却一日紧过一日,后宫和养心殿的奴才被血腥清洗了一遍,苏培盛也被关押起来严厉审问,庄亲王允禄、果亲王允礼两位亲王主要负责相关人的审问,朝中满汉大臣分别以鄂尔泰张廷玉为首,奉诏准备宝亲王的登基大典,领侍卫内大臣丰升额,步军统领衙门奉命严格控制四九城。

    九月初三,宝亲王弘历正式登基,改年号乾隆,尊生母熹贵妃为圣母皇太后。

    雍正中毒一案,轰轰烈烈的查了半个月,最后终于在圆明园养心殿的书架暗格里发现了一个装满丹药的锦匣,正是道士奉雍正旨意所炼出的据说能延年益寿的丹药,经太医检查,在那丹药的表层涂着一层毒药,正是雍正所中之毒。

    于是乾隆下旨,将两名道士处死,所在道观的道人都流放,雍正皇帝的死所造成的波澜就这样平静下来。虽然还有很多疑点,比如那毒是涂在丹药的表面,为什么在绿豆汤里会发现那么大的量,不过,既然新帝已经下旨处置了犯人,其他人也就不敢再查下去,毕竟这新皇帝也是嫌疑人之一,雍正帝已经驾崩,现在主宰大家生死的是乾隆帝,万一……

    所有生出这个万一想法的人都赶紧将心底的一丝怀疑压下去,哪来什么万一?皇上的孝顺是当然圣祖爷也是称赞过的,绝不会做出那样大逆不道的事。

    于是,在所有人的默不作声中,雍正之死就落下了帷幕。

    只有弘昼心中发寒,他几乎可以肯定雍正之死是乾隆下的手,但当时听到雍正所用的绿豆汤是额娘宫里送去的,他这些天一直惴惴不安,不知道乾隆是不是打算来个一箭双雕,在雍正之后要除掉自己。

    雍正下葬后,弘昼回了和亲王府,刚一进门就双腿一软,幸亏身边的太监机灵,扶住了。第二天,就告了假不去上朝,乾隆派来了太医,诊得结果是由于先帝驾去,和亲王悲痛过度,需将养些日子,从此弘昼行事越发的荒唐起来,办差推脱,上朝不去,后来居然还开始办起生丧,不过这都是后话了。

    九月初三这天,乾隆在太和殿登基,这天晚上,他宿在乾清宫,吴书来带着太监宫女伺候他洗漱后,便退到了外间守夜。

    寝房的门关上后,乾隆静静的躺在龙床上,看着明黄色的床帏和帐顶,长长的吁了一口气,这十天以来,他每天晚上都难以入睡,因为他的整个计划最后一步还没做,直到昨天下午,他借着吊唁雍正的名义,一个人关在在圆明园的养心殿里呆了一个时辰,出来才算真的放下心来,今天登基大典顺利完成,这天下将再没什么能让他惧怕,现在回想起来,整个刺杀过程顺利得让他感觉神明保佑。

    时间倒回到半年前,弘历终日在北京城内转悠,一日,他看见一个卖糖画的小摊子,看着淅淅沥沥的糖汁不一会就凝成了画,一瞬间便如醍醐灌顶。

    一个人亲手买了大袋的砂糖带回了乐善堂,藏在书房里,借着通宵处理事务的名头,慢慢的试验着,时间是二月,房里还烧着炭火,将砂糖放在瓷杯中,置于炭火盆里,看着白色的砂糖慢慢变成透明的糖汁,弘历简直兴奋的不能自已。

    待砂糖全部融成汁后,将瓷杯从炭火中取出来,放在窗外面,寒冷的天气很快就让糖汁凝成一块,将糖块取出来,用刀在中间掏出一个小坑,放上毒药的代替品面粉,再慢慢在坑里注入新的糖汁,新的糖汁冷却凝固后,成品就出来了。

    弘历在书房里试过多次,要让糖汁在火中的时间刚好,不能出现焦色,要将糖块磨成色子大小,在放毒后重新灌糖汁时要非常小心,分成三次最好。

    当这些条件都成熟后,最后一批糖块出来非常规整,弘历终于将藏在暗格里的毒药小心的用了进去,这时候已经是五月底了,苏格格给他生下了三阿哥,但此时多了一个儿子的喜悦完全比不上他内心的激动。

    六月去圆明园的时候,弘历带着毒药一起去的,怕天气太热糖会化掉,便借口太热,每日他屋子里的冰块不断,每天去养心殿他都会带上一块糖,只是一直没有机会下手,但也让他试出来从平湖秋月到养心殿的路上不怕糖会化掉。

    就这样过了两个多月,到了八月二十三,弘历揣着毒药在养心殿外遇上了裕妃派来送绿豆汤的宫女,他便主动要表孝心亲自送进去,将玻璃碗捧在胸前,前面是领路的小太监,吴书来跟在身后,没有人看见他的左手轻轻将汤盅的盖子揭开,藏在左袖中的糖块滑了进去,透明的糖块看起来和绿豆汤里飘着的一片片冰一样,看不出区别,只不过一瞬间就沉到了盅底。里外都有冰块,糖会化得很慢。

    进了养心殿,弘历故意要了一碗绿豆汤喝,雍正也喝了,还让苏培盛试了毒,三个人都没有问题。

    直到未时弘历离开了,雍正忙着批了一个时辰的折子后,捧着绿豆汤自己喝了起来,因为先前苏培盛试过毒,这绿豆汤一直放在角落的冰块上没人动,他便没有让苏培盛进来伺候试毒,放心的用了。

    半个时辰后,苏培盛进门来发现雍正七窍流血的坐在龙椅上,接下来才是后面的事情。

    弘历知道雍正死后宗人府必定会严查,虽然他用过绿豆汤少了不少嫌疑,但他不愿意自己登基后会有质疑的声音,不过,作为隐形太子,他经常跟在雍正身边处理事务,知道一些雍正的私事,在养心殿的书架上有个暗格,里面有雍正平时服用的丹药,据说能延年益寿。

    弘历在九月初二这天,说自己明日将要登基,想到圆明园的养心殿吊唁一番,没有人敢说不,也不能说。弘历一脸哀戚之色站在养心殿里,挥手让伺候的奴才全部下去后,悄悄的打开暗格,果然装丹药的锦匣还在里面,将毒药慢慢滴在一颗颗的丹药上后,又轻轻的放了回去。

    弘历在养心殿待了一个时辰,痛苦一番,做足了姿态,才回了皇宫,准备着第二天的登基大典。

    果然,九月初八这天,宗人府终于发现了那个装丹药的匣子,一切按照乾隆所想的那样平息下来。

    九月二十四日,乾隆以日代月守完了孝,便下了两道圣旨,第一道就是将高家抬入满洲镶黄旗,第二道就是大封后宫。

    嫡福晋富察氏为皇后,侧福晋高氏为贵妃,侧福晋乌拉那拉氏为娴妃,格格富察氏追封哲妃,格格苏氏为纯嫔,格格金氏、珂里叶特氏、黄氏、陆氏和陈氏为贵人,其余的一些侍妾封了几个答应。

    由于要守孝,所以并没有行册封礼,但是依然让所有人心里都猜测不已。

    朝中众人感慨高贵妃的圣眷之浓,又隐隐担心乾隆如此迷恋美色,高斌父子也都官职在身,这高贵妃不会是妲己转世,媚主祸上的吧?不过众人都是心中偷偷的想想而已,新官上任三把火,何况是新帝登基,此时正是志得意满意气风发,谁也没胆子去试乾隆的火能烧得多旺。

    接到圣旨后,福儿在心中嘲笑不已,本来乾隆喜爱高贵妃,所有人都看不起高贵妃包衣奴才的出身,但是谁也不敢当面说什么,但他偏偏下的第一道圣旨就是给高家抬旗,这不是将高贵妃的包衣奴才身份明晃晃的永久挂在了身上。

    抬旗抬旗,正因为不在旗,才会有抬旗的说法,从今以后,世人想到乾隆皇帝的高贵妃,第一反应就是“皇帝非常宠爱第一道圣旨就由包衣抬入满洲镶黄旗”,恐怕史书上也会写“高贵妃,原包衣出身,后抬入满洲镶黄旗”。不过,只顾着高兴地高玉兰和高氏一家,还有只想着一雪前耻的乾隆都没有想那么多。

    容嬷嬷跟着福儿听到了封妃的圣旨后,愤愤不平,都是侧福晋,格格满洲贵女先帝钦赐只是封妃,一个包衣奴才居然封了贵妃。

    福儿听着容嬷嬷的抱怨后轻轻一笑,想来如果不是一个“孝”字压在乾隆头上,他是恨不得直接赐死自己的吧。

    不得不说福儿的确很了解乾隆,在下圣旨的前一刻,乾隆都想直接给她一杯毒酒,但是先帝刚死,他就赐死先帝钦赐的侧福晋的话,难免引人猜忌,先前雍正之死本就结案结的模糊,现在他不能再授人以柄,要除去福儿只能等几年在找借口,于是恨恨的封了妃。

    福儿没兴趣管他,只吩咐容嬷嬷和雨霖领着奴才整理东西,准备搬进承乾宫。

    封妃之后,皇后赐住长春宫,高贵妃赐住储秀宫,纯嫔赐住翊坤宫,金贵人和海贵人住在了启祥宫的侧殿,其他一些不太受宠的人就放到了钟粹宫和永和宫的侧殿,福儿分到的是与钟粹宫和永和宫一样的东六宫之一的承乾宫。

    只是因为皇帝一般起居多在养心殿,少部分时间在乾清宫,而乾隆又将长春宫和储秀宫之间的咸福宫留下来作为自己偶尔的住处,所以,皇帝的绝大多数时间都活动在西六宫的范围,所以不受宠的人就被乾隆全部放到了东六宫。

    住进了承乾宫,趁着奴才还没分下来,福儿就让雨霖和叶庆去联系上了之前埋下的人,拿到名单之时,福儿不得不感慨这位姓胡的神秘人势力之大,各宫之中都有不少于三个人,包括皇太后带去慈宁宫的奴才,在内务府还没有派下来新进宫的宫人也有不少。也因此,福儿肯定了这不是弘时留下来的势力,若有这么多人可用,最后哪会被害的那样凄惨。

    “之后肯定会重新分派奴才,这承乾宫内部必须全部是我们的人,外围么,就放几个人进来,水至清则无鱼,有时候还是要靠他们传传消息,其他各宫都要两个以上的人进去,但是不要让人发现和承乾宫有关系。”福儿将名单烧了,吩咐着雨霖和叶庆。

    “是,娘娘!”

    终于,最强大的敌人没有了,剩下的两个人,接下来这后宫就是她的战场,不是和那些妃嫔斗,而是和这宫里最有权势的两个人厮杀,乾隆没有雍正那么可怕,但是却比雍正不好对付,雍正在处理一个人前会衡量各方利益,但乾隆全凭自己感情行事,他看中的只有自己的面子。

    福儿抬头看着窗外的天空,淡淡一笑。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