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百四十四章 顶罪
文竹见过礼,坐到了文淑的下首,不多时,文慧也到了,陶氏这才抬起眼来,脸色却没有半点好转,她粗重的眉头略皱了皱,不悦的瞥了一眼文慧,似乎埋怨她到的太迟,又看了一眼文竹,那葱黄色的夏衫让的她的脸色更是难看。
厌恶的低下头去,陶氏轻轻拿起那只松木匣子,两手一掰便打开了,“你们过来看看,这东西可曾见过?”
小心的站起身来,文慧与文竹对视了一眼,几步走了过去,文竹尚未看清盒中之物,文慧却是“啊”的一声叫了出来。
文竹一面埋怨着文慧藏不住事儿,一面心道糟糕。
果然,陶氏略带了怒气的抬起头来,“没有规矩!”转而却有些恍然,她提高了嗓间震惊的看向文慧“你是不是在哪里见过?”
文慧脸色一变,这才知道自己闯了祸,她吱唔了一下,却是看向文竹,“这……这东西是六妹妹的……”
这下,场中众人都抬起头来,连着文淑都眨了眨眼睛,脸上的不耐烦也去了大半,倒是好奇的看着文竹。
文竹心下一跳,忙探过头去,就算早知道这盒子之中有猫腻,但真看到盒中之物,却也不得不带了几分惊讶。
她从陶氏的手中接过,仔细端祥,松子匣子中稳稳的装着一只赤金的簪子,那匣子的简朴与簪子的华贵形成鲜明的对比,就像文竹本来妩媚的小脸却是戴着那串淡粉色的珠花,让人看了只觉得哪里不对。
那是一只形如飞凤的凤簪,形状倒是常见,一般的金铺里都能打造,只是那凤凰的头却是扬起的。不似平日里见到的与身子平行。更妙的是那凤凰的翎羽上布满了点点红色的宝石,而凤眼上的宝石则更大一些,成色都是极好的。最难得的,却是那凤凰的头顶,顶着一颗硕大的红色宝石,整个看起来,像是一只浴火重生的凤凰,稍稍扬头,轻展翎翅,窗外的阳光射进来。照在凤凰的眼睛上,似乎真的要飞起来一般。
文竹略一思索。却是心思婉转的将那惊讶显露了出来,顺着文慧的话说了下去,“四姐姐说的不错,这簪子确是我的。”
话一出口,那边陶氏便黑了脸。“你的簪子,怎么会流到外面去!说。你到底送给了谁?”
这场面换的太快,让文竹一下转不过来,她心底略有些疑惑,这簪子在老家时,自己便借给了文慧,之后文慧便再未归还,如今为何出现在这里。唯一的可能便是文慧了,只是她不明白,陶氏为何发这么大的火?她的脸上不自觉的带了疑惑,愣愣的看着陶氏,倒是孙妈妈坐在一旁。极不自然的轻轻咳嗽了一声。
文淑似乎也听明白了什么,眉头皱起。不愉的看着文竹,像被人抢了东西的孩子,眼底透着一股子怨气。
文竹还没答话,就见文慧向前一步,“二伯母息怒,这簪子的确是六妹妹的,可是六妹妹在来京的时候就找不见了,还曾对我说起过,以为是留在了老家没能带来,并没有往外送。怎么、怎么却在您这里?”
说着文慧看了文竹一眼,文竹立即明白了,虽然是替文慧顶罪,但事情到了这一步,她也解释不清,只好硬着头皮上。她也轻轻向前一步,冲着陶氏道,“却是如此,侄女儿还以为拉在老家了,如此想来极有可能是在路上弄丢了。”
陶氏听了冷冷的哼了一声,显然是不相信的,“哼!身为女儿家,竟随意的将贴身之物送于他人,简直是没有规矩!”
文竹听了不愉,但陶氏是长辈,长辈有训,自己只能听着,若是陶氏是五夫人那种市井妇人,张口便骂的主儿,她便不会忍,但陶氏是官家夫人,汤氏走前也有嘱咐,让她们不要生事。文竹便忍了,她低着头,只作倾听状。
倒是文慧有些沉不住气,她本以长房嫡女自居,从小便是刻薄的性子,到了京城才收敛了,如今陶氏说的是文竹,但她心里却是明白的,自然不服气,开口便顶了起来,“二伯母这话说的过了,我们进京匆忙,路上又在济南府停留,丫头们不小心也是有的,不过是丢了个簪子罢了,咱们庄家也不丢不起的!”
“丢了簪子倒也罢了,就怕是丢了脸都不知道!”陶氏重重的拍了桌子,“呯”的一声,炕桌上的几个茶碗震的颤了半晌。
文慧听了还要回嘴,却被文竹一把拉住,她狠狠的使了眼色给文慧,文慧这才住了口。文竹再看陶氏,竟有些得意,她心中猛的一动,“扑通”跪在了地上,口中却道,“二伯母,是文竹不够小心,将簪子弄丢了,还请二伯母责罚。”
说着她又拉了拉文慧,文慧不明白文竹为何突然就跪下了,却是顺了文竹的意思,轻轻跪到了一旁,“文慧一时冲动,说话有些不妥当,请二婶娘责罚。”
这两人一跪,陶氏略有些惊讶,却是没有刚刚的得意,“知道错了就好,这簪子好在被人捡回来了,若是落到什么无赖手中,说不得要损了名声的。”她一边说一边跟孙妈妈对了个眼角,却是没有让两人起身的意思。
文竹在老家除了给祖母磕头,从来没有给谁跪过,就算嗑头的时候,也是有软垫的,如今跪在这冰冷冷的青砖之上,竟有些吃不住力,低着头咬着下唇,只等着陶氏开口。
文竹吃不住力,文慧更是吃不住,虽然吕氏并不算看重她,但好逮也是从小带大的,倒是从不刻薄,她跟文竹一样,仔细听着陶氏的训话,等着陶氏开口让自己起来。只是却只听到瓷器轻响,陶氏竟是慢悠悠的喝起了茶。
那边孙妈妈起身出了花厅,这边陶氏又着小丫鬟换了茶叶,却就是不开口。
文竹听着孙妈妈在院子里说话,但声音太小,竟是听不清楚,她知道,陶氏又有了什么安排,如今把自己和文慧晾在这里,不止是要熬一熬自己的性子,也是让孙妈妈方便办事。
她狠狠的咬着下唇,让自己不会因为失力而倒下,看着眼前陶氏那双绣了珠花的绣鞋,就要模糊起来。
突然从院外传来小丫鬟的声音,让文竹听的如同天籁,“夫人,安王府差了人来,有事要见夫人!”(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co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厌恶的低下头去,陶氏轻轻拿起那只松木匣子,两手一掰便打开了,“你们过来看看,这东西可曾见过?”
小心的站起身来,文慧与文竹对视了一眼,几步走了过去,文竹尚未看清盒中之物,文慧却是“啊”的一声叫了出来。
文竹一面埋怨着文慧藏不住事儿,一面心道糟糕。
果然,陶氏略带了怒气的抬起头来,“没有规矩!”转而却有些恍然,她提高了嗓间震惊的看向文慧“你是不是在哪里见过?”
文慧脸色一变,这才知道自己闯了祸,她吱唔了一下,却是看向文竹,“这……这东西是六妹妹的……”
这下,场中众人都抬起头来,连着文淑都眨了眨眼睛,脸上的不耐烦也去了大半,倒是好奇的看着文竹。
文竹心下一跳,忙探过头去,就算早知道这盒子之中有猫腻,但真看到盒中之物,却也不得不带了几分惊讶。
她从陶氏的手中接过,仔细端祥,松子匣子中稳稳的装着一只赤金的簪子,那匣子的简朴与簪子的华贵形成鲜明的对比,就像文竹本来妩媚的小脸却是戴着那串淡粉色的珠花,让人看了只觉得哪里不对。
那是一只形如飞凤的凤簪,形状倒是常见,一般的金铺里都能打造,只是那凤凰的头却是扬起的。不似平日里见到的与身子平行。更妙的是那凤凰的翎羽上布满了点点红色的宝石,而凤眼上的宝石则更大一些,成色都是极好的。最难得的,却是那凤凰的头顶,顶着一颗硕大的红色宝石,整个看起来,像是一只浴火重生的凤凰,稍稍扬头,轻展翎翅,窗外的阳光射进来。照在凤凰的眼睛上,似乎真的要飞起来一般。
文竹略一思索。却是心思婉转的将那惊讶显露了出来,顺着文慧的话说了下去,“四姐姐说的不错,这簪子确是我的。”
话一出口,那边陶氏便黑了脸。“你的簪子,怎么会流到外面去!说。你到底送给了谁?”
这场面换的太快,让文竹一下转不过来,她心底略有些疑惑,这簪子在老家时,自己便借给了文慧,之后文慧便再未归还,如今为何出现在这里。唯一的可能便是文慧了,只是她不明白,陶氏为何发这么大的火?她的脸上不自觉的带了疑惑,愣愣的看着陶氏,倒是孙妈妈坐在一旁。极不自然的轻轻咳嗽了一声。
文淑似乎也听明白了什么,眉头皱起。不愉的看着文竹,像被人抢了东西的孩子,眼底透着一股子怨气。
文竹还没答话,就见文慧向前一步,“二伯母息怒,这簪子的确是六妹妹的,可是六妹妹在来京的时候就找不见了,还曾对我说起过,以为是留在了老家没能带来,并没有往外送。怎么、怎么却在您这里?”
说着文慧看了文竹一眼,文竹立即明白了,虽然是替文慧顶罪,但事情到了这一步,她也解释不清,只好硬着头皮上。她也轻轻向前一步,冲着陶氏道,“却是如此,侄女儿还以为拉在老家了,如此想来极有可能是在路上弄丢了。”
陶氏听了冷冷的哼了一声,显然是不相信的,“哼!身为女儿家,竟随意的将贴身之物送于他人,简直是没有规矩!”
文竹听了不愉,但陶氏是长辈,长辈有训,自己只能听着,若是陶氏是五夫人那种市井妇人,张口便骂的主儿,她便不会忍,但陶氏是官家夫人,汤氏走前也有嘱咐,让她们不要生事。文竹便忍了,她低着头,只作倾听状。
倒是文慧有些沉不住气,她本以长房嫡女自居,从小便是刻薄的性子,到了京城才收敛了,如今陶氏说的是文竹,但她心里却是明白的,自然不服气,开口便顶了起来,“二伯母这话说的过了,我们进京匆忙,路上又在济南府停留,丫头们不小心也是有的,不过是丢了个簪子罢了,咱们庄家也不丢不起的!”
“丢了簪子倒也罢了,就怕是丢了脸都不知道!”陶氏重重的拍了桌子,“呯”的一声,炕桌上的几个茶碗震的颤了半晌。
文慧听了还要回嘴,却被文竹一把拉住,她狠狠的使了眼色给文慧,文慧这才住了口。文竹再看陶氏,竟有些得意,她心中猛的一动,“扑通”跪在了地上,口中却道,“二伯母,是文竹不够小心,将簪子弄丢了,还请二伯母责罚。”
说着她又拉了拉文慧,文慧不明白文竹为何突然就跪下了,却是顺了文竹的意思,轻轻跪到了一旁,“文慧一时冲动,说话有些不妥当,请二婶娘责罚。”
这两人一跪,陶氏略有些惊讶,却是没有刚刚的得意,“知道错了就好,这簪子好在被人捡回来了,若是落到什么无赖手中,说不得要损了名声的。”她一边说一边跟孙妈妈对了个眼角,却是没有让两人起身的意思。
文竹在老家除了给祖母磕头,从来没有给谁跪过,就算嗑头的时候,也是有软垫的,如今跪在这冰冷冷的青砖之上,竟有些吃不住力,低着头咬着下唇,只等着陶氏开口。
文竹吃不住力,文慧更是吃不住,虽然吕氏并不算看重她,但好逮也是从小带大的,倒是从不刻薄,她跟文竹一样,仔细听着陶氏的训话,等着陶氏开口让自己起来。只是却只听到瓷器轻响,陶氏竟是慢悠悠的喝起了茶。
那边孙妈妈起身出了花厅,这边陶氏又着小丫鬟换了茶叶,却就是不开口。
文竹听着孙妈妈在院子里说话,但声音太小,竟是听不清楚,她知道,陶氏又有了什么安排,如今把自己和文慧晾在这里,不止是要熬一熬自己的性子,也是让孙妈妈方便办事。
她狠狠的咬着下唇,让自己不会因为失力而倒下,看着眼前陶氏那双绣了珠花的绣鞋,就要模糊起来。
突然从院外传来小丫鬟的声音,让文竹听的如同天籁,“夫人,安王府差了人来,有事要见夫人!”(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co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