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小说 > 我的青春回忆录

第1卷 第五十九章 色彩

    第二门专业课是色彩。当老师走进教室时让我很惊讶:这个老师怎么看上去那么年轻呀?高,约有180cm多;浓眉,虽然眼睛有点小却不时透出精干的眼神;一头飘逸的长发;一身名牌牛仔装;背上始终挎着一个大大牛仔包。怎么看都象学长,而不是老师。

    他在黑板上写下两个大字:“邓杉”。

    然后他转身面对我们说:“各位同学上午好,我是你们的色彩老师,我叫邓杉。因为我和你们的年龄其实相差不大,所以你们可以称呼我邓老师或邓大哥,甚至有些比我还大的同学可以叫我小邓都没关系。”就这么简简单单的几句话,瞬间让我们之间的距离拉近了许多。

    其实邓老师并不是成都大学的老师,而是成都理工大学艺术系的老师。成都大学因为师资不够,临时借调过来教授我们这个班的色彩。(一班的色彩是成都大学一位资深的老师教授。)尽管学校对我们没有任何的硬性要求,但邓老师却教得很认真很仔细。我不禁感叹他还真对得起他的工资。中国不是有句俗话叫:“外来的和尚会念经”。

    这话放在邓老师身上完全够格。

    但毫无疑问,我的色彩也如素描,烂得一塌糊涂。

    烂到什么程度呢?我甚至天真地以为学了色彩,颜料就只用买黄蓝绿三色就行了,其余所有颜色都可以用这三种颜色调出来。

    可我都只是个初学者,别说如此高深的色彩搭配,我就连最基本的颜色都调不出来,还三原色呢,嘿嘿。

    大学里的课程本来就比较松垮,更别说学美术的,再加之我们还是成人教育。那简直就是……水上加水。这不,我们才学了两周的色彩,就通知我们各自准备东西,周一出发去米亚罗!

    去那儿干吗?写生!

    卢老师特意嘱咐我们:“把你们过冬时穿的最厚的衣服都带上。”

    “卢老师,为什么要带那些衣服?现在才10月份呀,不至于就穿过冬的衣服了吧。”我问道。

    “米亚罗位于阿坝和西藏的交界处,海拔三千多米,常年积雪。风景是很漂亮,但也很冷,你们一定要把衣服带够哈!那儿海拔高,一旦生病就比较麻烦哦!”卢老师不断地提醒我们要多带衣服保暖。

    事实证明:卢老师说的相当对!

    9月24日,晴空万里,当满载学生的旅游大巴车驶入理县时我便感觉有些冷。急忙找出毛线背心穿上。此后就是不停地加衣服,当汽车来到米亚罗入口处的时候,我已经把最厚的棉袄都穿上了。

    当晚汽车驶入一座小镇后停下来。我们鱼贯冲出憋屈的大客车。

    哇,这就是米亚罗的空气吗?真新鲜,清新得不能再清新的空气里有点淡淡的泥土味,我忍不住又多吸了两口。此外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沿路边涓涓流动的泉水,非常清澈透明,微微有些泛青色,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干净!我来到泉边,想亲手沾沾这个清澈的泉水。谁知刚下得手去,这水的冰度就冻得我手疼。司机师傅看见后笑笑地说:“别摸这水,这些水都是雪水,冷得很。”

    雪水?这才几月呀?怎么可能有雪?

    一直生活在城市中的我们完全无法想象常年积雪的米亚罗的水会如此地冷。甚至,我们都没见过几次雪。

    整整坐了一天的汽车,我们最开始的兴奋渐渐退却,刚出发时的喋喋不休已经消逝殆尽,现在的我们只想早点下车,躺在床上好好地睡个觉。连续坐七八个小时的车还真是累人!

    当晚我们在米亚罗入口处的小旅馆里凑合了一宿。1998年的米亚罗还未进行大规模的开发阶段,所以同时可供接待那么多人的旅馆不多,我们只好分成三拨,分别找了三个旅馆住下。

    9月的成都大致还停留在一床薄被子的程度,但在米亚罗睡觉,没两床厚厚的被子是绝对要冻感冒的。那个年代,空调还是奢侈品,并不是每个旅馆都有的,尤其是象米亚罗这种天远地远的角落。

    第二天一早起来,匆匆吃了点稀饭,我们便上山。

    美呀!

    一座连一座的大山上,漫山遍野的红叶,清澈透明的泉水,远方巍峨的高山半截以上部分全是白的,配以纯净的蓝天白云……一时间整个身心都被净化了一般,变得空灵起来!

    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世外桃源?

    先用自带的相机拍了几张照片,然后选好一个地方,支起画架,开始作画。

    大家虽然各选地方,但大致都在同一个山坡上,相距并不远,以免邓老师指点时还要翻越几座山。

    周庭俊选的位置在跟我相距不到20米的一块突起的石头上,我俩一边画一边聊着天。

    我大声喊到:“老周,你以前写过生没有?”

    他也大声喊着:“写过!”

    声音在空荡荡的山谷中居然有回音?!这一发现让我们兴奋不已。

    我又喊到:“有没有到风景这么漂亮的地方来写过生?”

    “没有!以前就是到公园等地方,最远就是龙泉。第一次到这么巴适的地方来!”

    “那就好好画哈!”

    “要得!”

    周庭俊是学美术出身的,从小就开始学习美术,基本功很扎实,他画的画多次在班上被表扬。不象我是半路出家,只能靠老师的照顾才能勉强及格。

    中午了,我去他那里吃我们带的干粮。我看见他的画已经打好底色,大致轮廓都成形了。不象我的只是用铅笔勾出了形状(还没有定准型)。

    我不禁感慨地说:“你真厉害!一上午都画成这样了。”

    他谦虚地说:“我不行,我以前美术班上的同学更厉害,一上午时间至少可以完成一半。”

    我有些惭愧地说:“看来学美术确实得学早一点比较好。象我都19岁了才来学,一点基础都没有。”

    “不着急,你还年轻,有的是机会。”

    下午2点左右邓老师来给我们指点了一下,此后居然到4点半收工为止都一直没有再出现。看来写生还真的是个麻烦事,老师光满山遍野地找学生都用得上一天?!

    第二、第三天也是如此度过,第四天时出事了!

    那天天气非常好,阳光充沛,但邓老师却很早就到各个点位宣布收工。随后他问我们想不想往雪山上探一下险。女生都选择回住地休息,男生中也大部分回去,仅有杨亮一人愿意陪邓老师去。

    当他们征询我的意见时,我抬头看了看山顶的一片银白,很想去探索一下神秘的冰雪世界,但我又想起易教授说的我的情况到太高的海拔有可能引起脑水肿。那可是危及生命的事呀!

    就在我犹豫不决的时候,杨亮催促我:“走嘛,不然就我们两个人去不好耍。那些人胆子太小,这点高度都不敢去!”

    说完他还鄙夷地回头看了一眼那群胆小的男生。

    我脑袋一热:“去就去,哪个怕哪个?”

    我想我们此前的住地就已经将近3000米的海拔,我没有任何的不良反应,再往上爬一点应该没啥问题吧。

    于是我们三个勇士开始徒步往山顶方向爬去。

    我们能走的仅仅是住在山顶处的居民用脚走出来的小路而已,很滑,而且杂草丛生。我艰难地爬着山,这时我开始感到自己的无知:早上出来时背负那么大一个包干吗?别人都把大件留在住地,仅拿干粮和画画的工具。而我却把所有的东西全都背了出来?!

    这不是自己给自己找麻烦吗?

    我们越过两块菜地,爬过一块小山坡,眼看山顶仅仅只有300米左右的垂直高度了吧。这时在我们面前出现一条溪流,把我们上山的路隔成两段。要想继续上山,我们就必须得穿过这条溪。

    邓老师和杨亮都顺利地踩着溪流中的小石块到达对岸,他们催促我:“快点过来,天色不早了。”

    我看着小溪有些犹豫。溪水很清澈,但我也知道这水都是从山上融化而来的雪水,肯定冷得要命。我很怕自己重心不稳掉进水里就惨了。

    杨亮又在催我:“快点!”

    邓老师大概是看出我的困境,说:“那要不你回去嘛。沿原路返回就行。”

    听到这话,我心里那股争强好胜的劲又上来了:“我马上过来,等到哈。”

    我战战兢兢地踩着他们踩过的石头,一块,两块,三块……眼看就快过去了。

    正在我为自己的壮举感到高兴的时候,突然,脚下一滑?!

    很抱歉,我是一个很懒的家伙,更新自己的文章东西不会太及时,对不起各位看客,我也没办法,工作太累!(我是一名制药厂的工人,平时上班无电脑可用,下班后就想躺着休息,一周只休一天。所以更新时间确实少,请见谅。但如果有空我一定会写的!)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