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百七十二章 乱世崛起的资本
感谢“沉刀军刺”的打赏,感谢他一直以来不弃不离的真诚支持,再次道一声:多谢了,兄弟,祝愿你所有的日子快乐如意!
这天晚上,赵翰青在人间天堂上海总店设宴招待招待这几天来帮忙售粮的众人,也是庆祝他的大获全胜赚得钵满盆满。
“老大,你说一样的米,为啥那些有钱人愿意多掏钱呢?难道是嫌钱多了?”
黑牛对这件事百思不得其解,这也是许多人的疑惑。这三种米其实是一样的米,只不过是三合米中的大米是筛下来的碎米又掺了些高粱米和碎玉米;而那些所谓的贡米也不过是普通米,筛检之后看起来颗粒饱满罢了。
赵翰青笑道:“富人们通常有一种高高在上的优越感,他们的心态用一句话说就是:不求最好,但求最贵。因为越贵才越能显示他们的高贵身份,你让他们跟普通的民众买一样的米会让他们感到丢人,而且,还有一部分人喜欢攀比,看到邻居、亲友都在吃‘贡米’,他如果吃的不是贡米就会觉得心里不平衡,别人都在吃我为什么不去吃?他害怕别人看不起,自然也要跟着去吃,米也成了身份的象征,于是,无形中就产生了一个不成文的规则:如果不去吃天价的米就不是富人了。”
黑牛听完还真是这样一个理儿,佩服地道“老大真厉害,略施小计就整治了黑心的粮商们,赚了富人们的钱,同时也让穷人有米吃了。”
这一次赵翰青的确是没有少赚钱,他利用富人的心态来卖出天价米,这样一来,跟低价米均摊下来并不比粮行里卖的低。只不过是他把米价暴涨的负担转移到有钱人身上了,也就说他赚的是富人们的钱。因此,这钱他赚的心安理得。
丁嘉英对赵翰青囤积米一直不卖颇有微词,以为小师叔是想坐等米价继续暴涨来谋取暴利,等到小师叔低价倾销将日日暴涨的粮价硬生生打压下去,他这才知道师叔的良苦用心。此举比之舍粥救济更了不起,舍粥只能救济一部分人,而平抑粮价却是帮助了上海千千万万的人,这才是大善啊,当下恭恭敬敬道:“师叔此举才真正称得起侠义二字。”
王云飞也道:“翰青兄弟此举活人无数。就是称万家生佛也不为过。”
赵翰青被赞的不好意思起来:“你们这么一说让我有一种罪恶感,毕竟那些粮行都赔了钱,我赚了钱。”
王云飞笑道:“你赚的是富人的钱,那些富人们大多都是为富不仁,你赚他们的钱来帮穷人也算是打富济贫。”
盛千秋也道:“赚钱有道也算是本事。翰青,不如我这个龙腾公司总经理的位置让给你好了。凭你点石成金的本事要不了三年龙腾公司就能开遍全国、开遍全世界。”他这个商业精英对赵翰青的销售手段以及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能耐佩服得五体投地。
“是啊。托翰青的福,我这次也赚了些钱。”王云飞因为对赵翰青的绝对信任,听从赵翰青的建议用闲钱购置了几套房子,转手就是几倍的利润,赵翰青租用斧头帮的仓库存放粮食,等上海粮价高涨赵翰青就按照收购价格给了他几十万斤粮食。除了保证帮众弟兄们有吃的之外剩下的转手一卖也小小赚了一笔,短短的数月时间他赚的钱比得上他打拼半辈子赚的钱了,如今,王云飞的身家在上海滩也算上不菲了。
赵翰青正色道:“这种投机生意如赌博。稍有不慎就会赔上身家性命,偶尔为之还行,干得多了总有一天会血本无归。”他说这话倒不是得了便宜卖乖,这种投机的生意即便是他这个先知者也没有把握一定赚钱,历史充满了变数不是个人能够把握的。
众人都深以为是,不过,也在想为什么赵翰青干了一次又一次的投机就没有赔钱?
赵翰青的目光突然望向了西面,那里有一片地方号称是“天府之国”,那里是四面环山易守难攻,而且是中国西部最富庶的地方,如果历史没有改变的话,南京陷落,国民政府很快就会迁都重庆以继续抗战。
迁都重庆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也是最大规模的一次政府首脑机关和国家都城自东向西的大迁徙。重庆由一座荒僻的内陆小城一跃而成为中国的战时首都,成为中国抗战大后方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外交活动与统治中心,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远东战区的指挥中枢,对于整个国家的政治事务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这样一来又给了赵翰青以投机的机会,因为,他提前早已经知道这一切,所以,他在绑架左二公子结束后就派福贵先一步入川提前投资布局了。同时,他已经传信给南都城的诸葛铁嘴,让他也先一步赶往川渝,一方面协助福贵,另一方面开始在川渝发展情报工作,南都城的情报工作暂时有罗棒槌负责。在上海的房子出手之后,所获得的的巨款全部换成金条让猴子等人携带着也已赶赴重庆,还携带着丁嘉英写给川渝一带的少林弟子的介绍信,如果有本门弟子的照应可以想象一切会很顺利的。川渝一带也有不少少林弟子,丁开山的第七个弟子江湖人称圣手金刚的俞青城就是西川人,他同时还是川中的哥老会的大哥,在川渝道上很有威望。
赵翰青在重庆的投资重点还是放在了房地产上,因为他看准的房地产都是短期投资,可以很快获得收益。现在的重庆不过是一个小山城,房屋都很便宜,等到重庆成为陪都之后,达官贵人云集重庆,小小山城人满为患,最缺的就是房屋,房价肯定会暴涨这是毫无疑问的。
如今,重庆的大片房产和城外不少的荒地地都以低廉的价格到了赵翰青的手里。那些荒地已经按照赵翰青的要求规划成了住宅小区,建筑师也是赵翰青在上海这边找到的,一栋栋二层的小别墅正在建设中,有中式的,也有西洋风格的,将会建成重庆顶级的别墅。
在这个时代做一个房地产商要远比后世容易,不用挤破了头去抢什么地,没有地王,也不用千辛万苦搞什么审批手续,当然也就不存在什么违建和违规占地,而且,只要历史没有改变,房子的销售就不用担心,不用打折促销,更不用担心空置率什么的。所以,赵翰请相信这次的投资要不了多久绝对会成倍的回报,回报的幅度绝对会超过在上海的这次投资。
赵翰青想到几乎半个重庆的房屋都以极低的价格到了他的手里,要不了多久,那些房屋就会为他带来滚滚财源,他就忍不住开心。浴火重生之后,他最初的愿望就是做个富家翁,后来被环境所迫,知道乱世之中想要平平安安做个富家翁简直就是不可能的事情,这才生出了做乱世枭雄的想法,没想到有了实力,想要发财更容易,怪不得从古到今再到将来权钱总是紧密联系在一切。
重庆如果再掘到一桶金,他就完全有了乱世崛起的资本。
“翰青在想什么呢?是不是又想到什么新的投资?”
赵翰青的思绪被盛千秋打断了,他不知道重庆投资的事情要不要向大家透露一点,因为他不能泄露自己的先知,也无法向大家解释这一切,他摇了摇头含糊道:“上海我想不到还有什么值得投资的了。”
盛千秋失望地道:“我以为翰青又想到了什么赚钱的生意呢。”
赵翰青反倒有些不好意思起来,他犹豫了一下道:“上海很快就受不住了,只剩下租界成为孤岛,而南京也肯定守不住,南京政府肯定要迁都。”他说到这里突然压低了声音道:“我得到一个不可靠的消息,一旦南京失守,政府可能要迁往川中,‘外敌进川,内乱进湾’,这也是中国千百年来的历史战争经验,这件事情虽然暂时无法证实,但是,随着江南的沦陷,国民政府的重心西移应该是必须的,所以,你们有什么打算可以早作准备。”
盛千秋急忙道:“你说的是真的?那么多难道还抵挡不住日军的进攻吗?”关于上海早晚会落入日本人手赵翰青早就跟他说过,但是,他当时并没有放在心上,事情到了眼前不由得有些慌乱。
“虽然数量上占优势,但是无论武器装备、士气、战斗力和组织性纪律性都不如日军,关键的是南京最高当局并没有倾举国之力决一死战的决心,他们还寄希望于世界诸国出面调停来结束这场战争,所以从开始淞沪之战就是一场必败无疑的战役。”在赵翰青的记忆里好像是日军组建了一个军团秘密登陆对实行包围,由于蒋委员长优柔寡断一方面叫嚷着跟日军决一死战,一方面又寄希望于世界诸国出面调停跟日本停战谈判,以至于进退两难士气大减,军事上又部署失当,战事失利同时也错失了撤退的机会,等十万日军加入战局,本就人心惶惶的顿时溃败。
赵翰青对于战局的推测在场的人已经没有人再怀疑了,不仅仅是因为赵翰青跟邓铭文的关系,而是这个年轻人凭他自身的能力和人格魅力让人对他莫名其妙地产生了信任感。
这天晚上,赵翰青在人间天堂上海总店设宴招待招待这几天来帮忙售粮的众人,也是庆祝他的大获全胜赚得钵满盆满。
“老大,你说一样的米,为啥那些有钱人愿意多掏钱呢?难道是嫌钱多了?”
黑牛对这件事百思不得其解,这也是许多人的疑惑。这三种米其实是一样的米,只不过是三合米中的大米是筛下来的碎米又掺了些高粱米和碎玉米;而那些所谓的贡米也不过是普通米,筛检之后看起来颗粒饱满罢了。
赵翰青笑道:“富人们通常有一种高高在上的优越感,他们的心态用一句话说就是:不求最好,但求最贵。因为越贵才越能显示他们的高贵身份,你让他们跟普通的民众买一样的米会让他们感到丢人,而且,还有一部分人喜欢攀比,看到邻居、亲友都在吃‘贡米’,他如果吃的不是贡米就会觉得心里不平衡,别人都在吃我为什么不去吃?他害怕别人看不起,自然也要跟着去吃,米也成了身份的象征,于是,无形中就产生了一个不成文的规则:如果不去吃天价的米就不是富人了。”
黑牛听完还真是这样一个理儿,佩服地道“老大真厉害,略施小计就整治了黑心的粮商们,赚了富人们的钱,同时也让穷人有米吃了。”
这一次赵翰青的确是没有少赚钱,他利用富人的心态来卖出天价米,这样一来,跟低价米均摊下来并不比粮行里卖的低。只不过是他把米价暴涨的负担转移到有钱人身上了,也就说他赚的是富人们的钱。因此,这钱他赚的心安理得。
丁嘉英对赵翰青囤积米一直不卖颇有微词,以为小师叔是想坐等米价继续暴涨来谋取暴利,等到小师叔低价倾销将日日暴涨的粮价硬生生打压下去,他这才知道师叔的良苦用心。此举比之舍粥救济更了不起,舍粥只能救济一部分人,而平抑粮价却是帮助了上海千千万万的人,这才是大善啊,当下恭恭敬敬道:“师叔此举才真正称得起侠义二字。”
王云飞也道:“翰青兄弟此举活人无数。就是称万家生佛也不为过。”
赵翰青被赞的不好意思起来:“你们这么一说让我有一种罪恶感,毕竟那些粮行都赔了钱,我赚了钱。”
王云飞笑道:“你赚的是富人的钱,那些富人们大多都是为富不仁,你赚他们的钱来帮穷人也算是打富济贫。”
盛千秋也道:“赚钱有道也算是本事。翰青,不如我这个龙腾公司总经理的位置让给你好了。凭你点石成金的本事要不了三年龙腾公司就能开遍全国、开遍全世界。”他这个商业精英对赵翰青的销售手段以及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能耐佩服得五体投地。
“是啊。托翰青的福,我这次也赚了些钱。”王云飞因为对赵翰青的绝对信任,听从赵翰青的建议用闲钱购置了几套房子,转手就是几倍的利润,赵翰青租用斧头帮的仓库存放粮食,等上海粮价高涨赵翰青就按照收购价格给了他几十万斤粮食。除了保证帮众弟兄们有吃的之外剩下的转手一卖也小小赚了一笔,短短的数月时间他赚的钱比得上他打拼半辈子赚的钱了,如今,王云飞的身家在上海滩也算上不菲了。
赵翰青正色道:“这种投机生意如赌博。稍有不慎就会赔上身家性命,偶尔为之还行,干得多了总有一天会血本无归。”他说这话倒不是得了便宜卖乖,这种投机的生意即便是他这个先知者也没有把握一定赚钱,历史充满了变数不是个人能够把握的。
众人都深以为是,不过,也在想为什么赵翰青干了一次又一次的投机就没有赔钱?
赵翰青的目光突然望向了西面,那里有一片地方号称是“天府之国”,那里是四面环山易守难攻,而且是中国西部最富庶的地方,如果历史没有改变的话,南京陷落,国民政府很快就会迁都重庆以继续抗战。
迁都重庆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也是最大规模的一次政府首脑机关和国家都城自东向西的大迁徙。重庆由一座荒僻的内陆小城一跃而成为中国的战时首都,成为中国抗战大后方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外交活动与统治中心,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远东战区的指挥中枢,对于整个国家的政治事务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这样一来又给了赵翰青以投机的机会,因为,他提前早已经知道这一切,所以,他在绑架左二公子结束后就派福贵先一步入川提前投资布局了。同时,他已经传信给南都城的诸葛铁嘴,让他也先一步赶往川渝,一方面协助福贵,另一方面开始在川渝发展情报工作,南都城的情报工作暂时有罗棒槌负责。在上海的房子出手之后,所获得的的巨款全部换成金条让猴子等人携带着也已赶赴重庆,还携带着丁嘉英写给川渝一带的少林弟子的介绍信,如果有本门弟子的照应可以想象一切会很顺利的。川渝一带也有不少少林弟子,丁开山的第七个弟子江湖人称圣手金刚的俞青城就是西川人,他同时还是川中的哥老会的大哥,在川渝道上很有威望。
赵翰青在重庆的投资重点还是放在了房地产上,因为他看准的房地产都是短期投资,可以很快获得收益。现在的重庆不过是一个小山城,房屋都很便宜,等到重庆成为陪都之后,达官贵人云集重庆,小小山城人满为患,最缺的就是房屋,房价肯定会暴涨这是毫无疑问的。
如今,重庆的大片房产和城外不少的荒地地都以低廉的价格到了赵翰青的手里。那些荒地已经按照赵翰青的要求规划成了住宅小区,建筑师也是赵翰青在上海这边找到的,一栋栋二层的小别墅正在建设中,有中式的,也有西洋风格的,将会建成重庆顶级的别墅。
在这个时代做一个房地产商要远比后世容易,不用挤破了头去抢什么地,没有地王,也不用千辛万苦搞什么审批手续,当然也就不存在什么违建和违规占地,而且,只要历史没有改变,房子的销售就不用担心,不用打折促销,更不用担心空置率什么的。所以,赵翰请相信这次的投资要不了多久绝对会成倍的回报,回报的幅度绝对会超过在上海的这次投资。
赵翰青想到几乎半个重庆的房屋都以极低的价格到了他的手里,要不了多久,那些房屋就会为他带来滚滚财源,他就忍不住开心。浴火重生之后,他最初的愿望就是做个富家翁,后来被环境所迫,知道乱世之中想要平平安安做个富家翁简直就是不可能的事情,这才生出了做乱世枭雄的想法,没想到有了实力,想要发财更容易,怪不得从古到今再到将来权钱总是紧密联系在一切。
重庆如果再掘到一桶金,他就完全有了乱世崛起的资本。
“翰青在想什么呢?是不是又想到什么新的投资?”
赵翰青的思绪被盛千秋打断了,他不知道重庆投资的事情要不要向大家透露一点,因为他不能泄露自己的先知,也无法向大家解释这一切,他摇了摇头含糊道:“上海我想不到还有什么值得投资的了。”
盛千秋失望地道:“我以为翰青又想到了什么赚钱的生意呢。”
赵翰青反倒有些不好意思起来,他犹豫了一下道:“上海很快就受不住了,只剩下租界成为孤岛,而南京也肯定守不住,南京政府肯定要迁都。”他说到这里突然压低了声音道:“我得到一个不可靠的消息,一旦南京失守,政府可能要迁往川中,‘外敌进川,内乱进湾’,这也是中国千百年来的历史战争经验,这件事情虽然暂时无法证实,但是,随着江南的沦陷,国民政府的重心西移应该是必须的,所以,你们有什么打算可以早作准备。”
盛千秋急忙道:“你说的是真的?那么多难道还抵挡不住日军的进攻吗?”关于上海早晚会落入日本人手赵翰青早就跟他说过,但是,他当时并没有放在心上,事情到了眼前不由得有些慌乱。
“虽然数量上占优势,但是无论武器装备、士气、战斗力和组织性纪律性都不如日军,关键的是南京最高当局并没有倾举国之力决一死战的决心,他们还寄希望于世界诸国出面调停来结束这场战争,所以从开始淞沪之战就是一场必败无疑的战役。”在赵翰青的记忆里好像是日军组建了一个军团秘密登陆对实行包围,由于蒋委员长优柔寡断一方面叫嚷着跟日军决一死战,一方面又寄希望于世界诸国出面调停跟日本停战谈判,以至于进退两难士气大减,军事上又部署失当,战事失利同时也错失了撤退的机会,等十万日军加入战局,本就人心惶惶的顿时溃败。
赵翰青对于战局的推测在场的人已经没有人再怀疑了,不仅仅是因为赵翰青跟邓铭文的关系,而是这个年轻人凭他自身的能力和人格魅力让人对他莫名其妙地产生了信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