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77、在银川溜达了一圈
银川是个多民族的城市,虽然许多民族已被汉化,但是在街上仍然能感觉得出来区别。抵达银川的第三天,我真正的在市区里转了几圈。万里无云的天空,依然跟前两天一样。直到现在我都清楚的记得,那蓝得晶莹通透的天到底有多美。
我住的酒店附近,有一个广场,那座建筑酷似北京天安门。很多游客在网上都在笑,这是山寨版。它坐落在银川老城南薰路与中山南街交叉口处,门楼坐北朝南,前面有开阔的广场,是银川举行重大庆典与集会的地方。
群众习惯上这座建筑叫“南门楼”,是银川古城六大城门之一,也是目前唯一保存下来最完整的城门楼。
这边的伊斯兰风情需要穿梭大街小巷才能体验到,好些回族的人民戴着帽子,一眼就知道他们是少数民族,不过脸上的表情都很善意,看起来蛮好相处的。什么手抓羊肉,什么羊杂碎,羊头汤,总而言之不是羊就是牛。我看到羊已经有些后怕,上火得厉害,声音沙哑了许多。
在南门楼附近逛了一会,然后向鼓楼走去。这天是国庆节,街道上人潮汹涌,热闹得很。穿过银川的标志,看样子那应该是个凤凰。顺着人行道走,倒是感觉到浓烈的节日气氛。
中山南路,街道牌的指示,我当时正在这条街上。边走看边,用眼去感受宁夏首府的魅力。有高楼大厦,也有仿古建筑,商铺林立得整整齐齐,各式各样的商品一应俱全。
走着走走,就走到鼓楼了。当初我的挚友小安来这边出差,拍过该楼的相片,我羡慕不已。等到自己来到时,才发现期盼与现实永远都是两回事。这座鼓楼,据说始建于1821年,之前还悬着一口大钟经过数次修建,最终变成现在看到的模样。
我没有走近,只是在对面马路拍了几张照片而已。鼓楼还是很雄伟的,一看到这些我就会想起西安,那个钟楼也是十分漂亮。
鼓楼的对面,是个鸟语花香的地方。不知道是节庆日的问题,还是平常也都这样,人行道上铺满了花卉,看起来增添了不少喜庆。很多游客都在这一头拍照,也许大家跟我一样,觉得这样能将整座鼓楼取景下来。
途径银川宾馆,之后便是繁华商业区了。有好几间大型商场,我跟母亲进去逛了圈,跟我们这边的没什么两样。也难怪,都城市化了,免不了都是大同小异的。只是这座城市经济好些,那座稍微差些而已。银川作为宁夏的经济中心,自然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伊斯兰教穆斯林礼拜的地方叫清真寺,我很喜欢这类的建筑,非常的有格调,也非常的特别。听说他们平常礼拜的时候需要拜倒叩拜。而先知穆罕默德,在世界拥有诸多教徒。
古兰经,之前在呼和浩特时已经提过。里面的话,就像佛经里面一样。对于信奉的人来说,这是一种认知,更是一种追求。他们有着信仰,那是一种精神,也是种生活。我们无从批判他人的宗教信仰,而我更认为一个没有信仰的人是空洞的。这不是指非得崇拜神明,而信仰包含了人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等等。是一种心灵的产物,也是个人意识行为,许多人没有信仰,所以他们时常觉得茫然,空虚。尊重任何一个民族的习俗,要做什么事前牵涉到他人,更要懂得征询之后再做决定。
这里的信仰,并不仅仅表现在宗教上,还有爱好,寄托等等。一个人的信仰,取决于精神高度,更决定了这个人的思想修为。爱画画,爱唱歌,爱写作,爱弹琴,只要真心的投入感情,都可以称之为信仰。
进去清真寺前,我看到了一群回民大叔。碍于宗教问题,我还特意问了他们可不可以拍照,毕竟有些清真寺是不能随便拍的。得到他们的答复后,我才放心在里面游览。
绿色的顶,白色的墙,伊斯兰的世界,神秘而又美丽。
一个回民大叔见到我,笑脸盈盈的问:“小妹妹,你是来采访的吗?”
我背着单反,时常被人误会。记得上次在浦江也是这样,人家还以为我是记者。难不成是我时常跟文字打交道,身上有那种气息?
旁人的误会,倒是三言两语可以解释,于是我答道:“大叔,您误会了,我是游客,刚到银川。我一直都很喜欢清真寺,所以进来看看,不打扰你们吧?”
我并不知道他的来头,自然要小心应对的。客气说话本就是一个人必须具备的修养,再者询问是否打扰别人,那也是出于尊重。
大叔见我这般懂礼貌,笑容满面,他连连摆手:“没有没有,怎么会呢!能让你喜欢,证明清真寺有吸引力啊!你继续吧!我不打扰你了!”
他走向另一边,跟其他的人说起了话,窃窃私语,然后望向我这边。开始我还以为他们不喜欢我的存在,只是场面上客套而已。没想到其他人也望向我这边,不时露出笑意,我这才放下心来。
离开清真寺,我发现沿途有很多小吃店,只是口味不大适合我而已。时间还早,我们一起在街上继续晃荡。脚走过的地方,就是足迹。若干年后,我仍然清楚的记得,当初自己曾在西北的大地上,走了好几个小时。
银川有BRT,这是我想都没有想过的事情。所谓BRT,就是一种介于快速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之间的新型公共客运系统,被人称之为地面上的地铁系统,是一种大运量的交通方式。
想不到远在西北,能看到城市化进程这么厉害。在站台的边缘,母亲不解我为什么这样的表情,我喃喃自语:“银川有BRT,我真的想不到。”
而后,母亲听完我讲解,她终于明白了。瞧着她若有所思的样子,估计她的内心也跟我一样在想,银川怎么会有BRT的?
新浪微博Sa柔儿,写作只为快乐,与复杂无关。
我住的酒店附近,有一个广场,那座建筑酷似北京天安门。很多游客在网上都在笑,这是山寨版。它坐落在银川老城南薰路与中山南街交叉口处,门楼坐北朝南,前面有开阔的广场,是银川举行重大庆典与集会的地方。
群众习惯上这座建筑叫“南门楼”,是银川古城六大城门之一,也是目前唯一保存下来最完整的城门楼。
这边的伊斯兰风情需要穿梭大街小巷才能体验到,好些回族的人民戴着帽子,一眼就知道他们是少数民族,不过脸上的表情都很善意,看起来蛮好相处的。什么手抓羊肉,什么羊杂碎,羊头汤,总而言之不是羊就是牛。我看到羊已经有些后怕,上火得厉害,声音沙哑了许多。
在南门楼附近逛了一会,然后向鼓楼走去。这天是国庆节,街道上人潮汹涌,热闹得很。穿过银川的标志,看样子那应该是个凤凰。顺着人行道走,倒是感觉到浓烈的节日气氛。
中山南路,街道牌的指示,我当时正在这条街上。边走看边,用眼去感受宁夏首府的魅力。有高楼大厦,也有仿古建筑,商铺林立得整整齐齐,各式各样的商品一应俱全。
走着走走,就走到鼓楼了。当初我的挚友小安来这边出差,拍过该楼的相片,我羡慕不已。等到自己来到时,才发现期盼与现实永远都是两回事。这座鼓楼,据说始建于1821年,之前还悬着一口大钟经过数次修建,最终变成现在看到的模样。
我没有走近,只是在对面马路拍了几张照片而已。鼓楼还是很雄伟的,一看到这些我就会想起西安,那个钟楼也是十分漂亮。
鼓楼的对面,是个鸟语花香的地方。不知道是节庆日的问题,还是平常也都这样,人行道上铺满了花卉,看起来增添了不少喜庆。很多游客都在这一头拍照,也许大家跟我一样,觉得这样能将整座鼓楼取景下来。
途径银川宾馆,之后便是繁华商业区了。有好几间大型商场,我跟母亲进去逛了圈,跟我们这边的没什么两样。也难怪,都城市化了,免不了都是大同小异的。只是这座城市经济好些,那座稍微差些而已。银川作为宁夏的经济中心,自然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伊斯兰教穆斯林礼拜的地方叫清真寺,我很喜欢这类的建筑,非常的有格调,也非常的特别。听说他们平常礼拜的时候需要拜倒叩拜。而先知穆罕默德,在世界拥有诸多教徒。
古兰经,之前在呼和浩特时已经提过。里面的话,就像佛经里面一样。对于信奉的人来说,这是一种认知,更是一种追求。他们有着信仰,那是一种精神,也是种生活。我们无从批判他人的宗教信仰,而我更认为一个没有信仰的人是空洞的。这不是指非得崇拜神明,而信仰包含了人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等等。是一种心灵的产物,也是个人意识行为,许多人没有信仰,所以他们时常觉得茫然,空虚。尊重任何一个民族的习俗,要做什么事前牵涉到他人,更要懂得征询之后再做决定。
这里的信仰,并不仅仅表现在宗教上,还有爱好,寄托等等。一个人的信仰,取决于精神高度,更决定了这个人的思想修为。爱画画,爱唱歌,爱写作,爱弹琴,只要真心的投入感情,都可以称之为信仰。
进去清真寺前,我看到了一群回民大叔。碍于宗教问题,我还特意问了他们可不可以拍照,毕竟有些清真寺是不能随便拍的。得到他们的答复后,我才放心在里面游览。
绿色的顶,白色的墙,伊斯兰的世界,神秘而又美丽。
一个回民大叔见到我,笑脸盈盈的问:“小妹妹,你是来采访的吗?”
我背着单反,时常被人误会。记得上次在浦江也是这样,人家还以为我是记者。难不成是我时常跟文字打交道,身上有那种气息?
旁人的误会,倒是三言两语可以解释,于是我答道:“大叔,您误会了,我是游客,刚到银川。我一直都很喜欢清真寺,所以进来看看,不打扰你们吧?”
我并不知道他的来头,自然要小心应对的。客气说话本就是一个人必须具备的修养,再者询问是否打扰别人,那也是出于尊重。
大叔见我这般懂礼貌,笑容满面,他连连摆手:“没有没有,怎么会呢!能让你喜欢,证明清真寺有吸引力啊!你继续吧!我不打扰你了!”
他走向另一边,跟其他的人说起了话,窃窃私语,然后望向我这边。开始我还以为他们不喜欢我的存在,只是场面上客套而已。没想到其他人也望向我这边,不时露出笑意,我这才放下心来。
离开清真寺,我发现沿途有很多小吃店,只是口味不大适合我而已。时间还早,我们一起在街上继续晃荡。脚走过的地方,就是足迹。若干年后,我仍然清楚的记得,当初自己曾在西北的大地上,走了好几个小时。
银川有BRT,这是我想都没有想过的事情。所谓BRT,就是一种介于快速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之间的新型公共客运系统,被人称之为地面上的地铁系统,是一种大运量的交通方式。
想不到远在西北,能看到城市化进程这么厉害。在站台的边缘,母亲不解我为什么这样的表情,我喃喃自语:“银川有BRT,我真的想不到。”
而后,母亲听完我讲解,她终于明白了。瞧着她若有所思的样子,估计她的内心也跟我一样在想,银川怎么会有BRT的?
新浪微博Sa柔儿,写作只为快乐,与复杂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