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卷 68 第六十八章 参拜六祖2
作品名:汉玉作者:一叶飘萍
“一花一叶一世界,一山一水一乾坤。”
“这好像早就有人说过了的吧?”翁海峰小声地嘀嘀咕咕地说着。
“真的吗?我只是想应景没有想到还真是有这一偈呢?哈哈哈!”徐秋寒笑着说。
“对!这偈更加应景,看来我们小徐真是很有悟性哦!哈哈哈!”
李浦秋一行上去各层佛殿礼拜了佛祖、诸位菩萨、罗汉和六祖后,李浦秋转身往四周看看,他看到侧面的山丘上有许多塔林,便问了:“那边是什么地方?”
“哦,那边是六祖塔林,塔林里雕刻着六祖的生平,那里入夜后会有很多修行者点上蜡烛在那里静坐或绕着塔林祈福的。”
“哦?这里有很多修行者的吗?”
徐秋寒指着右边的一些房舍说:“这边就是专为信众而设的厢房,有很多来自各地的信众在这里修行或养老,除了每天必修的功课外,他们平日无事便帮庙里做些事,也算是做做善事,结结善缘,为家人积福。”
“唉!这里风光清丽,虽然没有崇山峻岭、奇峰怪石、云海雾绕,但却多了一份祥和平淡的灵秀之气,每日聆听暮鼓晨钟、倾听诵经木鱼之声,自是心境平和,万事随缘了,能在这里安享晚年,真是太幸福了!”
“大师也不必过于羡慕,这里也是很热闹的,每逢初一十五或节假日便会人山人海,人头涌涌的,而且这里常常都有法事要做,所以并不是很清静的。《六祖坛经》中有:若欲修行,在家亦得。”
“对对对!这整句是: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在寺不修,如西方心恶之人;在家若修,如东方人修善。但愿自家修清净,即是西方。”
“哎呀!这李老真是好记性啊!”高扬诚拍手称赞。
“我也算是半个修行之人啊!在家的时候,我天天都会抄《心经》的,这样会让自己的心境平和,那么就可以更专心读玉、磨玉了。”
徐秋寒看着白发苍苍的李浦秋,年届七旬的他,依然为了传播玉文化而不遗余力地到处奔波,徐秋寒心中很是感动:“李大师,我们这些晚辈一定会以您为榜样,终身尊玉、崇玉、敬玉、爱玉,将玉融入自己的血脉,为玉文化的传播和推广不懈前进,把我们中华民族的玉文化好好传承下去。”
李浦秋看着徐秋寒、翁海峰他们会心一笑,然后把自己由于常年琢玉已经磨砺成“鹰爪”一般的畸形的双手伸出来,徐秋寒和翁海峰俩人同时伸出自己的手,握住了李浦秋的手,一股暖流涌入各自的心底,一种传承的信念坚定着三人的意志,一道薪火相传的意味激荡着三人的心灵……
众人在斋堂吃过午饭,便一起回到汉武玉庭公司。
徐秋寒安排早已筹备好的《岭南荟萃》刊物编辑部的编辑去采访李浦秋,请他担任《岭南荟萃》刊物的艺术顾问,并在创刊号上介绍李浦秋及他的治玉理念。
徐秋寒陪同李浦秋接受采访后,便一同回到办公室,李浦秋看到徐秋寒的办公桌上堆满了等待他细读的玉璞和一些已经基本完工的,正等待他做最后鉴定的作品,突然他看到一块冰种的原石,底部有红色的色块与星点,之上便是青白带茄春色的色块,整个璞石的形状类似三角形,李浦秋拿起强光电筒压在那玉璞之上,仔细地察看着,只见强光电筒照在玉璞之上整块玉璞都被照得非常通透,“唔!透明度很高,里面的颜色变化也不是很大,真是一块好冰种!”
“对!这块冰种的里面跟表层的颜色没有太大的变化,但问题也正正在这里,如果用来做山水作品的话,那它底下的红色块就不知道该怎样处理了,而且它的红色占到整块原石的三分之一的部分,这样创作起来比较麻烦,我们的设计师曾经想过做山边的枫叶,或把它反过来,顶上是残阳如血的景色,下面是山景,但我总是觉得不是很适合,所以放在桌上已经有半年时间了,还是没有读懂这块璞玉。”徐秋寒有些不好意思的挠挠头。
“你这块玉让我想起我曾经描过的一幅画,那是我看了《唐明皇与杨贵妃》那出戏后,我就想到杨贵妃出浴的场景:华清池中满是红色的玫瑰花瓣,杨贵妃走上石阶,身上沾着的玫瑰花瓣也跟着一路掉满石阶,旁边一个小侍女在旁边侍候着杨贵妃,杨贵妃穿上小侍女递给她的衣裳,旁边是玉柱帐幕,后面的屏风上站着杨贵妃最喜爱的鹦鹉。”李浦秋一边回忆,一边在徐秋寒桌上的稿纸上绘画着,画完后左右端详着,“杨贵妃身上的丝巾啊,装饰什么的细节,你看要怎样设计一下。”
李浦秋把自己大约画的初稿给徐秋寒看,徐秋寒欣喜万分,“哎呀!大师就是大师!奇思异想,构思奇特,我们琢磨了大半年的时光都读不懂这璞石,没有想到大师一看就看出来了,真是天才啊!”
“什么天才?我是平常有什么好的构思就把它画出来,遇到适合的石头就想到了,所以才会依葫芦画瓢,再画出来的,这块石头跟我当初的构想一模一样,所以才马上想到的,我也常常遇到一些石头,读了大半年还是读不出来,突然别人一句话或者一个举动就让我突然领悟了,我们治玉之人,常遇到这种事。”
“对对对!有时候人就是这样,经旁人一提就醒了,这就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哈哈哈!”俩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
徐秋寒欣赏着李浦秋的画稿,虽然绘画的时间不长,但线条柔美流畅,整体布局疏落有致,杨贵妃的神态安详逸美,体态丰腴,衣块翩翩小侍女则是一副恭敬乖巧的模样,让人看着很是欢喜,徐秋寒指着一边角落说:“大师果然是与书中介绍一般:以人物见长,构思精巧,刻意影响。这两位女子各不相同的身份、神态,在大师的笔下栩栩如生,入木三分,画面艳丽又不失高雅,最难得的是俏色的运用,相信琢磨出成品后一定会非常漂亮的!”
“你这块冰种很漂亮,这红色也很靓丽,所以琢磨成品后应该是个不错的作品!”
“唔……这里添个熏香炉吧。”徐秋寒琢磨着画面说:“这个位置空了些,加上香烟缭绕的话,更添香艳,那就色香味俱全了!唔……这小侍女的手上要是加个如意的话,那祝福的意味就更重了!大师您看这样可以吗?”
“哎!这个想法很妙!我们中国的古画中很多侍女、童子的都是捧着玉如意的,这就是寓意:吉祥如意。这个想法好!跟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相吻合!我们的玉器之所以受到人们的推崇和喜爱就是因为它永远都是在为人们祈福、祝愿的,你这个观点很好!”
()e
s
“一花一叶一世界,一山一水一乾坤。”
“这好像早就有人说过了的吧?”翁海峰小声地嘀嘀咕咕地说着。
“真的吗?我只是想应景没有想到还真是有这一偈呢?哈哈哈!”徐秋寒笑着说。
“对!这偈更加应景,看来我们小徐真是很有悟性哦!哈哈哈!”
李浦秋一行上去各层佛殿礼拜了佛祖、诸位菩萨、罗汉和六祖后,李浦秋转身往四周看看,他看到侧面的山丘上有许多塔林,便问了:“那边是什么地方?”
“哦,那边是六祖塔林,塔林里雕刻着六祖的生平,那里入夜后会有很多修行者点上蜡烛在那里静坐或绕着塔林祈福的。”
“哦?这里有很多修行者的吗?”
徐秋寒指着右边的一些房舍说:“这边就是专为信众而设的厢房,有很多来自各地的信众在这里修行或养老,除了每天必修的功课外,他们平日无事便帮庙里做些事,也算是做做善事,结结善缘,为家人积福。”
“唉!这里风光清丽,虽然没有崇山峻岭、奇峰怪石、云海雾绕,但却多了一份祥和平淡的灵秀之气,每日聆听暮鼓晨钟、倾听诵经木鱼之声,自是心境平和,万事随缘了,能在这里安享晚年,真是太幸福了!”
“大师也不必过于羡慕,这里也是很热闹的,每逢初一十五或节假日便会人山人海,人头涌涌的,而且这里常常都有法事要做,所以并不是很清静的。《六祖坛经》中有:若欲修行,在家亦得。”
“对对对!这整句是: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在寺不修,如西方心恶之人;在家若修,如东方人修善。但愿自家修清净,即是西方。”
“哎呀!这李老真是好记性啊!”高扬诚拍手称赞。
“我也算是半个修行之人啊!在家的时候,我天天都会抄《心经》的,这样会让自己的心境平和,那么就可以更专心读玉、磨玉了。”
徐秋寒看着白发苍苍的李浦秋,年届七旬的他,依然为了传播玉文化而不遗余力地到处奔波,徐秋寒心中很是感动:“李大师,我们这些晚辈一定会以您为榜样,终身尊玉、崇玉、敬玉、爱玉,将玉融入自己的血脉,为玉文化的传播和推广不懈前进,把我们中华民族的玉文化好好传承下去。”
李浦秋看着徐秋寒、翁海峰他们会心一笑,然后把自己由于常年琢玉已经磨砺成“鹰爪”一般的畸形的双手伸出来,徐秋寒和翁海峰俩人同时伸出自己的手,握住了李浦秋的手,一股暖流涌入各自的心底,一种传承的信念坚定着三人的意志,一道薪火相传的意味激荡着三人的心灵……
众人在斋堂吃过午饭,便一起回到汉武玉庭公司。
徐秋寒安排早已筹备好的《岭南荟萃》刊物编辑部的编辑去采访李浦秋,请他担任《岭南荟萃》刊物的艺术顾问,并在创刊号上介绍李浦秋及他的治玉理念。
徐秋寒陪同李浦秋接受采访后,便一同回到办公室,李浦秋看到徐秋寒的办公桌上堆满了等待他细读的玉璞和一些已经基本完工的,正等待他做最后鉴定的作品,突然他看到一块冰种的原石,底部有红色的色块与星点,之上便是青白带茄春色的色块,整个璞石的形状类似三角形,李浦秋拿起强光电筒压在那玉璞之上,仔细地察看着,只见强光电筒照在玉璞之上整块玉璞都被照得非常通透,“唔!透明度很高,里面的颜色变化也不是很大,真是一块好冰种!”
“对!这块冰种的里面跟表层的颜色没有太大的变化,但问题也正正在这里,如果用来做山水作品的话,那它底下的红色块就不知道该怎样处理了,而且它的红色占到整块原石的三分之一的部分,这样创作起来比较麻烦,我们的设计师曾经想过做山边的枫叶,或把它反过来,顶上是残阳如血的景色,下面是山景,但我总是觉得不是很适合,所以放在桌上已经有半年时间了,还是没有读懂这块璞玉。”徐秋寒有些不好意思的挠挠头。
“你这块玉让我想起我曾经描过的一幅画,那是我看了《唐明皇与杨贵妃》那出戏后,我就想到杨贵妃出浴的场景:华清池中满是红色的玫瑰花瓣,杨贵妃走上石阶,身上沾着的玫瑰花瓣也跟着一路掉满石阶,旁边一个小侍女在旁边侍候着杨贵妃,杨贵妃穿上小侍女递给她的衣裳,旁边是玉柱帐幕,后面的屏风上站着杨贵妃最喜爱的鹦鹉。”李浦秋一边回忆,一边在徐秋寒桌上的稿纸上绘画着,画完后左右端详着,“杨贵妃身上的丝巾啊,装饰什么的细节,你看要怎样设计一下。”
李浦秋把自己大约画的初稿给徐秋寒看,徐秋寒欣喜万分,“哎呀!大师就是大师!奇思异想,构思奇特,我们琢磨了大半年的时光都读不懂这璞石,没有想到大师一看就看出来了,真是天才啊!”
“什么天才?我是平常有什么好的构思就把它画出来,遇到适合的石头就想到了,所以才会依葫芦画瓢,再画出来的,这块石头跟我当初的构想一模一样,所以才马上想到的,我也常常遇到一些石头,读了大半年还是读不出来,突然别人一句话或者一个举动就让我突然领悟了,我们治玉之人,常遇到这种事。”
“对对对!有时候人就是这样,经旁人一提就醒了,这就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哈哈哈!”俩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
徐秋寒欣赏着李浦秋的画稿,虽然绘画的时间不长,但线条柔美流畅,整体布局疏落有致,杨贵妃的神态安详逸美,体态丰腴,衣块翩翩小侍女则是一副恭敬乖巧的模样,让人看着很是欢喜,徐秋寒指着一边角落说:“大师果然是与书中介绍一般:以人物见长,构思精巧,刻意影响。这两位女子各不相同的身份、神态,在大师的笔下栩栩如生,入木三分,画面艳丽又不失高雅,最难得的是俏色的运用,相信琢磨出成品后一定会非常漂亮的!”
“你这块冰种很漂亮,这红色也很靓丽,所以琢磨成品后应该是个不错的作品!”
“唔……这里添个熏香炉吧。”徐秋寒琢磨着画面说:“这个位置空了些,加上香烟缭绕的话,更添香艳,那就色香味俱全了!唔……这小侍女的手上要是加个如意的话,那祝福的意味就更重了!大师您看这样可以吗?”
“哎!这个想法很妙!我们中国的古画中很多侍女、童子的都是捧着玉如意的,这就是寓意:吉祥如意。这个想法好!跟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相吻合!我们的玉器之所以受到人们的推崇和喜爱就是因为它永远都是在为人们祈福、祝愿的,你这个观点很好!”
()e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