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第六十六章
旧事物的自我毁灭常常为新事物的诞生提供了必然的条件。这似乎是亘古不变的道理。老队长的种种行径为新队长的胜任拉开了序幕。
且说当时王三狗在王村已经有些‘鹤立鸡群’了。因此说话做事能昂起头,并又一定的底气和硬度了!单凭他们家隔三差五能割上两斤羊肉或猪肉摆到餐桌上和那完全凭自己努力而盖起来的两层楼房就足以使王村的人仰起头来看他了。不过,他也确实配得起别人的仰视。当年他父亲分家时,他大哥会种地,二哥会打工并做生意。而他却新婚不久,对生活一知半解,懵懵懂懂。况且他两个哥哥的亲家都能帮上他们的忙,而他的老丈人却什么忙也帮不上他。再加上当时王娟刚刚断奶,急需要有个人看护。他夫妻俩忙着地里的活,无暇照顾女儿,只好托给父母。可王三狗爸妈刚照顾刚照顾没几天。他大嫂、二嫂便牢骚满腹、抱怨不平,并且迅速都把孩子从娘家接回来,塞给公婆了:他们的孩子虽然会走、会跑,念上了小学,但都还是不满七八岁的孩子啊!同样是孙子孙女,凭什么只给老三照顾孩子,而让他们的孩子送到外婆家里养!敢情他们的孩子在他王家是多余的?王三狗夫妇俩一天起早贪黑,难道他们不是一天到晚累死累活?
且说当时王三狗他妈早已患哮喘多年,而王三狗爸左腿不知道患了什么病,总是时不时就会抽筋,疼痛。这老夫妻俩要是只照顾襁褓中的王娟当然不成问题。可是要他们一下子同时照顾五个孩子(大哥和二哥跟前都是一男一女,王三狗膝下只有王娟)那就大大超出他们的能力了!五个孩子调皮捣蛋,任性胡闹。有要时不时喂奶和抱在怀里哄的;有要按时按点做好饭打发去上学的;有要一整天都不停地连哄带吵在家里看管的!就这样,没过几天王三狗妈的哮喘病便发作了。医疗费一共花了一千五,三个儿子平摊,每人五百。大哥二哥跟前都有一定的积蓄,自然能拿出这五百来。而王三狗则一名不文,硬是低声下气地问邻里借凑齐了这五百块钱。
这件事让王三狗既生气,又寒心,对两个哥哥怨恨起来。而两个哥哥也同样非常气愤地抱怨他不该闹这场纠纷,让他们因此白白出了五百块钱的医疗费。他们也对他非常不满!从此以后,这三个兄弟感情便有些疏远了。且说王三狗在万般无奈下只得自己照顾孩子。白天,公鸡刚打鸣的时候,王三狗夫妻俩便骑着自行车带着刚满两岁的王娟去地里干活。他们把王娟放在地上,让她坐在比她高得多的棉花丛里自己玩。夫妻俩则忙着锄草、打药,并且时不时得去看看王娟。到中午时,他们再带着王娟回家自己做饭吃。中午午休后,下午他们重复同样的生活。傍晚,这一家三口很晚才从地里劳作回来。一个月下来,王娟便被晒得黑不溜秋,身体也瘦了一圈,显示出极度的营养不良。王三狗父母看着这情况也只得心疼而无奈地发出一阵阵叹息!但因为后来他们总是叹息,另外两个儿媳妇便露出反感、厌恶和不满的神色,并小声低估抱怨!于是,老夫妻俩后来也不敢再多叹息了!王三狗知道了这件事后更加气愤了!但嘴上终究还是没有说什么。可是,这只是他和两个哥哥感情冷漠和疏远的开始。
且说,王村的浇地总是紧巴巴的,上文已经说过,尽管王村的水昼夜不息,但还是供不应求!所以,如果在农忙时节轮到某家夜里浇地,他们通常神色匆忙地悬着心,蹬上自行车,照上手电筒,匆匆往地里赶。或是老早就坐在地头等,唯恐轮到他们时耽搁了接水。决然没有人会嫌是夜晚才轮到他们浇地。
有一年农忙的时候,王村的人照例都在为浇地而悬心。这一天,轮到王三狗浇地了。本来王村浇地的原则是:单子上有谁家的名字,谁家浇地,依次排序。但因王大狗和王二狗的名字都还在下一张单子上。在这紧巴巴的时节,若是村民们再因浇地而闹纠纷,或是人们再开始乱插队,那王三狗的两个哥哥就不知道得等到何年何月才能轮得上了。因此,他们便准备插到弟弟王三狗前面。虽然因为上次的事情王三狗至今对两个哥哥心有怨恨,但毕竟是一家人。况且也是形势所迫,所以他便同意了。
因为当时村民的眼睛都紧盯着浇地,况且今年还没有人开这个插队的头。所以,这两个有点心虚的兄弟担心众人在背后说三道四,更有甚者会闹得他们兄弟浇不成,便口气坚决的对外称‘我们这一大家子浇地就只写一个名字。有时候写老三的名字,有时候写老二的名字,有时候写老大的名字。我们是一家子,不管写谁的名字,我们兄弟三个都是一起浇!’这个理儿似乎也能说得过去,况且当时三兄弟还住在一个院子里。所以,村民也就并没有太多说什么。不过,那些名字在王三狗后面的村民算了一下:如果王三狗一个人浇地的话,那浇上三四个钟头就完了。但王大狗和王二狗要是插进去的话,那他们兄弟三个就得浇上整整一天一夜。因此,一些不满的、抱怨的闲言碎语还是在背后从人们口中议论出来了。但是谁也不愿意站出来公然反对来得罪人。所以这场兄弟插队的风波也就没有掀起来。
且说,这兄弟三个浇地时,本来王三狗早上就把他的地给浇了,不必像个夜游鬼一样,大晚上昏天黑地地照着个手电筒抹黑浇地。但他又恐两个兄弟再他后面浇的话,那就相当于是他们插别人的队了。于是,王三狗只得让两个哥哥先浇。他们整整浇了一个白天。到夜晚时,他们都只剩下东上的两亩玉米地没有浇了。但是一整天下来,他们兄弟俩还没有好好吃一口饭。于是,便通知让王三狗先接水浇地。
且说,王三狗也知道两个哥哥得浇上一整天。所以他白天便和老婆打药。倒也忙了一整天。到傍晚吃过晚饭后,又接到两个哥哥的通知,便心下思忖着,即是如此就赶紧把自己的地浇了。以后就再也不用为浇地操心了。再说,白天浇地还得操王娟的心(白天没有人给他们带孩子。自从上次的事件以后,兄弟三个便约定,谁也不准让老人带孩子,老人只要照顾好他们就行了。)而晚上则把她打发地睡着就好了。因此,王三狗夫妇倒还庆幸浇地时间来得合适。
王三狗吃过晚饭后便蹬上自行车拿着手电筒去浇地了。他让老婆先哄着孩子睡着。然后再向邻居借上一个手电骑着自行车来。王娟倒也听话,很快就睡着了。这样,王三狗的老婆赵心萍便问邻居借了个手电骑着自行车往地里赶。一路上,暮色深沉。行人都骑着自行车,肩上扛着铣、锄从相反的方向迎面而来,带着劳碌了一天的身体往家里赶。王三狗夫妇到了地里后,王大狗和王二狗便蹬上自行车急匆匆地回去了。他们已经劳碌了整整一天了。在浇地如此紧张的时节,这两个因插队而怕别人有怨言,说闲话的兄弟俩哪里顾得上休息和吃饭。他们回到家,吃过饭便倒头去睡了。他们划算着老三得浇上五六个钟头,那时候天就快亮了。因此,他们估摸着能睡个好觉。
且说王三狗夫妇俩从两个哥哥那里接上水,记好时间(每个村民几点几分开始接上水浇地,几点几分浇完地都必须记在单子上。这样,按时间来给他们算浇地钱),然后便忙着浇地。当时天黑乎乎的,到处都笼罩着让人恐惧的黑暗和寂静。王三狗让老婆照着手电,自己扛着铣,沿着水渠检查有没有漏口。遇到有漏口,他便赶紧拿铣用土堵上。唯恐自己家的水多往别人地里跑一丁点儿。夫妻俩忙了一个多小时,检查了两遍,然后才放下心在地头坐了一会儿。这时,马三泉夫妇俩来地里了。他们傍晚时看见王三狗接了水,以为王大狗和王二狗已经浇完了。便划算着过上三四个钟头就轮到他们了。王三狗的地并没有想象中那样浇得快。地太旱,只浇了一亩,三个小时便过去了。王三狗盘算着他得浇上七八个小时才能完。马三泉夫妇俩见王三狗浇得这么慢,便料定他得浇到天亮以后了。于是他们把铣扛在肩上,照着手电,蹬上自行车又回去了。到午夜十二点多的时候,王三狗恐王娟一个人睡在家里有什么闪失,便让老婆留在地里看管水,自己回家去看一趟。
王三狗回到家时,约莫一点多了。他到了屋子里拉开灯,却在炕上找不到王娟。原来,王娟从炕上滚下去了。她躺在地上睡着了,全身冰冷得像冰块一样!王三狗又心疼,又生气。好半天后,他才把王娟给暖暖活,叫醒。这时,他突然怨恨起两个哥哥来。他把王娟用被子盖好。然后,想看看他那两个可恨的哥哥此刻在干什么。他走到东屋窗前,只听见大哥王大狗在打着响亮的呼噜。他累了一整天,此刻睡得这么香也是很顺理成章的。可王三狗不这么想。他恼火地嘀咕抱怨道‘你睡得这么香,让我女儿睡在地上!’他又走到西屋王二狗的窗前。只见电视还开着,这王二狗夫妇俩都睡着了,更可气的是王二狗手里还捏着遥控板。王三狗愤怒地低声骂道‘你还有闲心思看电视!我女儿躺在地上睡,你都不说过去看看!’
回到北屋,王三狗看着女儿又恼火,又心疼。泪水在他眼睛里不住地涌动。王三狗恐王娟有个人呆在家里又滚到炕下去,便给她穿好衣服,怀着满腔的愤恨骑着自行车在寂静而又黑沉沉的夜色中带着王娟到地里了。他在地里一头喊着老婆,想让她带着女儿回去,他一个人浇地。可是他扯破嗓门,地的另一头还是没有回音。王三狗怒火更大。他只得抱着王娟走到另一头。这才发现,他那胖老婆(当时还不算太胖)呼呼睡着了。王三狗大怒,叫醒老婆便发泄道:
“你是怎么看管孩子的,把她一个人炕上也不说拿个枕头挡着!你打算让她在地上睡一夜,是吧?”
王三狗老婆这才惊讶地从丈夫手里接过孩子问道:
“孩子怎么了?嗯?你怎么把他带到地里来了!”赵心萍迷迷糊糊地说道。
“怎么了?你说怎么了!我回去的时候她睡在地上,浑身冰冷!我不把她带来难道让她再从炕上滚下去吗?”王三狗此刻脾气很坏,但因刚才见老婆躺在地上睡着,他的内心被触动了,觉得老婆孩子跟着他都受了委屈,所以他吼了两句便没了火气,只感到内心一阵阵发疼的抽搐。
“什么,孩子滚下床了?”赵心萍用手到处摸王娟的体温,然后把女儿紧抱在怀里,同时惊诧地问道,“老大和老二不是回去了吗?他们知道咱们在地里浇地,怎么不过去看看孩子?你妈也该过去看看!”
言者无意,听者有心!这两句脱口而出的无心话直刺到王三狗的痛处——他王三狗在这个家里是多么孤立无援啊!
“你指望他们给你看管孩子吗,嗯?”王三狗刚恢复平静的心猛地动荡起来,在寂静而又阴黑的田野里他大嚷道,“他们都在打呼噜睡觉呢!他们会给你看管孩子!”
赵心萍此刻彻底从迷糊中清醒了!她抱紧了女儿,睁着很大的眼睛望着丈夫王三狗。这时王娟也搂紧了母亲的脖子,睁着恐惧的大眼睛望着她父亲。王三狗一见老婆孩子这种可怜相,顿时所有的怒火都消失了,只觉得自己窝囊!许久,他才缓缓说道:
“你先带着孩子回去吧!我一个人浇地。”
他的声音变了!
“你一个人能行吗?”他老婆关切而又担心地问。
“你们回去吧!别管了。”
赵心萍骑着自行车带着王娟穿过黑暗、寂静、阴森的田间小路回到家里了。
回到北屋,她把王娟在床上安置好,便到王大狗和王二狗窗前去听。果然,这两个狠心的家伙都在打着令人气愤而又心寒的响亮的呼噜!她回到炕上,看着女儿,又心疼,又生气!她关了灯哄着女儿睡着后,独自掉了两行眼泪。
王三狗把这件事完全迁怒到两个哥哥身上。他非常怨恨他们,于是狠下心,天蒙蒙亮时,他浇完地,便直接让马三泉一家接水浇地,不管两个兄弟没浇的二亩玉米地了!这两个劳碌了一整天,累得躺在炕上就睡着的兄弟俩哪里知道自己昨晚犯了打呼噜太响的过错!他们一觉醒来,见王三狗骑着自行车从地里回来,便问道:
“现在我们去东上接水?”
王三狗拉了一张疲惫而又气色很差的长脸,不冷不热地说道:
“马三泉一家接上水了,他们现在在浇地!”
他说着,把车子放在院子里,然后把肩上的铣靠在墙上,若无其事地走进北屋了。这时,两个嫂子也急急从屋里出来了。
“怎么了?”她们神色急切地问道。
“马三泉一家接上水浇地了!”
“马三泉不让咱们往老三前面插吗?”这两个不明内情的女人担忧而又气愤,“他敢!”
这时,王三狗铁青着脸从北屋走出来,道:
“是我让他接的水!”
他说完便摆出一副冷漠、阴郁而又若无其事的神气,似乎他不让他两个哥哥浇地还有理了!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且说当时王三狗在王村已经有些‘鹤立鸡群’了。因此说话做事能昂起头,并又一定的底气和硬度了!单凭他们家隔三差五能割上两斤羊肉或猪肉摆到餐桌上和那完全凭自己努力而盖起来的两层楼房就足以使王村的人仰起头来看他了。不过,他也确实配得起别人的仰视。当年他父亲分家时,他大哥会种地,二哥会打工并做生意。而他却新婚不久,对生活一知半解,懵懵懂懂。况且他两个哥哥的亲家都能帮上他们的忙,而他的老丈人却什么忙也帮不上他。再加上当时王娟刚刚断奶,急需要有个人看护。他夫妻俩忙着地里的活,无暇照顾女儿,只好托给父母。可王三狗爸妈刚照顾刚照顾没几天。他大嫂、二嫂便牢骚满腹、抱怨不平,并且迅速都把孩子从娘家接回来,塞给公婆了:他们的孩子虽然会走、会跑,念上了小学,但都还是不满七八岁的孩子啊!同样是孙子孙女,凭什么只给老三照顾孩子,而让他们的孩子送到外婆家里养!敢情他们的孩子在他王家是多余的?王三狗夫妇俩一天起早贪黑,难道他们不是一天到晚累死累活?
且说当时王三狗他妈早已患哮喘多年,而王三狗爸左腿不知道患了什么病,总是时不时就会抽筋,疼痛。这老夫妻俩要是只照顾襁褓中的王娟当然不成问题。可是要他们一下子同时照顾五个孩子(大哥和二哥跟前都是一男一女,王三狗膝下只有王娟)那就大大超出他们的能力了!五个孩子调皮捣蛋,任性胡闹。有要时不时喂奶和抱在怀里哄的;有要按时按点做好饭打发去上学的;有要一整天都不停地连哄带吵在家里看管的!就这样,没过几天王三狗妈的哮喘病便发作了。医疗费一共花了一千五,三个儿子平摊,每人五百。大哥二哥跟前都有一定的积蓄,自然能拿出这五百来。而王三狗则一名不文,硬是低声下气地问邻里借凑齐了这五百块钱。
这件事让王三狗既生气,又寒心,对两个哥哥怨恨起来。而两个哥哥也同样非常气愤地抱怨他不该闹这场纠纷,让他们因此白白出了五百块钱的医疗费。他们也对他非常不满!从此以后,这三个兄弟感情便有些疏远了。且说王三狗在万般无奈下只得自己照顾孩子。白天,公鸡刚打鸣的时候,王三狗夫妻俩便骑着自行车带着刚满两岁的王娟去地里干活。他们把王娟放在地上,让她坐在比她高得多的棉花丛里自己玩。夫妻俩则忙着锄草、打药,并且时不时得去看看王娟。到中午时,他们再带着王娟回家自己做饭吃。中午午休后,下午他们重复同样的生活。傍晚,这一家三口很晚才从地里劳作回来。一个月下来,王娟便被晒得黑不溜秋,身体也瘦了一圈,显示出极度的营养不良。王三狗父母看着这情况也只得心疼而无奈地发出一阵阵叹息!但因为后来他们总是叹息,另外两个儿媳妇便露出反感、厌恶和不满的神色,并小声低估抱怨!于是,老夫妻俩后来也不敢再多叹息了!王三狗知道了这件事后更加气愤了!但嘴上终究还是没有说什么。可是,这只是他和两个哥哥感情冷漠和疏远的开始。
且说,王村的浇地总是紧巴巴的,上文已经说过,尽管王村的水昼夜不息,但还是供不应求!所以,如果在农忙时节轮到某家夜里浇地,他们通常神色匆忙地悬着心,蹬上自行车,照上手电筒,匆匆往地里赶。或是老早就坐在地头等,唯恐轮到他们时耽搁了接水。决然没有人会嫌是夜晚才轮到他们浇地。
有一年农忙的时候,王村的人照例都在为浇地而悬心。这一天,轮到王三狗浇地了。本来王村浇地的原则是:单子上有谁家的名字,谁家浇地,依次排序。但因王大狗和王二狗的名字都还在下一张单子上。在这紧巴巴的时节,若是村民们再因浇地而闹纠纷,或是人们再开始乱插队,那王三狗的两个哥哥就不知道得等到何年何月才能轮得上了。因此,他们便准备插到弟弟王三狗前面。虽然因为上次的事情王三狗至今对两个哥哥心有怨恨,但毕竟是一家人。况且也是形势所迫,所以他便同意了。
因为当时村民的眼睛都紧盯着浇地,况且今年还没有人开这个插队的头。所以,这两个有点心虚的兄弟担心众人在背后说三道四,更有甚者会闹得他们兄弟浇不成,便口气坚决的对外称‘我们这一大家子浇地就只写一个名字。有时候写老三的名字,有时候写老二的名字,有时候写老大的名字。我们是一家子,不管写谁的名字,我们兄弟三个都是一起浇!’这个理儿似乎也能说得过去,况且当时三兄弟还住在一个院子里。所以,村民也就并没有太多说什么。不过,那些名字在王三狗后面的村民算了一下:如果王三狗一个人浇地的话,那浇上三四个钟头就完了。但王大狗和王二狗要是插进去的话,那他们兄弟三个就得浇上整整一天一夜。因此,一些不满的、抱怨的闲言碎语还是在背后从人们口中议论出来了。但是谁也不愿意站出来公然反对来得罪人。所以这场兄弟插队的风波也就没有掀起来。
且说,这兄弟三个浇地时,本来王三狗早上就把他的地给浇了,不必像个夜游鬼一样,大晚上昏天黑地地照着个手电筒抹黑浇地。但他又恐两个兄弟再他后面浇的话,那就相当于是他们插别人的队了。于是,王三狗只得让两个哥哥先浇。他们整整浇了一个白天。到夜晚时,他们都只剩下东上的两亩玉米地没有浇了。但是一整天下来,他们兄弟俩还没有好好吃一口饭。于是,便通知让王三狗先接水浇地。
且说,王三狗也知道两个哥哥得浇上一整天。所以他白天便和老婆打药。倒也忙了一整天。到傍晚吃过晚饭后,又接到两个哥哥的通知,便心下思忖着,即是如此就赶紧把自己的地浇了。以后就再也不用为浇地操心了。再说,白天浇地还得操王娟的心(白天没有人给他们带孩子。自从上次的事件以后,兄弟三个便约定,谁也不准让老人带孩子,老人只要照顾好他们就行了。)而晚上则把她打发地睡着就好了。因此,王三狗夫妇倒还庆幸浇地时间来得合适。
王三狗吃过晚饭后便蹬上自行车拿着手电筒去浇地了。他让老婆先哄着孩子睡着。然后再向邻居借上一个手电骑着自行车来。王娟倒也听话,很快就睡着了。这样,王三狗的老婆赵心萍便问邻居借了个手电骑着自行车往地里赶。一路上,暮色深沉。行人都骑着自行车,肩上扛着铣、锄从相反的方向迎面而来,带着劳碌了一天的身体往家里赶。王三狗夫妇到了地里后,王大狗和王二狗便蹬上自行车急匆匆地回去了。他们已经劳碌了整整一天了。在浇地如此紧张的时节,这两个因插队而怕别人有怨言,说闲话的兄弟俩哪里顾得上休息和吃饭。他们回到家,吃过饭便倒头去睡了。他们划算着老三得浇上五六个钟头,那时候天就快亮了。因此,他们估摸着能睡个好觉。
且说王三狗夫妇俩从两个哥哥那里接上水,记好时间(每个村民几点几分开始接上水浇地,几点几分浇完地都必须记在单子上。这样,按时间来给他们算浇地钱),然后便忙着浇地。当时天黑乎乎的,到处都笼罩着让人恐惧的黑暗和寂静。王三狗让老婆照着手电,自己扛着铣,沿着水渠检查有没有漏口。遇到有漏口,他便赶紧拿铣用土堵上。唯恐自己家的水多往别人地里跑一丁点儿。夫妻俩忙了一个多小时,检查了两遍,然后才放下心在地头坐了一会儿。这时,马三泉夫妇俩来地里了。他们傍晚时看见王三狗接了水,以为王大狗和王二狗已经浇完了。便划算着过上三四个钟头就轮到他们了。王三狗的地并没有想象中那样浇得快。地太旱,只浇了一亩,三个小时便过去了。王三狗盘算着他得浇上七八个小时才能完。马三泉夫妇俩见王三狗浇得这么慢,便料定他得浇到天亮以后了。于是他们把铣扛在肩上,照着手电,蹬上自行车又回去了。到午夜十二点多的时候,王三狗恐王娟一个人睡在家里有什么闪失,便让老婆留在地里看管水,自己回家去看一趟。
王三狗回到家时,约莫一点多了。他到了屋子里拉开灯,却在炕上找不到王娟。原来,王娟从炕上滚下去了。她躺在地上睡着了,全身冰冷得像冰块一样!王三狗又心疼,又生气。好半天后,他才把王娟给暖暖活,叫醒。这时,他突然怨恨起两个哥哥来。他把王娟用被子盖好。然后,想看看他那两个可恨的哥哥此刻在干什么。他走到东屋窗前,只听见大哥王大狗在打着响亮的呼噜。他累了一整天,此刻睡得这么香也是很顺理成章的。可王三狗不这么想。他恼火地嘀咕抱怨道‘你睡得这么香,让我女儿睡在地上!’他又走到西屋王二狗的窗前。只见电视还开着,这王二狗夫妇俩都睡着了,更可气的是王二狗手里还捏着遥控板。王三狗愤怒地低声骂道‘你还有闲心思看电视!我女儿躺在地上睡,你都不说过去看看!’
回到北屋,王三狗看着女儿又恼火,又心疼。泪水在他眼睛里不住地涌动。王三狗恐王娟有个人呆在家里又滚到炕下去,便给她穿好衣服,怀着满腔的愤恨骑着自行车在寂静而又黑沉沉的夜色中带着王娟到地里了。他在地里一头喊着老婆,想让她带着女儿回去,他一个人浇地。可是他扯破嗓门,地的另一头还是没有回音。王三狗怒火更大。他只得抱着王娟走到另一头。这才发现,他那胖老婆(当时还不算太胖)呼呼睡着了。王三狗大怒,叫醒老婆便发泄道:
“你是怎么看管孩子的,把她一个人炕上也不说拿个枕头挡着!你打算让她在地上睡一夜,是吧?”
王三狗老婆这才惊讶地从丈夫手里接过孩子问道:
“孩子怎么了?嗯?你怎么把他带到地里来了!”赵心萍迷迷糊糊地说道。
“怎么了?你说怎么了!我回去的时候她睡在地上,浑身冰冷!我不把她带来难道让她再从炕上滚下去吗?”王三狗此刻脾气很坏,但因刚才见老婆躺在地上睡着,他的内心被触动了,觉得老婆孩子跟着他都受了委屈,所以他吼了两句便没了火气,只感到内心一阵阵发疼的抽搐。
“什么,孩子滚下床了?”赵心萍用手到处摸王娟的体温,然后把女儿紧抱在怀里,同时惊诧地问道,“老大和老二不是回去了吗?他们知道咱们在地里浇地,怎么不过去看看孩子?你妈也该过去看看!”
言者无意,听者有心!这两句脱口而出的无心话直刺到王三狗的痛处——他王三狗在这个家里是多么孤立无援啊!
“你指望他们给你看管孩子吗,嗯?”王三狗刚恢复平静的心猛地动荡起来,在寂静而又阴黑的田野里他大嚷道,“他们都在打呼噜睡觉呢!他们会给你看管孩子!”
赵心萍此刻彻底从迷糊中清醒了!她抱紧了女儿,睁着很大的眼睛望着丈夫王三狗。这时王娟也搂紧了母亲的脖子,睁着恐惧的大眼睛望着她父亲。王三狗一见老婆孩子这种可怜相,顿时所有的怒火都消失了,只觉得自己窝囊!许久,他才缓缓说道:
“你先带着孩子回去吧!我一个人浇地。”
他的声音变了!
“你一个人能行吗?”他老婆关切而又担心地问。
“你们回去吧!别管了。”
赵心萍骑着自行车带着王娟穿过黑暗、寂静、阴森的田间小路回到家里了。
回到北屋,她把王娟在床上安置好,便到王大狗和王二狗窗前去听。果然,这两个狠心的家伙都在打着令人气愤而又心寒的响亮的呼噜!她回到炕上,看着女儿,又心疼,又生气!她关了灯哄着女儿睡着后,独自掉了两行眼泪。
王三狗把这件事完全迁怒到两个哥哥身上。他非常怨恨他们,于是狠下心,天蒙蒙亮时,他浇完地,便直接让马三泉一家接水浇地,不管两个兄弟没浇的二亩玉米地了!这两个劳碌了一整天,累得躺在炕上就睡着的兄弟俩哪里知道自己昨晚犯了打呼噜太响的过错!他们一觉醒来,见王三狗骑着自行车从地里回来,便问道:
“现在我们去东上接水?”
王三狗拉了一张疲惫而又气色很差的长脸,不冷不热地说道:
“马三泉一家接上水了,他们现在在浇地!”
他说着,把车子放在院子里,然后把肩上的铣靠在墙上,若无其事地走进北屋了。这时,两个嫂子也急急从屋里出来了。
“怎么了?”她们神色急切地问道。
“马三泉一家接上水浇地了!”
“马三泉不让咱们往老三前面插吗?”这两个不明内情的女人担忧而又气愤,“他敢!”
这时,王三狗铁青着脸从北屋走出来,道:
“是我让他接的水!”
他说完便摆出一副冷漠、阴郁而又若无其事的神气,似乎他不让他两个哥哥浇地还有理了!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