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江梅引 79最新更新
<li> 吴文英(约1200~1260),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与贾似道友善。《宋史》无传。一生未第,游幕终身,于苏、杭、越三地居留最久。并以苏州为中心,北上到过淮安、镇江,苏杭道中又历经吴江垂虹亭、无锡惠山,及茹霅二溪。游踪所至,每有题咏。晚年一度客居越州,先后为浙东安抚使吴潜及嗣荣王赵与芮门下客,后“困踬以死”。有《梦窗词集》一部,存词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与一卷本。其词作数量丰沃,风格雅致,多酬答、伤时与忆悼之作,号“词中李商隐”。而后世品评却甚有争论。
吴文英词集
霜叶飞
断烟离绪,关心事,斜阳红隐霜树。半壶秋水荐黄花,香噀西风雨。
纵玉勒,轻飞迅羽,凄凉谁吊荒台古。记醉踏南屏,彩扇咽、寒蝉倦梦,不知蛮素。
聊对旧节传杯,尘笺蠹管,断阕经岁慵赋。小蟾斜影转东篱,夜冷残蛩语。
早白发、缘愁万缕,惊飙从卷乌纱去,漫细将,茱萸看,但约明年,翠微高处。
过秦楼黄锺商芙蓉
藻国凄迷,鞠澜澄映,怨入粉烟蓝雾。香笼寨水,腻涨红波,一镜万妆争妒。
湘女归魂,佩环工冷无声.凝情谁诉。又江空月堕,凌波尘起,彩鸳愁舞。
还暗忆,钿合兰烧,丝牵琼腕,见的更怜心苦。玲期翠屋,轻薄冰绍,稳称锦云留住。
生怕哀蝉,暗惊秋被红衰,啼珠零露。能原住去声西风老尽,羞趁东风嫁与。
丹凤吟(无射商赋陈宗之芸居楼)
丽景长安人海,避影繁华,结庐深寂。灯窗雪户,光映夜寒东壁。心凋鬓改,镂冰刻水,缥简离离,风签索索。怕遣花虫蠹粉,自采秋芸薰架,香泛纤碧。
更上新梯窈窕,暮山澹著城外色。旧雨江湖远,问桐阴门巷,燕曾相识。吟壶天小,不觉翠蓬云隔。桂斧月宫三万手,计元和通籍。软红满路,谁聘幽素客。
扫花游(春雪)
水云共色,渐断岸飞花,雨声初峭。步帷素袅。想玉人误惜,章台春老。岫敛愁蛾,半洗铅华未晓。舣轻棹。似山阴夜晴,乘兴初到。
心事春缥缈。记遍地梨花,弄月斜照。旧时斗草。恨凌波路钥,小庭深窈。冻涩琼箫,渐入东风郢调。暖回早。醉西园、乱红休扫。
三姝媚过都城旧居,有感
湖山经醉惯,渍春衫、啼痕酒痕无限。又客长安,叹断襟零袂,涴尘谁浣?
柴曲门荒,沿败井、风摇青蔓。对语东邻,犹是曾巢,谢堂双燕。
春梦人间须断!但怪得当年,梦缘能短。绣屋秦筝,傍海棠偏爱,夜深开宴。
舞歇歌沈,花未灭、红颜先变。伫久河桥欲去,斜阳泪满。
丁香结(夷则商秋日海棠)
香袅红霏,影高银烛,曾纵夜游浓醉。正锦温琼腻。被燕踏、暖雪惊翻庭砌。马嘶人散后,秋风换、故园梦里。吴霜融晓,陡觉暗动偷春花意。
还似。海雾冷仙山,唤觉环儿半睡。浅薄朱唇,娇羞艳色,自伤时背。帘外寒挂澹月,向日秋千地。怀春情不断,犹带相思旧子。
宴清都(连理海棠)
绣幄鸳鸯柱,红情密,腻云低护秦树。芳根兼倚,花梢钿合,锦屏人妒。
东风睡□枝,正梦枕瑶钗燕股。障滟蜡、满照欢丛,嫠蟾冷落羞度。
人间万感幽单,华清惯浴,春盎风露。连鬟并暖,同心共结,向承恩处。
凭谁为歌长恨?暗殿锁、秋灯夜语。叙旧期、不负春盟,红朝翠暮。
花犯
小娉婷,清铅素靥,蜂黄暗偷晕,翠翘攲鬓。昨夜冷中庭,月下相认,睡浓更苦凄风紧。惊回心未稳,送晓色,一壶葱茜,才知花梦准。
湘娥化作此幽芳,凌波路,古岸云沙遗恨。临砌影,寒香乱、冻梅藏韵,熏炉畔。
旋移傍枕,还又见、玉人垂绀鬒。料唤赏、清华池馆,台杯须满引。
浣溪沙
门隔花深旧梦游,夕阳无语燕归愁,玉纤香动小帘钩。
落絮无声春堕泪,行云有影月含羞,东风临夜冷于秋。
浣溪沙
波面铜花冷不收,玉人垂钓理纤钩,月明池阁夜来秋。
江燕话归成晓别,水花红减似春休,西风梧井叶先愁。
点绛唇
卷尽愁云,素娥临夜新梳洗。暗尘不起,酥润凌波地。
辇路重来,仿佛灯前事。情如水,小楼熏被,春梦笙歌里。
祝英台近
剪红情,裁绿意,花信上钗股。残日东风,不放岁华去。
有人添烛西窗,不眠侵晓,笑声转,新年莺语。
旧尊俎,玉纤曾擘黄柑,柔香系幽素。归梦湖边,还迷镜中路。
可怜千点吴霜,寒消不尽,又相对,落梅如雨。
风入松
听风听雨过清明,愁草瘗花铭。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
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晓梦啼莺。
西园日日扫林亭,依旧赏新晴。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
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
惜黄花慢
送客吴皋,正试霜夜冷,枫落长桥。望天不尽,背城渐杳,离亭黯黯,恨水迢迢。
翠香零落红衣老,暮愁锁、残柳眉梢。念瘦腰,沈郎旧日,曾系兰桡。
仙人凤咽琼箫,怅断魂送远,九辩难招。醉鬟留盼,小窗剪烛,歌云载恨,飞上银霄。素秋不解随船去;败红趁、一叶寒涛。梦翠翘,怨鸿料过南谯。
高阳台
宫粉雕痕,仙云堕影,无人野水荒湾。古石埋香,金沙锁骨连环。
南楼不恨吹横笛,恨晓风、千里关山。半飘零,庭上黄昏,月冷阑干。
寿阳空理愁鸾,问谁调玉髓,暗补香瘢?细雨归鸿,孤山无限春寒。
离魂难倩招清些,梦缟衣、解佩溪边。最愁人,啼鸟晴明,叶底青圆。
高阳台
修竹凝妆,垂杨驻马,凭阑浅画成图。山色谁题?楼前有雁斜书。
东风紧送斜阳下,弄旧寒,晚酒醒余。自消凝,能几花前,顿老相如。
伤春不在高楼上,在灯前攲枕,雨外熏炉。怕舣游船,临流可奈清癯?
飞红若到西湖底,搅翠澜,总是愁鱼。莫重来,吹尽香绵,泪满平芜。
踏莎行
润玉笼绡,檀樱倚扇,绣圈犹带脂香浅。榴心空叠舞裙红,艾枝应压愁鬟乱。
午梦千山,窗阴一箭,香瘢新褪红丝腕。隔江人在雨声中,晚风菰叶生秋怨。
瑞鹤仙
晴丝牵绪乱,对沧江斜日,花飞人远。垂杨暗吴苑,正旗亭烟冷,河桥风暖。
兰情蕙盼,惹相思、春根酒畔。又争知、吟骨萦消,渐把旧衫重剪。
凄断流红千浪,缺月孤楼,总难留燕。歌尘凝扇,待凭信,拌分钿。
试挑灯欲写,还依不忍,笺幅偷和泪卷。寄残云剩雨蓬莱,也应梦见。
浪淘沙慢(夷则商赋李尚书山园)
梦仙到、吹笙路杳,度巘云滑。溪谷冰绡未裂。金铺昼锁乍掣。见竹静、梅深春海阔。有新燕、帘底低说。念汉履无声跨鲸远,年年谢桥月。
曲折。画阑尽日凭热。半蜃起玲珑楼阁畔,缥缈鸿去绝。飞絮扬东风,天外歌阕。睡红醉缬。还是催、寒食看花时节。
花下苍苔盛罗袜。银烛短、漏壶易竭。料池柳、不攀春送别。倩玉兔、别捣秋香,更醉蹋、千山冷翠飞晴雪。
鹧鸪天
池上红衣伴倚阑,栖鸦常带夕阳还。殷天度雨疏桐落,明月生凉宝扇闲。
乡梦窄,水天宽,小窗愁黛淡秋山。吴鸿好为传归信,杨柳闾门屋数间。
浣溪沙(题李中斋舟中梅屏)
冰骨清寒瘦一枝。玉人初上木兰时。懒妆斜立澹春姿。
月落溪穷清影在,日长春去画帘垂。五湖水色掩西施。
点绛唇(试灯夜初晴)
卷尽愁云,素娥临夜新梳洗。暗尘不起。酥润凌波地。
辇路重来,仿佛灯前事。情如水。小楼熏被。春梦笙歌里。
秋蕊香(和吴见山落桂)
宝月惊尘堕晓。愁锁空枝斜照。古苔几点露萤小。销减秋光旋少。
佩丸尚忆春酥袅。故人老。断香忍和泪痕扫。魂返东篱梦窅。
秋蕊香(七夕)
懒浴新凉睡早。雪靥酒红微笑。倚楼起把绣针小。月冷波光梦觉。
怕闻井叶西风到。恨多少。粉河不语堕秋晓。云雨人间未了。
夜游宫
人去西楼雁杳,叙别梦,扬州一觉。云淡星疏楚山晓,听啼鸟,立河桥,话未了。
雨外蛩声早,细织就、霜丝多少?说与萧娘未知道,向长安,对秋灯,几人老?
唐多令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
都道晚凉天气好,有明月、怕登楼。
年事梦中休,花空烟水流。燕辞归,客尚淹留。
垂柳不萦裙带住,漫长是、系行舟。
梦窗词的语文生新奇异。第一是语言的搭配、字句的组合,往往打破正常的语序和逻辑惯例,与其章法结构一样,完全凭主观的心理感受随意组合。如“飞红若到西湖底,搅翠澜、总是愁鱼”(《高阳台·丰乐楼分韵得如字》)和“落絮无声春堕泪”(《浣溪沙》)等,都是将主观情绪与客观物象直接组合,无理而奇妙。第二是语言富有强烈的色彩感、装饰性和象征性。他描摹物态、体貌、动作,很少单独使用名词、动词或形容词,而总是使用一些情绪化、修饰性、感极强的偏正词组。如写池水,是“腻涨红波”(《过秦楼·芙蓉》);写云彩,是“倩霞艳锦”(《绕佛阁·赠郭季隐》)或“愁云”、“腻云”;写花容,是 “腴红艳丽”(《惜秋华》)、“妖红斜紫”(《喜迁莺·同丁基仲过希道家看牡丹》);甚至写女性的一颦一笑或一种情绪,也爱用色彩华丽的字眼来修饰,如“最赋情、偏在笑红颦翠”(《三姝媚》),“红情密”(《宴清都·连理海棠》),“剪红情,裁绿意”(《祝英台近·除夜立春》)。梦窗词字面华丽,意象密集,含意曲折,形成了密丽深幽的语言风格。但雕绘过甚,时有堆砌之病、晦涩之失,故不免为后人所诟病。
历史评价
在中国词史中,吴文英是一个引起过不少争论的人。他的词一向被人称为晦涩堆垛。南宋词人张炎便曾说吴文英的词“如七宝楼台,眩人眼目。碎拆下来,不成片断”。另外一些人对他却备极推崇。清代学者周济在《宋四家词选目录序论》中便曾说“梦窗(即吴文英)奇思壮采,腾天潜渊,反南宋之清泚,为北宋之秾挚”。又说他“运意深远,用笔幽邃,炼字炼句,迥不犹人。貌观之雕缋满眼,而实有灵气行乎其间”。另外,吴文英因与奸相贾似道关系亲密而受到人们的抨击。然客观地讲,吴文英的词善用典故,体物入微,遣词清丽,实为难得。 尽管吴文英的词作多达340首,比姜夔多出4倍,其题材内容却与姜夔一样,仍不也恋情、咏物、伤今怀古和酬唱和的范围。从艺术的独创性来看,梦窗足与白石抗衡。清人戈载《宋七家词选》说梦窗词“以绵丽为尚,运意深远,用笔幽邃,炼字炼句,迥不犹人”;《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九九《梦窗稿提要》说 “词家之有文英,亦如诗家之有李商隐”,都是平实公允的评价。
吴文英词集
霜叶飞
断烟离绪,关心事,斜阳红隐霜树。半壶秋水荐黄花,香噀西风雨。
纵玉勒,轻飞迅羽,凄凉谁吊荒台古。记醉踏南屏,彩扇咽、寒蝉倦梦,不知蛮素。
聊对旧节传杯,尘笺蠹管,断阕经岁慵赋。小蟾斜影转东篱,夜冷残蛩语。
早白发、缘愁万缕,惊飙从卷乌纱去,漫细将,茱萸看,但约明年,翠微高处。
过秦楼黄锺商芙蓉
藻国凄迷,鞠澜澄映,怨入粉烟蓝雾。香笼寨水,腻涨红波,一镜万妆争妒。
湘女归魂,佩环工冷无声.凝情谁诉。又江空月堕,凌波尘起,彩鸳愁舞。
还暗忆,钿合兰烧,丝牵琼腕,见的更怜心苦。玲期翠屋,轻薄冰绍,稳称锦云留住。
生怕哀蝉,暗惊秋被红衰,啼珠零露。能原住去声西风老尽,羞趁东风嫁与。
丹凤吟(无射商赋陈宗之芸居楼)
丽景长安人海,避影繁华,结庐深寂。灯窗雪户,光映夜寒东壁。心凋鬓改,镂冰刻水,缥简离离,风签索索。怕遣花虫蠹粉,自采秋芸薰架,香泛纤碧。
更上新梯窈窕,暮山澹著城外色。旧雨江湖远,问桐阴门巷,燕曾相识。吟壶天小,不觉翠蓬云隔。桂斧月宫三万手,计元和通籍。软红满路,谁聘幽素客。
扫花游(春雪)
水云共色,渐断岸飞花,雨声初峭。步帷素袅。想玉人误惜,章台春老。岫敛愁蛾,半洗铅华未晓。舣轻棹。似山阴夜晴,乘兴初到。
心事春缥缈。记遍地梨花,弄月斜照。旧时斗草。恨凌波路钥,小庭深窈。冻涩琼箫,渐入东风郢调。暖回早。醉西园、乱红休扫。
三姝媚过都城旧居,有感
湖山经醉惯,渍春衫、啼痕酒痕无限。又客长安,叹断襟零袂,涴尘谁浣?
柴曲门荒,沿败井、风摇青蔓。对语东邻,犹是曾巢,谢堂双燕。
春梦人间须断!但怪得当年,梦缘能短。绣屋秦筝,傍海棠偏爱,夜深开宴。
舞歇歌沈,花未灭、红颜先变。伫久河桥欲去,斜阳泪满。
丁香结(夷则商秋日海棠)
香袅红霏,影高银烛,曾纵夜游浓醉。正锦温琼腻。被燕踏、暖雪惊翻庭砌。马嘶人散后,秋风换、故园梦里。吴霜融晓,陡觉暗动偷春花意。
还似。海雾冷仙山,唤觉环儿半睡。浅薄朱唇,娇羞艳色,自伤时背。帘外寒挂澹月,向日秋千地。怀春情不断,犹带相思旧子。
宴清都(连理海棠)
绣幄鸳鸯柱,红情密,腻云低护秦树。芳根兼倚,花梢钿合,锦屏人妒。
东风睡□枝,正梦枕瑶钗燕股。障滟蜡、满照欢丛,嫠蟾冷落羞度。
人间万感幽单,华清惯浴,春盎风露。连鬟并暖,同心共结,向承恩处。
凭谁为歌长恨?暗殿锁、秋灯夜语。叙旧期、不负春盟,红朝翠暮。
花犯
小娉婷,清铅素靥,蜂黄暗偷晕,翠翘攲鬓。昨夜冷中庭,月下相认,睡浓更苦凄风紧。惊回心未稳,送晓色,一壶葱茜,才知花梦准。
湘娥化作此幽芳,凌波路,古岸云沙遗恨。临砌影,寒香乱、冻梅藏韵,熏炉畔。
旋移傍枕,还又见、玉人垂绀鬒。料唤赏、清华池馆,台杯须满引。
浣溪沙
门隔花深旧梦游,夕阳无语燕归愁,玉纤香动小帘钩。
落絮无声春堕泪,行云有影月含羞,东风临夜冷于秋。
浣溪沙
波面铜花冷不收,玉人垂钓理纤钩,月明池阁夜来秋。
江燕话归成晓别,水花红减似春休,西风梧井叶先愁。
点绛唇
卷尽愁云,素娥临夜新梳洗。暗尘不起,酥润凌波地。
辇路重来,仿佛灯前事。情如水,小楼熏被,春梦笙歌里。
祝英台近
剪红情,裁绿意,花信上钗股。残日东风,不放岁华去。
有人添烛西窗,不眠侵晓,笑声转,新年莺语。
旧尊俎,玉纤曾擘黄柑,柔香系幽素。归梦湖边,还迷镜中路。
可怜千点吴霜,寒消不尽,又相对,落梅如雨。
风入松
听风听雨过清明,愁草瘗花铭。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
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晓梦啼莺。
西园日日扫林亭,依旧赏新晴。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
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
惜黄花慢
送客吴皋,正试霜夜冷,枫落长桥。望天不尽,背城渐杳,离亭黯黯,恨水迢迢。
翠香零落红衣老,暮愁锁、残柳眉梢。念瘦腰,沈郎旧日,曾系兰桡。
仙人凤咽琼箫,怅断魂送远,九辩难招。醉鬟留盼,小窗剪烛,歌云载恨,飞上银霄。素秋不解随船去;败红趁、一叶寒涛。梦翠翘,怨鸿料过南谯。
高阳台
宫粉雕痕,仙云堕影,无人野水荒湾。古石埋香,金沙锁骨连环。
南楼不恨吹横笛,恨晓风、千里关山。半飘零,庭上黄昏,月冷阑干。
寿阳空理愁鸾,问谁调玉髓,暗补香瘢?细雨归鸿,孤山无限春寒。
离魂难倩招清些,梦缟衣、解佩溪边。最愁人,啼鸟晴明,叶底青圆。
高阳台
修竹凝妆,垂杨驻马,凭阑浅画成图。山色谁题?楼前有雁斜书。
东风紧送斜阳下,弄旧寒,晚酒醒余。自消凝,能几花前,顿老相如。
伤春不在高楼上,在灯前攲枕,雨外熏炉。怕舣游船,临流可奈清癯?
飞红若到西湖底,搅翠澜,总是愁鱼。莫重来,吹尽香绵,泪满平芜。
踏莎行
润玉笼绡,檀樱倚扇,绣圈犹带脂香浅。榴心空叠舞裙红,艾枝应压愁鬟乱。
午梦千山,窗阴一箭,香瘢新褪红丝腕。隔江人在雨声中,晚风菰叶生秋怨。
瑞鹤仙
晴丝牵绪乱,对沧江斜日,花飞人远。垂杨暗吴苑,正旗亭烟冷,河桥风暖。
兰情蕙盼,惹相思、春根酒畔。又争知、吟骨萦消,渐把旧衫重剪。
凄断流红千浪,缺月孤楼,总难留燕。歌尘凝扇,待凭信,拌分钿。
试挑灯欲写,还依不忍,笺幅偷和泪卷。寄残云剩雨蓬莱,也应梦见。
浪淘沙慢(夷则商赋李尚书山园)
梦仙到、吹笙路杳,度巘云滑。溪谷冰绡未裂。金铺昼锁乍掣。见竹静、梅深春海阔。有新燕、帘底低说。念汉履无声跨鲸远,年年谢桥月。
曲折。画阑尽日凭热。半蜃起玲珑楼阁畔,缥缈鸿去绝。飞絮扬东风,天外歌阕。睡红醉缬。还是催、寒食看花时节。
花下苍苔盛罗袜。银烛短、漏壶易竭。料池柳、不攀春送别。倩玉兔、别捣秋香,更醉蹋、千山冷翠飞晴雪。
鹧鸪天
池上红衣伴倚阑,栖鸦常带夕阳还。殷天度雨疏桐落,明月生凉宝扇闲。
乡梦窄,水天宽,小窗愁黛淡秋山。吴鸿好为传归信,杨柳闾门屋数间。
浣溪沙(题李中斋舟中梅屏)
冰骨清寒瘦一枝。玉人初上木兰时。懒妆斜立澹春姿。
月落溪穷清影在,日长春去画帘垂。五湖水色掩西施。
点绛唇(试灯夜初晴)
卷尽愁云,素娥临夜新梳洗。暗尘不起。酥润凌波地。
辇路重来,仿佛灯前事。情如水。小楼熏被。春梦笙歌里。
秋蕊香(和吴见山落桂)
宝月惊尘堕晓。愁锁空枝斜照。古苔几点露萤小。销减秋光旋少。
佩丸尚忆春酥袅。故人老。断香忍和泪痕扫。魂返东篱梦窅。
秋蕊香(七夕)
懒浴新凉睡早。雪靥酒红微笑。倚楼起把绣针小。月冷波光梦觉。
怕闻井叶西风到。恨多少。粉河不语堕秋晓。云雨人间未了。
夜游宫
人去西楼雁杳,叙别梦,扬州一觉。云淡星疏楚山晓,听啼鸟,立河桥,话未了。
雨外蛩声早,细织就、霜丝多少?说与萧娘未知道,向长安,对秋灯,几人老?
唐多令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
都道晚凉天气好,有明月、怕登楼。
年事梦中休,花空烟水流。燕辞归,客尚淹留。
垂柳不萦裙带住,漫长是、系行舟。
梦窗词的语文生新奇异。第一是语言的搭配、字句的组合,往往打破正常的语序和逻辑惯例,与其章法结构一样,完全凭主观的心理感受随意组合。如“飞红若到西湖底,搅翠澜、总是愁鱼”(《高阳台·丰乐楼分韵得如字》)和“落絮无声春堕泪”(《浣溪沙》)等,都是将主观情绪与客观物象直接组合,无理而奇妙。第二是语言富有强烈的色彩感、装饰性和象征性。他描摹物态、体貌、动作,很少单独使用名词、动词或形容词,而总是使用一些情绪化、修饰性、感极强的偏正词组。如写池水,是“腻涨红波”(《过秦楼·芙蓉》);写云彩,是“倩霞艳锦”(《绕佛阁·赠郭季隐》)或“愁云”、“腻云”;写花容,是 “腴红艳丽”(《惜秋华》)、“妖红斜紫”(《喜迁莺·同丁基仲过希道家看牡丹》);甚至写女性的一颦一笑或一种情绪,也爱用色彩华丽的字眼来修饰,如“最赋情、偏在笑红颦翠”(《三姝媚》),“红情密”(《宴清都·连理海棠》),“剪红情,裁绿意”(《祝英台近·除夜立春》)。梦窗词字面华丽,意象密集,含意曲折,形成了密丽深幽的语言风格。但雕绘过甚,时有堆砌之病、晦涩之失,故不免为后人所诟病。
历史评价
在中国词史中,吴文英是一个引起过不少争论的人。他的词一向被人称为晦涩堆垛。南宋词人张炎便曾说吴文英的词“如七宝楼台,眩人眼目。碎拆下来,不成片断”。另外一些人对他却备极推崇。清代学者周济在《宋四家词选目录序论》中便曾说“梦窗(即吴文英)奇思壮采,腾天潜渊,反南宋之清泚,为北宋之秾挚”。又说他“运意深远,用笔幽邃,炼字炼句,迥不犹人。貌观之雕缋满眼,而实有灵气行乎其间”。另外,吴文英因与奸相贾似道关系亲密而受到人们的抨击。然客观地讲,吴文英的词善用典故,体物入微,遣词清丽,实为难得。 尽管吴文英的词作多达340首,比姜夔多出4倍,其题材内容却与姜夔一样,仍不也恋情、咏物、伤今怀古和酬唱和的范围。从艺术的独创性来看,梦窗足与白石抗衡。清人戈载《宋七家词选》说梦窗词“以绵丽为尚,运意深远,用笔幽邃,炼字炼句,迥不犹人”;《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九九《梦窗稿提要》说 “词家之有文英,亦如诗家之有李商隐”,都是平实公允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