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小说 > 灵魔断涯仙

第1卷 第一章 破案

    十八年后。

    初春,街道两旁原本光秃秃的树干上稀稀拉拉的长出了几片绿叶,为度过寒冬的人们带来了丝丝暖意,刚被雨洗涤过的清晨连空气都是清爽无比的。

    街道上三三两两的行人走过,位于街道中心的地方,是这个边远县城的府衙,两座威武的石狮卧坐在朱红色大门的两边,门上的匾牌龙飞凤舞的写着四个大字“青天衙门”。

    两名分别穿青色布衣与蓝色布衣的大汉争吵着来到府衙门前,敲响了锣鼓。

    “威···武···”洪亮的声音在县衙里响起,身穿墨青色官服,头戴九品乌纱帽的县太爷挺着微凸的肚子端坐在正椅上,伸手拿起桌上的惊堂木重重拍下,一句“升堂”中气十足,显然是练过许多遍了。

    两名大汉被带了上来,跪在县衙的中间,县太爷看了看两人问道:“你们谁是原告,有何冤情?如实说来。”

    穿青色布衣的大汉连忙叩首道:“大人可要为小民做主啊,小民本是一养鸡户,可今早小民如往常一样起来喂鸡时,竟发现···发现小民的鸡全给毒死了,”说到这里大汉忍不住用袖子擦了擦眼泪,转而恶狠狠的指着跪在身边的人,“而这姓李的家伙正鬼鬼祟祟的在我家鸡棚外徘徊,一看见我就跑,一定是他毒死了我家的鸡,请大人明察啊!”

    “大人,冤枉啊,”姓李的大汉急忙辩解道:“今早本是他邀小民前来的,说是要与小民讨论一下养鸡之道,却不知小民在到他家时发现他家的鸡全被毒死了,而小民又正好在场,这不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吗,于是小民在看见他出来时才跑的,这完全是情急之下的反应啊,绝不是做贼心虚啊。”

    “你少在这里胡言乱语了,我家的鸡一定是你毒死的,你是怕我养的鸡阻断你的销量,所以才赶尽杀绝的。”

    “你才是胡说,我养的鸡卖的一直都很好,反而是你养的鸡卖的不怎么样,我干嘛要毒你的鸡。”

    “就是你,我有证据。。。。。。”

    “什么证据,你拿出来啊,我身正不怕影子斜,还怕你不成。”

    。。。。。。

    。。。。。。

    随着争吵越来越激烈,衙门外来看热闹的人也越来越多,县太爷看着失控的两人,显然是忘了自己的存在,这多失面子啊,大怒道:“都给我闭嘴,你们当这是哪里,眼里还有没有王法了,”转而对穿青色布衣的大汉说道:“你说有证据,是什么?”

    原告吓得立马禁声,两腿直打颤,好半天才找回声音道:“禀--禀大人,小民在鸡棚外的一处土洼里找到了一张包有砒霜的白纸,只要把刘药铺的老刘找来,让他确认一下买药之人便可。”

    县太爷用手撸了撸胡须,对原告的反应很满意,点点头道:“嗯,陈捕头,去,把刘药铺的老刘带来,本官要好好审问审问。”

    “属下领命。”

    很快,老刘被带了来,县太爷看了看他,问道:“你说说,这几天这姓李的大汉可有在你这里买过砒霜。”

    老刘擦了擦额头的汗,眼光偷偷瞄了瞄原告,又匆匆的掠了眼被告,低着头颤着声答道:“大人,这姓李的大汉昨天确实···确实有在小民这里买过砒霜。”

    “你确定没看错。”

    “没···没有。”

    “好,这案件就这样破了,现在人证物证俱在,来人,把罪犯押入大牢,隔日再审,退堂。”县老爷迫不及待的宣布了退堂。准备回去再睡一下回笼觉。

    罪犯大喊冤枉,却没人再理,因为民众已习惯了这种结果。

    就在犯人将被人带走时,一个动听的声音在大堂外响了起来,“等等”,刚离开坐椅的县太爷疑惑的回过头,只见一个身穿一袭白衣,面如冠玉,有着灵动双眸的少年走了进来。

    “请问你有什么事吗?”县太爷从没见过这样纯净如天仙般的人,语气不由十分和善。

    白衣少年礼貌的行了一礼:“大人,小民是因对此案件有些疑问,故想问一问原告罢了。不知大人可允许?”

    “当然,有何疑问尽管问就是了。”县太爷看着少年这么有礼貌,心里自是十分高兴。

    得到县太爷的允许,少年面对着原告问道:“据闻,砒霜是一种无色无味的药物,不知你是从何判断出来那白色纸张里包着的是砒霜呢,你好像不是精通药物的人吧?”

    原告的脸一下子变得通红,支支吾吾的说道:“我···我是猜的,我只知道砒霜是有剧毒的。”

    “哦,猜的,那你还真是有未卜先知的能力啊,我想,这里的药铺应该有很多家吧,你又是怎么知道被告是在哪一家买的药呢,难道这也是你猜的?”少年扬起一抹天真的笑容,语气却步步紧逼。

    “我···我···”原告的脸已经由红转白,我了半天也吐不出其他的词。

    县太爷看着原告这样,重重的拍了拍惊堂木,问道:“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你老实交代。”

    原告吓得手脚发软,大喊道:“饶命啊,大人,饶命啊。小民再也不敢了。”

    原来,原告才是真正的犯人,他因为嫉妒李姓大汉家的鸡卖的比他家的好,就起了歹心,设了一个计,把自家的鸡毒死,然后再嫁祸给李姓大汉,并事先与老刘合计好让他去作证,这样就不会有人怀疑自己,又能让李姓大汉苦无对证。

    谁知人算不如天算,半途跑出一个白衣少年揭示了他的计谋,他是知道这县太爷的无能,于是也没怎么深想自己的证词,才会让人抓住把柄的。害人终害己啊。

    现在,案件才算真正的破了,衙堂外的百姓一片欢呼,被告被洗清了冤情,对白衣少年自是十分感激,县太爷看着这一景象,以为是自己的功劳,心里也是喜滋滋的。

    白衣少年看了看满脸喜气的县太爷,暗自叹了一口气。

    谢绝了李姓大汉的答谢,白衣少年嘲讽的看了看衙门外的摆设与门上的牌匾,摇了摇头,消失在人群中。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