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江梅引 84最新更新
<li> ——————————————————婉约词——————————————————
蝶恋花---送春 (朱淑真)
楼外垂杨千万缕,欲系青春,少住春还去。
犹自①风前飘柳絮,随春且看归何处。
绿满山川闻杜宇②,便作无情,莫也愁人苦③。
把酒送春春不语,黄昏却下潇潇雨④。
【作者简介】
朱淑真,号幽栖居士,钱塘人。关于她生活的时代,历来有北宋、南宋两说并存。
从作品内容来看,当为北宋末至南宋初人。相传她因婚姻不满,抑郁而死。她善绘画,
通音律,是婉约派著名女词人。著有《断肠词》,今存词20余首。
【注释】
①犹自:仍然。
②“绿满”句:在漫山遍野茂密的丛林中听见了杜鹃的叫声。
③“莫也”句:(鸟儿)莫非也因为人间的愁苦而忧愁吗?苦:
又作“意”。
④潇潇雨:暴雨、疾雨。潇潇是雨声。
【评解】
这是一首惜春词。上片抒发对春的眷恋之情。楼外的杨柳垂下千万缕柳丝,想把春
天系住,可是尽管杨柳多情,春也无意“少住”。柳絮随风,春归何处?下片描绘暮春
景致,抒发伤春感怀。绿满山川,杜宇声声,潇潇暮雨,春将归去,令人不胜眷恋。全
词意境清幽,抒情委婉,悱恻缠绵,深沉含蓄。
谒金门---春半 (朱淑真)
春已半,触目此情无限①。
十二栏干倚遍,愁来天不管。
好是风和日暖,输与②莺莺燕燕。
满院落花帘不卷,断肠芳草远。
【注释】
①此情无限:即春愁无限。
②输与:比不上,还不如。
【评解】
这是一首写闺中春愁的小词。上片写仲春时节,眼前景色,触目生愁。虽“十二栏
干倚遍”,也无法排遣春愁。下片写闺中人在这风和日暖的大好春光中,想起了自己所
怀念的人,不禁愁绪万端,感到还不如成双成对的鸟儿,因此不愿再看见满院落花和断
肠芳草。通篇哀婉细腻,愁思无限。
清平乐 (朱淑真)
恼烟撩露,留我须臾住。
携手藕花①湖上路,一霎黄梅细雨。
娇痴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怀。
最是分携时候,归来懒傍妆台。
【注释】
①藕花:即荷花。
【评解】
此词写天真少女与恋人相会的喜悦和离别的惆怅。上片点明留住须臾,故当时携手
情景,藕花细雨历历在目。下片追写依恋情态,表现出对爱情的大胆追求;歇拍二句,
叙分别时难言的情景,只用“最是”两字,蕴含无限眷恋之情,归来后哪得不怅然若失。
词中点缀夏日风光,使形象更为饱满。
眼儿媚 (朱淑真)
风日迟迟弄轻柔①,□暗香流。
清明过了,不堪回首,云锁朱楼。
午窗睡起莺声巧,何处唤春愁?
绿杨影里,海棠枝畔,红杏梢头。
【注释】
①轻柔:形容风和日暖。
【评解】
这首小词,通过春景的描写,宛转地抒发了惜春情绪。上片写风和日丽,百花飘香,
而转眼清明已过,落花飞絮,云锁朱楼,令人不堪回首。下片写午梦初醒,绿窗闻莺,
声声唤起春愁。结尾三句,构思新巧,含蕴无限。全词语浅意深,辞淡情浓。清新和婉,
别具一格。
卜算子 (严蕊)
不是爱风尘①,似被前缘②误。花落花开自有时,总赖东君③主。
去也终须去,住也如何住!若得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
【作者简介】
严蕊字幼芳,天台营妓。周密《癸辛杂识》称她“善琴弈、歌舞、丝竹、书画,色
艺冠一时。间作诗词,有新语。颇通古今”。道学家朱熹以节使行部至台,指前任太守
唐与正与蕊滥,欲治罪。并收蕊入监,备极箠楚,蕊坚不屈服。系狱两月,声价愈腾。
未几,朱熹改官,岳霖继任,怜其无辜。判令从良。蕊当场填此词以进。(徐釚《词苑
丛谈》)
【注释】
①风尘:古代称□为堕落风尘。
②前缘:前世的因缘。
③东君:司春之神,借指主管□的地方官吏。
【评解】
这是严蕊获得释放、出狱时献给岳霖的一首词。反映了作者堕落“风尘”的不幸遭
遇与对自由生活的渴望。全词和婉自然,寄喻颇深。
南乡子----春闺 (孙道绚)
晓日压重檐,斗帐①春寒起来忺②。
天气困人梳洗懒,眉尖,淡画春山③不喜添。
闲把绣丝袴④,认得金针又倒拈。
陌上游人归也未?恹恹⑤,满院杨花不卷帘。
【作者简介】
孙道绚,号冲虚居士,黄铢之母,宋代福建建宁人。善诗词,笔力甚高。遗词六首。
【注释】
①斗帐:形状如斗的帐子。
②忺(xiān):适意。
③春山:指女子的眉。
④挦(qiān):摘取。
⑤恹恹:有病的样子。
【评解】
这首春闺词,抒写了作者伤春念远之情。上片写闺中人的春日慵懒情态。困人天气,
倦于梳洗,淡画春山。委婉地表现出苦闷心情。下片写对出游人的惦念。闺中人在百无
聊赖中闲挦绣丝,聊做女红,可金针倒拈,全无心思。时已暮春,杨花满院,因游人未
归,便不愿卷帘再看。通篇情思缠绵,和婉细腻。
鹧鸪天--- 别情 (聂胜琼)
玉惨花愁①出凤城②,莲花楼③下柳青青。
尊前一唱阳关曲④,别个人人⑤第五程⑥。
寻好梦,梦难成。有谁知我此时情。
枕前泪共阶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
【作者简介】
聂胜琼(生卒年不详),长安名妓。后嫁李之问。
【注释】
①玉惨花愁:形容女子愁眉苦脸。
②凤城:指北宋都城汴京。
③莲花楼:饯饮之处。
④阳关曲:古人送别时唱此曲。
⑤人人:那个人,指所爱的人。
⑥程:里程,古人称一站为一程。
【评解】
这首词是作者在长安送别李之问时所作。上片写送别情景。出城相送,玉惨花愁,
莲花楼下,柳色青青。一曲阳关,离人远去,留下了绵绵相思与怀念。下片写别后凄伤。
欲寻好梦,梦又难成。泪湿枕衾,辗转达旦。雨声和泪,滴到天明。相思之情,令人心
碎。
据《词林纪事》载:之问得此词,藏于箧间,抵家为其妻所得。因问之,具以实告。
妻善其语句清健,遂出妆奁资尖取归。
减字木兰花 (淮上女)
淮山隐隐,千里云峰千里恨。淮水悠悠①,万顷烟波万顷愁。
山长水远,遮住行人东望眼。恨旧愁新,有泪无言对晚春。
【作者简介】
淮上女,姓名及生平事迹不详。宋宁宗嘉定年间,金兵南侵时被掠去。
【注释】
①悠悠:遥远。
【评解】
公元1220年左右,金兵继续南侵,赵宋将首都南迁到开封。在金兵屡次进犯及狼狈
退却之际,多少人民遭受杀害掳掠,淮上女就是其中的之一。词写淮上女被掠途中,对
故乡山水的依恋。那云雾缭绕的山峰和烟波浩渺的淮水,似乎都充满了愁恨。在漫长的
旅途中,她不断回头望故乡,泪眼模糊地对着暮春的晚景,多少新仇旧恨一起涌上了心
头。抒情哀婉真挚,反映了社会的动乱与人民的苦难。
满江红 (王清惠)
太很饺丌伲氩凰啤⒕墒毖丈
曾只得、春风雨露②,玉楼金阙③。
名播兰簪④妃后里,晕潮⑤莲脸君王侧。
忽一声、鼙鼓揭天来,繁华歇。
龙虎散,风云灭⑥。千古恨,凭谁说。
对山河百二,泪盈襟血⑦。
客馆夜惊尘土梦,宫车晓辗关山月。
问嫦娥、于我肯从容⑧,同圆缺。
【作者简介】
王清惠,南宋度宗昭仪(宫中女官名)。恭帝德祐二年(1276),临安沦陷后被俘
往大都,自请为女道士,号冲华。
【注释】
①太液芙蓉:太液池本汉代宫中池名,唐代长宏大明宫中亦有太液池。这两句是以
花比人,说自己本是宫中女官,容貌美丽,现在已面貌憔悴,完瑟全失去旧时的风姿。
浑不似:全不似。
②春风雨露:比喻君恩。
③玉楼金阙:泛指南宋宫殿。
④兰簪:本为女子首饰,这里借喻宫中后妃。 簪,一作“馨”。
⑤晕潮:形容脸上泛起羞红的光采。
⑥“龙虎风云”二句:指王朝覆亡。
⑦“对山河”二句:是说险固的山河要塞,已沦入敌手。
⑧从容:舒缓不迫。
【评解】
此词为作者被俘北上途中所作。抒写了国破家亡、今非昔比的哀愁与感伤。上片从
眼前景物全非入手,回忆当年在宫中的情况。下片写被俘途中的感慨。据说这首驿中题
壁词,当时在中原传诵,颇有影响。
满庭芳(徐君宝妻)
汉上①繁华,江南人物②,尚遗宣政风流③。
绿窗朱户,十里烂银钩④。
一旦刀兵齐举,旌旗拥、百万貔貅。
长驱入,歌台舞榭,风卷落花⑤愁。
清平三百载⑥,典章人物,扫地俱休。
幸此身未北,犹客南州⑦。
破鉴徐郎⑧何在,空惆怅、相见无由。
从今后,梦魂千里,夜夜岳阳楼⑨。
【作者简介】
徐君宝妻,岳州(湖南岳阳)人。宋末被元将虏掠到杭州,住韩蕲王府(韩世忠旧
宅)。元将几次要侮辱她,都被她设法避过。一日元将发怒地表示要用强迫手段,她便
说要祭告亡夫,主人答应了。她梳妆焚香,再拜默祝,向南哭泣,题《满庭芳》词于壁
上,然后投水而死(见陶宗仪《辍耕录》)。
【注释】
①汉上:泛指汉水至长江一带。
②江南人物:指南宋的许多人才。
③宣政:宣和、政和都是北宋徽宗的年号。这句是指南宋的都市和人物,还保持着
宋徽宗时流风余韵。
④烂银钩:光亮的银制帘钩,代表华美的房屋。
⑤风卷落花:指元军占领临安,南宋灭亡。
⑥三百载:指北宋建国至南宋灭亡。这里指整数。
⑦南州:南方,指临安。
⑧破鉴:即破镜。 徐郎:指作者丈夫徐君宝。
⑨岳阳楼:湖南岳阳县西,这里是作者故乡。
【评解】
此词的作者是个被元军掳掠、不屈而死的女子。词中先写南宋都会繁华,人才众多,
国力也较为富厚;但当元军南侵、长驱直入时,竟如风卷落花,无力抵抗,使人慨恨不
已。
以下说到自身的遭遇。叹息丈夫不知下落,死前无缘再见一面。自己不能生还故乡,
死后魂魄还是恋念着这里。全词凄苦哀怨,抒写对家国的眷恋,对丈夫的挚爱,真切感
人。
菩萨蛮--- 夫寿妻 (无名氏)
秋风扫尽闲花草,黄花不逐①秋光老。
试与插钗头,钗头占断秋。
簪花人有意,共祝年年醉。
不用泛瑶觞②,花先着酒香。
【注释】
①不逐:犹言不随。
②瑶觞:泛指美酒。
【评解】
秋日黄花,分外馨香。采菊为妇簪头,恩情缠绵如见。菊花相传为益寿之卉,古人
尝谓菊酒可以延年,闺中弄花情深,不饮亦醉,不着香艳语而尽得风流。上片“占断秋”
三字极为新巧。
长相思 (吴淑姬)
烟霏霏①,雨霏霏,雪向梅花枝上堆。春从何处回。
醉眼开,睡眼开,疏影横斜安在哉。从教塞管②催。
【作者简介】
宋代吴淑姬,嫁士人杨子治。有《阳春白雪词》五卷。黄花庵云:
“淑姬,女流中黠慧者,有词五卷,佳处不减李易安。”
【注释】
①霏霏:纷飞貌。
②管:乐器。
【评解】
这首迎春小词,以景衬情,寄喻颇深。春日且至,而窗外烟雨霏霏,雪堆梅枝。不
禁想到“春从何处回”!惟愿东风送暖,“塞管”催春,早回大地。全词写景细腻,抒
情委婉含蓄。
一剪梅 (无名氏)
漠漠春①阴酒半酣,风透春衫,雨透春山。
人家蚕事欲眠三②,桑满筐篮,柘③满筐篮。
先自离怀百不堪,樯④燕呢喃,梁燕⑤呢喃。
篝灯⑥强把锦书看,人在江南,心在江南。
【注释】
①漠漠:寂静无声。
②眠三:即三眠。
③柘:亦名“黄桑”,叶可饲蚕,故多桑柘并用。
④樯:船上桅杆。 樯燕:旅燕。
⑤梁燕:房中梁上之燕。
⑥篝灯:把灯烛放在笼中。
【评解】
此词写春日对江南的怀念。暮春时节,风雨交加;春蚕将老,桑柘满篮。这是作者
思念中的江南春景。燕子呢喃,增人离愁,撩人相思。点灯细看书信,是从江南寄来。
作者的心也飞向了江南。全词多用复叠句式,具有回环往复的特色。
语虽重复,含意却并不相同。
菩萨蛮--- 夫寿妻 (无名氏)
秋风扫尽闲花草,黄花不逐①秋光老。
试与插钗头,钗头占断秋。
簪花人有意,共祝年年醉。
不用泛瑶觞②,花先着酒香。
【注释】
①不逐:犹言不随。
②瑶觞:泛指美酒。
【评解】
秋日黄花,分外馨香。采菊为妇簪头,恩情缠绵如见。菊花相传为益寿之卉,古人
尝谓菊酒可以延年,闺中弄花情深,不饮亦醉,不着香艳语而尽得风流。上片“占断秋”
三字极为新巧。
长相思 (吴淑姬)
烟霏霏①,雨霏霏,雪向梅花枝上堆。春从何处回。
醉眼开,睡眼开,疏影横斜安在哉。从教塞管②催。
【作者简介】
宋代吴淑姬,嫁士人杨子治。有《阳春白雪词》五卷。黄花庵云:
“淑姬,女流中黠慧者,有词五卷,佳处不减李易安。”
【注释】
①霏霏:纷飞貌。
②管:乐器。
【评解】
这首迎春小词,以景衬情,寄喻颇深。春日且至,而窗外烟雨霏霏,雪堆梅枝。不
禁想到“春从何处回”!惟愿东风送暖,“塞管”催春,早回大地。全词写景细腻,抒
情委婉含蓄。
一剪梅 (无名氏)
漠漠春①阴酒半酣,风透春衫,雨透春山。
人家蚕事欲眠三②,桑满筐篮,柘③满筐篮。
先自离怀百不堪,樯④燕呢喃,梁燕⑤呢喃。
篝灯⑥强把锦书看,人在江南,心在江南。
【注释】
①漠漠:寂静无声。
②眠三:即三眠。
③柘:亦名“黄桑”,叶可饲蚕,故多桑柘并用。
④樯:船上桅杆。 樯燕:旅燕。
⑤梁燕:房中梁上之燕。
⑥篝灯:把灯烛放在笼中。
【评解】
此词写春日对江南的怀念。
暮春时节,风雨交加;春蚕将老,桑柘满篮。这是作者
思念中的江南春景。燕子呢喃,增人离愁,撩人相思。点灯细看书信,是从江南寄来。
作者的心也飞向了江南。全词多用复叠句式,具有回环往复的特色。
语虽重复,含意却并不相同。
蝶恋花---送春 (朱淑真)
楼外垂杨千万缕,欲系青春,少住春还去。
犹自①风前飘柳絮,随春且看归何处。
绿满山川闻杜宇②,便作无情,莫也愁人苦③。
把酒送春春不语,黄昏却下潇潇雨④。
【作者简介】
朱淑真,号幽栖居士,钱塘人。关于她生活的时代,历来有北宋、南宋两说并存。
从作品内容来看,当为北宋末至南宋初人。相传她因婚姻不满,抑郁而死。她善绘画,
通音律,是婉约派著名女词人。著有《断肠词》,今存词20余首。
【注释】
①犹自:仍然。
②“绿满”句:在漫山遍野茂密的丛林中听见了杜鹃的叫声。
③“莫也”句:(鸟儿)莫非也因为人间的愁苦而忧愁吗?苦:
又作“意”。
④潇潇雨:暴雨、疾雨。潇潇是雨声。
【评解】
这是一首惜春词。上片抒发对春的眷恋之情。楼外的杨柳垂下千万缕柳丝,想把春
天系住,可是尽管杨柳多情,春也无意“少住”。柳絮随风,春归何处?下片描绘暮春
景致,抒发伤春感怀。绿满山川,杜宇声声,潇潇暮雨,春将归去,令人不胜眷恋。全
词意境清幽,抒情委婉,悱恻缠绵,深沉含蓄。
谒金门---春半 (朱淑真)
春已半,触目此情无限①。
十二栏干倚遍,愁来天不管。
好是风和日暖,输与②莺莺燕燕。
满院落花帘不卷,断肠芳草远。
【注释】
①此情无限:即春愁无限。
②输与:比不上,还不如。
【评解】
这是一首写闺中春愁的小词。上片写仲春时节,眼前景色,触目生愁。虽“十二栏
干倚遍”,也无法排遣春愁。下片写闺中人在这风和日暖的大好春光中,想起了自己所
怀念的人,不禁愁绪万端,感到还不如成双成对的鸟儿,因此不愿再看见满院落花和断
肠芳草。通篇哀婉细腻,愁思无限。
清平乐 (朱淑真)
恼烟撩露,留我须臾住。
携手藕花①湖上路,一霎黄梅细雨。
娇痴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怀。
最是分携时候,归来懒傍妆台。
【注释】
①藕花:即荷花。
【评解】
此词写天真少女与恋人相会的喜悦和离别的惆怅。上片点明留住须臾,故当时携手
情景,藕花细雨历历在目。下片追写依恋情态,表现出对爱情的大胆追求;歇拍二句,
叙分别时难言的情景,只用“最是”两字,蕴含无限眷恋之情,归来后哪得不怅然若失。
词中点缀夏日风光,使形象更为饱满。
眼儿媚 (朱淑真)
风日迟迟弄轻柔①,□暗香流。
清明过了,不堪回首,云锁朱楼。
午窗睡起莺声巧,何处唤春愁?
绿杨影里,海棠枝畔,红杏梢头。
【注释】
①轻柔:形容风和日暖。
【评解】
这首小词,通过春景的描写,宛转地抒发了惜春情绪。上片写风和日丽,百花飘香,
而转眼清明已过,落花飞絮,云锁朱楼,令人不堪回首。下片写午梦初醒,绿窗闻莺,
声声唤起春愁。结尾三句,构思新巧,含蕴无限。全词语浅意深,辞淡情浓。清新和婉,
别具一格。
卜算子 (严蕊)
不是爱风尘①,似被前缘②误。花落花开自有时,总赖东君③主。
去也终须去,住也如何住!若得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
【作者简介】
严蕊字幼芳,天台营妓。周密《癸辛杂识》称她“善琴弈、歌舞、丝竹、书画,色
艺冠一时。间作诗词,有新语。颇通古今”。道学家朱熹以节使行部至台,指前任太守
唐与正与蕊滥,欲治罪。并收蕊入监,备极箠楚,蕊坚不屈服。系狱两月,声价愈腾。
未几,朱熹改官,岳霖继任,怜其无辜。判令从良。蕊当场填此词以进。(徐釚《词苑
丛谈》)
【注释】
①风尘:古代称□为堕落风尘。
②前缘:前世的因缘。
③东君:司春之神,借指主管□的地方官吏。
【评解】
这是严蕊获得释放、出狱时献给岳霖的一首词。反映了作者堕落“风尘”的不幸遭
遇与对自由生活的渴望。全词和婉自然,寄喻颇深。
南乡子----春闺 (孙道绚)
晓日压重檐,斗帐①春寒起来忺②。
天气困人梳洗懒,眉尖,淡画春山③不喜添。
闲把绣丝袴④,认得金针又倒拈。
陌上游人归也未?恹恹⑤,满院杨花不卷帘。
【作者简介】
孙道绚,号冲虚居士,黄铢之母,宋代福建建宁人。善诗词,笔力甚高。遗词六首。
【注释】
①斗帐:形状如斗的帐子。
②忺(xiān):适意。
③春山:指女子的眉。
④挦(qiān):摘取。
⑤恹恹:有病的样子。
【评解】
这首春闺词,抒写了作者伤春念远之情。上片写闺中人的春日慵懒情态。困人天气,
倦于梳洗,淡画春山。委婉地表现出苦闷心情。下片写对出游人的惦念。闺中人在百无
聊赖中闲挦绣丝,聊做女红,可金针倒拈,全无心思。时已暮春,杨花满院,因游人未
归,便不愿卷帘再看。通篇情思缠绵,和婉细腻。
鹧鸪天--- 别情 (聂胜琼)
玉惨花愁①出凤城②,莲花楼③下柳青青。
尊前一唱阳关曲④,别个人人⑤第五程⑥。
寻好梦,梦难成。有谁知我此时情。
枕前泪共阶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
【作者简介】
聂胜琼(生卒年不详),长安名妓。后嫁李之问。
【注释】
①玉惨花愁:形容女子愁眉苦脸。
②凤城:指北宋都城汴京。
③莲花楼:饯饮之处。
④阳关曲:古人送别时唱此曲。
⑤人人:那个人,指所爱的人。
⑥程:里程,古人称一站为一程。
【评解】
这首词是作者在长安送别李之问时所作。上片写送别情景。出城相送,玉惨花愁,
莲花楼下,柳色青青。一曲阳关,离人远去,留下了绵绵相思与怀念。下片写别后凄伤。
欲寻好梦,梦又难成。泪湿枕衾,辗转达旦。雨声和泪,滴到天明。相思之情,令人心
碎。
据《词林纪事》载:之问得此词,藏于箧间,抵家为其妻所得。因问之,具以实告。
妻善其语句清健,遂出妆奁资尖取归。
减字木兰花 (淮上女)
淮山隐隐,千里云峰千里恨。淮水悠悠①,万顷烟波万顷愁。
山长水远,遮住行人东望眼。恨旧愁新,有泪无言对晚春。
【作者简介】
淮上女,姓名及生平事迹不详。宋宁宗嘉定年间,金兵南侵时被掠去。
【注释】
①悠悠:遥远。
【评解】
公元1220年左右,金兵继续南侵,赵宋将首都南迁到开封。在金兵屡次进犯及狼狈
退却之际,多少人民遭受杀害掳掠,淮上女就是其中的之一。词写淮上女被掠途中,对
故乡山水的依恋。那云雾缭绕的山峰和烟波浩渺的淮水,似乎都充满了愁恨。在漫长的
旅途中,她不断回头望故乡,泪眼模糊地对着暮春的晚景,多少新仇旧恨一起涌上了心
头。抒情哀婉真挚,反映了社会的动乱与人民的苦难。
满江红 (王清惠)
太很饺丌伲氩凰啤⒕墒毖丈
曾只得、春风雨露②,玉楼金阙③。
名播兰簪④妃后里,晕潮⑤莲脸君王侧。
忽一声、鼙鼓揭天来,繁华歇。
龙虎散,风云灭⑥。千古恨,凭谁说。
对山河百二,泪盈襟血⑦。
客馆夜惊尘土梦,宫车晓辗关山月。
问嫦娥、于我肯从容⑧,同圆缺。
【作者简介】
王清惠,南宋度宗昭仪(宫中女官名)。恭帝德祐二年(1276),临安沦陷后被俘
往大都,自请为女道士,号冲华。
【注释】
①太液芙蓉:太液池本汉代宫中池名,唐代长宏大明宫中亦有太液池。这两句是以
花比人,说自己本是宫中女官,容貌美丽,现在已面貌憔悴,完瑟全失去旧时的风姿。
浑不似:全不似。
②春风雨露:比喻君恩。
③玉楼金阙:泛指南宋宫殿。
④兰簪:本为女子首饰,这里借喻宫中后妃。 簪,一作“馨”。
⑤晕潮:形容脸上泛起羞红的光采。
⑥“龙虎风云”二句:指王朝覆亡。
⑦“对山河”二句:是说险固的山河要塞,已沦入敌手。
⑧从容:舒缓不迫。
【评解】
此词为作者被俘北上途中所作。抒写了国破家亡、今非昔比的哀愁与感伤。上片从
眼前景物全非入手,回忆当年在宫中的情况。下片写被俘途中的感慨。据说这首驿中题
壁词,当时在中原传诵,颇有影响。
满庭芳(徐君宝妻)
汉上①繁华,江南人物②,尚遗宣政风流③。
绿窗朱户,十里烂银钩④。
一旦刀兵齐举,旌旗拥、百万貔貅。
长驱入,歌台舞榭,风卷落花⑤愁。
清平三百载⑥,典章人物,扫地俱休。
幸此身未北,犹客南州⑦。
破鉴徐郎⑧何在,空惆怅、相见无由。
从今后,梦魂千里,夜夜岳阳楼⑨。
【作者简介】
徐君宝妻,岳州(湖南岳阳)人。宋末被元将虏掠到杭州,住韩蕲王府(韩世忠旧
宅)。元将几次要侮辱她,都被她设法避过。一日元将发怒地表示要用强迫手段,她便
说要祭告亡夫,主人答应了。她梳妆焚香,再拜默祝,向南哭泣,题《满庭芳》词于壁
上,然后投水而死(见陶宗仪《辍耕录》)。
【注释】
①汉上:泛指汉水至长江一带。
②江南人物:指南宋的许多人才。
③宣政:宣和、政和都是北宋徽宗的年号。这句是指南宋的都市和人物,还保持着
宋徽宗时流风余韵。
④烂银钩:光亮的银制帘钩,代表华美的房屋。
⑤风卷落花:指元军占领临安,南宋灭亡。
⑥三百载:指北宋建国至南宋灭亡。这里指整数。
⑦南州:南方,指临安。
⑧破鉴:即破镜。 徐郎:指作者丈夫徐君宝。
⑨岳阳楼:湖南岳阳县西,这里是作者故乡。
【评解】
此词的作者是个被元军掳掠、不屈而死的女子。词中先写南宋都会繁华,人才众多,
国力也较为富厚;但当元军南侵、长驱直入时,竟如风卷落花,无力抵抗,使人慨恨不
已。
以下说到自身的遭遇。叹息丈夫不知下落,死前无缘再见一面。自己不能生还故乡,
死后魂魄还是恋念着这里。全词凄苦哀怨,抒写对家国的眷恋,对丈夫的挚爱,真切感
人。
菩萨蛮--- 夫寿妻 (无名氏)
秋风扫尽闲花草,黄花不逐①秋光老。
试与插钗头,钗头占断秋。
簪花人有意,共祝年年醉。
不用泛瑶觞②,花先着酒香。
【注释】
①不逐:犹言不随。
②瑶觞:泛指美酒。
【评解】
秋日黄花,分外馨香。采菊为妇簪头,恩情缠绵如见。菊花相传为益寿之卉,古人
尝谓菊酒可以延年,闺中弄花情深,不饮亦醉,不着香艳语而尽得风流。上片“占断秋”
三字极为新巧。
长相思 (吴淑姬)
烟霏霏①,雨霏霏,雪向梅花枝上堆。春从何处回。
醉眼开,睡眼开,疏影横斜安在哉。从教塞管②催。
【作者简介】
宋代吴淑姬,嫁士人杨子治。有《阳春白雪词》五卷。黄花庵云:
“淑姬,女流中黠慧者,有词五卷,佳处不减李易安。”
【注释】
①霏霏:纷飞貌。
②管:乐器。
【评解】
这首迎春小词,以景衬情,寄喻颇深。春日且至,而窗外烟雨霏霏,雪堆梅枝。不
禁想到“春从何处回”!惟愿东风送暖,“塞管”催春,早回大地。全词写景细腻,抒
情委婉含蓄。
一剪梅 (无名氏)
漠漠春①阴酒半酣,风透春衫,雨透春山。
人家蚕事欲眠三②,桑满筐篮,柘③满筐篮。
先自离怀百不堪,樯④燕呢喃,梁燕⑤呢喃。
篝灯⑥强把锦书看,人在江南,心在江南。
【注释】
①漠漠:寂静无声。
②眠三:即三眠。
③柘:亦名“黄桑”,叶可饲蚕,故多桑柘并用。
④樯:船上桅杆。 樯燕:旅燕。
⑤梁燕:房中梁上之燕。
⑥篝灯:把灯烛放在笼中。
【评解】
此词写春日对江南的怀念。暮春时节,风雨交加;春蚕将老,桑柘满篮。这是作者
思念中的江南春景。燕子呢喃,增人离愁,撩人相思。点灯细看书信,是从江南寄来。
作者的心也飞向了江南。全词多用复叠句式,具有回环往复的特色。
语虽重复,含意却并不相同。
菩萨蛮--- 夫寿妻 (无名氏)
秋风扫尽闲花草,黄花不逐①秋光老。
试与插钗头,钗头占断秋。
簪花人有意,共祝年年醉。
不用泛瑶觞②,花先着酒香。
【注释】
①不逐:犹言不随。
②瑶觞:泛指美酒。
【评解】
秋日黄花,分外馨香。采菊为妇簪头,恩情缠绵如见。菊花相传为益寿之卉,古人
尝谓菊酒可以延年,闺中弄花情深,不饮亦醉,不着香艳语而尽得风流。上片“占断秋”
三字极为新巧。
长相思 (吴淑姬)
烟霏霏①,雨霏霏,雪向梅花枝上堆。春从何处回。
醉眼开,睡眼开,疏影横斜安在哉。从教塞管②催。
【作者简介】
宋代吴淑姬,嫁士人杨子治。有《阳春白雪词》五卷。黄花庵云:
“淑姬,女流中黠慧者,有词五卷,佳处不减李易安。”
【注释】
①霏霏:纷飞貌。
②管:乐器。
【评解】
这首迎春小词,以景衬情,寄喻颇深。春日且至,而窗外烟雨霏霏,雪堆梅枝。不
禁想到“春从何处回”!惟愿东风送暖,“塞管”催春,早回大地。全词写景细腻,抒
情委婉含蓄。
一剪梅 (无名氏)
漠漠春①阴酒半酣,风透春衫,雨透春山。
人家蚕事欲眠三②,桑满筐篮,柘③满筐篮。
先自离怀百不堪,樯④燕呢喃,梁燕⑤呢喃。
篝灯⑥强把锦书看,人在江南,心在江南。
【注释】
①漠漠:寂静无声。
②眠三:即三眠。
③柘:亦名“黄桑”,叶可饲蚕,故多桑柘并用。
④樯:船上桅杆。 樯燕:旅燕。
⑤梁燕:房中梁上之燕。
⑥篝灯:把灯烛放在笼中。
【评解】
此词写春日对江南的怀念。
暮春时节,风雨交加;春蚕将老,桑柘满篮。这是作者
思念中的江南春景。燕子呢喃,增人离愁,撩人相思。点灯细看书信,是从江南寄来。
作者的心也飞向了江南。全词多用复叠句式,具有回环往复的特色。
语虽重复,含意却并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