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卷 第二百三十三章 通行证
张志祥也急呀,到京城的传书是一封又一封,信鸽回来了,却没有传回任何消息,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百胜省和百果省的救援队不请自来,积极救灾。而且听百果省的救援人员说,何伯爵早在八月十八就传出了消息,并开始了准备,百胜省的人提前就在关内府边界驻扎了,不然王勇不可能在三天内赶到重灾区。救灾的人中有一个半大的孩子,手持一个喇叭样的东西,不停宣传,说他是百胜省刘都督的儿子,何伯爵的弟子,同时代表政王爷、何伯爵、刘都督看望灾区百姓。张志祥知道肯定就是小勇了。张志祥在关外府参加学校落成典礼就看见过那种喇叭状的东西,可以放大人说话的声音。张志祥太平关的时候,还知道何伯爵有专业的工程队,有超前的眼光,有大型的施工机械。灾区重建,还是要有何伯爵的支持,才能又快又好。
已快到晚饭时间,何伯爵早就停止了研究,听到隔雪省张大人的代表到了,当然就叫人开门,先放进来。
蔡高华见到何伯爵,深深鞠躬行礼:“何伯爵,鄙人蔡高华,忝为张大人的师爷,代表张大人拜见何伯爵!”
这个名字好熟悉啊!在场的人都有点吃惊,小武终于想起来了:“你叫蔡高华?就是霜林省青霜府以前的府台?”
“正是鄙人。这位就是何伯爵的高足刘武刘公子吧?”蔡高华被革职后,滞留京城。张志祥回京述职后碰到了他。以前在北疆做父母官的,都是不得志的人,也就有点惺惺相惜。蔡高华本身的文采能力并不差,只是在北疆为官时心中不平衡,对百姓关心不够,正巧碰上了骆至善那个钻牛角尖的人和小武那个在何伯爵面前表现的人,几方面共同推动,才丢了官。张志祥同情他,两人谈论之后,蔡高华就成了张志祥的师爷。从府台到师爷,身价大跌。可是北疆贫困,即使当府台也没有多少油水,他以前也没有贪赃枉法,积蓄不多。为了一家人的生活,也没有办法。
小武觉得有点不好意思:“蔡先生,我就是刘武。”
何伯爵一向是不会注意这些人物的,一般也不参与与人的闲谈。他工作的时候就认真工作,休息的时候就陪伴水仙,带带何薇,或者干脆散心。他关注的人,除了自己周围的人,主要是东土和南岭的敌人。好一会儿才想起蔡高华是谁。何伯爵微微一笑:“蔡先生,你可能听说你是栽在谁手里了吧?你没有怨恨吗?怎么还会到这里来?”
“何伯爵,以前我是很有怨恨的。我蔡高华科举高中,不会溜须拍马,候补多年,不得已到人人都不想来的北疆来。我也没有贪赃枉法,却被革职。经过张大人的开导,我才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不能怨天尤人,而应积极进取。何伯爵胸怀广阔,连蒙匈人都能善待,不会为难我的。这次也是为了灾区百姓,不是个人利益。张大人自己走不开,他下面只有我对北疆熟悉一些,就派我来了。”蔡高华很坦然。如果放不下,他确实不会到这里来。
“你能这样想,也是好事。你的事情较多,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清楚的。该开饭了,我们就把饭吃了再说。我这里生活简单,希望你多多担待。”
“何伯爵客气了!鄙人早有耳闻,何伯爵生活朴素,富贵不忘本。鄙人也是出身贫寒,知道分寸的。”
“好了,吃饭!吃饭不谈公事!”
由于事情较多,大家都没有闲心喝酒。吃过晚饭,开始了正式的会谈。“何伯爵,张大人派我来,希望您能支持一下灾区重建的事情。”
“我已经知道了,而且做了一些考虑和准备。我想先修城镇,尽快恢复生产和经营。希望最好是在原址附近择地新建,这样更好规划和施工。”
“何伯爵,你的眼光看得更远,有您的想法。张大人的意思是尽量在原址重建,先让百姓安定下来。因为灾区太宽,百姓受灾之后也拿不出多少钱。隔雪省的经济比以前的百果省要好一些,比现在的百果省就差远了。官府也拿不出多少钱。”
“如果按你们的意思,我确实出不了多少力,但是大概五年后就可能又要重建。我认为不值得。钱的问题好说。百姓可以贷款,可以分期付款。灾区除了房屋,损失并不是很大。当然如果你们执意要按照你们的方案做,我可以同意。你回去后可以跟张大人再商量一下,还可以跟灾区百姓商量一下。甚至不同地方区别对待,一些新建,一些在原址重建。”
“何伯爵,新建还涉及工匠的问题。我听说太平关的改建还正在进行,关外府的改建还在计划中,应该不会有多少人到灾区去吧?”
“这个问题我也考虑过了。我已经传信,在霜林省和百果省招人。灾区的农村太分散,我照看不了,就由你们当地的工匠负责。我力争城镇的百姓在新居中过年。还有将近三个月的时间,应该来得及。”
“不可能吧?何伯爵,灾区范围几百里,大小城镇十几个!”
“没什么不可能!以前不行,现在可以了。举个例子,太平关够大吧?只要条件合适,现在我可以在两个月内新建一座那么大的城市。灾区应该没有那么大的城市吧!”现在又增加了那么多钢铁机械,有那么多帐篷和活动板房,有充足的粮食。新建不考虑影响交通,不受其它建筑影响,没有建筑垃圾等,当然要快得多。
蔡高华吸了一口冷气,何伯爵不会是说大话吧?蔡高华停了一下,小心翼翼地问:“何伯爵,你说的条件合适,有什么条件?”
“水源要充足,要距离近。地势要比较平坦,交通要方便。附近要有合适的建筑材料或容易加工的材料。砖石只能就近加工。木材我已经传信百果省和百胜省尽快放下大量树木。政王爷已经同意了,不会因此追究我们多砍树。另外还要不是农忙,天气要温和晴朗。”这些条件要说也简单,其实很苛刻。水源吧,恐怕只有大河边才能完全保证充足,谁知道何伯爵能够组织多少人?据说何伯爵从不在乎人多。天气是最不好说的了,谁能保证一直温和晴朗?一直是那种天气,老百姓还要骂娘呢!当然何伯爵不是说必须要达到这些条件才修建,而是说这些条件达到了他就有那么快的建造速度。这也足够惊人的了!
蔡高华不好在这个问题说下去,有的事情他也做不了主,甚至张志祥都不能完全拍板。“我相信何伯爵的本事!何伯爵,另外还有一件事要您拿主意。是这样的,您的救灾人员和物资进入隔雪省境内,有政王爷的公文,张大人也很欢迎,都没有收入境费和入城费。张大人还在沿途免费提供了茶水、稀粥,以及马料。可是我们发现有其他商人趁机进入灾区,高价销售商品。他们同样没有交费,免费享用茶水等。您的马车太多,来来往往,不可能都带有公文。我们不好分清是不是你的人,如果慢慢检查,又会耽误救灾。我们甚至怀疑有人冒您的名义进入灾区经商。”
“啪!”何伯爵一拍桌子,站了起来,停了一下又坐下去:“我最讨厌有人发国难财!我的命令是有奸-淫抢劫者,可以就地格杀!要区分是不是我的人很简单,只需看车轮。前面几天车轮不够,我名下的马车有木制车轮的马车进入隔雪省,以后不会了。我的马车车轮都是橡胶的,就是一种胶质,跟一般的完全不一样,很容易区分。其他人都不会有。如果不是橡胶车轮进入隔雪省,你们就可以收费;还可以直接以偷税罪查处他们。我送去的物资有专人管理,只满足灾区百姓的最低保障,除非某些人有更高的要求,可以收费。凡是有以我的名义在灾区大量销售物资的,不管是不是我的人,都可以直接抓起来!没收财物,判个欺诈的罪名!罚款!你们不是说灾区重建的钱不够吗?他们给你们送钱来了!当然,如果有外地的救灾马车就只能你们自己去分辨了。哦,可能我还会派出一些钢铁机械进入灾区,也很好分辨。当今天下,只有我这里才有大型可以移动的钢铁机械。”重建需要人,灾区很快就要准备小麦播种。如果再派一些耕地用的拖拉机去,就能缩短耕种的时间,解放人力。北疆去隔雪省的主要是建筑工匠,那些力工需要在就近招收。地震发生的时间是白天,没有多少人留在家里,相信有很多人都没有伤害。
问题如此简单就解决了。没有人会想到,车轮会是通行证!
已快到晚饭时间,何伯爵早就停止了研究,听到隔雪省张大人的代表到了,当然就叫人开门,先放进来。
蔡高华见到何伯爵,深深鞠躬行礼:“何伯爵,鄙人蔡高华,忝为张大人的师爷,代表张大人拜见何伯爵!”
这个名字好熟悉啊!在场的人都有点吃惊,小武终于想起来了:“你叫蔡高华?就是霜林省青霜府以前的府台?”
“正是鄙人。这位就是何伯爵的高足刘武刘公子吧?”蔡高华被革职后,滞留京城。张志祥回京述职后碰到了他。以前在北疆做父母官的,都是不得志的人,也就有点惺惺相惜。蔡高华本身的文采能力并不差,只是在北疆为官时心中不平衡,对百姓关心不够,正巧碰上了骆至善那个钻牛角尖的人和小武那个在何伯爵面前表现的人,几方面共同推动,才丢了官。张志祥同情他,两人谈论之后,蔡高华就成了张志祥的师爷。从府台到师爷,身价大跌。可是北疆贫困,即使当府台也没有多少油水,他以前也没有贪赃枉法,积蓄不多。为了一家人的生活,也没有办法。
小武觉得有点不好意思:“蔡先生,我就是刘武。”
何伯爵一向是不会注意这些人物的,一般也不参与与人的闲谈。他工作的时候就认真工作,休息的时候就陪伴水仙,带带何薇,或者干脆散心。他关注的人,除了自己周围的人,主要是东土和南岭的敌人。好一会儿才想起蔡高华是谁。何伯爵微微一笑:“蔡先生,你可能听说你是栽在谁手里了吧?你没有怨恨吗?怎么还会到这里来?”
“何伯爵,以前我是很有怨恨的。我蔡高华科举高中,不会溜须拍马,候补多年,不得已到人人都不想来的北疆来。我也没有贪赃枉法,却被革职。经过张大人的开导,我才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不能怨天尤人,而应积极进取。何伯爵胸怀广阔,连蒙匈人都能善待,不会为难我的。这次也是为了灾区百姓,不是个人利益。张大人自己走不开,他下面只有我对北疆熟悉一些,就派我来了。”蔡高华很坦然。如果放不下,他确实不会到这里来。
“你能这样想,也是好事。你的事情较多,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清楚的。该开饭了,我们就把饭吃了再说。我这里生活简单,希望你多多担待。”
“何伯爵客气了!鄙人早有耳闻,何伯爵生活朴素,富贵不忘本。鄙人也是出身贫寒,知道分寸的。”
“好了,吃饭!吃饭不谈公事!”
由于事情较多,大家都没有闲心喝酒。吃过晚饭,开始了正式的会谈。“何伯爵,张大人派我来,希望您能支持一下灾区重建的事情。”
“我已经知道了,而且做了一些考虑和准备。我想先修城镇,尽快恢复生产和经营。希望最好是在原址附近择地新建,这样更好规划和施工。”
“何伯爵,你的眼光看得更远,有您的想法。张大人的意思是尽量在原址重建,先让百姓安定下来。因为灾区太宽,百姓受灾之后也拿不出多少钱。隔雪省的经济比以前的百果省要好一些,比现在的百果省就差远了。官府也拿不出多少钱。”
“如果按你们的意思,我确实出不了多少力,但是大概五年后就可能又要重建。我认为不值得。钱的问题好说。百姓可以贷款,可以分期付款。灾区除了房屋,损失并不是很大。当然如果你们执意要按照你们的方案做,我可以同意。你回去后可以跟张大人再商量一下,还可以跟灾区百姓商量一下。甚至不同地方区别对待,一些新建,一些在原址重建。”
“何伯爵,新建还涉及工匠的问题。我听说太平关的改建还正在进行,关外府的改建还在计划中,应该不会有多少人到灾区去吧?”
“这个问题我也考虑过了。我已经传信,在霜林省和百果省招人。灾区的农村太分散,我照看不了,就由你们当地的工匠负责。我力争城镇的百姓在新居中过年。还有将近三个月的时间,应该来得及。”
“不可能吧?何伯爵,灾区范围几百里,大小城镇十几个!”
“没什么不可能!以前不行,现在可以了。举个例子,太平关够大吧?只要条件合适,现在我可以在两个月内新建一座那么大的城市。灾区应该没有那么大的城市吧!”现在又增加了那么多钢铁机械,有那么多帐篷和活动板房,有充足的粮食。新建不考虑影响交通,不受其它建筑影响,没有建筑垃圾等,当然要快得多。
蔡高华吸了一口冷气,何伯爵不会是说大话吧?蔡高华停了一下,小心翼翼地问:“何伯爵,你说的条件合适,有什么条件?”
“水源要充足,要距离近。地势要比较平坦,交通要方便。附近要有合适的建筑材料或容易加工的材料。砖石只能就近加工。木材我已经传信百果省和百胜省尽快放下大量树木。政王爷已经同意了,不会因此追究我们多砍树。另外还要不是农忙,天气要温和晴朗。”这些条件要说也简单,其实很苛刻。水源吧,恐怕只有大河边才能完全保证充足,谁知道何伯爵能够组织多少人?据说何伯爵从不在乎人多。天气是最不好说的了,谁能保证一直温和晴朗?一直是那种天气,老百姓还要骂娘呢!当然何伯爵不是说必须要达到这些条件才修建,而是说这些条件达到了他就有那么快的建造速度。这也足够惊人的了!
蔡高华不好在这个问题说下去,有的事情他也做不了主,甚至张志祥都不能完全拍板。“我相信何伯爵的本事!何伯爵,另外还有一件事要您拿主意。是这样的,您的救灾人员和物资进入隔雪省境内,有政王爷的公文,张大人也很欢迎,都没有收入境费和入城费。张大人还在沿途免费提供了茶水、稀粥,以及马料。可是我们发现有其他商人趁机进入灾区,高价销售商品。他们同样没有交费,免费享用茶水等。您的马车太多,来来往往,不可能都带有公文。我们不好分清是不是你的人,如果慢慢检查,又会耽误救灾。我们甚至怀疑有人冒您的名义进入灾区经商。”
“啪!”何伯爵一拍桌子,站了起来,停了一下又坐下去:“我最讨厌有人发国难财!我的命令是有奸-淫抢劫者,可以就地格杀!要区分是不是我的人很简单,只需看车轮。前面几天车轮不够,我名下的马车有木制车轮的马车进入隔雪省,以后不会了。我的马车车轮都是橡胶的,就是一种胶质,跟一般的完全不一样,很容易区分。其他人都不会有。如果不是橡胶车轮进入隔雪省,你们就可以收费;还可以直接以偷税罪查处他们。我送去的物资有专人管理,只满足灾区百姓的最低保障,除非某些人有更高的要求,可以收费。凡是有以我的名义在灾区大量销售物资的,不管是不是我的人,都可以直接抓起来!没收财物,判个欺诈的罪名!罚款!你们不是说灾区重建的钱不够吗?他们给你们送钱来了!当然,如果有外地的救灾马车就只能你们自己去分辨了。哦,可能我还会派出一些钢铁机械进入灾区,也很好分辨。当今天下,只有我这里才有大型可以移动的钢铁机械。”重建需要人,灾区很快就要准备小麦播种。如果再派一些耕地用的拖拉机去,就能缩短耕种的时间,解放人力。北疆去隔雪省的主要是建筑工匠,那些力工需要在就近招收。地震发生的时间是白天,没有多少人留在家里,相信有很多人都没有伤害。
问题如此简单就解决了。没有人会想到,车轮会是通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