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小说 > 穿越的机修师

第1卷 第二百二十章 避灾

    “回皇上,地震乃是天灾,无法预知准确的时间地点,也就很难预防。从前人的记载来看,越是贫穷的人逃生的比率越大。古人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臣认为,贫穷百姓房屋少,逃离快一些,特别是那些草棚,压在人身上也不会丧命。另外,穷苦人经常劳作,手脚更麻利,也能吃苦耐饥耐寒;富贵人懒于运动,娇生惯养,动作较慢,即使当时未能丧命,以后也可能被饿死冻死。还有,大灾之后,往往有大疫。臣对此毫无所学,不好置喙。”

    啊!在场的人都抽了一口冷气。大灾不会长脚,在哪个地方就是哪个地方,可是瘟疫一起,就会传染,蔓延开来。而且瘟疫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更难防患!

    这时,户部尚书冯志,也就是冯皇后的胞弟站出来:“皇上,地震是否发生,我们都不能肯定。为今之计,就是怎样处理。臣思虑良久,觉得应该从几个方面入手。第一,为保朝廷安全,皇室和朝中重臣尽快巡游镇山省,半个月后再回来。何惜生说在隔雪省及周边地区,镇山省应该非常安全。第二,发文斥责何惜生散播谣言,同时派人暗中到北疆去,只要半个月内没有发生地震,立即把何惜生抓起来。然后公布罪状,凌迟处死,并诛灭九族。第三,不管是不是发生地震,消息必须封锁。想想看,要是传出去,会引起多大的恐慌!百姓的生产生活会有多大的影响!如果没有发生地震,不是一场白忙活吗?第四,即使发生地震,就要立即控制灾区的人四处流窜,以防把瘟疫带到其它地方。特别是不允许其它地方的人流窜到京城来。京城要保证绝对的稳定!”

    “对!”“冯尚书高见!”一阵马屁声连绵不绝。

    皇上一挥手,百官的声音就停下来。皇上说:“冯爱卿,你是说,不管地震,不准备减灾救灾?”

    “皇上,刚才钦天监已经说得够明白了,地震是天灾,无法预防,我们怎么准备?而且一旦发生,就可能引起瘟疫。救灾就只能使更多的人丧命,这值得吗?”冯志理直气壮地说。

    文武百官都不说话了。冯志是户部尚书,还是当今皇后的胞弟。要不是他父亲告老的时候他太年轻,说不定就会接替他的父亲成为吏部尚书。现在已有谣传,他即将接替文定国成为兵部尚书。冯家的势力是很强大的,在各界都有人。他的办法,只是把受灾的百姓抛弃了,却更大限度保证了朝廷的安全,也保证了在场多数官员的生命安全。

    皇上想:走,是维护朝廷安全,却丢下了太多的百姓;不走,万一出事了怎么办?算了,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我们还是先走为好。皇上还是不慌着决定,要征求大多数人的意见嘛!皇上问道:“各位爱卿,你们有什么看法?”

    结果当然太明显了,除了一些少数不发言的外,百官都说冯尚书说得好。

    皇上说:“众位爱卿,既然大家都认为冯爱卿说得有道理,我们就这样做吧。巡游镇山省什么时候出发?”

    冯志说:“回皇上,事不宜迟,今天散朝后就准备,明日就动身。”

    郑思勋站出来:“皇上,巡游镇山省,是为了朝廷的安全。可是这京城谁来留守?”京城必须要人留守,才能保证京城的稳定。地震之后,也才能及时了解情况。

    冯志懒洋洋地说:“既然郑大人如此关心京城,你就留守吧!另外,大皇子也可以留守。”冯志的意思很简单,郑家现在的势力见长,要是留下在地震中死去了,那可是一件大好事;华存孝也多少有点威胁着华存悌的继承权,当然死了最好。

    “你!”郑思勋怒目圆睁。

    “不说了!”皇上发话了,“所有二品及以上官员都去巡游镇山省。三品出去一半,四品及以下全部留下辅佐存孝。三品的哪些人留下,郑爱卿决定。现在散朝,大家该回去准备的就准备。”皇上也知道郑思勋和冯志之间不对路,一般不会过问。先皇说,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帝王之术,重在权衡。任何一方坐大,都有可能影响皇权。

    散朝后,除了郑思勋,那些二品及以上官员就赶紧回去了。皇上说是巡游,实际就是躲灾。人人都有家人,要是在地震中有所损失,那真是冤枉了。家人跟着皇上出游是不可能的,可以自己去游览啊,去探亲啊,去经商啊,理由多得很,目的就是要转移。那些家产也能带走的尽量带走。还有有亲人在隔雪省的,能通知转移的就通知。信鸽不是家家人都有的。官府除了军队外,各地一般只有巡抚衙门才有信鸽,还是只有跟朝廷联系,没有横向联系。民间就只有那些第一流的大商家有。当然一些别有用心的大势力也有。可是现在没有人敢借用别人的信鸽传信。皇上已经同意了封锁消息。通知自己的人不打紧,要是借用别人的信鸽,就会把消息泄露出去,到时要是被治一个泄露朝廷机密,违抗圣旨罪就太不划算了。

    郑思勋这时既焦急又得意。急的是他也想早点回家,安排家人和家产转移。得意的是赚钱的机会来了,拉拢人的机会也来了。三品的人出去一半,可是三品人不少。哪些人可以去巡游,完全在自己的权力之中。要想去,可以呀,一个办法是真心投靠我,一个办法是拿钱或其它值钱的东西来。钱还不能太少了,名额只有那么多,你看着办吧!皇上虽然说四品及以下的全部留下,可是皇上出游也需要人保护和服侍啊!这些人是不在留下的范围之内的。不光是官员,还有内宫的太监宫女。有了这些人,以后要想了解内幕消息,在朝廷争权就容易了!要是没有发生地震,或地震对京城没有什么影响,要是华存孝没有出现意外,以后要想扶持登位也太容易了。

    郑思勋先把自己的一个心腹确定在巡游名单之内,让他到自己府上传信准备转移,然后就优哉游哉地接见那些渴望出去巡游的人。这一次,他收获了价值近百万的财物,还得到了一批甘心投靠的人,心里美滋滋的。

    消息是挡不住的。每个人都有这样那样的亲朋好友,即使被迫留守的官员,也希望自己的家人亲朋能平平安安,很快整个京城都知道了何伯爵说可能要地震的消息。消息越传越变样。到后来,已经变成了地震的地方就在京城,时间就在这几天内。一时间,京城乱成了一团。交易毁约的不少。钱是最容易带走的,也是最方便变成其它东西的。特别是房屋的交易。房产买过手被地震毁坏了就亏得太多了。一些刚买过手的捶胸顿足,或是祈盼不会有地震,即使有地震也不要出现在京城。一些只交了订金的就准备让订金打水漂算了。有的人一方面积极准备转移,一方面大骂何伯爵,你怎么要传出这个消息啊?

    京城的马车租赁和骡马交易也受到了巨大的影响。价钱一涨再涨,节节攀升,翻了几番。京城南门到规定关门前,一直拥挤不堪。城门也迟迟无法关上。明天皇上出巡,就会清道,一般人就不能随便在这条路上走了。当然,负责的城门官和士兵也凭空在一天之间挣到的钱,超过了以前一年的总收入。

    皇宫之内,郑宝儿听说要把华存孝留下之后,“病”了,“病”得很厉害,无法动身。何伯爵说的是隔雪省,可能波及周边地区。何伯爵一向没有说过空话,那么地震的中心基本上不会在京城。皇宫高大坚固,一些小地震是不会出现倒塌的。郑宝儿还想留在京城跟华存孝夜夜温存,不必那么偷偷摸摸,就心甘情愿留下“辅佐”大皇子华存孝了。她还给华存孝捎了信,让华存孝安安心心留下来,赚取民心。

    华存孝没资格上朝,白天大都是在外面。或去看那些识字的孩童,或了解府邸的经营情况。华存孝听说自己被勒令留下来之后,也是伤心了一阵子。他以前只是恨冯皇后。裕皇后得失心疯的时候他也快成年了,也听说在前两天当时的冯贵妃送了些东西给母后。事情出了之后,很多宫女也被杀死封口。紫荷那几天到乐坊排练,才躲过了一劫。现在连皇上也恨起来了。同样是皇子,为什么他要留下来?皇上眼里还有他这个皇子吗?要发泄心中的愤怒,郑宝儿的床上是最好的发泄之地。郑宝儿是皇帝的女人,既能发泄愤怒,又能得到最高的享受,有什么不好呢?接到郑宝儿的消息,华存孝还到皇上面前表决心,一定看好京城,不辜负皇上的期望。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