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子衿 第二十三章 读书风波
第二天,贝海若怪异的座谈方式和座谈主题便在公司部门间传开了。有批评贝海若不务正业的,有说哗众取宠的,有羡慕的,有嫉妒的。时间过得飞快,一晃便真正进入夏天,知了开始不知疲倦地在树叶间“吱吱”。
突然有一天,徐思雨宣布星期五组织一次郊游,而且邀请贝海若参加。
郊游的地点离城市有一个小时路程。
汽车驶进成片的荷花丛,大家一阵惊呼:“好漂亮的荷花!”
一大片绿油油的荷叶,浮在这片宽阔的湖面上,一眼看不到边。微风过处,荷叶轻轻摆动,像随风起舞的少女。荷叶上面,亭亭玉立着白色、粉色、红色的荷花,数也数不清。
一行九人,撑一只小船,在荷花丛里轻轻荡漾。
庞大海举起相机,咔嚓咔嚓给大家照相。
淡淡的荷花香慢慢飘来,弥漫在众人周围。
眼前一朵朵娇艳欲滴的荷花,让大家心情舒畅。
此刻,冷如菊伸手轻轻抓住一朵白莲,连让庞大海照相。庞大海显然有点受宠若惊,二话没说,连拍了好几张。
卓尔坐在贝海若身边,看着这片荷花的海洋,怔怔发愣。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贝海若来了诗兴,背起了这首乐府民歌。
卓尔痴痴地听着,脑海里出现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
“看啦,那儿有条鱼在跳!”赵千惠大嚷了一声。
众人放眼看去,几条白色的鲢鱼在荷叶之间跳跃。
“贝总有魄力,鱼都听您召唤!”赵千惠呵呵乐了起来。
大家跟着笑了起来。
“我哪来魄力?是吴经理有魄力。”贝海若的话,大家都不理解,包括卓尔本人。
“大家都忘了?吴经理不是想开一个桃花源吗,说是要种些荷花,夏天荷花盛开之后,划着小竹筏去采莲的?”贝海若呵呵大笑起来。
卓尔的脸一下红了,轻轻扫了一眼正眺望远方的贝海若。
“哦,明白了。我们是沾卓尔经理的光啊。”赵千惠打趣道。
“这件事和我没关系啊?”卓尔分辨着。
“贝总,您老实说,组织这次郊游,是不是受卓尔姐的启发?”冷如菊笑着问。
贝海若依然眺望着远方一望无际的荷塘,不置可否:“是也可,不是也可。”
又过了些天,徐思雨又给大家布置了一项业余工作:读书。书的名字叫《雅舍小品》,作者是已故文化名人梁实秋先生。乍一听,大伙儿面面相觑,不知何意。徐思雨便补充说是贝总要求的,大家依旧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明白无缘无故读这本古董干啥?冷如菊嘻嘻笑了起来:“管那么多呢,贝总布置的任务总是有道理的,那我就认真读呗!”大伙儿虽然充满疑惑,但还是从网上购买了《雅舍小品》,回家利用空闲时间认真阅读起来。
端午节放假头一天上午,徐思雨又来宣布,下午集体去梁实秋故居参观,贝总也要参加,并且叮嘱大家一定要带上梁先生的作品。这回,大家终于搞明白了读书的理由。
这天下午,一行九人沿着台阶一级一级往上爬。
石阶窄窄的,约莫二三十级。台阶尽头,左侧是一块大石,石块之上题有梁实秋先生的墨宝“雅舍”。踏完台阶,迎面是一道带檐的柴门,门额上严严实实五个大字“梁实秋旧居”。
走进柴门,是一小片平地,地面上铺有路砖,小草从缝隙中爬出来。平地上还种有一棵半大不小的黄角树,修葺一新的旧居便坐落于平地之上。等大家站定,贝海若宣布活动的主题:踏访雅舍旧居,品读梁实秋。众人先跟着导游参观了一圈故居。故居很小,只有六间房子,且全部是展室,墙上挂有图片和文字介绍,图片下方展柜里摆满了梁实秋的作品和一些生活的实物。
参观完毕,众人走出故居,而后盘腿席地而坐。
贝海若仰起脖子,咕咚咚喝了半瓶矿泉水,连声说“渴死了”。他这么一说,大家突然也觉得有些口干,于是纷纷仰头喝水。
“怎么样?看完梁实秋先生的旧居有啥想法?”贝海若微笑着问。
赵千惠摇了摇头:“不咋样?故居周围全都是高楼,只有这儿有这一小块孤零零的平房,而且四面来来往往的人又多,闹麻麻的,没啥意思。”
王敬亭笑了笑,斜眼看了看她:“当初哪有这么热闹?据梁实秋文章里的描述,这个地方荒得很,前面是阡陌螺旋的稻田,远望过去是几抹葱翠的远山,旁边有高粱地,有竹林,有水池,有粪坑,后面则是荒僻的土山坡。”
庞大海因为身体胖,盘腿而坐有些困难,怎么摆布都觉得别扭,听了王敬亭的话,他摸了摸鼓起的肚子:“照这么说,现在这儿整个一农家乐喽!”
众人一阵狂笑。冷如菊口中的水一下子喷了出来,溅了庞大海一脖子。
大家笑得前仰后合。
冷如菊哈哈大笑,喘吁吁地说:“中药同志,这可不能怪我,只能怪你那张臭嘴。人家梁实秋苦中作乐,写锦绣文章。你呢?还农家乐呢!没品位、没文化!要是他老人家从地下坐起来,非揭了你这身皮。”众人又笑。
卓尔忙岔开话题:“梁先生居住了八年,写了那么多小品文,篇篇隽秀清雅,篇篇达观超脱,跟当初这里荒凉幽静的环境密不可分。记得文章中写道:‘雅舍’最宜月夜——地势较高,得月较先。看山头吐月,红盘乍涌,一霎间,清光四射,天空皎洁,四野无声,微闻犬吠,坐客无不悄然!舍前有两株梨树,等到月升中天,清光从树间筛洒而下,地上阴影斑斓,此时尤为幽绝。直到兴阑人散,归房就寝,月光仍然逼进窗来,助我凄凉。’这段描述很悠闲宁静,颇得自然之趣。可惜,现代化把这种环境破坏了,当初的幽绝已经黄鹤一去不复回了。”
张晓晓努了努嘴:“我倒是喜欢现在这个样子,到处是高楼,多有现代气息呀!”
大家你来我往,说着梁实秋和他的作品。
贝海若静静地听大家说话,时而微笑,时而点头,却始终一言未发。
冷如菊斜眼看着他偷偷傻笑,等众人话音停了,她提高了音量问:“贝总,你咋不说话呢?还有个问题,没事让我们啃书干嘛?”
“听你们说就够有趣的了,我还说啥?至于为什么让大家读书,这个问题该怎么回答呢?这样吧,我们转化一下对话方式好不好。先问问大家,读《雅舍小品》有什么感受?不要说受到了深刻的教育这种类西,最好说说读完书情绪上有什么变化。”
情绪上有什么变化?这个问题还有点难以回答。
高永傲想了想,接过话题:“我先来个抛砖引玉吧。雅舍系列小品以前也读过,这次重温,觉得对人生的意义有了新的感觉,至于这种感觉嘛,说不准确。非要说说的话,也就是感觉超脱了许多。”
贝海若点了点头:“有点意思了。”
徐思雨居然还会腼腆,这是卓尔第一次发现。只见她微红着脸,细声细气地说:“读完雅舍,总觉得梁实秋写的东西都是些日常生活中鸡毛蒜皮的事,琐琐碎碎,絮絮叨叨。不过这些东西嘛,倒真真实实的,好像就在身边,伸手就抓得到。说句不恭敬的话,作者好像吃饱了没事干,文章写得不紧不慢的,还有点松松垮垮的。”
贝海若的眼睛一下子睁得大大的:“徐姐话虽通俗,倒很贴切,有点与众不同。”
卓尔微笑着说:“我跟徐经理的感觉差不多。读了雅舍系列,觉得很亲切,也很平淡,最主要的是觉得很放松,心里很宁静,有点静如止水的感觉。”
提到“宁静”一词,众人点了点头,都说“就是这种感觉,心里安安静静,很踏实,乱七八糟的事儿一下子全没了。”
贝海若还是安安静静听着大家来来回回交的流。
冷如菊一直没有忘刚才的提问,这会儿又开了口:“贝总,这回该你说了吧?”
贝海若笑了笑,不紧不慢道:“刚才大家已经找到了答案,读书的目的主要还是让人安静、思考、感受,我始终有一个观点:读书是抗衡目前社会浮躁病的有效药方。”
大家“喔喔”了几声,频频点头,若有所悟。
贝海若组织员工畅谈读书心得的事再次成为公司议论的焦点,就连董事长和总经理也卷了进来。
一天吃午饭的时候,董事长摸摸硕果仅存的几撮秀发,问贝海若是不是倡导员工读书。贝海若笑笑说,都是些小玩意儿,有点不务正业,而且只是雕虫小技,目的只是让员工们收收心。董事长拍了拍贝海若的肩膀,很严肃地说:“小贝呀,这可不是小玩意儿。这种方式对企业文化的培养、员工们素质的提高大有好处啊!”总经理一旁附和:“对呀,企业文化不是就企业而企业,不是像一些小公司那样搞什么集体吼叫,大喊几声‘为了三百万,奋斗,奋斗!’之类的。”董事长和几个副总一听,哈哈大笑起来。
总经理一本正经,继续有板有眼地说:“小贝这个搞法不错,润物细无声。董事长,您觉得呢?”董事长点了点头:“员工有文化,企业才有文化。员工有修养,企业才有修养;员工大气平和,企业才大气平和。要不然,给小贝再压压担子、多管一摊事情?”
总经理是绝顶聪明的人,领会董事长意图堪称神速:“我也这么想,管工会我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还整得死气沉沉的,干脆交给小贝来干?”董事长喝着汤,点了点头。
对这个主意,贝海若始料未及,连忙推脱:“这怎么行?总经理管得好好的。”董事长又严肃地看了贝海若一眼:“就这么定了,按照程序办,上会研究一下,做个正式决议。”
未来公司之前,贝海若便知道董事长看准的事情,十匹马都拉不回来。他没有办法再推,只好硬着头皮接了。
金融专业出身的贝海若,接手工会工作多少有些别扭。但他平素喜欢琢磨事,对一些问题总有一套自己的想法,工作上也有一些底子。接手工会工作之初,他本想另辟蹊径,但又担心人家说自己尽弄些花架子,于是便驾熟就轻,决定还是从阅读入手。选择的阅读书目由近及远,首先是那些产生在这座城市的名人作品,诸如巴金、矛盾、张恨水、老舍等人的作品。同时,他还在网站上开辟了读书心得专栏。一时间,公司员工以读书促修身蔚然成风,平时那些大大小小的个人恩怨暂时隐藏了起来,整个公司散发出一股清新的书香气息。
自从贝海若兼管工会工作后,公司里读书的风气业已形成。但时间不久,贝海若的举措开始受到怀疑和挑战,公司里悄然酝酿起一股“反读书”的情绪。读书自有读书的好处,不仅止浮,且能修身静心。读书也有读书的坏处,一来麻醉人的思考,二来消磨人的斗志。冷如菊是众多发现读书给生活带来问题人中的一个。
一个星期三的中午,冷如菊垂头丧气从外面回来,嘴里叽叽咕咕埋怨:“大家都变成了书呆子,一点生机没有,生活还有啥情调?”
庞大海放下书,掩上卷,笑眯眯瞥了她一眼:“如菊小姐,感慨从何而来?”
冷如菊觑了他一眼:“喔唷,还感从中来呢!什么毛病?书读出病来了?”
庞大海哈哈大笑。
“还笑,亏你笑得出来!我看啦,要不了多久,大家都会变成书虫了。”冷如菊气鼓鼓地埋怨。
卓尔觉出点不对劲来,忙问:“咋了?如菊。”
冷如菊脸色阴沉沉的:“让我们读书,他自己倒出去胡吃海喝,这不是愚弄人吗?这叫愚民政策!”
卓尔笑了笑,没再搭腔。
后来,冷如菊私下把事情的缘由告诉了卓尔。那天中午,冷如菊约闺蜜吃饭,结果,她看见贝海若和一高个女孩一起吃饭,有说有笑。她隐隐约约听见贝海若提到读书的事情,随即便听见女孩哈哈大笑,笑罢便说:“还是老一套,把大家的注意力吸引到书上来,就没心思搬弄是非,好一个愚民政策呀!”贝海若压低了声音责怪了女孩几句,具体说什么冷如菊没听清楚。
不久,公司里便传出贝海若当面一套、背后一套之闲言碎语。慢慢地,大伙儿读书的热情渐渐消磨殆尽。办公室里,众人又回归到读书前那种日子,又说又笑,只有高永傲还继续读书。
讲述的不仅是一个故事,更多的是一种情绪和氛围。喝点红酒,放上老歌,坐在床上,慢慢来读。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突然有一天,徐思雨宣布星期五组织一次郊游,而且邀请贝海若参加。
郊游的地点离城市有一个小时路程。
汽车驶进成片的荷花丛,大家一阵惊呼:“好漂亮的荷花!”
一大片绿油油的荷叶,浮在这片宽阔的湖面上,一眼看不到边。微风过处,荷叶轻轻摆动,像随风起舞的少女。荷叶上面,亭亭玉立着白色、粉色、红色的荷花,数也数不清。
一行九人,撑一只小船,在荷花丛里轻轻荡漾。
庞大海举起相机,咔嚓咔嚓给大家照相。
淡淡的荷花香慢慢飘来,弥漫在众人周围。
眼前一朵朵娇艳欲滴的荷花,让大家心情舒畅。
此刻,冷如菊伸手轻轻抓住一朵白莲,连让庞大海照相。庞大海显然有点受宠若惊,二话没说,连拍了好几张。
卓尔坐在贝海若身边,看着这片荷花的海洋,怔怔发愣。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贝海若来了诗兴,背起了这首乐府民歌。
卓尔痴痴地听着,脑海里出现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
“看啦,那儿有条鱼在跳!”赵千惠大嚷了一声。
众人放眼看去,几条白色的鲢鱼在荷叶之间跳跃。
“贝总有魄力,鱼都听您召唤!”赵千惠呵呵乐了起来。
大家跟着笑了起来。
“我哪来魄力?是吴经理有魄力。”贝海若的话,大家都不理解,包括卓尔本人。
“大家都忘了?吴经理不是想开一个桃花源吗,说是要种些荷花,夏天荷花盛开之后,划着小竹筏去采莲的?”贝海若呵呵大笑起来。
卓尔的脸一下红了,轻轻扫了一眼正眺望远方的贝海若。
“哦,明白了。我们是沾卓尔经理的光啊。”赵千惠打趣道。
“这件事和我没关系啊?”卓尔分辨着。
“贝总,您老实说,组织这次郊游,是不是受卓尔姐的启发?”冷如菊笑着问。
贝海若依然眺望着远方一望无际的荷塘,不置可否:“是也可,不是也可。”
又过了些天,徐思雨又给大家布置了一项业余工作:读书。书的名字叫《雅舍小品》,作者是已故文化名人梁实秋先生。乍一听,大伙儿面面相觑,不知何意。徐思雨便补充说是贝总要求的,大家依旧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明白无缘无故读这本古董干啥?冷如菊嘻嘻笑了起来:“管那么多呢,贝总布置的任务总是有道理的,那我就认真读呗!”大伙儿虽然充满疑惑,但还是从网上购买了《雅舍小品》,回家利用空闲时间认真阅读起来。
端午节放假头一天上午,徐思雨又来宣布,下午集体去梁实秋故居参观,贝总也要参加,并且叮嘱大家一定要带上梁先生的作品。这回,大家终于搞明白了读书的理由。
这天下午,一行九人沿着台阶一级一级往上爬。
石阶窄窄的,约莫二三十级。台阶尽头,左侧是一块大石,石块之上题有梁实秋先生的墨宝“雅舍”。踏完台阶,迎面是一道带檐的柴门,门额上严严实实五个大字“梁实秋旧居”。
走进柴门,是一小片平地,地面上铺有路砖,小草从缝隙中爬出来。平地上还种有一棵半大不小的黄角树,修葺一新的旧居便坐落于平地之上。等大家站定,贝海若宣布活动的主题:踏访雅舍旧居,品读梁实秋。众人先跟着导游参观了一圈故居。故居很小,只有六间房子,且全部是展室,墙上挂有图片和文字介绍,图片下方展柜里摆满了梁实秋的作品和一些生活的实物。
参观完毕,众人走出故居,而后盘腿席地而坐。
贝海若仰起脖子,咕咚咚喝了半瓶矿泉水,连声说“渴死了”。他这么一说,大家突然也觉得有些口干,于是纷纷仰头喝水。
“怎么样?看完梁实秋先生的旧居有啥想法?”贝海若微笑着问。
赵千惠摇了摇头:“不咋样?故居周围全都是高楼,只有这儿有这一小块孤零零的平房,而且四面来来往往的人又多,闹麻麻的,没啥意思。”
王敬亭笑了笑,斜眼看了看她:“当初哪有这么热闹?据梁实秋文章里的描述,这个地方荒得很,前面是阡陌螺旋的稻田,远望过去是几抹葱翠的远山,旁边有高粱地,有竹林,有水池,有粪坑,后面则是荒僻的土山坡。”
庞大海因为身体胖,盘腿而坐有些困难,怎么摆布都觉得别扭,听了王敬亭的话,他摸了摸鼓起的肚子:“照这么说,现在这儿整个一农家乐喽!”
众人一阵狂笑。冷如菊口中的水一下子喷了出来,溅了庞大海一脖子。
大家笑得前仰后合。
冷如菊哈哈大笑,喘吁吁地说:“中药同志,这可不能怪我,只能怪你那张臭嘴。人家梁实秋苦中作乐,写锦绣文章。你呢?还农家乐呢!没品位、没文化!要是他老人家从地下坐起来,非揭了你这身皮。”众人又笑。
卓尔忙岔开话题:“梁先生居住了八年,写了那么多小品文,篇篇隽秀清雅,篇篇达观超脱,跟当初这里荒凉幽静的环境密不可分。记得文章中写道:‘雅舍’最宜月夜——地势较高,得月较先。看山头吐月,红盘乍涌,一霎间,清光四射,天空皎洁,四野无声,微闻犬吠,坐客无不悄然!舍前有两株梨树,等到月升中天,清光从树间筛洒而下,地上阴影斑斓,此时尤为幽绝。直到兴阑人散,归房就寝,月光仍然逼进窗来,助我凄凉。’这段描述很悠闲宁静,颇得自然之趣。可惜,现代化把这种环境破坏了,当初的幽绝已经黄鹤一去不复回了。”
张晓晓努了努嘴:“我倒是喜欢现在这个样子,到处是高楼,多有现代气息呀!”
大家你来我往,说着梁实秋和他的作品。
贝海若静静地听大家说话,时而微笑,时而点头,却始终一言未发。
冷如菊斜眼看着他偷偷傻笑,等众人话音停了,她提高了音量问:“贝总,你咋不说话呢?还有个问题,没事让我们啃书干嘛?”
“听你们说就够有趣的了,我还说啥?至于为什么让大家读书,这个问题该怎么回答呢?这样吧,我们转化一下对话方式好不好。先问问大家,读《雅舍小品》有什么感受?不要说受到了深刻的教育这种类西,最好说说读完书情绪上有什么变化。”
情绪上有什么变化?这个问题还有点难以回答。
高永傲想了想,接过话题:“我先来个抛砖引玉吧。雅舍系列小品以前也读过,这次重温,觉得对人生的意义有了新的感觉,至于这种感觉嘛,说不准确。非要说说的话,也就是感觉超脱了许多。”
贝海若点了点头:“有点意思了。”
徐思雨居然还会腼腆,这是卓尔第一次发现。只见她微红着脸,细声细气地说:“读完雅舍,总觉得梁实秋写的东西都是些日常生活中鸡毛蒜皮的事,琐琐碎碎,絮絮叨叨。不过这些东西嘛,倒真真实实的,好像就在身边,伸手就抓得到。说句不恭敬的话,作者好像吃饱了没事干,文章写得不紧不慢的,还有点松松垮垮的。”
贝海若的眼睛一下子睁得大大的:“徐姐话虽通俗,倒很贴切,有点与众不同。”
卓尔微笑着说:“我跟徐经理的感觉差不多。读了雅舍系列,觉得很亲切,也很平淡,最主要的是觉得很放松,心里很宁静,有点静如止水的感觉。”
提到“宁静”一词,众人点了点头,都说“就是这种感觉,心里安安静静,很踏实,乱七八糟的事儿一下子全没了。”
贝海若还是安安静静听着大家来来回回交的流。
冷如菊一直没有忘刚才的提问,这会儿又开了口:“贝总,这回该你说了吧?”
贝海若笑了笑,不紧不慢道:“刚才大家已经找到了答案,读书的目的主要还是让人安静、思考、感受,我始终有一个观点:读书是抗衡目前社会浮躁病的有效药方。”
大家“喔喔”了几声,频频点头,若有所悟。
贝海若组织员工畅谈读书心得的事再次成为公司议论的焦点,就连董事长和总经理也卷了进来。
一天吃午饭的时候,董事长摸摸硕果仅存的几撮秀发,问贝海若是不是倡导员工读书。贝海若笑笑说,都是些小玩意儿,有点不务正业,而且只是雕虫小技,目的只是让员工们收收心。董事长拍了拍贝海若的肩膀,很严肃地说:“小贝呀,这可不是小玩意儿。这种方式对企业文化的培养、员工们素质的提高大有好处啊!”总经理一旁附和:“对呀,企业文化不是就企业而企业,不是像一些小公司那样搞什么集体吼叫,大喊几声‘为了三百万,奋斗,奋斗!’之类的。”董事长和几个副总一听,哈哈大笑起来。
总经理一本正经,继续有板有眼地说:“小贝这个搞法不错,润物细无声。董事长,您觉得呢?”董事长点了点头:“员工有文化,企业才有文化。员工有修养,企业才有修养;员工大气平和,企业才大气平和。要不然,给小贝再压压担子、多管一摊事情?”
总经理是绝顶聪明的人,领会董事长意图堪称神速:“我也这么想,管工会我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还整得死气沉沉的,干脆交给小贝来干?”董事长喝着汤,点了点头。
对这个主意,贝海若始料未及,连忙推脱:“这怎么行?总经理管得好好的。”董事长又严肃地看了贝海若一眼:“就这么定了,按照程序办,上会研究一下,做个正式决议。”
未来公司之前,贝海若便知道董事长看准的事情,十匹马都拉不回来。他没有办法再推,只好硬着头皮接了。
金融专业出身的贝海若,接手工会工作多少有些别扭。但他平素喜欢琢磨事,对一些问题总有一套自己的想法,工作上也有一些底子。接手工会工作之初,他本想另辟蹊径,但又担心人家说自己尽弄些花架子,于是便驾熟就轻,决定还是从阅读入手。选择的阅读书目由近及远,首先是那些产生在这座城市的名人作品,诸如巴金、矛盾、张恨水、老舍等人的作品。同时,他还在网站上开辟了读书心得专栏。一时间,公司员工以读书促修身蔚然成风,平时那些大大小小的个人恩怨暂时隐藏了起来,整个公司散发出一股清新的书香气息。
自从贝海若兼管工会工作后,公司里读书的风气业已形成。但时间不久,贝海若的举措开始受到怀疑和挑战,公司里悄然酝酿起一股“反读书”的情绪。读书自有读书的好处,不仅止浮,且能修身静心。读书也有读书的坏处,一来麻醉人的思考,二来消磨人的斗志。冷如菊是众多发现读书给生活带来问题人中的一个。
一个星期三的中午,冷如菊垂头丧气从外面回来,嘴里叽叽咕咕埋怨:“大家都变成了书呆子,一点生机没有,生活还有啥情调?”
庞大海放下书,掩上卷,笑眯眯瞥了她一眼:“如菊小姐,感慨从何而来?”
冷如菊觑了他一眼:“喔唷,还感从中来呢!什么毛病?书读出病来了?”
庞大海哈哈大笑。
“还笑,亏你笑得出来!我看啦,要不了多久,大家都会变成书虫了。”冷如菊气鼓鼓地埋怨。
卓尔觉出点不对劲来,忙问:“咋了?如菊。”
冷如菊脸色阴沉沉的:“让我们读书,他自己倒出去胡吃海喝,这不是愚弄人吗?这叫愚民政策!”
卓尔笑了笑,没再搭腔。
后来,冷如菊私下把事情的缘由告诉了卓尔。那天中午,冷如菊约闺蜜吃饭,结果,她看见贝海若和一高个女孩一起吃饭,有说有笑。她隐隐约约听见贝海若提到读书的事情,随即便听见女孩哈哈大笑,笑罢便说:“还是老一套,把大家的注意力吸引到书上来,就没心思搬弄是非,好一个愚民政策呀!”贝海若压低了声音责怪了女孩几句,具体说什么冷如菊没听清楚。
不久,公司里便传出贝海若当面一套、背后一套之闲言碎语。慢慢地,大伙儿读书的热情渐渐消磨殆尽。办公室里,众人又回归到读书前那种日子,又说又笑,只有高永傲还继续读书。
讲述的不仅是一个故事,更多的是一种情绪和氛围。喝点红酒,放上老歌,坐在床上,慢慢来读。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