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子衿 第二十五章 三姨妈夫妇
陈文勇走了之后,父母帮着做些家务,卓尔一下子轻松了许多,可是她的心却总是空荡荡的,以往陈文勇出差顶多不过半个月,从来没有一去就是半年。刚开始那段时间,父母多少有些不习惯,一则是因为大城市里空气质量太差,老觉得胸口憋得慌;二则是因为噪音污染太厉害,影响睡眠;但最主要的还是对这个城市很陌生,没有人聊天。最初那几天,他们擦擦地、洗洗衣、晒晒被,日子倒过得充实而紧张。慢慢地,生活进入正轨,日常家务少了许多,于是只好看看新闻和电视剧,或者到楼下小区的草坪空地上走已走,日子多少显得有些乏味!
可是,日子照样走得很快,转眼进入便进入最难熬的七月间,酷暑难耐。
丹丹已经告别了小学,刚放假那几天,她有些想念老师和同学,甚至眼泪长流,于是家里电话的使用率大大提高。有时候,卓尔从单位往家打电话,经常遇见占线的情况。打丹丹的手机,丹丹也不接。
“这样下去总不是个办法。”卓尔心里这么想。
她想把父母和丹丹送回县城小住些日子。可父母放心不下她,不忍心把她一个人丢下。他们坚持认为,一个人吃饭总是对付对付,日子久了身体一定会吃不消的。于是,卓尔不好再坚持。
这天傍晚,电闪雷鸣,狂风大作,暴雨倾盆。
一阵狂轰滥炸之后,暴雨渐渐止了。天气依然很闷,湿乎乎的,让人透不过气来。父亲到露台上看了看天,说这雨还没有下透,一会儿还有。于是,他们便取消了下楼散步的计划,干巴巴窝在家里,聊天拉些家常。
想起家乡那些老亲戚,父母多少有些感慨。他们的兄弟姐妹都老了,有的在家照看孙子,有的还要下地种庄稼,有几个甚至已经走了多年。说起这些姊妹兄弟,母亲的话自然便多了起来。
此刻的窗外,闪电隐隐约约在山那边晃动,雷声轰隆隆闷响,显得有些遥远。不一会儿,闪电明亮起来,雷声渐渐大了起来。紧接着,闪电越发明亮,就像在窗跟前划过。雷声“噼喳喳”再次在头顶上响起。风由小变大,呼呼作响,不到半分钟,暴雨呼啸而来,噼里啪啦砸上了窗台。
一旁的父亲若无其事,低头看着报纸。丹丹有些害怕,忙扑进了卓尔怀里。母亲看了看窗外说,那年我和你三姨妈去上学的时候,也遇到了这么大的雷。
三姨妈比母亲小六岁,姐妹兄弟里面和母亲最要好,目前她还在农村帮大女婿料理家务、照看两个小外孙。
说起三姨妈,母亲捅了捅戴着花镜看报的父亲,说:“我还差点忘了,三妹过几天就要过生了,我们回不回去?”父亲抬起头,取下了眼镜,说:“照理说该回去一趟,兄弟姊妹年纪都大了,见一次少一次喽。”
母亲听了这话,有了些伤感,叹了口气:“哎,真是见一回少一回了。”
看看时间不早了,卓尔便打发丹丹去睡觉。小孩子总有睡不完的觉,随时随地都能入睡。听见女儿鼻息匀称了,卓尔便回到客厅里继续和父母说话。这会儿,三个人便一同说起了三姨妈一家来。
三姨父姓乔,和三姨妈一直想要一个儿子,结果连生了三个都是女儿,因为没有能力支出高额的超生罚款,他们便把刚出生一个月的三女儿偷偷遗弃在了大路边。也许命里注定没有儿子,于是他们只好认命,决定再也不生了。
三姨妈的大女儿在农村早结了婚,和女婿一起常年在外打工,丢下一双儿女由二老带着。三姨妈的二女儿大学毕业后分配在这座城市当医生,一直是租房子住,先前和卓尔家还常有来往,近两年已经和二女婿一起到上海深造去了,也不知道还回不回来。
母亲为乔二妹去上海这个事还有些惋惜:“要是乔二妹回来工作就好了,你三姨妈也可以到这儿来住几天,我们也好见见面,说说话。”
世界上有许多事情总是很凑巧,或许是老姐妹心有灵犀。母亲刚说完话,卓尔的电话铃便响了起来。卓尔看了看时间,都快十一点了,谁这么晚还打电话来?
她已接起电话,脸上便扬起了笑容。母亲以为是文勇打来的,便叨咕了一句:“昨天不是刚打过吗?越洋电话多贵呀!”
此时,卓尔已经捂了送话口,嘻嘻笑了起来:“巧得很啦,真不经念。”
说完,把电话递给了母亲。
母亲接过电话,刚说了一句,脸上便洋溢起了快乐的笑:“三妹呀,刚说你,你就打电话来了。我们这边打雷呢,一会儿给你打过去。”
夏天的雨,效率很高,说来就来,说走就走。
半个小时之后,雷声远了,闪电不见了,雨停了。
母亲很兴奋,拿起电话给三姨妈拨了过去:“喂,三妹呀!啥子事?这么晚还打电话?”
问完,母亲专心地听着,偶尔嘀咕两句:“乔二妹回来了?啥时候?……喔,都两个星期啦!他们买房子了?贷款的?”母亲断断续续说着,一脸的高兴。
放下电话,母亲还抑制不住兴奋,忙告诉卓尔父女俩,乔二妹他们已经回这里来了,刚买了一套三室一厅的二手房,三姨父和三姨妈不久要过来住些日子,生日也要在这边过。
自从得知三姨父、三姨妈要来,母亲心里便有了盼头,扳着手指头计算着三姨妈到来的日子,走路的动作也轻快了起来。
三姨妈虽然常年生活在农村,但透过脸上的皱纹,依稀可见当年清秀的影子,卓尔的长相还与姨妈真有几分相似。
老姐妹在异乡相见,亲切和兴奋那是没法用语言来表达的。叽里呱啦,问了一堆,说了一堆之后,才纷纷入座。乔二妹长得像他爸,没有继承姨妈的秀气,用母亲的话说就是“蛮唧唧的”,但她继承了父亲的韧劲和刻苦,因此上完本科又上了硕士、博士。
三姨父和三姨妈来了之后,姐妹俩便互相邀请,等孩子们上班去了,他们便坐着公交车来回串门,丹丹也跟着外公外婆来回奔波。卓尔怕老人和孩子经不住炎暑的折腾,决定干脆把三姨父和三姨妈接家里住几天。一来免得老人孩子奔波;二来老人们可以一起住些日子,说些心里话;三来家里也热闹一些。
老亲戚在一起相处的日子是热闹的,也是温馨的。
夜间,天上繁星闪烁,微风习习。父母便端上茶水,和三姨父、三姨妈去露台上乘凉。卓尔很乖巧,总会放一些老歌,凉上几杯温水,静静地坐在一旁听老人们东拉西扯。丹丹有时候也来陪陪,但兴趣不大,不一会儿便窝进自己的小房间去做自己的事情。
头顶星星闪亮,卓尔在一旁听老人们说着从前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琐事,觉得时间仿佛回到了小的时候。那会儿,自己还只不过是几岁的孩子,常常坐在父母身旁乘凉,听大人们聊天。
老人们的谈话总是先从宏观方面开始,继而进入具体的人和事,最后总以感慨叹息收场。说起小时候的往事,姨妈会说:“二姐,那时候我们胆子好小哟!”于是,她们便聊起小时候上学的事情,三姨妈总责怪卓尔母亲胆太小,害怕路旁的猪儿虫,搞得现在两眼一抹黑,认不了几个字。母亲便笑着说:“硬是不晓得那个时候,胆子怎么小成那个样子。等长大了,连蛇都敢捉。这都是命,都是命啦。”三姨妈便一脸灿烂:“认不得几个字,还不是一样到城里来了,真是的。”
于是话题便很自然转到了卓尔、剑秋还有乔家姐妹上来。三姨妈羡慕卓尔父母有福气,一儿一女都那么有出息,给老人挣了面子。母亲也夸乔二妹文化高、工作好。每当这个时候,三姨妈便责怪自己当年没有让乔大妹读书,整得如今只好外出打工,害得自己老了还要帮她们带孩子。
父亲和三姨父则躺在沙滩椅上,悠闲地抽着烟,说着些当年生产队里的事。
三姨父每次听见三姨妈自责,便笑着打断:“过都过去了,还提这些干嘛。你不是常说,女儿早晚都是别人的,读什么书。话又说回来,一个在农村,一个在城市,也很好。”
老姐妹们的谈话几乎每天都是这些话题。
卓尔已经习惯了老人们的絮叨。她知道,人一旦上了年纪,主要事情就是常常回忆过去那些酸甜苦辣。
日子在老人们充满温馨和叹息的回忆中渐渐过去了十来天。后来,乔大妹的公婆拗不过孙子们,便打电话让三姨父、三姨妈把他们接到这个城市来住些日子。卓尔自告奋勇,利用周末开车把两个浑身是泥的孩子接了来,小女孩八岁,小男孩六岁。
小女孩很健谈,总没完没了和丹丹说话。小男孩调皮少语,习惯把大拇指放到嘴里吮吸。丹丹见了,总是扬起手做出要打他的样子,嘴里吓唬着小男孩:“再吃手指头,肚里会长蛔虫。”说完,还夸张地比划着蛔虫的长短和蠕动的样子。于是,小男孩便连忙把手指取了出来,藏到了身后。但没过多久,他又偷偷把手指头放进了嘴里。后来,丹丹彻底泄了气,也就不再管他,只和他姐姐玩耍。
一个家庭,有了老人和孩子,便热闹不少,何况是四个老人和三个孩子。卓尔以前是喜欢清静的,不喜欢家里人太多。但这一次,连她自己也觉得奇怪,居然喜欢起这股热闹劲来。分析原因,她发觉自己似乎也上了些年纪。她把这个想法告诉了母亲,母亲笑眯眯地说:“那是因为文勇不在家。要不然,你们要说我们侵犯你的隐私了。”
卓尔很诧异,母亲居然知道隐私这个时髦的词汇,母亲便笑眯眯地说,成天看电视看的。
人多的日子自然很快,一晃又过了一个星期。三姨父和三姨妈好像刚明白过味来似的,自我打趣说:“一住就半个月,本来是来看乔二妹的,结果到卓尔这儿住了这么久。那丫头也是,也不打电话来问问,怕是把我们搞丢了,也不操心。”卓尔父母便说:“他们经常打电话呀,不是这三个小孩子舍不得分开吗?”三姨父、三姨母便都笑了。
讲述的不仅是一个故事,更多的是一种情绪和氛围。喝点红酒,放上老歌,坐在床上,慢慢来读。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可是,日子照样走得很快,转眼进入便进入最难熬的七月间,酷暑难耐。
丹丹已经告别了小学,刚放假那几天,她有些想念老师和同学,甚至眼泪长流,于是家里电话的使用率大大提高。有时候,卓尔从单位往家打电话,经常遇见占线的情况。打丹丹的手机,丹丹也不接。
“这样下去总不是个办法。”卓尔心里这么想。
她想把父母和丹丹送回县城小住些日子。可父母放心不下她,不忍心把她一个人丢下。他们坚持认为,一个人吃饭总是对付对付,日子久了身体一定会吃不消的。于是,卓尔不好再坚持。
这天傍晚,电闪雷鸣,狂风大作,暴雨倾盆。
一阵狂轰滥炸之后,暴雨渐渐止了。天气依然很闷,湿乎乎的,让人透不过气来。父亲到露台上看了看天,说这雨还没有下透,一会儿还有。于是,他们便取消了下楼散步的计划,干巴巴窝在家里,聊天拉些家常。
想起家乡那些老亲戚,父母多少有些感慨。他们的兄弟姐妹都老了,有的在家照看孙子,有的还要下地种庄稼,有几个甚至已经走了多年。说起这些姊妹兄弟,母亲的话自然便多了起来。
此刻的窗外,闪电隐隐约约在山那边晃动,雷声轰隆隆闷响,显得有些遥远。不一会儿,闪电明亮起来,雷声渐渐大了起来。紧接着,闪电越发明亮,就像在窗跟前划过。雷声“噼喳喳”再次在头顶上响起。风由小变大,呼呼作响,不到半分钟,暴雨呼啸而来,噼里啪啦砸上了窗台。
一旁的父亲若无其事,低头看着报纸。丹丹有些害怕,忙扑进了卓尔怀里。母亲看了看窗外说,那年我和你三姨妈去上学的时候,也遇到了这么大的雷。
三姨妈比母亲小六岁,姐妹兄弟里面和母亲最要好,目前她还在农村帮大女婿料理家务、照看两个小外孙。
说起三姨妈,母亲捅了捅戴着花镜看报的父亲,说:“我还差点忘了,三妹过几天就要过生了,我们回不回去?”父亲抬起头,取下了眼镜,说:“照理说该回去一趟,兄弟姊妹年纪都大了,见一次少一次喽。”
母亲听了这话,有了些伤感,叹了口气:“哎,真是见一回少一回了。”
看看时间不早了,卓尔便打发丹丹去睡觉。小孩子总有睡不完的觉,随时随地都能入睡。听见女儿鼻息匀称了,卓尔便回到客厅里继续和父母说话。这会儿,三个人便一同说起了三姨妈一家来。
三姨父姓乔,和三姨妈一直想要一个儿子,结果连生了三个都是女儿,因为没有能力支出高额的超生罚款,他们便把刚出生一个月的三女儿偷偷遗弃在了大路边。也许命里注定没有儿子,于是他们只好认命,决定再也不生了。
三姨妈的大女儿在农村早结了婚,和女婿一起常年在外打工,丢下一双儿女由二老带着。三姨妈的二女儿大学毕业后分配在这座城市当医生,一直是租房子住,先前和卓尔家还常有来往,近两年已经和二女婿一起到上海深造去了,也不知道还回不回来。
母亲为乔二妹去上海这个事还有些惋惜:“要是乔二妹回来工作就好了,你三姨妈也可以到这儿来住几天,我们也好见见面,说说话。”
世界上有许多事情总是很凑巧,或许是老姐妹心有灵犀。母亲刚说完话,卓尔的电话铃便响了起来。卓尔看了看时间,都快十一点了,谁这么晚还打电话来?
她已接起电话,脸上便扬起了笑容。母亲以为是文勇打来的,便叨咕了一句:“昨天不是刚打过吗?越洋电话多贵呀!”
此时,卓尔已经捂了送话口,嘻嘻笑了起来:“巧得很啦,真不经念。”
说完,把电话递给了母亲。
母亲接过电话,刚说了一句,脸上便洋溢起了快乐的笑:“三妹呀,刚说你,你就打电话来了。我们这边打雷呢,一会儿给你打过去。”
夏天的雨,效率很高,说来就来,说走就走。
半个小时之后,雷声远了,闪电不见了,雨停了。
母亲很兴奋,拿起电话给三姨妈拨了过去:“喂,三妹呀!啥子事?这么晚还打电话?”
问完,母亲专心地听着,偶尔嘀咕两句:“乔二妹回来了?啥时候?……喔,都两个星期啦!他们买房子了?贷款的?”母亲断断续续说着,一脸的高兴。
放下电话,母亲还抑制不住兴奋,忙告诉卓尔父女俩,乔二妹他们已经回这里来了,刚买了一套三室一厅的二手房,三姨父和三姨妈不久要过来住些日子,生日也要在这边过。
自从得知三姨父、三姨妈要来,母亲心里便有了盼头,扳着手指头计算着三姨妈到来的日子,走路的动作也轻快了起来。
三姨妈虽然常年生活在农村,但透过脸上的皱纹,依稀可见当年清秀的影子,卓尔的长相还与姨妈真有几分相似。
老姐妹在异乡相见,亲切和兴奋那是没法用语言来表达的。叽里呱啦,问了一堆,说了一堆之后,才纷纷入座。乔二妹长得像他爸,没有继承姨妈的秀气,用母亲的话说就是“蛮唧唧的”,但她继承了父亲的韧劲和刻苦,因此上完本科又上了硕士、博士。
三姨父和三姨妈来了之后,姐妹俩便互相邀请,等孩子们上班去了,他们便坐着公交车来回串门,丹丹也跟着外公外婆来回奔波。卓尔怕老人和孩子经不住炎暑的折腾,决定干脆把三姨父和三姨妈接家里住几天。一来免得老人孩子奔波;二来老人们可以一起住些日子,说些心里话;三来家里也热闹一些。
老亲戚在一起相处的日子是热闹的,也是温馨的。
夜间,天上繁星闪烁,微风习习。父母便端上茶水,和三姨父、三姨妈去露台上乘凉。卓尔很乖巧,总会放一些老歌,凉上几杯温水,静静地坐在一旁听老人们东拉西扯。丹丹有时候也来陪陪,但兴趣不大,不一会儿便窝进自己的小房间去做自己的事情。
头顶星星闪亮,卓尔在一旁听老人们说着从前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琐事,觉得时间仿佛回到了小的时候。那会儿,自己还只不过是几岁的孩子,常常坐在父母身旁乘凉,听大人们聊天。
老人们的谈话总是先从宏观方面开始,继而进入具体的人和事,最后总以感慨叹息收场。说起小时候的往事,姨妈会说:“二姐,那时候我们胆子好小哟!”于是,她们便聊起小时候上学的事情,三姨妈总责怪卓尔母亲胆太小,害怕路旁的猪儿虫,搞得现在两眼一抹黑,认不了几个字。母亲便笑着说:“硬是不晓得那个时候,胆子怎么小成那个样子。等长大了,连蛇都敢捉。这都是命,都是命啦。”三姨妈便一脸灿烂:“认不得几个字,还不是一样到城里来了,真是的。”
于是话题便很自然转到了卓尔、剑秋还有乔家姐妹上来。三姨妈羡慕卓尔父母有福气,一儿一女都那么有出息,给老人挣了面子。母亲也夸乔二妹文化高、工作好。每当这个时候,三姨妈便责怪自己当年没有让乔大妹读书,整得如今只好外出打工,害得自己老了还要帮她们带孩子。
父亲和三姨父则躺在沙滩椅上,悠闲地抽着烟,说着些当年生产队里的事。
三姨父每次听见三姨妈自责,便笑着打断:“过都过去了,还提这些干嘛。你不是常说,女儿早晚都是别人的,读什么书。话又说回来,一个在农村,一个在城市,也很好。”
老姐妹们的谈话几乎每天都是这些话题。
卓尔已经习惯了老人们的絮叨。她知道,人一旦上了年纪,主要事情就是常常回忆过去那些酸甜苦辣。
日子在老人们充满温馨和叹息的回忆中渐渐过去了十来天。后来,乔大妹的公婆拗不过孙子们,便打电话让三姨父、三姨妈把他们接到这个城市来住些日子。卓尔自告奋勇,利用周末开车把两个浑身是泥的孩子接了来,小女孩八岁,小男孩六岁。
小女孩很健谈,总没完没了和丹丹说话。小男孩调皮少语,习惯把大拇指放到嘴里吮吸。丹丹见了,总是扬起手做出要打他的样子,嘴里吓唬着小男孩:“再吃手指头,肚里会长蛔虫。”说完,还夸张地比划着蛔虫的长短和蠕动的样子。于是,小男孩便连忙把手指取了出来,藏到了身后。但没过多久,他又偷偷把手指头放进了嘴里。后来,丹丹彻底泄了气,也就不再管他,只和他姐姐玩耍。
一个家庭,有了老人和孩子,便热闹不少,何况是四个老人和三个孩子。卓尔以前是喜欢清静的,不喜欢家里人太多。但这一次,连她自己也觉得奇怪,居然喜欢起这股热闹劲来。分析原因,她发觉自己似乎也上了些年纪。她把这个想法告诉了母亲,母亲笑眯眯地说:“那是因为文勇不在家。要不然,你们要说我们侵犯你的隐私了。”
卓尔很诧异,母亲居然知道隐私这个时髦的词汇,母亲便笑眯眯地说,成天看电视看的。
人多的日子自然很快,一晃又过了一个星期。三姨父和三姨妈好像刚明白过味来似的,自我打趣说:“一住就半个月,本来是来看乔二妹的,结果到卓尔这儿住了这么久。那丫头也是,也不打电话来问问,怕是把我们搞丢了,也不操心。”卓尔父母便说:“他们经常打电话呀,不是这三个小孩子舍不得分开吗?”三姨父、三姨母便都笑了。
讲述的不仅是一个故事,更多的是一种情绪和氛围。喝点红酒,放上老歌,坐在床上,慢慢来读。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