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小说 > 谋三国

第1卷 第一卷 第十章 猛将典韦

    循声望去,只见街道中央一大群人围成一个圈子。圈子中间一个小贩趴在雪地上,死死的将一个身材高大、虎背熊腰的虬髯大汉抱住,不住喊叫。旁边还散落了一地的碎片。

    另有几个手持扁担、棍棒青壮则将那汉子挡住,可看那汉子气势威猛、神情凶悍又丝毫不敢靠近。

    见此情形,我立即向旁边站着的苏权吩咐道:“快出去看看,怎么回事??”言罢,与张、苏二人走到边上静静观察。

    因为现在苏权已被我任命为阳县县尉,专管治安,所以很多时候我都不亲自出面,免得有人说三道四;再者也想看看苏权能否执法公正。

    此刻,那大汉拼命想要甩开小贩,无奈小贩抱的太紧,于是瞪眼大声叫道:“你这泼皮,再不放开,小心爷爷我拧下你脑袋~~~”说罢,抡起拳头就要打。

    “都给我住手!!光天化日之下你二人为何在此纠缠??”苏权冲破人群,走上前去一把抓住那汉子的手腕,大声叫道:“不许动,休要张狂!!”

    那小贩见苏权来到,认得是官家,放开汉子的腿,扑在地上拜道:“大人、苏大官人。您可要为小人做主啊~~”

    “怎么回事??你叫什么名字?哪里人士?为何要抱住这汉子??”苏权问道。

    “回大人,小的名叫牛二,乃红树村人。快过年了,小的今日来县城中贩卖些年货,想赚些钱好过年。不料适才这汉子走路不长眼,撞翻了小人的摊子。小的要他赔钱,他不但不给,反而要打人。小的怕他跑了,这才将他抱住~~请大人做主,好好惩治这厮~~”

    “是这样的么??”苏权向那汉子问道,

    那大汉见来了官家,气势有所收敛,但眼神中却仍带着一丝不屑,拱手答道:“不错,在下方才急着赶路,不小心撞翻他的摊子。”

    “祸既然是你闯的,就该赔钱才对。干嘛还要打人行凶??莫非以为本县没有王法么??”苏权声调提高了许多。

    “谁说不陪钱啦!!”那汉子急声叫道,“是这厮漫天要价,就三个破罐子,却要讹我五百钱。我给他一百钱,这厮死活不干,还将在下抱住,请大人明断!”

    那小贩急着说道:“唉~~大人、大人,小的卖得那可是青花瓷罐子,那可是咱阳县特有,天下独一无二~~~”

    切~~原来是这么点小事。苏权松了一口气,笑道:“这位壮士,你是外乡人吧??这青花罐子可与其他的瓦罐、陶罐不一样,乃是我阳县特有。在这阳县市面上一个青花罐子可卖到一百钱。若是运到阳县之外,则价格恐怕更高。不信,你看看~~”说罢,他从地上捡起一块碎片递个那汉子。

    那汉子接过碎片仔细看了看,发觉这东西的确是与其他的罐子有些差别,不仅轻巧而且还犹如玉一般洁白无瑕。

    那大汉看了半天,自觉有些理亏,却又有些不服气,支吾着说道:“这罐子也没怎么特别嘛!!无非就是白一点,好看些罢了。这就能值五百钱么?”

    “大胆,这位可是县尉大人,岂能讹你?”旁边的一个兵丁呵斥道。

    苏权从小贩那里索要过一物,对那大汉笑道:“壮士勿疑。此乃是吾县颁发给每位商贩的‘营业证’,全都是官府批准,明码标价,绝不欺行霸市。你看这上边还有官府的印记。”说罢,将一块木牌递给他。

    那汉子将木牌拿在手中,好奇的看了半天,果然看见有官府印记和明确标价:青花瓷罐,一百五十钱。

    但他仍有些不服,神情显得有些窘迫,嘴里小声嘟囔着道:“你们这阳县,什么东西都稀奇古怪的很。一个破罐子,要卖那么贵~~”

    呵呵,这大汉有点意思。见他那囧样,我猜他多半没钱。于是拨开人群,走上前来笑道:“壮士,你叫什么名字??何方人士??”

    苏权见我上来,立即双手作揖,闪在边上。

    而那汉子见状,不晓得我什么来头,也一拱手,恭恭敬敬的答道:“在下典韦、字乐长。陈留已吾人。”

    “什么?什么??你叫什么??”我对这名字太敏感了,顿时激动起来。

    一把抓住他追问道:“你~~你是典韦??”

    “是啊,在下正是典韦。怎么了??你听说过??”汉子见我神情激动,大吃一惊,混身紧绷。

    “哈哈哈~~~你是典韦?你是典韦啊~~~哈哈啊。。。。。。。。。。”我激动的大笑,奋力的拍打着他的肩膀,心中暗自欢喜:我靠~~典韦是谁啊??那是三国时期一等一的猛将,记得书上曾说他性格任侠、膂力过人,神勇非凡。没想到今天能在这里叫我遇上,叫我怎能不高兴?怎能不激动??

    就在我自我陶醉之时,突然听苏权大叫一声:“嗨——你要干什么??”

    猛然间,只见典韦突然将我扣住,又不知从哪里拔出一把长刀,“呼”的一下架在我身上,恶狠狠的叫道:“后退,尔等后退!!不然我杀了他~~~”

    “哎呀——不得了啦!!这家伙要行凶~~”

    “你~~~你~~你别乱来,快快将刀放下!!”见此情形,张世平与苏双两个也是大吃一惊,急声叫道。

    而旁边的众多看热闹的人,见典韦如此嚣张,顿时吓得一哄而散。苏权、腾骏等家将护卫则纷纷拔出刀剑,将他牢牢围住;不远处其他的官兵更是将整个街道堵得水泄不通。

    怎么回事??他为什么要这样??大惊之下,我突然想起来:《三国志》里记载着典韦曾经仗义为乡人报仇,杀人出市,旁人见他威猛,都不敢阻拦。今天被我遇上,报出名字后见我如此兴奋,疑心我要拿他治罪,所以才以死相搏。难怪——

    明了了原由,我暗自松了一口气。冲着苏权等人叫道:“不要惊慌,你们都把刀放下,后退、后退~~”

    又对典韦和声说道:“典壮士,你这是干什么??至于吗??就为了这几个破罐子,你就想要劫持本县??呵呵~~”

    “啊?!你是县令?”典韦一怔,吃惊的问道。

    “此乃本县县令周浩,周大人。你赶快把刀放下,束手就擒~~”苏权在旁边大叫道。

    “您就是那位身出名门,被誉为当世‘神人’的阳县县令周浩?”典韦一边说着,一边将我放开。

    “呵呵,在下正是周浩。”我笑道,“典壮士,你这是干什么??就为了几个破罐子,作出如此过激举动?快把刀收起来吧。”言罢,我让苏权向小贩付了赔偿,又让众官兵全部散开,将典韦拉到边上。

    典韦虽然勇武,但脑子并不笨。见我让众人退下,又只拿罐子说事,丝毫不提其他,完全没有要拿他的意思,于是借坡下驴,赶紧向我拜道:“大人恕罪,小的~~~恩,确实有些鲁莽了。望大人见谅~~”

    我将他扶起来笑道:“这就对了嘛。一点小事,何必大动干戈。不知典壮士从何而来,又欲往何处去啊??”

    “在下从关内来,欲往~~额,交州去~~”典韦因背了人命官司,东躲西藏近两年,原本以为不会再有人记得这事。但经刚才那么一吓,又变得谨慎起来,因此胡编了一个行程。

    “去交州??那路途可是很遥远的啊~~”我一愣,随即心中暗自窃笑:这交州就是后世的两广地区,他一个连几百钱都没有的穷光蛋,怎么会想要跑那么远??

    切~~这点鬼计量,还来骗我?

    于是笑道:“典壮士,你是去投亲还是访友啊??”

    “啊??额~~这个,嗯~~在下去那里做点小营生,顺便访友。”这个典韦,越说越离谱。钱都没有还跑去做营生,更何况当今汉末,那交州乃是不毛之地。跑那儿去做营生??就好比在后世社会有人问你:“嗨,哥们儿,去哪儿啊??”

    “我去罗布泊。”

    “去干嘛啊??”

    “我去那里做生意!”

    尽TMD瞎扯淡。

    因此,典韦刚一说完,旁边的苏双忍不住叫道:“你去交州做营生??”在他这个商界大腕看来,典韦脑子完全秀逗了。

    我听了更是哈哈大笑,却挥手示意苏双不要戳穿他。说道:“典壮士要做营生,何必跑交州那么远??如今我阳县商业发达、百姓安康,典壮士何不就留在本县,安顿下来图谋发展。更何况,本县身边正好需要典壮士这样的雄伟之才。以典壮士之大才,周某敢保证,不出半年,一定会大有所获,名利双收。不知典壮士是否愿意留下?”

    “啊?!大~~大人,周大人,你~~你~~你愿意收留在下?”典韦因背了人命官司,长时间来到处流浪,惨淡度日。这会听说我要收留他,于是大喜过望。

    “呵呵,典壮士,你愿意么??”

    “愿意,愿意~~”典韦赶紧下拜道:“典韦久仰大人威名,仰慕不已。大人若是愿意收留典某,在下一定紧跟大人左右,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心中一阵激动:这周大人乃是出自名门之后,如今声望更是如日中天。想不到却对我典某人高看一眼,看来今日遇到贵人了~~

    “诶~~~二哥,你要收留他??你没看他刚才那么凶,还劫持你来着!”苏双见我留下典韦,在一旁紧张的说道。

    “是啊!正明,他刚才还对你拔刀相向,”张世平也劝道。

    “嗨~~大哥、三弟勿疑。不就是为那几个破罐子么?刚才是一场误会,都过去了。没事~~”我心中大喜,轻松的挥挥手。又对典韦说道:“典壮士~~”

    “大人,你叫我名字便是。”

    “好!乐长。我看你身材雄伟,武力非凡,想请你做我亲兵护卫。管吃管住,再给你配副铠甲及随身装备,每月薪俸三千钱,你看如何?”

    “啊?!三千钱??”在场的所有人都大吃一惊,这可是高薪啊~~也太离谱了吧!!

    “额~~大人,典韦只不过一介武夫,要不了这么多啊!!”典韦又慌忙跪下拜道,

    “乐长不必惶恐,快起来!!”我将他扶起,拍拍他肩膀赞叹道:“乐长乃猛士,吾之樊哙也。日后随我左右,安家度日那些个的,岂能太寒酸~~来,咱们一块儿去喝酒!!”说罢一边将他拉进酒店,一边又悄悄的揉了揉手腕。

    这蛮子,手劲还真大~~~~

    新年一过,春暖花开,万物复苏。

    阳光虽然灿烂,然时局却每况愈下。

    去年八月间,并州发生一场强烈地震。从当时各方面收集起来的情报,以及我派人实地考察后,粗略估计了一下,其强度至少在七级以上;而与此同时,扬州,也就是当今后世浙江、福建一带又遭遇台风登陆,引发海水倒灌,灾情惨重~~~

    大灾之后必有大疫。

    因此今年开春以来,很多地方闹了饥荒,流民潮再起,暴动起义更是不断。

    可面对此情形,灵帝依旧寻欢作乐,整个朝政全由十常侍把持。而各地官府除了镇压也还是只有镇压,杀人如麻。

    岂料,此举却适得其反,越是镇压屠杀,暴动起义却越是频繁猛烈,大汉王朝摇摇欲坠。时有民谣:小民发如韭,剪复生;头如鸡,割复鸣。吏不必可畏,民不必可轻!

    在这大动荡之下,豫州阳县地处中原腹地,当然免不了要受冲击。近日来,我连下发数道政令,命苏权带人守好各条大小路口,不准放一个流民进入阳县;又在城内、各村镇都实行戒严、宵禁,严密盘查过往客商;同时在阳县外围,再次增开了数个粥棚,向那些饥肠辘辘的各方流民施舍米粮;另外还在郊外,人烟稀少处设立了几个疾病隔离区,专门收治来自疫区,身染重病的百姓。

    反正就是一句话:饿了有吃、有病就治,但绝不能跑到阳县来捣乱。我真是怕了这些流民。人逼急了,什么事情都干得出来。

    可就算我安排得如此周密,却总有那么一两个漏网之鱼。

    这天,我正带着典韦在县城东郊外围巡视,忽然就听见前方传来一阵厮打和叫骂声,其间还不时的有刀剑相撞的“呛、呛”声。

    怎么回事???难道出了盗贼??还是有人私斗??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