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卷 四十四,南山南山·一、
四十四,南山南山
葱葱郁郁,颠连翠涌,一条小道,十面陡峭,千年如斯,岿然不动,这便是南山。
南山千顶坪,与北山隔山相望,望过去不过几十百把米。天气晴朗时,北山千项坪上的旗杆旗帜,看得清清楚楚。
然而,中间深不见底的千丈深渊,却将二山陡然相隔。
奇特的地貌,险峻的峰峦,构成了南北二山看似紧紧相连,却又相隔遥远的独特风景。
此刻,月亮还浮在半空,晨曦却从东边水潮般涌了上来。那天空,便变得一半宁静恬淡,一半炫丽多彩。
晨鸟扑过,羽翼轻响,卷起无名的潮动,唤醒沉睡的一切。
呼,一掌劈过,地动山摇。
哒,一脚撩起,叶落花颤。
啊呀,一声闷吼,拳脚并纵。
身影闪电般在半空旋转,旋转,然后向上一纵,如鸟扑向半空,却陡然一停,整个人状端坐于清尘之中,双掌合拢,利目微闭,犹如老僧入定,佛陀拈花……
尔后,徐徐下降,坠落于地,一个鲤鱼打挺跃起,身影平和,缓缓张目,徐徐吐息,归于平静。
一旁的赵威简直看呆了,忍耐不住,鼓掌而呼:“师傅,好身手,好身手啊。”
张一枪微微一笑,又手一划,收了气息。赵威忙送上毛巾,一枪接了细细揩净汗珠。二指一绞,那看似干燥的毛发,竟滴滴答答的扭出许多水来。
一扔,仍还给了徒弟:“练功之人,切忌大喜大悲,天地潮动,喜怒无常,最伤人心,所以,守气为首,记住了。”
赵威向前上一步,抱起双拳:“徒儿记住了。”
话说张一枪被桂二爷和团副救出后,很快就降服了王双炮一干旧部。
毕竟是当初揭竿而起的老长官,且武功精湛,枪法独绝,待兄弟们如胞泽,不但兄弟们诚心诚意拥戴,就连王双炮仅存的压寨小夫人也心悦诚服。
双炮归来,瞠目结舌之余,乃跪拜在义哥膝前,自请惩处。
张一枪胸襟宽广,哈哈哈一笑:“人非神仙,孰能无过?义弟,你我同乡同村同胞泽,枪林弹雨中走过,过去的不说啦,一切从现在开始吧。
你我虽为绿林,但现在小鬼子打了进来,成为我们共同最大的敌人。现在,杀小鬼子要紧,起来吧。”
就这样,,王双炮逃过一劫。
然而,人心不古,全在私欲。这王双炮自小犟强张狂,目中无人,却偏偏遇着张一枪。
从此,不管他怎样努力,总是在张一枪之后,那狭隘偏执的私欲越来越深重,竟渐渐演变成了对义哥深深的怨恨。
可怜张一枪还以为自已不计前嫌,义弟必感动重新做人哩。
二兄弟从此和好初联手,纵横驰骋江湖,搅动一池死水。而张一枪也不愧为一世草莽英雄,逐把二山兄弟合拢,分了50人随双炮镇守北山,自已仍率队退守南山,不提。
正所谓“福不双降,禍不单行。”
一枪否极泰来,咸鱼腾身,夺回了南北二山,收服了王双炮,那烦恼却又一一涌上心来。
前面提过,这南北二山,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却偏偏不长粮草,让自古落草在此的英雄好汉烦恼不断,竟成险象环生。
历史上那著名的“安宁王之乱”,讲得就是明宣德年间朝廷安宁王反叛,一时人心归向,声势浩大,险成大海。
后被王阳明率兵剿灭,其兵败自杀之地,就是这南山。
其兵败自杀之秘,就是这南山不产粮草,守军终日野果充饥,泉水灌胃,饥肠碌碌,到后来,身体虚弱至提不动长矛,舞不动大刀,拉不开弓弩,焉能不败?
所以,历代官府深知二山特点,并不特别发兵进剿。倒是二山落草之寇,耐不住饥饿,时时冒死冲下山来,围城掠镇,干些月黑风高夜,杀人越货抢劫的罪孽勾当。
官军每每加以痛击,时有斩获,就鸣金收兵,缩回城池,小心防卫,过自已的太平日子去了。
所以,二山几百里内的大小城镇,莫不高墙蔽日,城池森严,守兵小心,更夫烛火,丝丝缕缕,穿行在历史风云中,成为一道不变的风景。
而宛平,只不过是这道风景里的一个小插曲罢了。
再说张一枪,面对部下不时报来缺粮草的消息,一时也愁眉不展,端坐苦思。
门一响,卫兵端来了中饭,三个小小的窝窝头,一碗稀饭,一大堆野果。“怎么,就没粮草了么?”一枪从苦思中惊醒,喊住了蹑手蹑脚退出去的心腹:“兄弟们吃的什么呢?”
卫兵一抱拳:“老大,实不相瞒,兄弟们已经二天没进米了,啃野果喝泉水哩。”
“没票了吗?”
“还有十几个,可个个都是穷困人家,家人拿不出粮草,干脆不搭理啦。”
“妈拉个巴子,不赎买还养着干啥?给我一天宰二个,我看他家到底怕不怕。”
卫兵笑了:“老大,二爷已下了命令开宰,已经宰了四个啦。”,一枪瞪起了眼睛,终忍忍,没骂人:这双炮又乱来了是不?让他镇守北山,我南山的事儿你又来乍呼什么?
这义弟呵,总想在自已头上指手画脚。一枪闷闷不乐的想着,三个窝窝头不知不觉就吃完了。
紧跟着,一大碗稀饭也下肚,还是闹了个半饱。他没好气的掀掀碗筷,盯住了那一大堆野果。野果好呵,个大皮儿薄,绿肥红瘦,还带着青草的芳菲,但这能顿顿当饭吃么?
一枪现在看见这玩意儿就想吐,怎么着?吃多了呗!
而且,更糟糕的是,他感到身子无力,发虚,这些,都是缺粮少盐引起的,继续下去还会更糟糕。
前几天得了军需的暗报,一枪就派了兄弟下山,可是几天蹲守下来,竟无斩获。
自小鬼子来后,兵慌马乱,百业萧瑟,商旅早绝了迹。好不容易捆了十几个路人当肉票,却个个都穷得叮当响,任是榨不出一分粮草……
心腹见老大盯住野果只是发楞,逐走上一步:“老大,我有一句话,不知当说不当说?”,“呃,什么话?哦,说吧说吧,你我同如兄弟,还有什么当说不当说的。”
心腹是张一枪在警卫团长任上,一个偶然机会,从刑场上救下来的。
话说那袁世凯鸣呼埃哉后,警卫团无主可卫,何去何从?军心涣散。平时深受军纪束绑的卫兵,压抑的野性和欲望,顿时全都释放出来了。
一日,几个胆大包天的卫兵竟然持枪抢劫发尸骨未寒的主儿府上。把那一大群姨太太赶到内室关起来,将袁克定袁克文二公子捆绑起来,蒙上眼睛扔到一边。
然后即翻箱腾柜,搜寻得一大堆金银财宝,扛了就跑。
路过内室时,听见里面粉黛摇曳,娇哭艳喊的,竟然起了色心,冲进去揪出了几个就干那事儿。
唯有一个卫兵挺身阻拦,狂呼:“不可不可,辱主儿妻女,天诛地灭,枉为人子。”
同伙把他一推:“你妈拉个巴子,你那话儿硬不起来,无缘消受,干嘛装神弄鬼的说我们?滚一边去。”,逐按了几个姨太太入港,成其了好事儿。
然而,枪声响了起来。
一枪率兵围了袁府,不费吹灰之力,顺利擒拿了哥几个。
据说,身上绳索和蒙脸的黑布一解开,袁克文就跳将起来,破口大骂:“你妈拉个巴子,好个狗日的张虎,纵兵枪劫,袭击旧主,该当何罪?”
倒是袁克定温和的劝阻道:“老二,此话差矣,张团长率兵救世,何罪之有?兵要乱,他何法?还是算了罢。”
袁克文依然不依不饶,怒斥一枪如小儿。
后来张一枪终率队落草为寇,也与袁克文的肆意辱骂有关。待当着袁府里的人处决这几个乱兵时,一人大呼:“无罪!”
即有姨太太出面,指认某某卫兵曾竭力阻拦欺侮之事发生,应予宽大。可担任刑场指挥的副团长王虎不干了:“只是一念之差,并不能说他无罪;且抢劫在前,军纪森严,断断不可饶恕。”
关键时刻,是张一枪出面,将那卫兵从死刑犯中拉了出来。
随后一脚踢倒在地,怒斥:“死罪可免,活罪应受,来人呀,给我打五十军棍,断手一只,以示警戒。”
就这样,卫兵捡得一命,成了一枪的心腹。
现在,心腹卫兵见一枪并不怪罪,便大着胆子说到:“老大,世道艰难,民不聊生,不绑几个肥票,哪来的粮草?你还是打破禁令,同意了吧。”
张一枪猛抬抬脸,瞅瞅他:“咋的?你不知道我一再说了的话儿?滚一边去,我还以为你有什么好主意哩?”
“老大哩,咱们落草为寇,与清风明月为伴,和大山险岭作侣,谁也不管我们,全靠自已哩,你这样,有肥票不打,不是自掘死路吗?”
“甭说这些,不能打,就是不能打。我们现在要打的是小鬼子,不是乡绅望族。如果打了他们,就更加将他们推进小鬼子怀抱,划不算哩。”
一枪始终恪守着自已获救时,对桂二爷和团副的承诺,尽管他自已对二人的话,也似懂非懂。但即然承认了,就得承当下去。要不,坏了江湖规矩,就是小人了。
葱葱郁郁,颠连翠涌,一条小道,十面陡峭,千年如斯,岿然不动,这便是南山。
南山千顶坪,与北山隔山相望,望过去不过几十百把米。天气晴朗时,北山千项坪上的旗杆旗帜,看得清清楚楚。
然而,中间深不见底的千丈深渊,却将二山陡然相隔。
奇特的地貌,险峻的峰峦,构成了南北二山看似紧紧相连,却又相隔遥远的独特风景。
此刻,月亮还浮在半空,晨曦却从东边水潮般涌了上来。那天空,便变得一半宁静恬淡,一半炫丽多彩。
晨鸟扑过,羽翼轻响,卷起无名的潮动,唤醒沉睡的一切。
呼,一掌劈过,地动山摇。
哒,一脚撩起,叶落花颤。
啊呀,一声闷吼,拳脚并纵。
身影闪电般在半空旋转,旋转,然后向上一纵,如鸟扑向半空,却陡然一停,整个人状端坐于清尘之中,双掌合拢,利目微闭,犹如老僧入定,佛陀拈花……
尔后,徐徐下降,坠落于地,一个鲤鱼打挺跃起,身影平和,缓缓张目,徐徐吐息,归于平静。
一旁的赵威简直看呆了,忍耐不住,鼓掌而呼:“师傅,好身手,好身手啊。”
张一枪微微一笑,又手一划,收了气息。赵威忙送上毛巾,一枪接了细细揩净汗珠。二指一绞,那看似干燥的毛发,竟滴滴答答的扭出许多水来。
一扔,仍还给了徒弟:“练功之人,切忌大喜大悲,天地潮动,喜怒无常,最伤人心,所以,守气为首,记住了。”
赵威向前上一步,抱起双拳:“徒儿记住了。”
话说张一枪被桂二爷和团副救出后,很快就降服了王双炮一干旧部。
毕竟是当初揭竿而起的老长官,且武功精湛,枪法独绝,待兄弟们如胞泽,不但兄弟们诚心诚意拥戴,就连王双炮仅存的压寨小夫人也心悦诚服。
双炮归来,瞠目结舌之余,乃跪拜在义哥膝前,自请惩处。
张一枪胸襟宽广,哈哈哈一笑:“人非神仙,孰能无过?义弟,你我同乡同村同胞泽,枪林弹雨中走过,过去的不说啦,一切从现在开始吧。
你我虽为绿林,但现在小鬼子打了进来,成为我们共同最大的敌人。现在,杀小鬼子要紧,起来吧。”
就这样,,王双炮逃过一劫。
然而,人心不古,全在私欲。这王双炮自小犟强张狂,目中无人,却偏偏遇着张一枪。
从此,不管他怎样努力,总是在张一枪之后,那狭隘偏执的私欲越来越深重,竟渐渐演变成了对义哥深深的怨恨。
可怜张一枪还以为自已不计前嫌,义弟必感动重新做人哩。
二兄弟从此和好初联手,纵横驰骋江湖,搅动一池死水。而张一枪也不愧为一世草莽英雄,逐把二山兄弟合拢,分了50人随双炮镇守北山,自已仍率队退守南山,不提。
正所谓“福不双降,禍不单行。”
一枪否极泰来,咸鱼腾身,夺回了南北二山,收服了王双炮,那烦恼却又一一涌上心来。
前面提过,这南北二山,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却偏偏不长粮草,让自古落草在此的英雄好汉烦恼不断,竟成险象环生。
历史上那著名的“安宁王之乱”,讲得就是明宣德年间朝廷安宁王反叛,一时人心归向,声势浩大,险成大海。
后被王阳明率兵剿灭,其兵败自杀之地,就是这南山。
其兵败自杀之秘,就是这南山不产粮草,守军终日野果充饥,泉水灌胃,饥肠碌碌,到后来,身体虚弱至提不动长矛,舞不动大刀,拉不开弓弩,焉能不败?
所以,历代官府深知二山特点,并不特别发兵进剿。倒是二山落草之寇,耐不住饥饿,时时冒死冲下山来,围城掠镇,干些月黑风高夜,杀人越货抢劫的罪孽勾当。
官军每每加以痛击,时有斩获,就鸣金收兵,缩回城池,小心防卫,过自已的太平日子去了。
所以,二山几百里内的大小城镇,莫不高墙蔽日,城池森严,守兵小心,更夫烛火,丝丝缕缕,穿行在历史风云中,成为一道不变的风景。
而宛平,只不过是这道风景里的一个小插曲罢了。
再说张一枪,面对部下不时报来缺粮草的消息,一时也愁眉不展,端坐苦思。
门一响,卫兵端来了中饭,三个小小的窝窝头,一碗稀饭,一大堆野果。“怎么,就没粮草了么?”一枪从苦思中惊醒,喊住了蹑手蹑脚退出去的心腹:“兄弟们吃的什么呢?”
卫兵一抱拳:“老大,实不相瞒,兄弟们已经二天没进米了,啃野果喝泉水哩。”
“没票了吗?”
“还有十几个,可个个都是穷困人家,家人拿不出粮草,干脆不搭理啦。”
“妈拉个巴子,不赎买还养着干啥?给我一天宰二个,我看他家到底怕不怕。”
卫兵笑了:“老大,二爷已下了命令开宰,已经宰了四个啦。”,一枪瞪起了眼睛,终忍忍,没骂人:这双炮又乱来了是不?让他镇守北山,我南山的事儿你又来乍呼什么?
这义弟呵,总想在自已头上指手画脚。一枪闷闷不乐的想着,三个窝窝头不知不觉就吃完了。
紧跟着,一大碗稀饭也下肚,还是闹了个半饱。他没好气的掀掀碗筷,盯住了那一大堆野果。野果好呵,个大皮儿薄,绿肥红瘦,还带着青草的芳菲,但这能顿顿当饭吃么?
一枪现在看见这玩意儿就想吐,怎么着?吃多了呗!
而且,更糟糕的是,他感到身子无力,发虚,这些,都是缺粮少盐引起的,继续下去还会更糟糕。
前几天得了军需的暗报,一枪就派了兄弟下山,可是几天蹲守下来,竟无斩获。
自小鬼子来后,兵慌马乱,百业萧瑟,商旅早绝了迹。好不容易捆了十几个路人当肉票,却个个都穷得叮当响,任是榨不出一分粮草……
心腹见老大盯住野果只是发楞,逐走上一步:“老大,我有一句话,不知当说不当说?”,“呃,什么话?哦,说吧说吧,你我同如兄弟,还有什么当说不当说的。”
心腹是张一枪在警卫团长任上,一个偶然机会,从刑场上救下来的。
话说那袁世凯鸣呼埃哉后,警卫团无主可卫,何去何从?军心涣散。平时深受军纪束绑的卫兵,压抑的野性和欲望,顿时全都释放出来了。
一日,几个胆大包天的卫兵竟然持枪抢劫发尸骨未寒的主儿府上。把那一大群姨太太赶到内室关起来,将袁克定袁克文二公子捆绑起来,蒙上眼睛扔到一边。
然后即翻箱腾柜,搜寻得一大堆金银财宝,扛了就跑。
路过内室时,听见里面粉黛摇曳,娇哭艳喊的,竟然起了色心,冲进去揪出了几个就干那事儿。
唯有一个卫兵挺身阻拦,狂呼:“不可不可,辱主儿妻女,天诛地灭,枉为人子。”
同伙把他一推:“你妈拉个巴子,你那话儿硬不起来,无缘消受,干嘛装神弄鬼的说我们?滚一边去。”,逐按了几个姨太太入港,成其了好事儿。
然而,枪声响了起来。
一枪率兵围了袁府,不费吹灰之力,顺利擒拿了哥几个。
据说,身上绳索和蒙脸的黑布一解开,袁克文就跳将起来,破口大骂:“你妈拉个巴子,好个狗日的张虎,纵兵枪劫,袭击旧主,该当何罪?”
倒是袁克定温和的劝阻道:“老二,此话差矣,张团长率兵救世,何罪之有?兵要乱,他何法?还是算了罢。”
袁克文依然不依不饶,怒斥一枪如小儿。
后来张一枪终率队落草为寇,也与袁克文的肆意辱骂有关。待当着袁府里的人处决这几个乱兵时,一人大呼:“无罪!”
即有姨太太出面,指认某某卫兵曾竭力阻拦欺侮之事发生,应予宽大。可担任刑场指挥的副团长王虎不干了:“只是一念之差,并不能说他无罪;且抢劫在前,军纪森严,断断不可饶恕。”
关键时刻,是张一枪出面,将那卫兵从死刑犯中拉了出来。
随后一脚踢倒在地,怒斥:“死罪可免,活罪应受,来人呀,给我打五十军棍,断手一只,以示警戒。”
就这样,卫兵捡得一命,成了一枪的心腹。
现在,心腹卫兵见一枪并不怪罪,便大着胆子说到:“老大,世道艰难,民不聊生,不绑几个肥票,哪来的粮草?你还是打破禁令,同意了吧。”
张一枪猛抬抬脸,瞅瞅他:“咋的?你不知道我一再说了的话儿?滚一边去,我还以为你有什么好主意哩?”
“老大哩,咱们落草为寇,与清风明月为伴,和大山险岭作侣,谁也不管我们,全靠自已哩,你这样,有肥票不打,不是自掘死路吗?”
“甭说这些,不能打,就是不能打。我们现在要打的是小鬼子,不是乡绅望族。如果打了他们,就更加将他们推进小鬼子怀抱,划不算哩。”
一枪始终恪守着自已获救时,对桂二爷和团副的承诺,尽管他自已对二人的话,也似懂非懂。但即然承认了,就得承当下去。要不,坏了江湖规矩,就是小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