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卷 第四章 表姐执义报养育 干事存情欲施恩
一九六八年,十九岁高三毕业班学生施丽英,坚决响应伟大领袖的号召,是第一批报名上山下乡的城市知识青年。
就在这时,「知青办」干事萧坚要施丽英动员比她小半岁的表弟柳刚也报名参加上山下乡,因为他是城市户口。这事可真把施丽英难住了。施丽英试探地告诉表弟,柳刚无语,思想痛苦,几乎要哭起来;姨丈知道,只有叹气;姨妈知道一下火冒三丈。大表姐柳茵,高中毕业后二三年前已在新华区“革委会”当办事员,食睡在宿舍很少回来。施丽英只好硬着头皮再找姨妈商量。姨妈根本不听她的话,劈口就说:
“丽英!你爸爸托我照顾你,人长大了,书也读够了,我的责任已尽。你已成人,自己可以决定你该走的道路,但柳刚是柳家唯一的男丁,你不但不能教唆他报名上山下乡,你和‘知青办’的领导关系好,你还要设法让柳刚免去上山下乡,做人要讲良心,你不能恩将仇报。”
施丽英第一次面对恩重如山的姨妈一家没话好说。她哭了,伤心地哭了。她不能把革命的大道理去说服姨妈,而表弟柳刚思想也很不成熟,害怕到农村去挨苦吃不消,这事令施丽英非常为难和痛苦,经历了一场触动灵魂的思想斗争。
施丽英本来想着:如果柳刚愿意报名,她会支持,年青人到外面去闯一闯,多些磨炼只有好处,在安逸舒适的环境中成长是难于大有作为的,况且大学已停止招生,今后如何谁也说不清楚。如果表姐弟在一起,互相照应,今后甚至可以发展为情侣,结为夫妇,达成姨妈的心愿,也何赏不是好事呢!
施丽英从小在柳家长大,在情在理她应该帮忙柳家,报答他们养育之恩。她不能忘恩负义,在柳家一致反对之下动员表弟报名上山下乡。柳刚是柳家唯一的男丁,不能冒险,不能有任何的闪失。情同此理,如果她哥哥还在,施家后继有人,她父亲也未必会孤注一掷,冒险偷渡外逃,同样她施丽英也不必肩负着施家仅存的一点血脉之重担,操如此大之苦心,挣扎求存。
施丽英背负着家庭和阶级的沉重枷锁,为了寻求政治和生活出路,她只有打着响应伟大领袖号召的大旗,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磨炼。常说富贵险中求,说不定她就能从那里杀出一条血路,改变家庭和她人生的命运。上山下乡,施丽英可以当别人的表率,但她绝不能影响自己的表弟柳刚和背叛姨妈一家人,那样必遭世人之唾骂和天道之谴责。
柳刚看到表姐施丽英的为难和痛苦,于心不忍,他决心牺牲自己为表姐排忧解难,和她同进退,共患难。他找施丽英噙泪说:
“表姐!我答应你明天就去报名,我再说服爸爸妈妈!”
施丽英一下揽住柳刚,呜呜咽咽地哭诉:
“阿刚!你不能去,你是柳家唯一的男丁,是你爸妈的心肝宝贝。我就是豁出去,也要力保你留在海椰城。”
施丽英急匆匆去找「知青办」干事萧坚。
萧坚二十多岁,高中毕业于市第一中学,可算是施丽英和柳刚之学长。萧坚走出校门就参加工作,是市共青团委干部,从破四旧、立四新至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萧坚都负责这一区的青年工作。萧坚认识施丽英,她在破四旧、立四新运动中表现积极。
萧坚国字方脸,浓眉,大眼,鼻挺,体格健壮。他为人精明随和,不摆架子,比较平易近人。由于他分管这区知青办工作,近来非常忙,二三间高中学校的家长都来找他,希望通过他手下留情,免除子弟上山下乡;有人希望躲不过时,让自己的子弟安排到市郊条件较好的社队去。可是,萧坚对大是大非问题不含糊,原则性很强,许多人都碰了钉子,没有任何转弯的余地。
施丽英第一次找萧坚,为柳刚说情,萧坚说大势所趋,没有商量的余地,但他对施丽英的态度还是比较客气的。萧坚说:
“高中毕业生,凡是城市户口,都应上山下乡;农村户口,就回农村去,如果不回老家农村,也可跟大伙听从组织的安排。这是政策,无法违背。”
“法律不外人情,个别情况也可个别处理!”
“施丽英!你能说出应该特别处理的理由吗?”
“柳家,我姨丈姨妈年纪都大了,姨妈还常会生病,柳刚走了,家里没有人照顾。”施丽英编出没有说服力的理由。
萧坚笑了!他知道施丽英说了谎。萧坚在「知青办」工作很细致,他对每一个有城市户口的当届高中毕业生的家庭情况都做了调查,他基本上已清楚。施丽英寓居姨妈家,已入了户口,她和柳刚是姨表姐弟。施丽英为柳刚求情,显然是姨妈给她的压力。
她姨丈是市医院中医师,姨丈姨妈年纪不算老,身体健康;柳刚还有一位胞姊在新华区“革委会”当办事员。她姨妈不想柳刚上山下乡,主要考虑柳刚是柳家唯一的男丁。
萧坚瞄瞄施丽英,他不想戳穿她的谎言,笑着说:
“年青人,到山区农村磨练一下,是好事呀!”
“我坚决响应党的号召,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磨励,萧干事!我只希望你放过柳刚。”
文革一开始,萧坚以市共青团干部身份,带领中学校学生破四旧、立四新时,施丽英就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施丽英革命觉悟高,热情奔放,是个积极有为的革命青年,他曾留意过,想培养她和吸收她加入共青团。经过谈话,他才知道施丽英家庭背境复杂,父亲正在劳改,他才做罢,但他对施丽英仍然视为好朋友。这次施丽英亲自来为表弟柳刚求情,拒绝她,萧坚也觉得于心无忍,但政策规定,他不得不拒绝。临别,萧坚对施丽英说:
“丽英!我明白你的难处,但任何革命工作,越是困难越见得一个人的革命热诚和工作能力。相信你有能力、有办法解决疑难问题,况且柳刚是个思想单纯的好青年,有你的提携,他最终会想通的。我支持你,你会经得起组织对你的考验。”
施丽英拂袖而去,她跨出门口时,心中咒骂:官腔!废话!
施丽英毫无办法,只好硬着头皮再去找萧坚。施丽英说:
“萧干事!你是带我投身革命洪流和我最信赖的好领导,你是市一中前二届毕业的学长,我虽平庸仍算是你的学妹,我非常钦佩你的学识和为人。从破四旧开始,我就一直追随在你身边,鞍前马后,干什么都从不含糊。你凭心说,我这个学妹乖不乖,听不听话,有没有令你失望过?”施丽英这一回决定动之以情,萧坚是个有人情味的干部。
“丽英!你从没有令我失望,你乖,你听话,如果不是你父亲的问题,我早就想吸收你加入共青团了。”萧坚说了真心话。
在萧坚眼中,施丽英是个好姑娘。她身材好,身体健壮,圆脸庞,滴溜溜转的大眼睛,无比聪颖;她鼻翼丰满,两个深深的笑靥,给人以热情奔放的好感,但也给人有点屈强粗犷之感觉。施丽英虽非校花之娇艳妖娆,但她聪明机敏,为人坦诚,也有一种令人着迷之神韵和慧质。在萧坚心灵深处,施丽英的一笑一颦,就曾挑动过他心潮的涟漪。萧坚的父亲是市工务局局长,他已婚,有孩子,他偶而剎那间产生的对施丽英的倾慕感情,也就很快抑制下来,但他始终真心地把她视为自己难得的好朋友。
“萧干事!我再次求你,希望你能够成全我……”
施丽英情绪激动,心事重重,泪水盈眶,楚楚可怜。萧坚被缠不过,笑吟吟对着她说:
“丽英!要是你自己,或者我真的要为你想想办法,柳刚只是你表弟,你又何苦呢!”
“我自己坚决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磨炼。”施丽英正色说,“正因为柳刚是表弟才令我为难。姨妈一家对我有再生之恩,况且我的户口安在柳家,说是表姐弟,但实际是一家人。”
施丽英向萧坚倾诉她家庭的不幸遭遇,十一岁时到柳家,姨妈收留她,养育她,让她读到高中。她说到激动处,珠泪潸潸。萧坚青年人富于感情,也很受感动。萧坚让施丽英伏案饮泣,他站起来给她递手巾,还轻轻为她抹泪。萧坚想,像施丽英这样一个大好青年,如果不是家庭出身对她造成影响,她的前途是无可限量的,这只能归咎于命运。施丽英要冲破命运带来的拘覊,她必需先具备一般人所没有的胆色、勇气和决心,才能克服面临的很大的艰难困苦。
萧坚并不是那么铁板一块的政治干部,他是个比较富有人情味和人性的新一代知识青年。他看到施丽英那么激动和凛烈,义字当头,百折不挠,他的心也就软了下来。他笑着说:
“丽英!你坚决响应号召,上山下乡,我一定要树你为榜样,号召大家向你学习,发动同学踊跃报名。至于柳刚的思想工作由我们来做,如果柳刚始终不愿意报名上山下乡,那责任在于知青办没有把工作做好,责任不在于你。”
“不!萧干事!你绝不能打柳刚的主意,即使他被迫同意,我还是坚决反对!”施丽英固执地坚持。
“好!你先回去。我尽量分配他到城郊较好的社队吧!”
“不!”施丽英声音哽咽,泪水漾漾而下,她哭了:”我已是无家可归,我就再也没有面目回去柳家了!”
施丽英态度那么坚决,令萧坚也感到为难。说真的,萧坚真的不愿意失去这样一位好朋友!好妹妹!最后他说:
“我们再想想其他的办法吧!”
其实当年号召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对象,主要是高中毕业班有城市户口的学生,农村户口的学生,自然回去自己老家的社队参加农业生产,如果不回自己老家,也可报名到其他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伟大领袖的号召,让大家自动报名,但大势所趋,谁也跑不掉。特别是家庭出身不好和社会关系复杂的城市学生,说穿了是强制性的,谁不自觉自愿,到头来只是在政治鉴定上加上一笔:“思想觉悟低,需加强教育改造”之语。至于未毕业的高初中学生仍继续留在学校,一边劳动一边上课,运动一来就全面停课闹革命。
临别时,萧坚虽然没有对施丽英作出什么承诺,但他已在动脑筋,想办法。萧坚想,施丽英说柳刚是柳家唯一男丁,不成为照顾的理由,他还有一位已参加工作的姐姐柳茵,男女平等,要照顾柳刚需要另僻途径……
施丽英非常清楚,她已长大成人,处于人生的转折点。她立志要闯出去,为自己的前途拼搏,她没有考虑她今后前程的险阻和艰辛,她目前唯一要考虑的是,在她离开柳家之前,她一定要为柳家做点事,报答姨妈多年来养育之恩。为保护柳家唯一的男丁柳刚,避过上山下乡这一关,她决心同萧坚力争到底,甚至不惜付出任何代价。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正是:
芳华正茂半边天,斩棘披荆励志坚;
常道涓恩泉涌报,亲情未报夜难眠。(先韵)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就在这时,「知青办」干事萧坚要施丽英动员比她小半岁的表弟柳刚也报名参加上山下乡,因为他是城市户口。这事可真把施丽英难住了。施丽英试探地告诉表弟,柳刚无语,思想痛苦,几乎要哭起来;姨丈知道,只有叹气;姨妈知道一下火冒三丈。大表姐柳茵,高中毕业后二三年前已在新华区“革委会”当办事员,食睡在宿舍很少回来。施丽英只好硬着头皮再找姨妈商量。姨妈根本不听她的话,劈口就说:
“丽英!你爸爸托我照顾你,人长大了,书也读够了,我的责任已尽。你已成人,自己可以决定你该走的道路,但柳刚是柳家唯一的男丁,你不但不能教唆他报名上山下乡,你和‘知青办’的领导关系好,你还要设法让柳刚免去上山下乡,做人要讲良心,你不能恩将仇报。”
施丽英第一次面对恩重如山的姨妈一家没话好说。她哭了,伤心地哭了。她不能把革命的大道理去说服姨妈,而表弟柳刚思想也很不成熟,害怕到农村去挨苦吃不消,这事令施丽英非常为难和痛苦,经历了一场触动灵魂的思想斗争。
施丽英本来想着:如果柳刚愿意报名,她会支持,年青人到外面去闯一闯,多些磨炼只有好处,在安逸舒适的环境中成长是难于大有作为的,况且大学已停止招生,今后如何谁也说不清楚。如果表姐弟在一起,互相照应,今后甚至可以发展为情侣,结为夫妇,达成姨妈的心愿,也何赏不是好事呢!
施丽英从小在柳家长大,在情在理她应该帮忙柳家,报答他们养育之恩。她不能忘恩负义,在柳家一致反对之下动员表弟报名上山下乡。柳刚是柳家唯一的男丁,不能冒险,不能有任何的闪失。情同此理,如果她哥哥还在,施家后继有人,她父亲也未必会孤注一掷,冒险偷渡外逃,同样她施丽英也不必肩负着施家仅存的一点血脉之重担,操如此大之苦心,挣扎求存。
施丽英背负着家庭和阶级的沉重枷锁,为了寻求政治和生活出路,她只有打着响应伟大领袖号召的大旗,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磨炼。常说富贵险中求,说不定她就能从那里杀出一条血路,改变家庭和她人生的命运。上山下乡,施丽英可以当别人的表率,但她绝不能影响自己的表弟柳刚和背叛姨妈一家人,那样必遭世人之唾骂和天道之谴责。
柳刚看到表姐施丽英的为难和痛苦,于心不忍,他决心牺牲自己为表姐排忧解难,和她同进退,共患难。他找施丽英噙泪说:
“表姐!我答应你明天就去报名,我再说服爸爸妈妈!”
施丽英一下揽住柳刚,呜呜咽咽地哭诉:
“阿刚!你不能去,你是柳家唯一的男丁,是你爸妈的心肝宝贝。我就是豁出去,也要力保你留在海椰城。”
施丽英急匆匆去找「知青办」干事萧坚。
萧坚二十多岁,高中毕业于市第一中学,可算是施丽英和柳刚之学长。萧坚走出校门就参加工作,是市共青团委干部,从破四旧、立四新至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萧坚都负责这一区的青年工作。萧坚认识施丽英,她在破四旧、立四新运动中表现积极。
萧坚国字方脸,浓眉,大眼,鼻挺,体格健壮。他为人精明随和,不摆架子,比较平易近人。由于他分管这区知青办工作,近来非常忙,二三间高中学校的家长都来找他,希望通过他手下留情,免除子弟上山下乡;有人希望躲不过时,让自己的子弟安排到市郊条件较好的社队去。可是,萧坚对大是大非问题不含糊,原则性很强,许多人都碰了钉子,没有任何转弯的余地。
施丽英第一次找萧坚,为柳刚说情,萧坚说大势所趋,没有商量的余地,但他对施丽英的态度还是比较客气的。萧坚说:
“高中毕业生,凡是城市户口,都应上山下乡;农村户口,就回农村去,如果不回老家农村,也可跟大伙听从组织的安排。这是政策,无法违背。”
“法律不外人情,个别情况也可个别处理!”
“施丽英!你能说出应该特别处理的理由吗?”
“柳家,我姨丈姨妈年纪都大了,姨妈还常会生病,柳刚走了,家里没有人照顾。”施丽英编出没有说服力的理由。
萧坚笑了!他知道施丽英说了谎。萧坚在「知青办」工作很细致,他对每一个有城市户口的当届高中毕业生的家庭情况都做了调查,他基本上已清楚。施丽英寓居姨妈家,已入了户口,她和柳刚是姨表姐弟。施丽英为柳刚求情,显然是姨妈给她的压力。
她姨丈是市医院中医师,姨丈姨妈年纪不算老,身体健康;柳刚还有一位胞姊在新华区“革委会”当办事员。她姨妈不想柳刚上山下乡,主要考虑柳刚是柳家唯一的男丁。
萧坚瞄瞄施丽英,他不想戳穿她的谎言,笑着说:
“年青人,到山区农村磨练一下,是好事呀!”
“我坚决响应党的号召,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磨励,萧干事!我只希望你放过柳刚。”
文革一开始,萧坚以市共青团干部身份,带领中学校学生破四旧、立四新时,施丽英就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施丽英革命觉悟高,热情奔放,是个积极有为的革命青年,他曾留意过,想培养她和吸收她加入共青团。经过谈话,他才知道施丽英家庭背境复杂,父亲正在劳改,他才做罢,但他对施丽英仍然视为好朋友。这次施丽英亲自来为表弟柳刚求情,拒绝她,萧坚也觉得于心无忍,但政策规定,他不得不拒绝。临别,萧坚对施丽英说:
“丽英!我明白你的难处,但任何革命工作,越是困难越见得一个人的革命热诚和工作能力。相信你有能力、有办法解决疑难问题,况且柳刚是个思想单纯的好青年,有你的提携,他最终会想通的。我支持你,你会经得起组织对你的考验。”
施丽英拂袖而去,她跨出门口时,心中咒骂:官腔!废话!
施丽英毫无办法,只好硬着头皮再去找萧坚。施丽英说:
“萧干事!你是带我投身革命洪流和我最信赖的好领导,你是市一中前二届毕业的学长,我虽平庸仍算是你的学妹,我非常钦佩你的学识和为人。从破四旧开始,我就一直追随在你身边,鞍前马后,干什么都从不含糊。你凭心说,我这个学妹乖不乖,听不听话,有没有令你失望过?”施丽英这一回决定动之以情,萧坚是个有人情味的干部。
“丽英!你从没有令我失望,你乖,你听话,如果不是你父亲的问题,我早就想吸收你加入共青团了。”萧坚说了真心话。
在萧坚眼中,施丽英是个好姑娘。她身材好,身体健壮,圆脸庞,滴溜溜转的大眼睛,无比聪颖;她鼻翼丰满,两个深深的笑靥,给人以热情奔放的好感,但也给人有点屈强粗犷之感觉。施丽英虽非校花之娇艳妖娆,但她聪明机敏,为人坦诚,也有一种令人着迷之神韵和慧质。在萧坚心灵深处,施丽英的一笑一颦,就曾挑动过他心潮的涟漪。萧坚的父亲是市工务局局长,他已婚,有孩子,他偶而剎那间产生的对施丽英的倾慕感情,也就很快抑制下来,但他始终真心地把她视为自己难得的好朋友。
“萧干事!我再次求你,希望你能够成全我……”
施丽英情绪激动,心事重重,泪水盈眶,楚楚可怜。萧坚被缠不过,笑吟吟对着她说:
“丽英!要是你自己,或者我真的要为你想想办法,柳刚只是你表弟,你又何苦呢!”
“我自己坚决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磨炼。”施丽英正色说,“正因为柳刚是表弟才令我为难。姨妈一家对我有再生之恩,况且我的户口安在柳家,说是表姐弟,但实际是一家人。”
施丽英向萧坚倾诉她家庭的不幸遭遇,十一岁时到柳家,姨妈收留她,养育她,让她读到高中。她说到激动处,珠泪潸潸。萧坚青年人富于感情,也很受感动。萧坚让施丽英伏案饮泣,他站起来给她递手巾,还轻轻为她抹泪。萧坚想,像施丽英这样一个大好青年,如果不是家庭出身对她造成影响,她的前途是无可限量的,这只能归咎于命运。施丽英要冲破命运带来的拘覊,她必需先具备一般人所没有的胆色、勇气和决心,才能克服面临的很大的艰难困苦。
萧坚并不是那么铁板一块的政治干部,他是个比较富有人情味和人性的新一代知识青年。他看到施丽英那么激动和凛烈,义字当头,百折不挠,他的心也就软了下来。他笑着说:
“丽英!你坚决响应号召,上山下乡,我一定要树你为榜样,号召大家向你学习,发动同学踊跃报名。至于柳刚的思想工作由我们来做,如果柳刚始终不愿意报名上山下乡,那责任在于知青办没有把工作做好,责任不在于你。”
“不!萧干事!你绝不能打柳刚的主意,即使他被迫同意,我还是坚决反对!”施丽英固执地坚持。
“好!你先回去。我尽量分配他到城郊较好的社队吧!”
“不!”施丽英声音哽咽,泪水漾漾而下,她哭了:”我已是无家可归,我就再也没有面目回去柳家了!”
施丽英态度那么坚决,令萧坚也感到为难。说真的,萧坚真的不愿意失去这样一位好朋友!好妹妹!最后他说:
“我们再想想其他的办法吧!”
其实当年号召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对象,主要是高中毕业班有城市户口的学生,农村户口的学生,自然回去自己老家的社队参加农业生产,如果不回自己老家,也可报名到其他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伟大领袖的号召,让大家自动报名,但大势所趋,谁也跑不掉。特别是家庭出身不好和社会关系复杂的城市学生,说穿了是强制性的,谁不自觉自愿,到头来只是在政治鉴定上加上一笔:“思想觉悟低,需加强教育改造”之语。至于未毕业的高初中学生仍继续留在学校,一边劳动一边上课,运动一来就全面停课闹革命。
临别时,萧坚虽然没有对施丽英作出什么承诺,但他已在动脑筋,想办法。萧坚想,施丽英说柳刚是柳家唯一男丁,不成为照顾的理由,他还有一位已参加工作的姐姐柳茵,男女平等,要照顾柳刚需要另僻途径……
施丽英非常清楚,她已长大成人,处于人生的转折点。她立志要闯出去,为自己的前途拼搏,她没有考虑她今后前程的险阻和艰辛,她目前唯一要考虑的是,在她离开柳家之前,她一定要为柳家做点事,报答姨妈多年来养育之恩。为保护柳家唯一的男丁柳刚,避过上山下乡这一关,她决心同萧坚力争到底,甚至不惜付出任何代价。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正是:
芳华正茂半边天,斩棘披荆励志坚;
常道涓恩泉涌报,亲情未报夜难眠。(先韵)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