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小说 > 寻剑奇情记

第1卷 第六章 风云突变

    江湖至尊,少林武当;峨眉不出,谁与争峰?

    唐宋以来,中土武林就存在门户之争,本来峨眉武术的源流源远流长,远远比少林、武当历史悠长。自古就有“天下武术出峨眉”的说法,但由于峨眉地处蛮荒之地的边陲,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这就形成了地理上的劣势,加上信息闭塞,与中原沟通不畅慢慢的被边缘化了。而少林寺却由于地处中原,尽的天时、地利、人和的优越条件,却兴旺发达、香火日盛。加上唐太宗未登基前曾被少林寺和尚所救,更是越来越来风光了。以至后来说起中原武林,言必称少林,有人就把那句话改成“天下武术出少林”。

    第三场比武由杨坤对阵无情师太的俗家弟子小雪。原来这小雪身世颇为坎坷,当年慧能曾跟随海云法师受成杰思汗之邀,到漠北弘法,讲解中原文化治国大略,深的成杰思汗的赏识,遂采用汉法,成效显著,同时也得罪了一些蒙古贵族,这期间蒙哥汗与慧能相见恨晚,两人成为知己,引起成杰思汗的猜嫉。慧能不愿介入他们之间的政治斗争,遂向成杰思汗请辞,虽然大汉极力挽留,但慧能还是执意回归中原。临行前,蒙哥汗设宴饯行。

    蒙哥汗指着自己的小女儿琪琪格对慧能说:“好安达,我真舍不得你离开我,在你将要走之前,我有两个请求请你答应。”

    慧能大概已经猜出十之八九蒙哥汗的心思,加上平时自己平时就教琪琪格《四书》、《五经》、《三字经》等儿童启蒙读物,对这个聪敏伶俐的小女孩喜爱有加,就爽快地说:“有何事请汗兄直言,只要老衲能办到的,在所不辞。”

    蒙哥汗用带着感激的声音说道:“小女琪琪格自幼体弱多病,遍访蒙古不得医治,听说中原大地藏龙卧虎,大师的医术名冠华夏,峨眉山上多奇珍异草,不知大师可否把小女收为义女,带回峨眉,他日小女身体康复,小弟自当重谢。''对这一请求早在慧能意料之中,但接下来的却让慧能感到诧异了。

    “我本有一子,比呼兰年长一岁,名叫巴特尔,”蒙哥汗说到这儿,言语有些梗噎。

    “在我对奈蛮部作战时,一次被敌人夜里偷袭,夜里仓皇逃跑,从此就失散了。待我打败奈蛮部落,审问俘虏时,方得知巴特尔可能被贩卖至中原,虽然我多次派人寻访,终无结果,烦请安达代为寻访。”

    后来,慧能就把呼兰带回峨眉,用峨眉当归、雄黄慢慢把她的身体调理好了。

    由于当时蒙古人屡次南犯,为了掩饰琪琪格的蒙古人的真实身份,以免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慧能给她取了一个中文名字叫雪儿。同时把自己的武功毫无保留传给雪儿。

    山中岁月无甲子,转眼雪儿12岁了,慧能考虑到她是女孩,带在身边有诸多不便,就把雪儿托付给离自己不远的伏虎寺主持无情师太,一方面方便探视,另一方面伏虎寺是比丘尼聚居,不必有男女之嫌。

    也是机缘巧合,当年杨坤和雪儿先后来到峨眉山,同样被慧能收为徒弟,可谓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直到12岁那年雪儿才拜无情师太为师,离开万年寺,搬入伏虎寺。即使这样,两人还是偶尔见面,那大多是在峨眉山有佛事活动。

    转眼间两人都已经长成情陡初开的青年男女,自从知道男女之事开始,两人反而很少来往了。

    由于四川峨眉山雄跨于四川中部,北瞰琼诔、南邻小相、大凉众山,东有泯江,西有大渡河,雄浑高峻,绵延百里,尽得巴山蜀水之灵气。加上四川向来有“天府之国”的美誉,经济文化发达很早,与北方的交流频繁,随之也将中原武术带入四川,与峨眉武术融合一体,四川民风本就彪悍,习武之风不亚于中原,形成诸多门派,武术博采众长,峨眉拳术就是峨眉派各门派武术的总称。

    峨眉拳分为高桩拳、矮桩拳、客架拳、法象拳。

    杨坤首先亮了一个门户,杨坤来峨眉之前已经学习太极拳、少林拳多年,颇得师傅杨令君的真传,来峨眉后,慧能法师有教他学习峨眉拳法,武功自然不弱。

    雪儿由于小巧玲珑,无情师太就依据她身材特点教她学习峨眉矮架拳。

    这峨眉矮架拳拳架低矮、拳势小巧、步势沉稳、拳平短快、掌指变用、肘交加、腿法低猛、攻防结合、单边防护,特别适合女子使用。技法有缠、提、搂、抱、抽、撞、扣、云等,身法有团、裹、抱、吐、大、小等交错变化,专攻对方下三路,讲究‘慢拉架子快打拳,刚柔缓爆急为先’,实为峨眉拳法的精华。

    噼啪!噼噼吧!噼噼吧!

    金顶上尘土飞扬,杨坤和雪儿你来我往场面甚是热闹,杨坤身材高大而雪儿小巧玲珑自然是占尽上风,

    但由于这次比武只允许用峨眉拳法武功较量,他自然就大大的打了折扣。

    斗到酣处,雪儿一招‘八仙问路’左掌指向杨坤的曲池穴,杨坤明白如果被她点中,那自己就会成了瘸腿了。

    情急之下挪步右闪,不想这一下正好中了雪儿声东击西之计。不等她回过神来,陡觉右腿一阵酸麻。原来雪儿古怪精灵,那招‘八仙问路’是一个虚招。这矮架拳与敌接手常以云手扰乱敌人视线,乘隙攻之,“有不画圆,不成拳,敌人手来无法拦”之说。趁他躲避攻击之际,雪儿右拳变肘,一招“梅花肘”击中杨坤左腿下盘。

    就在杨坤狼狈不堪,行将跌倒之际,远处传来“咚!咚!咚!的钟声。通常山上敲钟不外乎早晚功课、重大法事活动,而今天却很奇怪,就在众人诧异之际,一个沙弥向慧能报告,山下来了一队身着红衣的喇嘛。

    ‘呜呜呜!呜呜呜呜!

    随着法螺声由远至近,一队头戴黄色高帽,身着红色藏袍的人袒露右边膀子抬着一金顶镶边红色轿子如履平地向比武场走来。

    轿子左右两边分别站着一胖一廋两个喇嘛。

    ” 唵、嘛、呢、吧、咪、哄”

    左边的胖头陀念着观士音菩萨的六字真言双手合十向慧能大师走来。

    “我们蒙古国活佛八思巴奉成杰思汗之命,出使云南,特地来峨眉山拜见普贤菩萨道场,请万年寺主持

    慧能接见。”胖头陀用傲慢的目光看着众人说道。

    原来这时成杰思汗已经消灭蒙古草原与他对抗的各个部落,西夏、金国、西藏都已经大都诚服在蒙古人得铁骑马刀下。只有南宋小朝廷在做着最后的抵抗,蒙古人数次侵入四川,均被南宋将领赶了出去。加上成杰思汗为了报复杀了500蒙古商人的华拉刺模苏丹,率领二十万大军西征,一时无法分身。蒙古和南宋之间出现了短暂的和平局面。但是成杰思汗统一中原的野心并没熄灭,他听从宰相耶律楚才建议,先取西南云贵边陲诸省,形成对南宋包围之势。为了贯彻成杰思汗的战略意图,八思巴就以藏传佛教活佛身份伺机到中原活动,乘机刺探各地社会、经济、文化情报,以便为成杰思汗入主中原做好准备

    。

    “阿弥陀佛,老衲不知蒙古国师驾到,有失远迎,还望恕罪,但不知国师所为何事?”慧能双手合十问道。

    “久闻峨眉山风景秀丽,奇峰叠栾,峨眉武功更是博大精深,名震华夏,但不知与我迷踪雪山派武功相比如何,天下武功门派纷杂,但同属华夏,此次本国师奉大汗之命出巡,听闻峨眉派召集中原武林各派,想推出天下武林盟主,本派也想凑个热闹,不知大师意下如何呀?”这一段话先从轿缝窜了出来,漂进了众人的耳朵,刺得众人耳膜嗡嗡作响,原来这八思巴武功高强,先用西藏密宗的隔山传音功夫,想给众人一个下马威。右边的廋弟子掀起了轿帘,一个钩鼻深目,曲发高觀,面目黝黑的中年人从轿中走了出来。

    “国师长途跋涉,舟车劳顿,还是先休息一下如何,关于贵派比武之事,待老衲与中原众门派商议以后再说吧,况且现在众门派掌门尚未到达。”慧能弄清楚了八思巴的企图后不吭不卑说道,他想用缓兵之计来稳住蒙古鞑子,这番话就没有拒绝也没有答应八思巴的请求,而且显得合情合理,让他们无话可说。

    “那这么说我们就改日再登门拜访了,到时候大师可要信守诚诺啊!”八思巴语带威胁的用鹰一样的眼光扫视全场说道。随后返身走回轿子,那胖头陀一声起轿,法螺呜呜呜的吹了起来,众人随着轿子向山下走去。

    “这些蒙古鞑子,简直欺人太甚,根本没把我们峨嵋派和中原武林放在眼里”无情师太愤愤说道。”

    众人也七嘴八舌的纷纷咒骂这帮蒙古鞑子,表示一定要教训教训他们。

    慧能大师目光如炬扫视众人一遍,顿时场上鸦雀无声,开口说道:“今天的比武到此为止,出席武林大会的代表,容我和师太商议以后再行定夺,众人回去吧。”

    是夜,月光皎洁,经伏虎、雷音拾结百余级,杨坤与雪儿缓步向清音阁走去,今天比武,虽然雪儿赢了自己,但杨坤一点也不生气,在这个世上,除了两位师傅,只有淑娟和雪儿是他最亲近的人了。

    当年,他依稀记得自己生活在遍地牛羊的大草原,父亲是位能征善战的大将军,母亲则含辛如苦的抚养他们兄妹。一次,父亲外出攻打西夏,他和家人留守的驻地遭到曲出律部落偷袭,家人被敌兵冲散。自己躲在羊毛堆中待敌人退去爬出来一看,遍地血流成河。找了一夜,没发现家人,无奈之下四处流浪,后来遇到一个贩马的大叔,将他带到河南,遇到师父杨令君,师父见他骨骼健壮,是个练武的好材料,就用银子把他买了回去。由于自己头发卷曲,汉语又不太会说,经常被一班师兄戏谑、欺负,多亏淑娟仗义执言

    ,自己才少受了好多苦。后来,为了治病,自己来到峨眉山,又遇到了雪儿,倍感亲切,毕竟他们都是在草原上生活过的人,由于杨坤出来时年幼,并不知道蒙古草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雪儿就告诉他忽必烈已经成了蒙古草原新可汗,听的他溶血沸腾。他们没事就在一起玩耍,游遍了峨眉山的一草一木。雪儿离开家乡多年,期间父亲不断派人来探视,当得知身体她身体已经痊愈,心里非常高心,数次要接她回家。但她已经喜欢上了峨眉山的美丽景色,总是借口自己的身体没有完全康复,要再等几年再说,这下可把父母急坏了。要知道在蒙古草原,按照蒙古人习俗,女孩到了十五、六岁没嫁人,那时会被人耻笑的。何况父母已经给她定下了娃娃亲,对方也是有头有脸的阿合马,这人可是权倾朝野,连忽必烈都让他三分,但是自己只有这一个宝贝女儿,王汉也只好听之任之了。其实,雪儿真正不愿回蒙古的原因是放不下与自己朝夕相处的杨坤。只是她从没把这个想法告诉杨坤。她怕失去这个心地善良,为人行侠仗义的“空心竹”

    原来这峨眉山盛产竹子,漫山遍野葱葱郁郁,一年四季从不间断,生命力极为顽强,这竹子全身都是宝,竹子的幼笋可以吃,竹枝可以编器皿,竹身可以盖房子。雪儿当初见到杨坤,看他虎头虎脑一点心机也没有,就风趣的把他比作“空心竹”,开始杨坤不明白这是啥意思,雪儿就告诉他,难道你没见过竹子吗?虽然外表结实粗壮,但内心空空如也,一点东西也没有,多像你呀!从此以后,雪儿就把杨坤叫“空心竹

    ”乐此不疲。

    到了清音阁,但闻水生潺潺,原来这清音阁名称来自晋代左思诗句“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取其意而命名。唐代的高僧慧通禅师在此修行,他对自山涧溪谷流下的激流非常喜爱,常常流连忘返,为此他每天要往返数里来听清音,非常不方便,于是他发下宏愿要在此修一座寺庙。历经数载,终于建了这座

    清音阁。也有传说这清音阁乃是普贤菩萨所建,当年这峨眉山虎豹横行,常常祸害进山打猎采药的百姓,其中最为凶猛的当数一白一黑两只老虎,一日菩萨化成一个采药的,两只老虎冲了过来,菩萨口念六字真言,那两只虎疼痛难奈,纵下山崖,化作两条溪水。菩萨为了拯救众生,不让野兽在危害百姓,就在溪水上修建了卧云寺。也就是清音阁。但见亭下有双飞阁,左右各有桥,如鸟翼飞凌,名叫双飞桥。亭下二溪汇流处,有一巨石,高丈许,形如牛心,砥柱中流,银涛喷雪,水声如雷,蔚为壮观。

    “空心竹,假如有一天我要离开你了你会想我吗?”听着细水哗哗的流声,看着圆圆的月亮斜挂在半空,雪儿略带伤感的问道。杨坤心中激灵灵打了一个颤抖,为什么她会突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呢?于是不假思索的回答道,“当然会了”。说完后觉得似有不妥,于是说道,“你是不是看到蒙古喇嘛想家了,其实我也很想念自己的家人,虽然我不知道他们是谁,但我知道他们一定也很想念我,我想我的父母一定是心地善良、和蔼可亲的人。”杨坤说这番话时,双眼充满了渴望、憧憬的眼神,仿佛自己的家人就在跟前

    ,正在傾听自己对他们的思念似的。“那你和我一起回蒙古草原多好呀!这样你就可以早日找到自己的亲身父母,与他们团聚了。”雪儿满怀期待的眼神看着他,本来自己还在为如何说服杨坤跟自己回家伤透脑筋,现在事情峰回路转他自己流露出了想回家的想法,正中自己下怀。“但是我离开家乡多年,这年头兵荒马乱的,我又能到哪里找他们呢?”想到这里,杨坤刚才满怀喜悦的心情霎时跌落到了低谷,脸上挂满了失落得表情。雪儿看着他难过的神情,自己也被深深感动了,随口说道“不用担心到时我会帮你的,我爸是王汉”说到这里突然想到师父万般叮嘱不要泄露自己的真实身份,于是就把下面要说的话咽了回去。

    雪儿也许意识到两人将要分离,将身上的同心结取了下来,递给了杨坤,但见那同心结做工精巧,由锦带编织而成。当杨坤看到锦带上绣有“永结同心”四个字,杨坤霎时呆若木鸡,不知道该接与不接,而雪儿则羞涩的将脸低垂下去。场面甚是尴尬。原来这同心结为宋代男女定情的信物,不是随便就可以送给

    他人的。同心结,故名思意,就是男女两人永结秦晋之好,用不分离。言为心声,“所谓天不老,情难绝

    ,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结”这个汉字就像是一张“不舍情怀、情用牢结”的网,却网不尽天下

    痴儿怨女的故事万一。《诗经》里曾经说文胄与邻妇姜氏相爱,并送姜氏一枚百炼水晶针为信物,姜氏启

    履箱,取连理线。贯双针,织同心结回赠文胄。素缕表示纯洁,而针谐音同贞,将那丝丝缕缕的锦带编成

    连环回纹饰的同心结赠与对方,绵绵思恋与万千情愫也都蕴含其中。梁武帝诗有“腰间双倚带,梦为同心结。”宋代的林逋更有“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头潮已平。”的词句。

    杨坤的心里像有十七只吊桶七上八下,拿不定主意。

    雪儿却大方的把它赛进杨坤手中,霎时杨坤的脸色绯红,双手不知所措的绞在一起。

    就在这时,身后传来树叶沙沙的摆动声,以杨坤和雪儿的功力尚不足以判断来者的人数,但是可以肯定不是野兽的声音,两人从小在峨眉山长大,对各种动物声音都非常熟悉。立刻两人背靠背环视四周。

    “琪琪格,哈日呼(花朵儿,该回家了)”借着月光,可以看见就是白天八思巴的一胖一廋的两个弟子。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