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卷 第四章 工作的事情
一觉睡到天亮。依旧五六点的样子,天还是黑黑的,外面的叫嚷声却越来越大,韵筱睁开眼睛,只觉得神清气爽,整个人都轻了很多。照着镜子韵筱觉得自己还白了许多,看来这果子确实是好东西啊!
韵筱刚收拾好,就听见外面有人在叫她,“筱筱,在家吗?”
韵筱出门一看原来是自己年轻的老爸啊!“在的,是七哥啊!有啥事吗?”
孙国忠看着走出来的韵筱心里很惊讶,这才几天没见,小妹妹居然越来越白、越来越漂亮了啊!不过这话却是不敢说出口的,要不还不被当成耍流氓啊!
“我爹让你去吃早饭呢!还有事要和你说呢!”孙国忠看着韵筱笑着道。
韵筱一听,心里一惊,“是不是找到我家人了啊!”
孙国忠摇了摇头,“大哥还没回来呢!估计不是这事。你收拾好了就去吧!到时候就知道了。我先回去了,你快点啊!”
韵筱点点头,“嗯,我知道了。”
老爸走后,韵筱叫大黄回房间,从空间里拿出了几个西红柿喂给大黄吃后,就去了老爸家。
爷爷的船就停在老爸家的码头那,木头船,不算大。船头的舱里放了水,网到的鱼虾大多都放在里面,中间是加了顶,上面是客厅,下面是卧室,船尾小舱里放着炉子,最后就是划桨的地方了。爷爷奶奶就在这样的一条小船里养活了八个小孩,实在是太不可思议了。
韵筱一上船就叫道,“大爷,大妈。”她以前没有叫过爷爷奶奶,这大爷大妈叫起来也没什么别扭的。
“来啦!”爷爷坐在船头抽着烟,对着韵筱点点头。
奶奶是小眼睛,一笑起来就没了,看见韵筱来了忙给她盛了一碗粥,厚厚的,菜是咸菜,还有两个杂合面的窝窝头。老实说,这在以后算不上好,可在这个时候绝对是丰盛的,估计老爸吃的都是加了杂粮的稀粥。老两口也就六十来岁吧,可看着特显老,又瘦。韵筱心里酸酸的,可以说他们这一代就没有过过好日子,一辈子都在吃苦,上辈子她还没出生爷爷奶奶就相继离世,也就是说爷爷奶奶也没有几年了。韵筱越想越难过,一定要改变,死亡改变不了但是吃了空间的红果子多活几年肯定没有问题。好日子才刚刚开始,怎么也要享上几天福啊!
韵筱端着碗默默的吃着,没几口就听见爷爷道,“你是个有文化的,也不能跟着我们养鱼。我去问了村里,要不和你妈一样做老师,要不就做村里的医生,不过做医生还要先去镇上学的,还有一个是我托人问的,是在陶村油厂做事。你自己选吧!”
韵筱心里十分感动,爷爷为她费了不少心啊!这也充分说明她爷爷是个好银啊!做老师她是不会做的,她知道自己压根就不是那块料,做医生就更不可能了,她要是去学了那她老妈怎么办啊!还是去陶村油厂的好,正好在老妈村里,她也有机会和老妈认识啊!
韵筱放下碗筷,看着她爷爷道,“大爷,我想去陶村油厂做事!”
孙爷爷吸了一口烟笑了起来,开口道,“成,我本来也是想叫你去油厂做事,这活轻松,你肯定能做得来。”
她奶奶也是一脸笑意,看着韵筱道,“够不,锅里还有呢!我帮你盛!”
韵筱赶忙走到船边把碗给洗了,“饱了,饱了,已经吃不下了。”
孙爷爷扔了烟头,起了身,“家里门锁了没,一会我们就去陶村,这事还是早点办好了安心。”
韵筱点头,“锁了,我原本就想去趟镇上的,家里有几张票,正好用了。”
孙爷爷点了点头,“成,你进舱吧!我去和你七哥说一声。”
韵筱应了声“嗯,好的”,点头进了船舱。
小船晃晃悠悠的划着,破水而行,“哗啦哗啦”的声音十分动听。这个时候的大河还是十分干净的,水草水花生什么的看着也不算多,不像后来都是成片成片的长。
韵筱躺在船舱里十分惬意。船舱里铺了木板,都是泊了油的,上面垫了很厚的棉胎,床单很旧,还打了补丁,可躺在上面却很舒服。
韵筱闭着眼睛,想着以后该做些什么挣钱!
开店?现在不行!老爸还没有和老妈见面!家里的事情还说不准呢!要是开店的话,只能在镇上!这个事还是再等等吧!
那承包鱼塘?空间的有那么多的鱼,正好!不过,养鱼也是个麻烦事!她一个女孩子,也弄不来!不过可以交给老爸!对了,他们这里算是有名的水乡!种一些菱角、莲藕倒是好的!菱角可是好东西啊!生吃,能消暑止渴,熟吃,能健脾胃、益中气,好像还能抗癌!还有莲藕!改革开放各业兴起,荷藕是她们县有名的土特产,荷藕的市场前景不容小觑,有“钱”途那是肯定的。貌似她们镇上就有一个藕厂,不过不知道现在有没有开。韵筱心里只有一个字来形容就“爽”,不过要怎么说服老爸还是个问题啊!
韵筱定了定神,看着她奶奶问道,“大妈,我们镇上有藕厂吗?”
老太太正坐在船头理着渔网,听了韵筱的话也没有回头,“有的,开了也没多久。听说条件挺好的,不过你大爷不认识那边的人。”
韵筱一听,满脸黑线,感情老太太以为她想进藕厂啊!“不是,油厂挺好的,我就是随便问问。”韵筱心里还是很激动的,藕厂有了,那钱也快了。不过种藕也是个技术活,承包藕塘也是要钱滴,这事还待再看。韵筱叹了口气,刚才还挺激动的小心肝一下子跌入谷底,拔凉拔凉的。
唉!现在还是先养养鱼吧!好歹也先把房子建起来在说!总不能一直住着一间土房子吧!再说爷爷奶奶也不能这样一直住在船上!以前他们没有享过福!她现在也算是有这个能力了!总不能还让他们吃苦!
船行了一个多小时的样子,终于到儿陶村。老孙头领着韵筱去了油厂,孙奶奶拿着鱼虾去了菜场卖。
其实米厂和油厂进的是一个门,一个在左一个在右。不过他们也没有进去,而是进了在大门右边的房子。门口有人在排队打油,负责的是两个三十来岁的妇女。韵筱跟着老孙头进门,这两人也没有说话,神情淡淡的瞟了一眼。
就这一眼,韵筱心里微凉。眼神不善啊!看来,有人得地方就有竞争,有人的地方就有压力。这话是一点也不错滴。
一直走到最里面的房间,“老宋啊!在啊?”老孙头撩起厚布帘子径自走了进去。
“来啦!”宋老头扶了扶眼镜,看着走进来的老孙头起身笑道,“这就是你说的那个闺女啊!不错不错。”
孙爷爷指着宋老头对着韵筱道,“娃,你也叫他大爷。”
韵筱应声,腼腆的叫了一声,“大爷好。”两人说话随便,一看就知道交情不错。宋老头比孙爷爷看着年轻了很多,面相上也能看出年轻的时候是个帅哥,穿衣打扮都很时兴,带着眼镜满脸都写着我是知识分子的样子。和老孙头相比简直一个是天一个是地,真不知道两人是怎么做上朋友的。
“成,这事就这么定了吧!下周一来上班吧!行吗?”宋老头扶了扶眼睛,笑眯眯的对着韵筱道。
“好的。”韵筱还挺高兴的,今天是周三,离上班还有几天时间,正好可以将玉佩的事办好。
孙爷爷和宋老头说这话,韵筱就去找孙奶奶。出门的时候那两个女的也没有正眼瞧她,韵筱也不计较,反正等老爸老妈做亲后她也不打算做了,不到一年的时间,还是很容易过的。
陶村的菜场其实也不是菜场,村里环着河,隔几处就可以看见桥,大多是小桥,只有一座大桥,连着桥南桥北。桥南人家多,桥北人家少,供销社就在桥南边上,大伙就靠着供销社将摊子放在桥南底下,久而久之就成了陶村的菜场,菜场的菜都是自家种的,其实也没有多少人卖,这里多是卖豆腐、鱼虾、猪肉之类的。早上也有包子、烧饼等早点卖的,这个菜场虽然小但是五脏俱全,还是很不错滴。
韵筱凭票买了肉和布就去找孙奶奶,孙奶奶卖的也差不多了,就剩下几条小草鱼,韵筱陪着等了一会,见没有人买就回去了。韵筱回到船上拿了油壶买了油,又和孙奶奶等了好一会,才见老孙头出来。韵筱把买来的三样都递给孙奶奶,孙奶奶不收,被韵筱磨了好一阵,才勉强收下。
随着小船晃晃悠悠的前行,韵筱把玉佩的事和孙奶奶孙爷爷说了。
孙爷爷点着头,“玉佩是一定要要回来的,到时候让你大妈、三嫂子和四嫂子都去。老唐家的性子泼,这要是制不住她,肯定是要吃亏的。”
一路上,孙奶奶淘米做饭。烧了一个红烧肉,又烧了一个红烧鱼,一个蛋花汤。刚到家的时候,饭菜也正好好了。这个时候大概也就十一点半左右吧!船刚停下来,耳边就传来三嫂子和别人说话的声音,“今天烧的什么菜啊?”
“还能有什么菜,不就是老几样,小毛鱼,青菜汤呗!”
三嫂子“咯咯咯”的笑了,“这年月,有的吃也不错了。今年算是好了!你家鱼塘卖了多少尾!听说你家养的不错呢啊!这下,你家小龙不用各家找肉吃了吧!”
“哪的话!这今天各家鱼塘不都不错嘛!这以后啊!我们可都是想吃肉就吃肉的喽!” 一听这话,大伙都笑了。
三嫂子看着孙爷爷停了船,对着他们喊道,“爹、妈,回来啦!我还以为你们要到下午呢!我叫老七去我那吃饭了!这不,刚去!”
她奶奶一听,赶紧盛了两条鱼、半碗红烧肉递给三嫂子,“刚煮的,给他们下饭。”
站在岸上说话的几个人,看着这么丰盛的菜,都是一阵羡慕。心里都在想,明年自家也能吃的这么丰盛了。三嫂子端着菜赶紧回家去了,其他人又扯了几句,才各自回家。
吃过饭,韵筱就和孙爷爷商量以后就在船上吃饭的事,孙爷爷也没有多说,点头同意了!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韵筱刚收拾好,就听见外面有人在叫她,“筱筱,在家吗?”
韵筱出门一看原来是自己年轻的老爸啊!“在的,是七哥啊!有啥事吗?”
孙国忠看着走出来的韵筱心里很惊讶,这才几天没见,小妹妹居然越来越白、越来越漂亮了啊!不过这话却是不敢说出口的,要不还不被当成耍流氓啊!
“我爹让你去吃早饭呢!还有事要和你说呢!”孙国忠看着韵筱笑着道。
韵筱一听,心里一惊,“是不是找到我家人了啊!”
孙国忠摇了摇头,“大哥还没回来呢!估计不是这事。你收拾好了就去吧!到时候就知道了。我先回去了,你快点啊!”
韵筱点点头,“嗯,我知道了。”
老爸走后,韵筱叫大黄回房间,从空间里拿出了几个西红柿喂给大黄吃后,就去了老爸家。
爷爷的船就停在老爸家的码头那,木头船,不算大。船头的舱里放了水,网到的鱼虾大多都放在里面,中间是加了顶,上面是客厅,下面是卧室,船尾小舱里放着炉子,最后就是划桨的地方了。爷爷奶奶就在这样的一条小船里养活了八个小孩,实在是太不可思议了。
韵筱一上船就叫道,“大爷,大妈。”她以前没有叫过爷爷奶奶,这大爷大妈叫起来也没什么别扭的。
“来啦!”爷爷坐在船头抽着烟,对着韵筱点点头。
奶奶是小眼睛,一笑起来就没了,看见韵筱来了忙给她盛了一碗粥,厚厚的,菜是咸菜,还有两个杂合面的窝窝头。老实说,这在以后算不上好,可在这个时候绝对是丰盛的,估计老爸吃的都是加了杂粮的稀粥。老两口也就六十来岁吧,可看着特显老,又瘦。韵筱心里酸酸的,可以说他们这一代就没有过过好日子,一辈子都在吃苦,上辈子她还没出生爷爷奶奶就相继离世,也就是说爷爷奶奶也没有几年了。韵筱越想越难过,一定要改变,死亡改变不了但是吃了空间的红果子多活几年肯定没有问题。好日子才刚刚开始,怎么也要享上几天福啊!
韵筱端着碗默默的吃着,没几口就听见爷爷道,“你是个有文化的,也不能跟着我们养鱼。我去问了村里,要不和你妈一样做老师,要不就做村里的医生,不过做医生还要先去镇上学的,还有一个是我托人问的,是在陶村油厂做事。你自己选吧!”
韵筱心里十分感动,爷爷为她费了不少心啊!这也充分说明她爷爷是个好银啊!做老师她是不会做的,她知道自己压根就不是那块料,做医生就更不可能了,她要是去学了那她老妈怎么办啊!还是去陶村油厂的好,正好在老妈村里,她也有机会和老妈认识啊!
韵筱放下碗筷,看着她爷爷道,“大爷,我想去陶村油厂做事!”
孙爷爷吸了一口烟笑了起来,开口道,“成,我本来也是想叫你去油厂做事,这活轻松,你肯定能做得来。”
她奶奶也是一脸笑意,看着韵筱道,“够不,锅里还有呢!我帮你盛!”
韵筱赶忙走到船边把碗给洗了,“饱了,饱了,已经吃不下了。”
孙爷爷扔了烟头,起了身,“家里门锁了没,一会我们就去陶村,这事还是早点办好了安心。”
韵筱点头,“锁了,我原本就想去趟镇上的,家里有几张票,正好用了。”
孙爷爷点了点头,“成,你进舱吧!我去和你七哥说一声。”
韵筱应了声“嗯,好的”,点头进了船舱。
小船晃晃悠悠的划着,破水而行,“哗啦哗啦”的声音十分动听。这个时候的大河还是十分干净的,水草水花生什么的看着也不算多,不像后来都是成片成片的长。
韵筱躺在船舱里十分惬意。船舱里铺了木板,都是泊了油的,上面垫了很厚的棉胎,床单很旧,还打了补丁,可躺在上面却很舒服。
韵筱闭着眼睛,想着以后该做些什么挣钱!
开店?现在不行!老爸还没有和老妈见面!家里的事情还说不准呢!要是开店的话,只能在镇上!这个事还是再等等吧!
那承包鱼塘?空间的有那么多的鱼,正好!不过,养鱼也是个麻烦事!她一个女孩子,也弄不来!不过可以交给老爸!对了,他们这里算是有名的水乡!种一些菱角、莲藕倒是好的!菱角可是好东西啊!生吃,能消暑止渴,熟吃,能健脾胃、益中气,好像还能抗癌!还有莲藕!改革开放各业兴起,荷藕是她们县有名的土特产,荷藕的市场前景不容小觑,有“钱”途那是肯定的。貌似她们镇上就有一个藕厂,不过不知道现在有没有开。韵筱心里只有一个字来形容就“爽”,不过要怎么说服老爸还是个问题啊!
韵筱定了定神,看着她奶奶问道,“大妈,我们镇上有藕厂吗?”
老太太正坐在船头理着渔网,听了韵筱的话也没有回头,“有的,开了也没多久。听说条件挺好的,不过你大爷不认识那边的人。”
韵筱一听,满脸黑线,感情老太太以为她想进藕厂啊!“不是,油厂挺好的,我就是随便问问。”韵筱心里还是很激动的,藕厂有了,那钱也快了。不过种藕也是个技术活,承包藕塘也是要钱滴,这事还待再看。韵筱叹了口气,刚才还挺激动的小心肝一下子跌入谷底,拔凉拔凉的。
唉!现在还是先养养鱼吧!好歹也先把房子建起来在说!总不能一直住着一间土房子吧!再说爷爷奶奶也不能这样一直住在船上!以前他们没有享过福!她现在也算是有这个能力了!总不能还让他们吃苦!
船行了一个多小时的样子,终于到儿陶村。老孙头领着韵筱去了油厂,孙奶奶拿着鱼虾去了菜场卖。
其实米厂和油厂进的是一个门,一个在左一个在右。不过他们也没有进去,而是进了在大门右边的房子。门口有人在排队打油,负责的是两个三十来岁的妇女。韵筱跟着老孙头进门,这两人也没有说话,神情淡淡的瞟了一眼。
就这一眼,韵筱心里微凉。眼神不善啊!看来,有人得地方就有竞争,有人的地方就有压力。这话是一点也不错滴。
一直走到最里面的房间,“老宋啊!在啊?”老孙头撩起厚布帘子径自走了进去。
“来啦!”宋老头扶了扶眼镜,看着走进来的老孙头起身笑道,“这就是你说的那个闺女啊!不错不错。”
孙爷爷指着宋老头对着韵筱道,“娃,你也叫他大爷。”
韵筱应声,腼腆的叫了一声,“大爷好。”两人说话随便,一看就知道交情不错。宋老头比孙爷爷看着年轻了很多,面相上也能看出年轻的时候是个帅哥,穿衣打扮都很时兴,带着眼镜满脸都写着我是知识分子的样子。和老孙头相比简直一个是天一个是地,真不知道两人是怎么做上朋友的。
“成,这事就这么定了吧!下周一来上班吧!行吗?”宋老头扶了扶眼睛,笑眯眯的对着韵筱道。
“好的。”韵筱还挺高兴的,今天是周三,离上班还有几天时间,正好可以将玉佩的事办好。
孙爷爷和宋老头说这话,韵筱就去找孙奶奶。出门的时候那两个女的也没有正眼瞧她,韵筱也不计较,反正等老爸老妈做亲后她也不打算做了,不到一年的时间,还是很容易过的。
陶村的菜场其实也不是菜场,村里环着河,隔几处就可以看见桥,大多是小桥,只有一座大桥,连着桥南桥北。桥南人家多,桥北人家少,供销社就在桥南边上,大伙就靠着供销社将摊子放在桥南底下,久而久之就成了陶村的菜场,菜场的菜都是自家种的,其实也没有多少人卖,这里多是卖豆腐、鱼虾、猪肉之类的。早上也有包子、烧饼等早点卖的,这个菜场虽然小但是五脏俱全,还是很不错滴。
韵筱凭票买了肉和布就去找孙奶奶,孙奶奶卖的也差不多了,就剩下几条小草鱼,韵筱陪着等了一会,见没有人买就回去了。韵筱回到船上拿了油壶买了油,又和孙奶奶等了好一会,才见老孙头出来。韵筱把买来的三样都递给孙奶奶,孙奶奶不收,被韵筱磨了好一阵,才勉强收下。
随着小船晃晃悠悠的前行,韵筱把玉佩的事和孙奶奶孙爷爷说了。
孙爷爷点着头,“玉佩是一定要要回来的,到时候让你大妈、三嫂子和四嫂子都去。老唐家的性子泼,这要是制不住她,肯定是要吃亏的。”
一路上,孙奶奶淘米做饭。烧了一个红烧肉,又烧了一个红烧鱼,一个蛋花汤。刚到家的时候,饭菜也正好好了。这个时候大概也就十一点半左右吧!船刚停下来,耳边就传来三嫂子和别人说话的声音,“今天烧的什么菜啊?”
“还能有什么菜,不就是老几样,小毛鱼,青菜汤呗!”
三嫂子“咯咯咯”的笑了,“这年月,有的吃也不错了。今年算是好了!你家鱼塘卖了多少尾!听说你家养的不错呢啊!这下,你家小龙不用各家找肉吃了吧!”
“哪的话!这今天各家鱼塘不都不错嘛!这以后啊!我们可都是想吃肉就吃肉的喽!” 一听这话,大伙都笑了。
三嫂子看着孙爷爷停了船,对着他们喊道,“爹、妈,回来啦!我还以为你们要到下午呢!我叫老七去我那吃饭了!这不,刚去!”
她奶奶一听,赶紧盛了两条鱼、半碗红烧肉递给三嫂子,“刚煮的,给他们下饭。”
站在岸上说话的几个人,看着这么丰盛的菜,都是一阵羡慕。心里都在想,明年自家也能吃的这么丰盛了。三嫂子端着菜赶紧回家去了,其他人又扯了几句,才各自回家。
吃过饭,韵筱就和孙爷爷商量以后就在船上吃饭的事,孙爷爷也没有多说,点头同意了!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