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险的开端 第七十七章 还魂血珠
芳子作为我的女友第一次到家里,本想将其留宿,无奈没有多余的房间只得让她回宾馆去了。宇文青则在晚饭前就告辞了,我的那些神奇经历让她听的异常羡慕,声称要扔了集团公司高管的职务随我游历,我以每次行动都属于国家机密而搪塞过去,令她大感失望。
和父母一直长谈到深夜,一家人才各自回房休息,可没等我把被子捂热,自己房间门就传来轻微的敲打声。
“儿子,开下门,”门口是父亲的声音。
“怎么啦,又怕我突然消失?呵呵”我拉开门,点灯将父亲让了进来。
“我有点事要和你说。”父亲一脸严肃。
“噢,怎么刚才不说,这事连妈妈也不能知道?”
“她已经睡了,这事她能不知道还是不知道的好。”父亲脸上没有一丝开玩笑的样子。
“恩,那您说。”我的小心脏扑通扑通加剧跳动起来,父亲有什么事情连母亲都不能告诉呢,千万别要有第三者插足的黄昏恋而给我闹离婚啊!
“哎,儿子,我和你实说,我们本来不姓赖。”父亲长虚一口气道。
颠覆了,一个用了20多年的姓氏竟然是假的。我目瞪口呆!
“我们姓来!来,才是我们老祖宗的姓氏。”父亲郑重地道:“我们家几百年来世代守护着一张藏宝图,图中的宝物关系着华夏兴衰。”父亲坐在我身边,我明显感到他的身躯有些颤抖。
“图里藏着什么宝物?”我摸了摸父亲额头,看看他有没发烧,该不是我突然回来让他兴奋过度吧。
“我没事,都是真的,”父亲甩开我的手继续道:“藏宝图里绘制的是还魂血珠的埋藏地点。”
“还魂…”要是2年前父亲和我说这些,我一定打精神病医院电话去了,但是近来的经历、野人的发现、蒋不成的鬼谷门事迹都使我对未知神秘事件不能一下子的加以否定。
父亲站起身,走到我的书架边,从角落里取下一本南怀瑾的《论语别裁》,打开内页抖出一张16开大小的旧羊皮道:“就是这张藏宝图…”
“这本书以前我没见过呀?”我心里嘀咕着接过羊皮纸,只见藏宝图的最上端似乎画着中国地图的东南角,因为里面用繁体字写着许多古代郡县标注,其下就是些弯弯曲曲的线条,还有许多大小不同的黑色圈点在图上星罗棋布。
“这好像是海洋地图?这些圈圈是岛屿吧?”我估摸着问道。
“对,这些黑色圈点是岛屿,这许多线条是航线。”父亲手指着地图右下方一个圈点道:“你看,这个点用了深紫色标出,不仔细看还是黑色,这里就是藏还魂血珠的所在了。”
我凑近地图仔细端详,果然这个小圈圈用的颜料和其他圈点十分近似,不知道的人很难看出有什么差异。
“在是什么岛?上面也没文字标注。”我问道。
“我不知道,你爷爷也不知道,你爷爷说不知道比知道更安全。”
“爸爸,这还魂血珠到底什么东西,为什么要藏到那么远的海岛上去?我们为什么要改姓?”我希望父亲能把疑惑都给解开。
父亲定了定神,告诉了我这么一个故事:
我们祖先来氏原籍河南,大约在八百多年前因金灭北宋时迁移到临安,即现在的杭州。那时,南宋王朝苟安于江南,当权者终日沉湎于声色,半壁江山沦于敌手,中原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先祖来廷绍就处在如此乱世之中,他幼负奇才,忠愤激烈,常念祖宗之耻未雪,时时不忘中原的河南故都,故自号思洛子。
先祖来廷绍曾结识比自己年长8岁的唯物主义思想家陈亮,经常在一起议论国事,多次促陈诣阙上书,提出改革政治、经济、军事的方案,均未被采纳,而“朝廷恶其切直”。自此以后,廷绍晦迹读书,志益奋激。绍熙四年(1193年)和陈亮同中进士,当时的士大夫都说:“来、陈俱登第,恢复有期矣!”但不幸的是陈亮末及上任而卒,使先祖失去了亲密战友。
欣慰的是,两年后,廷绍又结识了大词人辛弃疾。庆元五年(1200年),辛弃疾任浙东安抚使,来廷绍出任朝散郎直龙图阁学士。其间金兵久攻宋而不下,金国大将完颜洪烈竟然向金主献上以妖降人的毒计,他要解开姜子牙镇压上古妖魔的封印颊囊,放出妖邪以破宋军。而封印颊囊由历代鬼谷门掌门保管,此时的鬼谷掌门正是辛弃疾。
辛弃疾身任统兵大将,唯恐战死沙场而封印颊囊不保,此代鬼谷传人尚未觅得,便欲将此物交由先祖廷绍代为保管。先祖来廷绍知此封印颊囊是鬼谷门之圣物,接受了就等于要加入鬼谷门成为传人,但他早有师尊,不愿改换门庭,拒不接受。但经不起辛弃疾的苦求,替他寻到高僧李修缘,即后世所称之济公,以法力将封印颊囊添上启封咒,以天火所炼还魂血珠一枚用以开启封印。自此封印颊囊若无还魂血珠难以再开,辛弃疾依旧保管颊囊,而先祖来廷绍则保管还魂血珠。
翌年,先祖来廷绍以宣奉大夫出知绍兴府,与辛弃疾同镇浙东。辛弃疾非常高兴,喜曰:“来君来,事济矣,祖宗耻,可雪矣!”但还未出任,就在萧山病倒,而且病情十分严重。嘉泰二年(1202年)十二月十五日先祖病殁于萧山祗园寺,享年53岁。先祖在病中,仍未忘怀故国,作《祗园临终诗》一首:病卧僧房两月多,英雄壮气渐消磨。昨曾饮药疑尝胆,今天披衣似挽戈。吩咐家人扶旅榇,莫教释子念弥陀。此心不死谁如我,临了连呼三渡河。
先祖死后,葬于湘湖方家坞。由其子师安、师周延请辛弃疾为父作墓志铭。辛弃疾怀着极为悲痛的心情撰写了墓志铭:“又卒矣!呜呼,岂天下之不欲平治天下也哉!不然,胡为来、陈相继而殁,已焉哉。墓志铭分为志和铭两个部分,其铭曰:壮志愤愤兮扶社稷,忠诚烈烈兮贯金石。怀抱郁郁兮未获伸,友义思思兮同扶策。皇天不整兮夺其年,国步艰难兮谁共力。湘水苍苍兮荫佳城,千秋迢迢兮知来宅。
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实乃巧合。
和父母一直长谈到深夜,一家人才各自回房休息,可没等我把被子捂热,自己房间门就传来轻微的敲打声。
“儿子,开下门,”门口是父亲的声音。
“怎么啦,又怕我突然消失?呵呵”我拉开门,点灯将父亲让了进来。
“我有点事要和你说。”父亲一脸严肃。
“噢,怎么刚才不说,这事连妈妈也不能知道?”
“她已经睡了,这事她能不知道还是不知道的好。”父亲脸上没有一丝开玩笑的样子。
“恩,那您说。”我的小心脏扑通扑通加剧跳动起来,父亲有什么事情连母亲都不能告诉呢,千万别要有第三者插足的黄昏恋而给我闹离婚啊!
“哎,儿子,我和你实说,我们本来不姓赖。”父亲长虚一口气道。
颠覆了,一个用了20多年的姓氏竟然是假的。我目瞪口呆!
“我们姓来!来,才是我们老祖宗的姓氏。”父亲郑重地道:“我们家几百年来世代守护着一张藏宝图,图中的宝物关系着华夏兴衰。”父亲坐在我身边,我明显感到他的身躯有些颤抖。
“图里藏着什么宝物?”我摸了摸父亲额头,看看他有没发烧,该不是我突然回来让他兴奋过度吧。
“我没事,都是真的,”父亲甩开我的手继续道:“藏宝图里绘制的是还魂血珠的埋藏地点。”
“还魂…”要是2年前父亲和我说这些,我一定打精神病医院电话去了,但是近来的经历、野人的发现、蒋不成的鬼谷门事迹都使我对未知神秘事件不能一下子的加以否定。
父亲站起身,走到我的书架边,从角落里取下一本南怀瑾的《论语别裁》,打开内页抖出一张16开大小的旧羊皮道:“就是这张藏宝图…”
“这本书以前我没见过呀?”我心里嘀咕着接过羊皮纸,只见藏宝图的最上端似乎画着中国地图的东南角,因为里面用繁体字写着许多古代郡县标注,其下就是些弯弯曲曲的线条,还有许多大小不同的黑色圈点在图上星罗棋布。
“这好像是海洋地图?这些圈圈是岛屿吧?”我估摸着问道。
“对,这些黑色圈点是岛屿,这许多线条是航线。”父亲手指着地图右下方一个圈点道:“你看,这个点用了深紫色标出,不仔细看还是黑色,这里就是藏还魂血珠的所在了。”
我凑近地图仔细端详,果然这个小圈圈用的颜料和其他圈点十分近似,不知道的人很难看出有什么差异。
“在是什么岛?上面也没文字标注。”我问道。
“我不知道,你爷爷也不知道,你爷爷说不知道比知道更安全。”
“爸爸,这还魂血珠到底什么东西,为什么要藏到那么远的海岛上去?我们为什么要改姓?”我希望父亲能把疑惑都给解开。
父亲定了定神,告诉了我这么一个故事:
我们祖先来氏原籍河南,大约在八百多年前因金灭北宋时迁移到临安,即现在的杭州。那时,南宋王朝苟安于江南,当权者终日沉湎于声色,半壁江山沦于敌手,中原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先祖来廷绍就处在如此乱世之中,他幼负奇才,忠愤激烈,常念祖宗之耻未雪,时时不忘中原的河南故都,故自号思洛子。
先祖来廷绍曾结识比自己年长8岁的唯物主义思想家陈亮,经常在一起议论国事,多次促陈诣阙上书,提出改革政治、经济、军事的方案,均未被采纳,而“朝廷恶其切直”。自此以后,廷绍晦迹读书,志益奋激。绍熙四年(1193年)和陈亮同中进士,当时的士大夫都说:“来、陈俱登第,恢复有期矣!”但不幸的是陈亮末及上任而卒,使先祖失去了亲密战友。
欣慰的是,两年后,廷绍又结识了大词人辛弃疾。庆元五年(1200年),辛弃疾任浙东安抚使,来廷绍出任朝散郎直龙图阁学士。其间金兵久攻宋而不下,金国大将完颜洪烈竟然向金主献上以妖降人的毒计,他要解开姜子牙镇压上古妖魔的封印颊囊,放出妖邪以破宋军。而封印颊囊由历代鬼谷门掌门保管,此时的鬼谷掌门正是辛弃疾。
辛弃疾身任统兵大将,唯恐战死沙场而封印颊囊不保,此代鬼谷传人尚未觅得,便欲将此物交由先祖廷绍代为保管。先祖来廷绍知此封印颊囊是鬼谷门之圣物,接受了就等于要加入鬼谷门成为传人,但他早有师尊,不愿改换门庭,拒不接受。但经不起辛弃疾的苦求,替他寻到高僧李修缘,即后世所称之济公,以法力将封印颊囊添上启封咒,以天火所炼还魂血珠一枚用以开启封印。自此封印颊囊若无还魂血珠难以再开,辛弃疾依旧保管颊囊,而先祖来廷绍则保管还魂血珠。
翌年,先祖来廷绍以宣奉大夫出知绍兴府,与辛弃疾同镇浙东。辛弃疾非常高兴,喜曰:“来君来,事济矣,祖宗耻,可雪矣!”但还未出任,就在萧山病倒,而且病情十分严重。嘉泰二年(1202年)十二月十五日先祖病殁于萧山祗园寺,享年53岁。先祖在病中,仍未忘怀故国,作《祗园临终诗》一首:病卧僧房两月多,英雄壮气渐消磨。昨曾饮药疑尝胆,今天披衣似挽戈。吩咐家人扶旅榇,莫教释子念弥陀。此心不死谁如我,临了连呼三渡河。
先祖死后,葬于湘湖方家坞。由其子师安、师周延请辛弃疾为父作墓志铭。辛弃疾怀着极为悲痛的心情撰写了墓志铭:“又卒矣!呜呼,岂天下之不欲平治天下也哉!不然,胡为来、陈相继而殁,已焉哉。墓志铭分为志和铭两个部分,其铭曰:壮志愤愤兮扶社稷,忠诚烈烈兮贯金石。怀抱郁郁兮未获伸,友义思思兮同扶策。皇天不整兮夺其年,国步艰难兮谁共力。湘水苍苍兮荫佳城,千秋迢迢兮知来宅。
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实乃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