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卷 云烟旧事(民国耽美)
W_west
1。后人
和男朋友回凉山镇老家的时候特意去看了看常叔,常叔还在给人们讲凉山镇那些故事。人们最爱听的是那座荒废近半个世纪的周家大宅,大多是些神神鬼鬼的。常叔以前是那户人家的家丁,所有的一切都跟个被老爷花钱买回来的戏子有关。因此在那些故事里时常有一个嘴里咿咿呀呀唱着戏,稀薄苍白的虞姬影子。
别人问那戏子演虞姬穿得是怎样的,是不是像梅兰芳那样头戴虞姬冠,内穿黄色小古装衣,罩湖蓝色虎头鱼鳞甲,外披彩绣明黄地凤戏牡丹女斗篷。常叔笑,他才记不得什么冠什么斗篷的,只说那戏子总是一袭青长衫,细眉淡眼的却甚得当时周大公子,就是后来周老爷的喜欢。
周老爷年轻时是个风流的,满身花粉,所以当初那样一个只能说清秀的小戏子可以住在周家别苑的时候周大公子那群姨太太哪个不是对戏子一番讽刺,戏子说白了就是高档点的兔儿爷,在那群女人的认知里是这样的。
常叔当时就是被分配到那戏子住的别院,周老爷时不时就过来听到他唱上两段“若能遂得还乡愿,半炷名香答上苍。”戏子不施粉黛,也不穿那被压在箱底的戏服,却让人觉得站在那儿的就是虞姬。
常叔后来说起的时候,有些文艺味道,“他就站那唱,和那甚虞姬一样,悲剧美,他的鼻子眼睛似乎都是为这出悲剧生的。”
那小戏子也真是一出悲剧,后来和虞姬一样把自己送给了宝剑,那把剑听说是哪个姨太太差人放的。那时周大公子已经娶了正室,即便有些生气或悲伤,这事也就不了了之了。更何况那姨太太彼时已有了身孕,动不得。
头一个发现小戏子死的是常叔,常叔说那是他看到戏子第一次穿了戏服化了妆,血染戏服,那剑就在边上,血红冰冷的虞姬。听故事的人说那戏子是因为被周老爷冷落才去走黄泉路,爱是和哀一起的。
常叔摇头,戏子临死前一晚跟他说过他最后一点念想,只是想回江南故里,再做一回虞姬。戏子不断叹气,如果不是周老爷,他说不定还是那戏台上的虞姬。
后来周家老爷走后周家就差不多倒了,周老爷的兄弟儿子侄子们全是群坐吃山空的二世祖,周家金山银山也给他们吃完。周家不济,别院还老传出闹鬼的传闻,有人听见那里传出唱戏声,是那个戏子的冤魂。
常叔按奈不住好奇也去看看,毕竟那戏子生前待他和善,想也不会害他。常叔真的看见了那个戏子,一袭青衫,不施粉黛,还朝他笑了笑。听常叔说他竟然毫无恐惧感,他想说话,却发现根本出不了声,看了会儿就走了,依稀听见鼓掌声和另一个男人的笑声。
周老爷以前听完总是要鼓掌的。
那几个败家子出了点钱请个姓李的捉鬼人驱鬼,那座别院以后可还要给他们新纳的姨太太住。败家子问捉鬼人说那戏子是不是灰飞烟灭了,捉鬼人不语,只是摇头。
后来凉山镇富甲一方的周家彻底垮了,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那姓李捉鬼人是我太公。爷爷打小就随太公捉鬼,看得清清楚楚,那两人是携手出了那座别苑的,最后消失在黑长的土道上。
爷爷后来转述太公的话,楚霸王,最后还是去寻了虞姬。
2。捉鬼人
今天晚上,很好的夜风,呼呼吹起来,像酒馆里红鼻老拱呜呜地唱歌。
捉鬼人擎着壶酒,一个小孩扶着他,是他儿子。摇晃的影儿被夜风拉的长长,捉鬼人提尖了嗓儿不知唱的是什么,他在朦胧中,眼前展开出一片灰黄破旧,凉山镇的酒馆到了,店招牌明明白白地横着。
捉鬼人摸摸鼻子,本来是要出城的,没想到贪走便道还走到酒馆跟前来了。酒馆里弥着青白的光,一排排长桌油腻腻的闪出些光来。边上是几个红鼻老拱说着醉话。
捉鬼人晃当当地走到柜台前,晃当当地掏出污损的十文铜钱,又多花一文买下酒物,晃当当地就找张长桌坐下,把下酒的茴香豆给他儿子吃。桌边上是个穿短衫的年青人,和红鼻子不同。
“掌柜的,再温两碗酒,”捉鬼人看着对面的年青人,看着遍身油腻的灯盏恹恹地燃着,看着掌柜长烟锅的烟消散在湿的气里,“常水根,你怎的在这?”
“喝酒,”年青人有点诧异,不消多时就认出了眼前长衫破烂,顶着乱蓬蓬的头发,青白脸色的人,“你是上次来老爷那捉鬼的师傅?”
“什师傅,换碗粥喝罢了,”捉鬼人道,“那周家怎了?”
“快垮了。”年青人喝了一口酒,热热的满身流汗。边上几个呜呜唱着小曲的红鼻老拱探头探脑地埃进来,要听故事。那有钱人家的人要是变了鱼鸟虫蛇,他们是高兴的,也便把黑溜溜的眼珠转了过去。这时捉鬼人要的酒也端来了,啪的一声放在桌上,他也起了听故事的兴致。
常水根的故事捉鬼人整了整,约莫就是这样的:原先周大少爷周耀宗为了花面生意和他爹周旋,他爹一个长辫不剪的保皇派为人硬梆梆的,小儿子周耀祖掉到花面缸里染了重病死掉的事一直耿耿于怀,便不同意再做这害人事。后来周老爷咽气了,周大少爷自然要沾那鸦片生意。
不过周大少爷自杀了,听说是为了一个同样自杀的戏子。他的堂兄周子山成了新的周老爷,继续把周耀宗留下的花面生意做了下去,不过好景不长一群二世祖哪有周耀宗那么经营,周家也要垮了。
“那周大公子也是个痨病鬼,喜欢男人,”一个穿短衫,黑且瘦的醉鬼说,“为了一个兔儿爷,都是痨病鬼。”他一面说,一面笑,酒都要喷了出来。旁边几个红鼻老拱也开始大笑,酒糟鼻在青白白油腻腻的灯光下像只烂番茄。
“戏子给这位师傅收了。”常水根喝口酒,却是满脸都要变成青色。
“戏子阴魂不散罢,大晚上还在那唱戏啊?”掌柜的也靠了过来,端着碗酒,“那戏子怎么死的?”
常水根嗯了声,道:“是唱戏,我还听到有人给他鼓掌。用剑插胸口死了,那天大少爷成亲。”
“噢,这么说那个兔儿爷是妒忌啊,什么男人,白房子里那些窑姐也比他好,”醉鬼又道,咧出一嘴黄牙,“估计周大公子成亲了还自杀就是他作怪,哈哈。”
“周大公子找他去了,鼓掌的就是周大公子,”捉鬼人说着醉话,“没收戏子,一个也没收。”
捉 鬼人抓起酒碗喝了口黄酒,压着嗓子道:“楚霸王,最后还是去寻了虞姬。”捉鬼人吃完两碗酒,就站起身走了出去。他儿子也跟着他走了出去。这时已经入秋,好的月光,好的夜风,一只乌鸦立在没有叶子的枯树上,啊啊地叫。白惨惨的月光照着两条黑糊糊的长影,和捉鬼人晃晃当当的两只脚。
步子不稳的捉鬼人提尖着嗓子,喊道:“楚霸王最后还是去寻了虞姬!楚霸王最后还是去寻了虞姬!”那声音像黑哑哑的枯枝上的树叶,被夜风一吹,就颤颤巍巍消失在死一般的寂静里。
2。常水根
常水根有些庆幸,可以被分配到戴梳那座逼仄的小别院里。戴梳是个被周耀宗买回来的戏子,用别人话说就是得了痨病喜欢男人的兔儿爷。但戴梳对谁都很和善,和群姨太太不一样。
周宅里一片喜庆,他们的周大少爷今天成亲,对方是周姓同族,周家是一个封闭性大家族。天上一片乌蓝,常水根点上油腻的灯,扣上衣服,走去别院。常水根走在去往别院的路上,黑沉沉的院里,只有被油腻的灯照得灰白的路。
不消多时,戴梳住的小房里便弥满了青白白的光,衬得他的脸愈是青白。戴梳自杀了,虞姬死了。
他 先是一愣,继而走去探他的鼻息,真是死了。戴梳穿着被血染得红当当的戏服,那颜色比院里的杜鹃还要艳上几分,就像一件嫁衣。常水根没叫人,吹熄了红红白白 的破灯笼,在尸体边上坐着。他还记得第一次见到戴梳,是个穿青长衫的眉目普通的男人,唱起戏来那把嗓子湿软软的,像一道清冽的流。
他想起昨夜戴梳对他说:“我最后一点念想,就是想回江南故里,在烟水里再当一回虞姬。”戴梳说这话时,一直在叹息。
常水根擦着火柴,把灯点了,看了眼闭着眼胸口插着剑的戴梳,走了出去。灯光照着他两只一前一后走着的脚,笔直干枯的树枝上立着几只乌鸦,铁块般,见他来了就啊啊的叫两声,常水根捡起石子扔过去。乌鸦张开双翅,一锉身,飞向乌黑的天。
常水根抬头寻着乌鸦的身影看去,那隐在云层多日的月,终于露了出来,青白青白,圆的。
周府办喜宴,下人分得点剩菜。常水根吃着完冷掉的蒸鱼,鱼肉白花花的也不知是不是鱼,像戴梳的肌肤,但戴梳的尸还好端端地躺在屋里。几个下人就开始说,说那个新周夫人,说成了老爷的周大少爷,然后就说到了别院的戏子。
戴 梳给人罩上了兔儿爷痨病鬼的名目,常水根也不理会,一面听,一面吃,而他平时见到军痞打穷人,也要是先愤愤的。下人吊着青白的眼角,时不时就把头点了两 点,抓起馒头嚼。盘里的馒头像埋到层层叠叠的坟墓,常水根也拿了一个。夜风吹起来,吹动他的刘海,他的两个眼眶底下都是圈黑线,还年轻的他白发也确乎比去 年多了。
下人们开始收拾桌上他们没吃完的残炙冷羹,三三两两地走动,鬼似的。忽的,大粒的汗,从他额上滚下来,逐的冰凉了皮肤,他的夹袄也贴住了脊心。他的手抖抖的——戴梳,戴梳在门口。
冷不丁的常水根冲了出去,天气比屋子里也暖不到哪去,秋风是一日凉过一日,戴梳也只剩个黑糊糊的影儿。“戴梳——”常水根喊着他的名,仿佛被他喊上了千回万回一般顺。那些下人,夜游的东西都用诧异的目光看着他。
戴梳的影停在了周耀宗的新房前,直撅撅地立着,他没有唱甚“劝君王饮酒听虞歌,解君忧闷舞婆娑”,只是定定的看去,大宅里的一切都随他落在寂静里。他又迈开步子走了,把头转过来看了一下,看的自然不会是常水根,却也不是周耀宗。
常水根就追着那黑影跑,四头包围着他的黑愈跑愈亮,路也愈跑愈分明,四周放出白蒙蒙的光来。天亮了,银白中隐隐透着绯红,前方,哪有什么戴梳的影。
3。戴梳
戴梳不叫戴梳,叫戴四海,师傅说这名儿不好听就给改了。其实戴梳觉得四海这名也没甚,四海为家,到处唱戏。
刚到周家大宅的时候,戴梳是怯的,紫铜门钉雕花窗棂飞檐翘角,都是见过,却没住过。周宅的庭院是前后串联起来,一院院一层层深入,周耀宗要他住到离外门和主宅很远的别院里,他乖乖收拾细软去了。时候已经近秋,日头渐的照不过来了,白天愈发的短。
几个姨太太从别院边上走过去,搽着厚的粉就像鬼戏里的鬼,嘴里是兔儿爷云云。戴梳都听着了,也没理,他只想着唱戏。别人都是家里穷给买到戏班里去,戴梳也不外乎,不过他是真的喜欢唱戏。仿佛戏曲让他变了虞姬,得了神通,总好过分不清自己是男是女。
执耳梨园,穿那种媲美皇后娘娘的精致衣裳,当人们口中的名伶奇优,他平日里那一点点幻想在看到周宅那扇有着紫铜门钉的朱红门时,就像他那件普普通通的虞姬戏服,要压到箱底去了。现在在周家,那件青长衫一线一寸都逼着他,像只青面鬼,附身在他身上。
太 阳已经到屋脊时,戴梳见到了周耀宗,就知道他是一个男人,真真正正的男人,和自己不一样。周耀宗在法兰西留过学,肚子里是洋墨水,连头发都是向上梳的,看 人眼睛也要吊着,但那皮相确乎是好。戴梳怕这种人,仿佛周耀宗要将他的肉细细嚼烂,在口间用舌玩来耍去再咽到肚里,胃酸就来融掉他。
周耀宗一开头的确只是听,听戏子唱虞姬,唱战场,唱盛世,有时就和他对唱两句。秋天日短,天很快就是乌黑一片了,周耀宗又站在小院里,直撅撅地要生出几分鬼气来,周耀宗扭过头看着他,两只眼都要攫去了他的魂。
戴梳从头顶直冷到脚跟,他见过车夫给军痞掌过嘴的;儿子给大夫的药方害死的;听过寡妇给衙役侵犯了的,然而那些车夫,死了儿子的男人,寡妇眼光都没有周耀宗此时这么凶。
周 耀宗静静扣上衣服,月光很亮,戴梳的皮肤青白,像裹尸布裹在骨头上。他转过头看着这个刚刚对他做了下流事的男人,周耀宗的一只脚已经迈出门去了。戴梳想着 他那排白历历的牙齿在他身上咬着,就像小时候狼狗要咬掉他左腿跟一样。房梁上徘徊着戴梳呜呜咽咽的低笑声,白房子里的窑姐都比他好。
“以后就这样吧。”周耀宗走上十多步,忽然转头对他说。
有时候戴梳想,周耀宗算半个洋人,要是喜欢妓女那也要去找大喇,他一个男人算什么,也不怕给人罩上痨病鬼的名目。于是戴梳开始在桃树下等人,或许是周耀宗,或许只是单纯地在看桃花。
周 家大少爷成亲那天,周宅鞭炮噼里啪啦的,乌蓝的天都要给染成了红。戴梳坐在他的小房子里唱着戏:“妾身西楚霸王帐下虞姬。生长深闺,幼娴书剑;自从随定大 王,东征西战,艰难辛苦。不知何日方得太平也!”没有楚霸王和他对,他也把虞姬唱了下去。脏污油腻的灯盏在墙上挂出一片黑糊糊的影,戴梳的影却像只青面獠 牙的鬼要把戴梳吃了去,就像周耀宗一样。
剑不知谁放那的,想是哪个姨太太,或者是周耀宗的正妻。戴梳很久没化妆了,镜里的人粉搽了一层又一层,却像是张灰不拉叽的鬼面。那位执耳梨园的名伶的戏服,偶然有一次见过,随便剪下一方来都是一幅画,戴梳的却只是稍稍艳点罢。
戴梳鬼使神差地就把剑插进去胸口。其实他和周耀宗这种不明不白的关系都要三四年了,然而每次他都要独自茕茕的坐床上目送周耀宗出去。眼前忽的浮现出些景象,小时候他对娘说要开茶馆,把所有钱都给娘。还有楚霸王,从左眼角漂到右,消失了。
他虽然读书少,却知道魂是不能有的事,然而他此刻确确实实地穿着那件青长衫站在别院里,边上是他的尸体。他蹲下来,瞪着一双眼睛想了一刻,越想越奇,便不想了,叹息两声走出去。逼仄的屋子仿佛刹那变大了,也静,在这里戴梳坐立不安。
一片乌漆麻黑,也不知是日是夜。他就这么昏昏地走了出去,周宅里的客人早经回家,却还像房间一样叫他喘气不得。戴梳走过串联起来的庭院,有些能理解师傅那句“一入侯门深似海”,然而怎么深也与小别院无关,周耀宗在姨太太面前总是护着他的。
周耀宗在和他的新娘子喝交杯酒,戴梳看了会儿迈开步子走了,也不知那条鬼路是不是就在脚底下。他转头看了一下,不远处有一个认识的家丁,可他没理。
种桃树的不止他那个小别院,这处也有种。桃花开得真好,那时候桃树静静地立在他的小别院里,仿佛朵朵有含义。
鸡叫了,东方渐渐发白,周围放出银白色的曙光。然而戴梳脚下那条不知何处而来,又要去往何处的鬼路,还是黑糊糊一条,像墨染开似的。
4。周耀宗
周耀宗第一次见到戴梳,是陪他爹去看戏。本来不想去的,只是为了花面生意要讨好老头子。他原本在喝茶,便听到底下几个原本在轻声交谈老板已经收了声,虞姬出来了。
“忆自从征入战场,不知历尽几星霜。何年得遂还乡愿,兵气销为日月光。”唱的是《霸王别姬》,那是一把湿绵绵的嗓子,像一道清流,杯里的茶水瞬的就没了味道。几个老板觉得那戏子没水平,周耀宗却决计把这把声音买下来,不为什么。
戏子叫戴梳,被买回来住在种有桃树的别院里。
开始一段时间戴梳看他的眼神都带着若有似无的怨。一开始周耀宗是真的只想听他唱戏,后来慢慢味儿就变了,看戴梳时眼睛闪闪的像两颗鬼火。
月亮被层层叠叠涌来的乌云盖着了,周耀宗看着床上地上一滩白一滩红的,古怪地笑了出来,不消几日这些红的就要硬硬地板结在地上了。戏子是喜欢他的,一定是这样,只要几日这点心思就要被拖出尾巴去,周耀宗如是想。
他走上二三十步远,听到一丝发颤的声音,像在哭。月亮还是没露脸,院里枯草根根直立。
周耀宗与戴梳的关系,真是日渐好转了起来。周耀宗有时路过别院,远远地,就看到站在桃树下的戴梳冲他笑,起风了,他还只是站那,人面桃花相映红。
周耀宗在为了花面的事和他爹周旋,也许用不着多久,毕竟老人一死周家就要是他这长子的了。他就是一只花面狐,踩了明道自然还要踩暗道。周耀宗很有自信比起为商正直的爹,自己铮铮铁腕会让周家的光更耀,他是耀宗,比起那个早死鬼弟弟,光宗耀祖的一定会是他。
次 日已经成了老爷的周耀宗知道戴梳死了,他喝了口茶,只是淡淡的嗯了声,差人把尸体收了去。数个月过去了,花面生意靠着岳父真是大了起来。晚上周耀宗站在别 院里,太黑的夜空四面包围着他,太闹的鸦叫声四面压着他,周耀宗看到凸起的土包,想是那群毛孩子堆的,像坟包。他忽然发狂一般狠狠地踩着土包,直到踩平。
他仰起面,桃树上站着几只乌鸦,他就用力地摇着桃树,直至摇走乌鸦为止。周耀宗转身走了,忽听得背后传来几声鸦叫,乌鸦又停上去了。周耀宗忽的就笑了出来,就像他爹叫他别打花面主意后一样,接着是大笑,然后愈来愈小声,隐在停息的夜风里,其实仔细听来有点像哭。
发现周耀宗死掉的是他堂兄周子山,他后来做了周老爷。周耀宗顺着眼镜边冷冷地看着这一切,周家要是败了他就借着夜色割断周子山喉咙,光宗耀祖的即便不是他,也不是个外姓人。
周耀宗一直以为戴梳会在那座小院里等他,像平时在桃树下冲他笑一样,可是没有,戴梳是轮回了还是灰飞烟灭了他根本不知道。后来周家要垮了,周耀宗还是守在桃树下,不闻不问。
你该还在这里,也要给我梦里见见罢。周耀宗仰面看着一年不如一年的老桃树,心说。
周家请了个捉鬼的,说要收了以前住别院的戏子,周耀宗听到他们讲戴梳的名字,没有伤心,没有恼怒,只有绵长的思念。闹鬼的“戴梳”,是他制造出来的,“戴梳”唱着戏,他就在一旁鼓掌。
捉鬼人出现了,他从桃树的树荫里迈出一步。制造十几年前周家还显赫的幻境,他是想让别人看看而已,他和戴梳的故事。
死,周耀宗从一开始就是有预料的,他已经死过一次了,再死也无惧。而那个捉鬼人没有让他再死一次,明明捉鬼人的力量可以勉强敌得过他的。他也不管他,跟周家人撒了谎。任由周耀宗的魂待在周家大宅里,守着那棵枯了的桃树。
戴梳的忌日,周耀宗给戴梳上了一次坟,回周宅时从凉山镇巷口望去,有竹竿挑出小院子的围墙,上面晒着些旧的衣裤,如果周宅的围墙是这些石头墙,一切会不会有所不同。周耀宗回到了那间别院里,四面一看,几只乌鸦站在一株没有花没有叶的桃树上。
几十年了,那些云烟旧事早就隐在这周宅一片破败之中了。如今这大宅里只剩下乌鸦,黄草,野猫等几种寥寥的生命了。
有时候,周耀宗靠着桃树的枯枝想,他己不是人,来日方长,灰飞烟灭的时候还早。可是从前桃树下的人,却没有了。
或许戴梳不回来也罢,只要,只要这株桃树不要枯了就好。“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周耀宗不要连桃花也见不着。
今儿是个春光明媚的日子,周耀宗倚着桃树的枯枝又等了一年。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1。后人
和男朋友回凉山镇老家的时候特意去看了看常叔,常叔还在给人们讲凉山镇那些故事。人们最爱听的是那座荒废近半个世纪的周家大宅,大多是些神神鬼鬼的。常叔以前是那户人家的家丁,所有的一切都跟个被老爷花钱买回来的戏子有关。因此在那些故事里时常有一个嘴里咿咿呀呀唱着戏,稀薄苍白的虞姬影子。
别人问那戏子演虞姬穿得是怎样的,是不是像梅兰芳那样头戴虞姬冠,内穿黄色小古装衣,罩湖蓝色虎头鱼鳞甲,外披彩绣明黄地凤戏牡丹女斗篷。常叔笑,他才记不得什么冠什么斗篷的,只说那戏子总是一袭青长衫,细眉淡眼的却甚得当时周大公子,就是后来周老爷的喜欢。
周老爷年轻时是个风流的,满身花粉,所以当初那样一个只能说清秀的小戏子可以住在周家别苑的时候周大公子那群姨太太哪个不是对戏子一番讽刺,戏子说白了就是高档点的兔儿爷,在那群女人的认知里是这样的。
常叔当时就是被分配到那戏子住的别院,周老爷时不时就过来听到他唱上两段“若能遂得还乡愿,半炷名香答上苍。”戏子不施粉黛,也不穿那被压在箱底的戏服,却让人觉得站在那儿的就是虞姬。
常叔后来说起的时候,有些文艺味道,“他就站那唱,和那甚虞姬一样,悲剧美,他的鼻子眼睛似乎都是为这出悲剧生的。”
那小戏子也真是一出悲剧,后来和虞姬一样把自己送给了宝剑,那把剑听说是哪个姨太太差人放的。那时周大公子已经娶了正室,即便有些生气或悲伤,这事也就不了了之了。更何况那姨太太彼时已有了身孕,动不得。
头一个发现小戏子死的是常叔,常叔说那是他看到戏子第一次穿了戏服化了妆,血染戏服,那剑就在边上,血红冰冷的虞姬。听故事的人说那戏子是因为被周老爷冷落才去走黄泉路,爱是和哀一起的。
常叔摇头,戏子临死前一晚跟他说过他最后一点念想,只是想回江南故里,再做一回虞姬。戏子不断叹气,如果不是周老爷,他说不定还是那戏台上的虞姬。
后来周家老爷走后周家就差不多倒了,周老爷的兄弟儿子侄子们全是群坐吃山空的二世祖,周家金山银山也给他们吃完。周家不济,别院还老传出闹鬼的传闻,有人听见那里传出唱戏声,是那个戏子的冤魂。
常叔按奈不住好奇也去看看,毕竟那戏子生前待他和善,想也不会害他。常叔真的看见了那个戏子,一袭青衫,不施粉黛,还朝他笑了笑。听常叔说他竟然毫无恐惧感,他想说话,却发现根本出不了声,看了会儿就走了,依稀听见鼓掌声和另一个男人的笑声。
周老爷以前听完总是要鼓掌的。
那几个败家子出了点钱请个姓李的捉鬼人驱鬼,那座别院以后可还要给他们新纳的姨太太住。败家子问捉鬼人说那戏子是不是灰飞烟灭了,捉鬼人不语,只是摇头。
后来凉山镇富甲一方的周家彻底垮了,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那姓李捉鬼人是我太公。爷爷打小就随太公捉鬼,看得清清楚楚,那两人是携手出了那座别苑的,最后消失在黑长的土道上。
爷爷后来转述太公的话,楚霸王,最后还是去寻了虞姬。
2。捉鬼人
今天晚上,很好的夜风,呼呼吹起来,像酒馆里红鼻老拱呜呜地唱歌。
捉鬼人擎着壶酒,一个小孩扶着他,是他儿子。摇晃的影儿被夜风拉的长长,捉鬼人提尖了嗓儿不知唱的是什么,他在朦胧中,眼前展开出一片灰黄破旧,凉山镇的酒馆到了,店招牌明明白白地横着。
捉鬼人摸摸鼻子,本来是要出城的,没想到贪走便道还走到酒馆跟前来了。酒馆里弥着青白的光,一排排长桌油腻腻的闪出些光来。边上是几个红鼻老拱说着醉话。
捉鬼人晃当当地走到柜台前,晃当当地掏出污损的十文铜钱,又多花一文买下酒物,晃当当地就找张长桌坐下,把下酒的茴香豆给他儿子吃。桌边上是个穿短衫的年青人,和红鼻子不同。
“掌柜的,再温两碗酒,”捉鬼人看着对面的年青人,看着遍身油腻的灯盏恹恹地燃着,看着掌柜长烟锅的烟消散在湿的气里,“常水根,你怎的在这?”
“喝酒,”年青人有点诧异,不消多时就认出了眼前长衫破烂,顶着乱蓬蓬的头发,青白脸色的人,“你是上次来老爷那捉鬼的师傅?”
“什师傅,换碗粥喝罢了,”捉鬼人道,“那周家怎了?”
“快垮了。”年青人喝了一口酒,热热的满身流汗。边上几个呜呜唱着小曲的红鼻老拱探头探脑地埃进来,要听故事。那有钱人家的人要是变了鱼鸟虫蛇,他们是高兴的,也便把黑溜溜的眼珠转了过去。这时捉鬼人要的酒也端来了,啪的一声放在桌上,他也起了听故事的兴致。
常水根的故事捉鬼人整了整,约莫就是这样的:原先周大少爷周耀宗为了花面生意和他爹周旋,他爹一个长辫不剪的保皇派为人硬梆梆的,小儿子周耀祖掉到花面缸里染了重病死掉的事一直耿耿于怀,便不同意再做这害人事。后来周老爷咽气了,周大少爷自然要沾那鸦片生意。
不过周大少爷自杀了,听说是为了一个同样自杀的戏子。他的堂兄周子山成了新的周老爷,继续把周耀宗留下的花面生意做了下去,不过好景不长一群二世祖哪有周耀宗那么经营,周家也要垮了。
“那周大公子也是个痨病鬼,喜欢男人,”一个穿短衫,黑且瘦的醉鬼说,“为了一个兔儿爷,都是痨病鬼。”他一面说,一面笑,酒都要喷了出来。旁边几个红鼻老拱也开始大笑,酒糟鼻在青白白油腻腻的灯光下像只烂番茄。
“戏子给这位师傅收了。”常水根喝口酒,却是满脸都要变成青色。
“戏子阴魂不散罢,大晚上还在那唱戏啊?”掌柜的也靠了过来,端着碗酒,“那戏子怎么死的?”
常水根嗯了声,道:“是唱戏,我还听到有人给他鼓掌。用剑插胸口死了,那天大少爷成亲。”
“噢,这么说那个兔儿爷是妒忌啊,什么男人,白房子里那些窑姐也比他好,”醉鬼又道,咧出一嘴黄牙,“估计周大公子成亲了还自杀就是他作怪,哈哈。”
“周大公子找他去了,鼓掌的就是周大公子,”捉鬼人说着醉话,“没收戏子,一个也没收。”
捉 鬼人抓起酒碗喝了口黄酒,压着嗓子道:“楚霸王,最后还是去寻了虞姬。”捉鬼人吃完两碗酒,就站起身走了出去。他儿子也跟着他走了出去。这时已经入秋,好的月光,好的夜风,一只乌鸦立在没有叶子的枯树上,啊啊地叫。白惨惨的月光照着两条黑糊糊的长影,和捉鬼人晃晃当当的两只脚。
步子不稳的捉鬼人提尖着嗓子,喊道:“楚霸王最后还是去寻了虞姬!楚霸王最后还是去寻了虞姬!”那声音像黑哑哑的枯枝上的树叶,被夜风一吹,就颤颤巍巍消失在死一般的寂静里。
2。常水根
常水根有些庆幸,可以被分配到戴梳那座逼仄的小别院里。戴梳是个被周耀宗买回来的戏子,用别人话说就是得了痨病喜欢男人的兔儿爷。但戴梳对谁都很和善,和群姨太太不一样。
周宅里一片喜庆,他们的周大少爷今天成亲,对方是周姓同族,周家是一个封闭性大家族。天上一片乌蓝,常水根点上油腻的灯,扣上衣服,走去别院。常水根走在去往别院的路上,黑沉沉的院里,只有被油腻的灯照得灰白的路。
不消多时,戴梳住的小房里便弥满了青白白的光,衬得他的脸愈是青白。戴梳自杀了,虞姬死了。
他 先是一愣,继而走去探他的鼻息,真是死了。戴梳穿着被血染得红当当的戏服,那颜色比院里的杜鹃还要艳上几分,就像一件嫁衣。常水根没叫人,吹熄了红红白白 的破灯笼,在尸体边上坐着。他还记得第一次见到戴梳,是个穿青长衫的眉目普通的男人,唱起戏来那把嗓子湿软软的,像一道清冽的流。
他想起昨夜戴梳对他说:“我最后一点念想,就是想回江南故里,在烟水里再当一回虞姬。”戴梳说这话时,一直在叹息。
常水根擦着火柴,把灯点了,看了眼闭着眼胸口插着剑的戴梳,走了出去。灯光照着他两只一前一后走着的脚,笔直干枯的树枝上立着几只乌鸦,铁块般,见他来了就啊啊的叫两声,常水根捡起石子扔过去。乌鸦张开双翅,一锉身,飞向乌黑的天。
常水根抬头寻着乌鸦的身影看去,那隐在云层多日的月,终于露了出来,青白青白,圆的。
周府办喜宴,下人分得点剩菜。常水根吃着完冷掉的蒸鱼,鱼肉白花花的也不知是不是鱼,像戴梳的肌肤,但戴梳的尸还好端端地躺在屋里。几个下人就开始说,说那个新周夫人,说成了老爷的周大少爷,然后就说到了别院的戏子。
戴 梳给人罩上了兔儿爷痨病鬼的名目,常水根也不理会,一面听,一面吃,而他平时见到军痞打穷人,也要是先愤愤的。下人吊着青白的眼角,时不时就把头点了两 点,抓起馒头嚼。盘里的馒头像埋到层层叠叠的坟墓,常水根也拿了一个。夜风吹起来,吹动他的刘海,他的两个眼眶底下都是圈黑线,还年轻的他白发也确乎比去 年多了。
下人们开始收拾桌上他们没吃完的残炙冷羹,三三两两地走动,鬼似的。忽的,大粒的汗,从他额上滚下来,逐的冰凉了皮肤,他的夹袄也贴住了脊心。他的手抖抖的——戴梳,戴梳在门口。
冷不丁的常水根冲了出去,天气比屋子里也暖不到哪去,秋风是一日凉过一日,戴梳也只剩个黑糊糊的影儿。“戴梳——”常水根喊着他的名,仿佛被他喊上了千回万回一般顺。那些下人,夜游的东西都用诧异的目光看着他。
戴梳的影停在了周耀宗的新房前,直撅撅地立着,他没有唱甚“劝君王饮酒听虞歌,解君忧闷舞婆娑”,只是定定的看去,大宅里的一切都随他落在寂静里。他又迈开步子走了,把头转过来看了一下,看的自然不会是常水根,却也不是周耀宗。
常水根就追着那黑影跑,四头包围着他的黑愈跑愈亮,路也愈跑愈分明,四周放出白蒙蒙的光来。天亮了,银白中隐隐透着绯红,前方,哪有什么戴梳的影。
3。戴梳
戴梳不叫戴梳,叫戴四海,师傅说这名儿不好听就给改了。其实戴梳觉得四海这名也没甚,四海为家,到处唱戏。
刚到周家大宅的时候,戴梳是怯的,紫铜门钉雕花窗棂飞檐翘角,都是见过,却没住过。周宅的庭院是前后串联起来,一院院一层层深入,周耀宗要他住到离外门和主宅很远的别院里,他乖乖收拾细软去了。时候已经近秋,日头渐的照不过来了,白天愈发的短。
几个姨太太从别院边上走过去,搽着厚的粉就像鬼戏里的鬼,嘴里是兔儿爷云云。戴梳都听着了,也没理,他只想着唱戏。别人都是家里穷给买到戏班里去,戴梳也不外乎,不过他是真的喜欢唱戏。仿佛戏曲让他变了虞姬,得了神通,总好过分不清自己是男是女。
执耳梨园,穿那种媲美皇后娘娘的精致衣裳,当人们口中的名伶奇优,他平日里那一点点幻想在看到周宅那扇有着紫铜门钉的朱红门时,就像他那件普普通通的虞姬戏服,要压到箱底去了。现在在周家,那件青长衫一线一寸都逼着他,像只青面鬼,附身在他身上。
太 阳已经到屋脊时,戴梳见到了周耀宗,就知道他是一个男人,真真正正的男人,和自己不一样。周耀宗在法兰西留过学,肚子里是洋墨水,连头发都是向上梳的,看 人眼睛也要吊着,但那皮相确乎是好。戴梳怕这种人,仿佛周耀宗要将他的肉细细嚼烂,在口间用舌玩来耍去再咽到肚里,胃酸就来融掉他。
周耀宗一开头的确只是听,听戏子唱虞姬,唱战场,唱盛世,有时就和他对唱两句。秋天日短,天很快就是乌黑一片了,周耀宗又站在小院里,直撅撅地要生出几分鬼气来,周耀宗扭过头看着他,两只眼都要攫去了他的魂。
戴梳从头顶直冷到脚跟,他见过车夫给军痞掌过嘴的;儿子给大夫的药方害死的;听过寡妇给衙役侵犯了的,然而那些车夫,死了儿子的男人,寡妇眼光都没有周耀宗此时这么凶。
周 耀宗静静扣上衣服,月光很亮,戴梳的皮肤青白,像裹尸布裹在骨头上。他转过头看着这个刚刚对他做了下流事的男人,周耀宗的一只脚已经迈出门去了。戴梳想着 他那排白历历的牙齿在他身上咬着,就像小时候狼狗要咬掉他左腿跟一样。房梁上徘徊着戴梳呜呜咽咽的低笑声,白房子里的窑姐都比他好。
“以后就这样吧。”周耀宗走上十多步,忽然转头对他说。
有时候戴梳想,周耀宗算半个洋人,要是喜欢妓女那也要去找大喇,他一个男人算什么,也不怕给人罩上痨病鬼的名目。于是戴梳开始在桃树下等人,或许是周耀宗,或许只是单纯地在看桃花。
周 家大少爷成亲那天,周宅鞭炮噼里啪啦的,乌蓝的天都要给染成了红。戴梳坐在他的小房子里唱着戏:“妾身西楚霸王帐下虞姬。生长深闺,幼娴书剑;自从随定大 王,东征西战,艰难辛苦。不知何日方得太平也!”没有楚霸王和他对,他也把虞姬唱了下去。脏污油腻的灯盏在墙上挂出一片黑糊糊的影,戴梳的影却像只青面獠 牙的鬼要把戴梳吃了去,就像周耀宗一样。
剑不知谁放那的,想是哪个姨太太,或者是周耀宗的正妻。戴梳很久没化妆了,镜里的人粉搽了一层又一层,却像是张灰不拉叽的鬼面。那位执耳梨园的名伶的戏服,偶然有一次见过,随便剪下一方来都是一幅画,戴梳的却只是稍稍艳点罢。
戴梳鬼使神差地就把剑插进去胸口。其实他和周耀宗这种不明不白的关系都要三四年了,然而每次他都要独自茕茕的坐床上目送周耀宗出去。眼前忽的浮现出些景象,小时候他对娘说要开茶馆,把所有钱都给娘。还有楚霸王,从左眼角漂到右,消失了。
他虽然读书少,却知道魂是不能有的事,然而他此刻确确实实地穿着那件青长衫站在别院里,边上是他的尸体。他蹲下来,瞪着一双眼睛想了一刻,越想越奇,便不想了,叹息两声走出去。逼仄的屋子仿佛刹那变大了,也静,在这里戴梳坐立不安。
一片乌漆麻黑,也不知是日是夜。他就这么昏昏地走了出去,周宅里的客人早经回家,却还像房间一样叫他喘气不得。戴梳走过串联起来的庭院,有些能理解师傅那句“一入侯门深似海”,然而怎么深也与小别院无关,周耀宗在姨太太面前总是护着他的。
周耀宗在和他的新娘子喝交杯酒,戴梳看了会儿迈开步子走了,也不知那条鬼路是不是就在脚底下。他转头看了一下,不远处有一个认识的家丁,可他没理。
种桃树的不止他那个小别院,这处也有种。桃花开得真好,那时候桃树静静地立在他的小别院里,仿佛朵朵有含义。
鸡叫了,东方渐渐发白,周围放出银白色的曙光。然而戴梳脚下那条不知何处而来,又要去往何处的鬼路,还是黑糊糊一条,像墨染开似的。
4。周耀宗
周耀宗第一次见到戴梳,是陪他爹去看戏。本来不想去的,只是为了花面生意要讨好老头子。他原本在喝茶,便听到底下几个原本在轻声交谈老板已经收了声,虞姬出来了。
“忆自从征入战场,不知历尽几星霜。何年得遂还乡愿,兵气销为日月光。”唱的是《霸王别姬》,那是一把湿绵绵的嗓子,像一道清流,杯里的茶水瞬的就没了味道。几个老板觉得那戏子没水平,周耀宗却决计把这把声音买下来,不为什么。
戏子叫戴梳,被买回来住在种有桃树的别院里。
开始一段时间戴梳看他的眼神都带着若有似无的怨。一开始周耀宗是真的只想听他唱戏,后来慢慢味儿就变了,看戴梳时眼睛闪闪的像两颗鬼火。
月亮被层层叠叠涌来的乌云盖着了,周耀宗看着床上地上一滩白一滩红的,古怪地笑了出来,不消几日这些红的就要硬硬地板结在地上了。戏子是喜欢他的,一定是这样,只要几日这点心思就要被拖出尾巴去,周耀宗如是想。
他走上二三十步远,听到一丝发颤的声音,像在哭。月亮还是没露脸,院里枯草根根直立。
周耀宗与戴梳的关系,真是日渐好转了起来。周耀宗有时路过别院,远远地,就看到站在桃树下的戴梳冲他笑,起风了,他还只是站那,人面桃花相映红。
周耀宗在为了花面的事和他爹周旋,也许用不着多久,毕竟老人一死周家就要是他这长子的了。他就是一只花面狐,踩了明道自然还要踩暗道。周耀宗很有自信比起为商正直的爹,自己铮铮铁腕会让周家的光更耀,他是耀宗,比起那个早死鬼弟弟,光宗耀祖的一定会是他。
次 日已经成了老爷的周耀宗知道戴梳死了,他喝了口茶,只是淡淡的嗯了声,差人把尸体收了去。数个月过去了,花面生意靠着岳父真是大了起来。晚上周耀宗站在别 院里,太黑的夜空四面包围着他,太闹的鸦叫声四面压着他,周耀宗看到凸起的土包,想是那群毛孩子堆的,像坟包。他忽然发狂一般狠狠地踩着土包,直到踩平。
他仰起面,桃树上站着几只乌鸦,他就用力地摇着桃树,直至摇走乌鸦为止。周耀宗转身走了,忽听得背后传来几声鸦叫,乌鸦又停上去了。周耀宗忽的就笑了出来,就像他爹叫他别打花面主意后一样,接着是大笑,然后愈来愈小声,隐在停息的夜风里,其实仔细听来有点像哭。
发现周耀宗死掉的是他堂兄周子山,他后来做了周老爷。周耀宗顺着眼镜边冷冷地看着这一切,周家要是败了他就借着夜色割断周子山喉咙,光宗耀祖的即便不是他,也不是个外姓人。
周耀宗一直以为戴梳会在那座小院里等他,像平时在桃树下冲他笑一样,可是没有,戴梳是轮回了还是灰飞烟灭了他根本不知道。后来周家要垮了,周耀宗还是守在桃树下,不闻不问。
你该还在这里,也要给我梦里见见罢。周耀宗仰面看着一年不如一年的老桃树,心说。
周家请了个捉鬼的,说要收了以前住别院的戏子,周耀宗听到他们讲戴梳的名字,没有伤心,没有恼怒,只有绵长的思念。闹鬼的“戴梳”,是他制造出来的,“戴梳”唱着戏,他就在一旁鼓掌。
捉鬼人出现了,他从桃树的树荫里迈出一步。制造十几年前周家还显赫的幻境,他是想让别人看看而已,他和戴梳的故事。
死,周耀宗从一开始就是有预料的,他已经死过一次了,再死也无惧。而那个捉鬼人没有让他再死一次,明明捉鬼人的力量可以勉强敌得过他的。他也不管他,跟周家人撒了谎。任由周耀宗的魂待在周家大宅里,守着那棵枯了的桃树。
戴梳的忌日,周耀宗给戴梳上了一次坟,回周宅时从凉山镇巷口望去,有竹竿挑出小院子的围墙,上面晒着些旧的衣裤,如果周宅的围墙是这些石头墙,一切会不会有所不同。周耀宗回到了那间别院里,四面一看,几只乌鸦站在一株没有花没有叶的桃树上。
几十年了,那些云烟旧事早就隐在这周宅一片破败之中了。如今这大宅里只剩下乌鸦,黄草,野猫等几种寥寥的生命了。
有时候,周耀宗靠着桃树的枯枝想,他己不是人,来日方长,灰飞烟灭的时候还早。可是从前桃树下的人,却没有了。
或许戴梳不回来也罢,只要,只要这株桃树不要枯了就好。“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周耀宗不要连桃花也见不着。
今儿是个春光明媚的日子,周耀宗倚着桃树的枯枝又等了一年。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