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八十八章 拜帖
在滴翠亭看到宝钗的丑态之后,黛玉便再没有了在园中闲逛的心情,便带着青韵橙意二人施施然回了潇湘馆。
黛玉坐在屋子里静静想着今日的事情,越想越觉得心灰意冷,父亲离开后,自己在府中的境况越发的差了,平日里便是府中的一些下人见了,也是满脸的不屑之色。如今看来,这事情和那位和蔼可亲的宝姐姐脱不了干系。可自己就不明白了,虽说宝钗和自己一向是话不投机半句多,但说到底,自己也并没有妨碍着她什么,即便是她心心念念着的宝儿奶奶的位子,自己也并不曾有想要和她争锋的想法,更何况,从二次进府一来,自己可一向是远这宝玉的,避着他尚且不及,更莫要说是缠着他了。
黛玉越想越疑惑,不由得想起了慕容铮。他那样聪明的人,这种事情,应该是难不倒他的罢?黛玉越想越觉得应该问问慕容铮,便让紫鹃备好了笔墨,字斟句酌,在桃花笺上写了一封不长不短的信,装进一个小小的竹筒,挂在彩华的身上,让彩华带过去了。
那彩华原本正在昏昏欲睡,哪里想到它平日里欲亲近而不得的黛玉今日竟亲手轻轻抚摸着它身上七彩的羽毛,倒是真叫它“受宠若惊”了。
彩华看着黛玉那堪比桃花的交好面容,脑子顿时晕晕乎乎的,也没注意到黛玉喃喃念了些什么,直到叫上感觉一阵冰凉,方才回过神来,却原来是黛玉将那一个青翠的竹筒系在了它的脚上。
那信上写的东西着实有些模糊,原本黛玉的想法是让彩华将事情口述给慕容铮,可哪里想到彩华竟然被自己给迷得晕晕乎乎,在它耳边说的那些话,该死的彩华竟然一句也没听进去!可想而知,彩华到了慕容铮那儿,自然是完不成任务的。而慕容铮虽一向聪敏,但奈何黛玉一次也没有让彩华主动给他带过话,只是觉得心中的东西写得隐隐约约,便想着也有好一段时日没有见到黛玉了,寻思着让母亲找个什么由头将黛玉借过来才好。
那云夫人对黛玉是越想越满意,且两人也已经将婚事定了下来,但也想着黛玉尚未见过家中的当家人,此番听到了慕容铮央着自己将黛玉接过来,便知会了慕容铮的父亲慕容燧和老丞相慕容宇,想着黛玉将来毕竟是要嫁过来的,如今拜见了长辈也不算早。
云夫人想定之后,便也不再犹豫,当即让人送了拜帖过去,想着第二日便让人备好了车马,将黛玉接过来住几日。
这边贾母正在屋子里躺在软榻上,旁边鸳鸯跪在地上轻轻替贾母捶着腿,身后两边琥珀玻璃端着拂尘痰盂,屋子里静悄悄的,一声咳嗽不闻。
贾母半闭着眼睛,想着前几日王夫人过来哭诉说薛蟠在外头和旁人争执一只雪貂,让户部尚书的儿子给打伤了,恐外头的人伤了娘娘脸面,连娘娘家的人都下这样的狠手,很该进宫去和娘娘说说,让皇上好生收拾了那人才是。
贾母毕竟是活了这许多年的人了,乍一听见这件事,心中也是赞同王夫人的想法的,但这几日里细细想了,却觉得这事情处处透着不寻常之处。一来这京中人人知晓那薛蟠是贵妃娘娘的亲戚,况如今娘娘圣眷正隆,又有哪个不长眼的会和他起争执呢!二来,当日薛蟠到底是怎么伤的,竟是没一人说得出来。更重要的是,据那薛蟠说,他那日见的雪貂是单独蹲在烟雨楼门口的。那雪貂本就是稀罕物,听说是产自北疆天池,这京城中哪里来的雪貂?若是哪家达官贵人养着的,那自然也是好生养在家中,谁会放出来呢!总之,这事情处处透着蹊跷。
贾母正为此事烦心,便听见外头小丫头进来回禀道:“回老太太,外头丞相府的嬷嬷过来了,说是送拜帖的。”
贾母听见,连忙让身边的鸳鸯扶了手,扶自己起来,一面说道:“你这丫头,既是丞相府里的人来了,还不赶快将人请进来,呆愣在这儿做什么呢?”一面让鸳鸯整理了衣衫,杵着拐杖,颤巍巍朝着外间正厅走去。
外间正厅,两个老嬷嬷坐在椅子上,见帘子微微晃动,便知道是贾母出来了,连忙起身,笑眯眯地向贾母行礼。
贾母见二人浑身上下的穿着虽说不似自己家那般富贵华丽,但却显得神态自若,举手投足间皆是大气,不由得感叹终究是丞相府里头出来的人,终究是见过大世面的,比自家这些眼高手低的奴才自是不同。
“老太君近来可好?我们夫人说好些日子没来拜见老太君了,心里甚是记挂着。如今中秋就快到了,便想着让我们奴才过来送拜帖,明日便过来探望老太君呢!”站在离贾母稍远一点的那位老嬷嬷笑着开口说道。
那老嬷嬷贾母原是见过的,便是云夫人的乳母李嬷嬷,贾母知道李嬷嬷在云夫人跟前身份可不比寻常奴才,便也不敢托大,笑着说道:“嬷嬷说笑了,本该是上门拜见夫人的,如今反倒叫夫人心里头惦记着,倒是叫老婆子心里头不安。”
贾母听李嬷嬷说的话,倒是有些受宠若惊的感觉了,要知道,这左右丞相可是朝上的重臣,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可不是自己家里的那几个能相比的。
“老太君自谦了,如今这京中谁不知道府里头出来的贵妃娘娘最是的皇上宠爱的,这贤德妃娘娘可是老太君一手调教出来的呢!”李嬷嬷笑呵呵地,谁也看不出她心里头的想法。
贾母听到这话,任是她如何的冷静,也不禁有些飘飘然了,笑得嘴角都咧开了。
另一个嬷嬷见贾母笑得缓了些儿,便恭恭敬敬送上拜帖。
贾母身后的鸳鸯上前一步,双手接过拜帖,递到贾母面前。贾母将拜帖打开,略看了看,便笑道:“倒是难为夫人了,这中秋可快到了,想必夫人在丞相府也是忙乱的很。”
“倒也不是怎么忙,毕竟中秋的事情,年年皆有定例,照着往年的定例就是了。”递拜帖的老嬷嬷笑着回答。
贾母笑着点了点头问道:“前儿我听说贵府里的长孙慕容铮小公子回京了,可是学艺成了?”
“老太君果然消息灵通,小公子上月回的京城,如今正在府中呢!”李嬷嬷叹了一口气说道:“小公子出门学艺,一去便是这十多年,我们老爷夫人日思夜想的,如今好容易学成了回来,身子骨也好了,可真真是菩萨保佑。”
贾母自然知道慕容铮当年出生时,身子虚弱,有昆仑山的道士说若是他身在俗家,只怕是难得活命,要将他带走,直说将来时机到了自然就会让他回来。
贾母忽的想到一事,便开口问道:“我恍惚记得小公子可出门好些年了,不知今年几岁了,可曾娶了亲,或是有哪家中意的姑娘?”
李嬷嬷看着贾母眼中的精光,心中鄙夷,但却仍旧笑呵呵回答道:“小公子今年便满弱冠了,夫人早便寻思着替他寻一门亲事,可奈何小公子性子也是随了父亲,倔得紧,非说要找一个自己中意的才是。”叹了一口气接着说道:“我们夫人说了多少也不听,到后来便搬出师傅,写信来说小公子的因缘自有天定,非人力能为的,否则便有大难。我们夫人听说,便也只得罢了。”
贾母笑叹道:“这般看来,这孩子倒是也是个难得的。我们家的宝玉也是如此,常日里在家,最是联系女孩子的,说什么‘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我见了女儿,我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这话儿,可不连他自己也骂进去了?”
两位嬷嬷听着贾母自夸自赞的一番话,心中只觉好笑:那宝玉不过是个整日里只知道吟诗作对、悲春伤秋的人罢了,最是没有一点担当的,如何比得上自己家公子呢!两人心中暗自好笑,想着若是贾母知道贾宝玉是被自己家公子赶出京城去的,如今在关外过着艰苦异常的日子,不禁会作何感想?
两人心中笑得快要翻天了,但脸上却是一幅赞叹的表情,跟着贾母赞了宝玉几句,倒是将贾母喜得呵呵大笑。
两人见今日事情说的差不多了,便起身告辞。贾母本想着留二人用过了饭再走,但见二人去意坚决,便只得应下,让鸳鸯将二人送到了二门外才罢。
两人走后,贾母想了想,云夫人这时候过来,只怕还是和慕容铮的婚事有关。毕竟,子女的婚事想来是由父母做主的,可从来不曾听说过自己做主的。便转头对鸳鸯说道:“你到园子里去,告诉迎春三姐妹并玉儿,说明日有贵客要过来,让她们好生装扮了,可千万莫要失了礼数。”
鸳鸯听贾母这话,便知道贾母并未提及宝钗,一来保持是商家之女,身份上便低了一截;二来是不想让宝钗出了风头,日后处处压着自己家的姑娘。
鸳鸯点点头应下了,便朝着大观园里去。
黛玉坐在屋子里静静想着今日的事情,越想越觉得心灰意冷,父亲离开后,自己在府中的境况越发的差了,平日里便是府中的一些下人见了,也是满脸的不屑之色。如今看来,这事情和那位和蔼可亲的宝姐姐脱不了干系。可自己就不明白了,虽说宝钗和自己一向是话不投机半句多,但说到底,自己也并没有妨碍着她什么,即便是她心心念念着的宝儿奶奶的位子,自己也并不曾有想要和她争锋的想法,更何况,从二次进府一来,自己可一向是远这宝玉的,避着他尚且不及,更莫要说是缠着他了。
黛玉越想越疑惑,不由得想起了慕容铮。他那样聪明的人,这种事情,应该是难不倒他的罢?黛玉越想越觉得应该问问慕容铮,便让紫鹃备好了笔墨,字斟句酌,在桃花笺上写了一封不长不短的信,装进一个小小的竹筒,挂在彩华的身上,让彩华带过去了。
那彩华原本正在昏昏欲睡,哪里想到它平日里欲亲近而不得的黛玉今日竟亲手轻轻抚摸着它身上七彩的羽毛,倒是真叫它“受宠若惊”了。
彩华看着黛玉那堪比桃花的交好面容,脑子顿时晕晕乎乎的,也没注意到黛玉喃喃念了些什么,直到叫上感觉一阵冰凉,方才回过神来,却原来是黛玉将那一个青翠的竹筒系在了它的脚上。
那信上写的东西着实有些模糊,原本黛玉的想法是让彩华将事情口述给慕容铮,可哪里想到彩华竟然被自己给迷得晕晕乎乎,在它耳边说的那些话,该死的彩华竟然一句也没听进去!可想而知,彩华到了慕容铮那儿,自然是完不成任务的。而慕容铮虽一向聪敏,但奈何黛玉一次也没有让彩华主动给他带过话,只是觉得心中的东西写得隐隐约约,便想着也有好一段时日没有见到黛玉了,寻思着让母亲找个什么由头将黛玉借过来才好。
那云夫人对黛玉是越想越满意,且两人也已经将婚事定了下来,但也想着黛玉尚未见过家中的当家人,此番听到了慕容铮央着自己将黛玉接过来,便知会了慕容铮的父亲慕容燧和老丞相慕容宇,想着黛玉将来毕竟是要嫁过来的,如今拜见了长辈也不算早。
云夫人想定之后,便也不再犹豫,当即让人送了拜帖过去,想着第二日便让人备好了车马,将黛玉接过来住几日。
这边贾母正在屋子里躺在软榻上,旁边鸳鸯跪在地上轻轻替贾母捶着腿,身后两边琥珀玻璃端着拂尘痰盂,屋子里静悄悄的,一声咳嗽不闻。
贾母半闭着眼睛,想着前几日王夫人过来哭诉说薛蟠在外头和旁人争执一只雪貂,让户部尚书的儿子给打伤了,恐外头的人伤了娘娘脸面,连娘娘家的人都下这样的狠手,很该进宫去和娘娘说说,让皇上好生收拾了那人才是。
贾母毕竟是活了这许多年的人了,乍一听见这件事,心中也是赞同王夫人的想法的,但这几日里细细想了,却觉得这事情处处透着不寻常之处。一来这京中人人知晓那薛蟠是贵妃娘娘的亲戚,况如今娘娘圣眷正隆,又有哪个不长眼的会和他起争执呢!二来,当日薛蟠到底是怎么伤的,竟是没一人说得出来。更重要的是,据那薛蟠说,他那日见的雪貂是单独蹲在烟雨楼门口的。那雪貂本就是稀罕物,听说是产自北疆天池,这京城中哪里来的雪貂?若是哪家达官贵人养着的,那自然也是好生养在家中,谁会放出来呢!总之,这事情处处透着蹊跷。
贾母正为此事烦心,便听见外头小丫头进来回禀道:“回老太太,外头丞相府的嬷嬷过来了,说是送拜帖的。”
贾母听见,连忙让身边的鸳鸯扶了手,扶自己起来,一面说道:“你这丫头,既是丞相府里的人来了,还不赶快将人请进来,呆愣在这儿做什么呢?”一面让鸳鸯整理了衣衫,杵着拐杖,颤巍巍朝着外间正厅走去。
外间正厅,两个老嬷嬷坐在椅子上,见帘子微微晃动,便知道是贾母出来了,连忙起身,笑眯眯地向贾母行礼。
贾母见二人浑身上下的穿着虽说不似自己家那般富贵华丽,但却显得神态自若,举手投足间皆是大气,不由得感叹终究是丞相府里头出来的人,终究是见过大世面的,比自家这些眼高手低的奴才自是不同。
“老太君近来可好?我们夫人说好些日子没来拜见老太君了,心里甚是记挂着。如今中秋就快到了,便想着让我们奴才过来送拜帖,明日便过来探望老太君呢!”站在离贾母稍远一点的那位老嬷嬷笑着开口说道。
那老嬷嬷贾母原是见过的,便是云夫人的乳母李嬷嬷,贾母知道李嬷嬷在云夫人跟前身份可不比寻常奴才,便也不敢托大,笑着说道:“嬷嬷说笑了,本该是上门拜见夫人的,如今反倒叫夫人心里头惦记着,倒是叫老婆子心里头不安。”
贾母听李嬷嬷说的话,倒是有些受宠若惊的感觉了,要知道,这左右丞相可是朝上的重臣,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可不是自己家里的那几个能相比的。
“老太君自谦了,如今这京中谁不知道府里头出来的贵妃娘娘最是的皇上宠爱的,这贤德妃娘娘可是老太君一手调教出来的呢!”李嬷嬷笑呵呵地,谁也看不出她心里头的想法。
贾母听到这话,任是她如何的冷静,也不禁有些飘飘然了,笑得嘴角都咧开了。
另一个嬷嬷见贾母笑得缓了些儿,便恭恭敬敬送上拜帖。
贾母身后的鸳鸯上前一步,双手接过拜帖,递到贾母面前。贾母将拜帖打开,略看了看,便笑道:“倒是难为夫人了,这中秋可快到了,想必夫人在丞相府也是忙乱的很。”
“倒也不是怎么忙,毕竟中秋的事情,年年皆有定例,照着往年的定例就是了。”递拜帖的老嬷嬷笑着回答。
贾母笑着点了点头问道:“前儿我听说贵府里的长孙慕容铮小公子回京了,可是学艺成了?”
“老太君果然消息灵通,小公子上月回的京城,如今正在府中呢!”李嬷嬷叹了一口气说道:“小公子出门学艺,一去便是这十多年,我们老爷夫人日思夜想的,如今好容易学成了回来,身子骨也好了,可真真是菩萨保佑。”
贾母自然知道慕容铮当年出生时,身子虚弱,有昆仑山的道士说若是他身在俗家,只怕是难得活命,要将他带走,直说将来时机到了自然就会让他回来。
贾母忽的想到一事,便开口问道:“我恍惚记得小公子可出门好些年了,不知今年几岁了,可曾娶了亲,或是有哪家中意的姑娘?”
李嬷嬷看着贾母眼中的精光,心中鄙夷,但却仍旧笑呵呵回答道:“小公子今年便满弱冠了,夫人早便寻思着替他寻一门亲事,可奈何小公子性子也是随了父亲,倔得紧,非说要找一个自己中意的才是。”叹了一口气接着说道:“我们夫人说了多少也不听,到后来便搬出师傅,写信来说小公子的因缘自有天定,非人力能为的,否则便有大难。我们夫人听说,便也只得罢了。”
贾母笑叹道:“这般看来,这孩子倒是也是个难得的。我们家的宝玉也是如此,常日里在家,最是联系女孩子的,说什么‘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我见了女儿,我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这话儿,可不连他自己也骂进去了?”
两位嬷嬷听着贾母自夸自赞的一番话,心中只觉好笑:那宝玉不过是个整日里只知道吟诗作对、悲春伤秋的人罢了,最是没有一点担当的,如何比得上自己家公子呢!两人心中暗自好笑,想着若是贾母知道贾宝玉是被自己家公子赶出京城去的,如今在关外过着艰苦异常的日子,不禁会作何感想?
两人心中笑得快要翻天了,但脸上却是一幅赞叹的表情,跟着贾母赞了宝玉几句,倒是将贾母喜得呵呵大笑。
两人见今日事情说的差不多了,便起身告辞。贾母本想着留二人用过了饭再走,但见二人去意坚决,便只得应下,让鸳鸯将二人送到了二门外才罢。
两人走后,贾母想了想,云夫人这时候过来,只怕还是和慕容铮的婚事有关。毕竟,子女的婚事想来是由父母做主的,可从来不曾听说过自己做主的。便转头对鸳鸯说道:“你到园子里去,告诉迎春三姐妹并玉儿,说明日有贵客要过来,让她们好生装扮了,可千万莫要失了礼数。”
鸳鸯听贾母这话,便知道贾母并未提及宝钗,一来保持是商家之女,身份上便低了一截;二来是不想让宝钗出了风头,日后处处压着自己家的姑娘。
鸳鸯点点头应下了,便朝着大观园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