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邯郸保卫战(一)
邯郸之战原本是发生在燕、赵两国之间的一场城池攻防战,但最终这场战争除了元气大伤刚刚复国的齐国能够勉强置身事外,其余秦、魏、韩、楚都牵扯其中,所有国家投入的总兵力合计两百多万。其中仅燕、秦对赵直接用兵就有百万之众,燕国先后投入的对邯郸作战部队达四十万人。对于正在崛起的赵国来说,邯郸地区可作战的部队不过十万,大部分主力被秦军拖在上党地区,而由于这场战争赵国王族创造性的运用了舆论战的方法,将赵国都城上下尤其是邯郸城的庶民都调动起来,为保卫城池而战。在长达数月的战斗中,赵**民众志成城、上下一心,在燕军不断围困和进攻下为保住都城不破,付出了极为惨痛的代价。
据《赵书》记载:“赵亡卒数十万,邯郸仅以城免”,这场战斗的惨烈程度可见一斑,而它也常被后世与二战中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和柏林战役相提并论。至于燕国士兵战死在邯郸城郊的保守估计就有近三十万,更有军事学家形象的比喻其为“邯郸绞肉机”。
邯郸之战的经典程度,让它在发生后的两千多年里经常被用作沙盘推演,攻守双方模拟赵军和燕军当时的情况进行攻防战,军事精英们用尽了各种计谋和方法,最后得出一个结论:在当时的技术条件和环境下,只有武烈太后的办法可以将四十万燕军抵挡在邯郸城外,并逐步消灭他们。
——《壮哉!邯郸保卫战》
当晚,赵相如亲自回邯郸王宫与赵王义密议燕军来犯之事,赵义除了在听到媛的死讯时皱了皱眉毛,既没有大惊失色,也没有不知所措,倒让赵相如开始对他刮目相看。
“母后,燕王如此倒行逆施,全然将赵国的威严与诚意弃之脚下,当真以为赵国好欺负?!”赵义的眉宇间渐渐散发出成熟之气,那张略带稚气的脸庞也消失无踪,他也是快要做父亲的人了。
“只是此次他们大军压境,且直指都城,确是来者不善。”赵相如虽然气愤,但是理智还在,语气中不免忧心。
赵王义点头道:“不知母后打算如何应对?”
此次秦燕两国有备而来,皆是举全国之兵力攻打赵国,意图将刚刚崛起的苗头扼杀在摇篮中,一旦得逞,赵国的衰落将不可避免。赵相如自然明白这个道理,她坚定道:“老妇决定死守邯郸,在此处将来犯的燕军歼灭。”
赵王义吃惊,觉得大为不妥:“燕军举兵来犯,邯郸城中除了母后带回来的骑兵,不过区区三万步兵,邯郸危如累卵,如何能守?届时若城破,母后与寡人都归为臣虏,到时祖宗的颜面怕要丧尽。何不北上去代地,那里有李牧大军二十万 ,加上都城内的十万人马,总之都城更加牢固可靠。”
赵义的话音还算缓和,但话中的意思明明白白表示,他无法苟同太后的想法。
赵相如对他的质疑并没有恼怒,尽管已是紧要关头,媛用生命为她争取的五天时间只剩下了三天,但她仍保持着极度的冷静与克制:“大王请听老妇一言。眼下情形危急,秦燕分别从西南和东北方向来犯,各领兵五十万,若二者合兵一处,纵是倾全国之力也难抵挡。”
赵王义凝神听着,赵相如颇觉欣慰,自己的话他到底还是愿意听进去的。“现在李牧在代郡抵抗匈奴,虽有二十万精兵,却不能轻易调动。倘若匈奴趁虚而入,后果不堪设想。而廉颇领三十五万人马在上党与秦军相持,已是不易,据报此次秦军主将是白起。廉颇善守,用兵稳妥,只要能抵挡秦军东进,保住赵军主力,就是大功一件。”
赵王义看着远处宫灯上的火苗,眸子黢黑,一直没有说话,仿佛在深思。
“邯郸城乃赵国之根本,若就此丢弃,人人皆会嘲笑赵国王室贪生怕死,狼狈溃逃。何况若是百姓得知王室北迁必然人心浮动、士气低落,又何来却敌之说?唯有死守,方能全气节,昭德行。”
赵王听完,这才下了决心留在邯郸抵抗燕军。第二天,所有的战前部署都由太后麾下狼军轻骑分别秘密通知到位,邯郸周边和以北所有城池都进入战时状态,但是赵国的贵族和百姓对此还一无所知,直到燕国宣布燕后暴毙和兴兵攻打赵国的消息。
消息传来,邯郸的贵族和百姓乱作一团,可是赵国王室从太后到赵王似乎毫无反应,甚至连领兵的将领都没有一丝慌张,百姓们猜测王室早有对应之策,于是也都慢慢镇静下来。
燕国宣布出兵的当天,赵王宫发布了一道由太后亲拟的《讨燕王书》,张贴于邯郸的大街小巷,书中详述了燕王与秦国勾结、背弃盟约、残杀燕后的始末,同时借乐毅之口揭露了乐资的伪善面目,书中将燕王鼠目寸光、出尔反尔的特质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强调赵人一向明节,燕人如此不信不义,所有赵国人更应在危难之时抱团取暖、同仇敌忾,让来犯的敌军陷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中。
赵人出离愤怒了,好好的闺女嫁到燕国就这么没了,还假惺惺的说成是暴毙,又把赵人的敌国之女云雅扶做王后,是可忍孰不可忍!
不少贵族胆怯,想劝赵王北迁离开邯郸,都被赵相如弹压住了,她派狼军到这些人府上将他们一个个都拎来,严厉斥责道:“赵国生死存亡时刻,各位公卿大夫理应同王室一起奋战到底,纵是城破,也应自刎殉国,怎能顾惜性命而弃百姓于不顾?!”于是所有力主逃跑的贵族都被看管起来,他们的私兵被强制剥夺,重新打乱整编成军队投入城防。
赵人尚武,只要是个成年男子几乎给个武器就能打仗,而位于邯郸城内的十几个工匠铺几乎是彻夜不停地锻造兵器,成千上万的箭矢被成捆成捆运送至各个城头。
邯郸周边的列人、肥城、邺城、巨鹿、柏人驻防军队早已将粮草转至邯郸,军队和百姓也全部进入邯郸戍防。他们在临走时接到命令:烧掉一切。
赵太后以弱敌强的应对之策就是:坚壁清野,也称焦土政策。“坚壁”,指的是坚守壁垒,加强防御工事;“清野”,是将四野居民、物资全部转移、收藏,使敌人一无所获,立不住脚。这些城池的百姓们拖家带口,推着小车或是肩挑手拿,亲手点火烧毁了自己祖祖辈辈生活和居住的土地,带着全部的家当躲入邯郸。
燕军孤军深入,战线一旦拉长,从国内运输粮草会更加艰难,耗费大量时间和人工。如此一来他们势必会千方百计从赵国境内寻找粮草和后勤补给。她要用邯郸这块“大肥肉”牢牢吸引住燕军的目光,同时做好长期对峙的准备,在漫长的消耗战中,拖垮敌军。放弃拱卫在邯郸周边的卫星城和野战的准备,坚壁清野,让燕人无法得到任何补给,以达到消灭敌人有生力量的目的。
邯郸城内所有准备工作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中,而一直在燕赵边境查探燕军动向的赵军斥候也传来消息:燕军四十七万大军已经进入燕国边境,抵达呕夷水边的中人。这里原是中山国的京畿地区,但是自中山被武灵王灭国后,这里早已成了赵国的领土。
之后燕军兵分两路,一路由将军田喜领十五万人继续西进以阻代地赵军南下援救邯郸,一路由吕方领三十二万主力挥师南下,直逼邯郸。
两天后,当从柏人赶来的最后一支赵军进入邯郸北大门,城门轰然关上的瞬间,这座城池的防御战也正式打响。
经过十数天的紧张准备,现在这座都城的兵力已达十七万,而由庶民组成的民兵队伍更是多达三十万人,邯郸已是真正的全民皆兵。他们日夜修缮城池,厉兵秣马,满怀着对敌的仇恨和勇气,只等着燕军自己撞入这天罗地网。
这几天,赵相如连轴转,没有一日休息超过两个时辰,她从粮草储运、军士训练到修补城墙,事无巨细,她每件都亲自过问,力求统揽全局,不放过一个细节。
此时已是深夜,她还伏在案上,举着灯台看着城防部署。乌黑的头发盘成螺髻,一身素色衣衫,柳眉如烟,此时似蹙非蹙,似乎正有纠结难解之事。庞澈侍立在旁,看着她操劳模样不禁心疼,如她一般的贵族女子多是享尽荣华,何曾如她一般背负重任要力挽狂澜。她日夜为赵国悬心,殚精竭虑,从未享受过一天安乐,忍受了多少屈辱和痛苦,知道的人恐怕只有他。
她从不向外人表露她的痛苦和心伤,这样隐忍的女子,才最让他心动与疼惜。
据《赵书》记载:“赵亡卒数十万,邯郸仅以城免”,这场战斗的惨烈程度可见一斑,而它也常被后世与二战中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和柏林战役相提并论。至于燕国士兵战死在邯郸城郊的保守估计就有近三十万,更有军事学家形象的比喻其为“邯郸绞肉机”。
邯郸之战的经典程度,让它在发生后的两千多年里经常被用作沙盘推演,攻守双方模拟赵军和燕军当时的情况进行攻防战,军事精英们用尽了各种计谋和方法,最后得出一个结论:在当时的技术条件和环境下,只有武烈太后的办法可以将四十万燕军抵挡在邯郸城外,并逐步消灭他们。
——《壮哉!邯郸保卫战》
当晚,赵相如亲自回邯郸王宫与赵王义密议燕军来犯之事,赵义除了在听到媛的死讯时皱了皱眉毛,既没有大惊失色,也没有不知所措,倒让赵相如开始对他刮目相看。
“母后,燕王如此倒行逆施,全然将赵国的威严与诚意弃之脚下,当真以为赵国好欺负?!”赵义的眉宇间渐渐散发出成熟之气,那张略带稚气的脸庞也消失无踪,他也是快要做父亲的人了。
“只是此次他们大军压境,且直指都城,确是来者不善。”赵相如虽然气愤,但是理智还在,语气中不免忧心。
赵王义点头道:“不知母后打算如何应对?”
此次秦燕两国有备而来,皆是举全国之兵力攻打赵国,意图将刚刚崛起的苗头扼杀在摇篮中,一旦得逞,赵国的衰落将不可避免。赵相如自然明白这个道理,她坚定道:“老妇决定死守邯郸,在此处将来犯的燕军歼灭。”
赵王义吃惊,觉得大为不妥:“燕军举兵来犯,邯郸城中除了母后带回来的骑兵,不过区区三万步兵,邯郸危如累卵,如何能守?届时若城破,母后与寡人都归为臣虏,到时祖宗的颜面怕要丧尽。何不北上去代地,那里有李牧大军二十万 ,加上都城内的十万人马,总之都城更加牢固可靠。”
赵义的话音还算缓和,但话中的意思明明白白表示,他无法苟同太后的想法。
赵相如对他的质疑并没有恼怒,尽管已是紧要关头,媛用生命为她争取的五天时间只剩下了三天,但她仍保持着极度的冷静与克制:“大王请听老妇一言。眼下情形危急,秦燕分别从西南和东北方向来犯,各领兵五十万,若二者合兵一处,纵是倾全国之力也难抵挡。”
赵王义凝神听着,赵相如颇觉欣慰,自己的话他到底还是愿意听进去的。“现在李牧在代郡抵抗匈奴,虽有二十万精兵,却不能轻易调动。倘若匈奴趁虚而入,后果不堪设想。而廉颇领三十五万人马在上党与秦军相持,已是不易,据报此次秦军主将是白起。廉颇善守,用兵稳妥,只要能抵挡秦军东进,保住赵军主力,就是大功一件。”
赵王义看着远处宫灯上的火苗,眸子黢黑,一直没有说话,仿佛在深思。
“邯郸城乃赵国之根本,若就此丢弃,人人皆会嘲笑赵国王室贪生怕死,狼狈溃逃。何况若是百姓得知王室北迁必然人心浮动、士气低落,又何来却敌之说?唯有死守,方能全气节,昭德行。”
赵王听完,这才下了决心留在邯郸抵抗燕军。第二天,所有的战前部署都由太后麾下狼军轻骑分别秘密通知到位,邯郸周边和以北所有城池都进入战时状态,但是赵国的贵族和百姓对此还一无所知,直到燕国宣布燕后暴毙和兴兵攻打赵国的消息。
消息传来,邯郸的贵族和百姓乱作一团,可是赵国王室从太后到赵王似乎毫无反应,甚至连领兵的将领都没有一丝慌张,百姓们猜测王室早有对应之策,于是也都慢慢镇静下来。
燕国宣布出兵的当天,赵王宫发布了一道由太后亲拟的《讨燕王书》,张贴于邯郸的大街小巷,书中详述了燕王与秦国勾结、背弃盟约、残杀燕后的始末,同时借乐毅之口揭露了乐资的伪善面目,书中将燕王鼠目寸光、出尔反尔的特质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强调赵人一向明节,燕人如此不信不义,所有赵国人更应在危难之时抱团取暖、同仇敌忾,让来犯的敌军陷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中。
赵人出离愤怒了,好好的闺女嫁到燕国就这么没了,还假惺惺的说成是暴毙,又把赵人的敌国之女云雅扶做王后,是可忍孰不可忍!
不少贵族胆怯,想劝赵王北迁离开邯郸,都被赵相如弹压住了,她派狼军到这些人府上将他们一个个都拎来,严厉斥责道:“赵国生死存亡时刻,各位公卿大夫理应同王室一起奋战到底,纵是城破,也应自刎殉国,怎能顾惜性命而弃百姓于不顾?!”于是所有力主逃跑的贵族都被看管起来,他们的私兵被强制剥夺,重新打乱整编成军队投入城防。
赵人尚武,只要是个成年男子几乎给个武器就能打仗,而位于邯郸城内的十几个工匠铺几乎是彻夜不停地锻造兵器,成千上万的箭矢被成捆成捆运送至各个城头。
邯郸周边的列人、肥城、邺城、巨鹿、柏人驻防军队早已将粮草转至邯郸,军队和百姓也全部进入邯郸戍防。他们在临走时接到命令:烧掉一切。
赵太后以弱敌强的应对之策就是:坚壁清野,也称焦土政策。“坚壁”,指的是坚守壁垒,加强防御工事;“清野”,是将四野居民、物资全部转移、收藏,使敌人一无所获,立不住脚。这些城池的百姓们拖家带口,推着小车或是肩挑手拿,亲手点火烧毁了自己祖祖辈辈生活和居住的土地,带着全部的家当躲入邯郸。
燕军孤军深入,战线一旦拉长,从国内运输粮草会更加艰难,耗费大量时间和人工。如此一来他们势必会千方百计从赵国境内寻找粮草和后勤补给。她要用邯郸这块“大肥肉”牢牢吸引住燕军的目光,同时做好长期对峙的准备,在漫长的消耗战中,拖垮敌军。放弃拱卫在邯郸周边的卫星城和野战的准备,坚壁清野,让燕人无法得到任何补给,以达到消灭敌人有生力量的目的。
邯郸城内所有准备工作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中,而一直在燕赵边境查探燕军动向的赵军斥候也传来消息:燕军四十七万大军已经进入燕国边境,抵达呕夷水边的中人。这里原是中山国的京畿地区,但是自中山被武灵王灭国后,这里早已成了赵国的领土。
之后燕军兵分两路,一路由将军田喜领十五万人继续西进以阻代地赵军南下援救邯郸,一路由吕方领三十二万主力挥师南下,直逼邯郸。
两天后,当从柏人赶来的最后一支赵军进入邯郸北大门,城门轰然关上的瞬间,这座城池的防御战也正式打响。
经过十数天的紧张准备,现在这座都城的兵力已达十七万,而由庶民组成的民兵队伍更是多达三十万人,邯郸已是真正的全民皆兵。他们日夜修缮城池,厉兵秣马,满怀着对敌的仇恨和勇气,只等着燕军自己撞入这天罗地网。
这几天,赵相如连轴转,没有一日休息超过两个时辰,她从粮草储运、军士训练到修补城墙,事无巨细,她每件都亲自过问,力求统揽全局,不放过一个细节。
此时已是深夜,她还伏在案上,举着灯台看着城防部署。乌黑的头发盘成螺髻,一身素色衣衫,柳眉如烟,此时似蹙非蹙,似乎正有纠结难解之事。庞澈侍立在旁,看着她操劳模样不禁心疼,如她一般的贵族女子多是享尽荣华,何曾如她一般背负重任要力挽狂澜。她日夜为赵国悬心,殚精竭虑,从未享受过一天安乐,忍受了多少屈辱和痛苦,知道的人恐怕只有他。
她从不向外人表露她的痛苦和心伤,这样隐忍的女子,才最让他心动与疼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