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圈套 曾经的记忆
“这里,难道是?”
“眼熟吧。你应该知道,应该是你们两个都应该知道。”
“一个月前的案件,”薛蕊说,“我们当时在打工,因为案发时间我们就在这周围打工……”
“之前死的那三个人,加上我们,都是当时的嫌疑人,”那个高中生说,“我有个叔叔是警察,当时,案件没有结案,我就让他帮我将资料偷偷复印了一份,有当时的嫌疑人,还有当时案件的详细情况。”
“这个案件,因为警察不是认识的,所以也没能插上手……”
“哦?你的意思是?”
“以前也发生过杀人案,当时是认识的警察,所以就让我一起看看,最后结案也有我的功劳。”
“难怪那人让你跟踪我,可能看过你的事情吧。”
“是啊。他问我是不是想成为一个侦探什么的。”
“我当时注意到你们是当时的嫌疑人,我跟踪的那个人也是,后来死的那两个人都是当时的嫌疑人,我就怀疑,整个案件都与一个月前的那个案件有关。”
“是什么关联?”
“还不确定,所以,现在到这里来看看。”
这里是一片老式筒子楼,残破的外墙上爬满了碧绿的爬山虎,有的延伸到没有人住的人家的窗户里;从新的铝合金窗能看出有的人家住着人,有的人家是破旧的窗户你似乎早已没人居住。
我跟在那个高中生身后,和薛蕊走进低到似乎伸手就能摸到的的大门,楼道里很阴暗,到处都是堆积的纸箱子,还有一些垃圾桶,更离奇的是还有摞到一人多高的蜂窝煤。
“这里怎么这么乱,那些纸箱子都是哪里来的,还有那些蜂窝煤,这种天也烧蜂窝煤?”薛蕊在我身后抱怨道。
“也许就是因为乱才能有这种杀人案件发生,”我说,“那个,死者家里是哪里?”
“就在前面,”那个高中生一指,“那个最里面的。”
“当时是什么情况,知不知道?”
“是有人在中午的时候,发现了死者死在自己的家里,被斧头连砍四刀,都砍在脖子上,法医鉴定颈动脉大出血,失血过多而死。这栋楼每层都有九名住户,楼道时东西排列的,在楼道两侧各是四户,在楼道最尽头是死者的家,被发现的时候,死者刚死不过一个小时。”
“当时你在干什么?为什么也会是嫌疑人?”
“当时我做推销员,那时刚好就走到了这里。”
“推销员?为什么啊?”
“手机坏了,想换一个,就找了这份工作。”
“这样啊……不提这个,现在要进入死者家里看看了,也许会发现什么线索,有钥匙吗?”
“根本不用钥匙,门没锁,因为没人再敢到这里来了。”那个高中生走到楼道尽头,轻轻推门,门吱的一声,缓缓打开了。
屋里是一片狼藉的景象,一进门的地方倒着一个纸篓,几张被搓成一团的废纸从纸篓里滚落出来;地上被弄得很乱,椅子、桌子翻倒在地,各种瓷器的碎片散落在地上;隐约看到有一大片暗红的血迹在屋子中央的地面上,一直延续到屋子另一端的墙上。我慢慢走过去,蹲了下来。
“血流了好多啊。”
“因为是动脉出血,所以当场死亡,失血过多。”那个高中生说,“而且,那个人,留下了一个信息,在临死前。”
“什么信息?”
“就是墙上那面镜子,死者被发现时,就倒在那堵挂着镜子的墙那里,死者在临死之前,似乎将血抹到了镜子上。”
“这样啊,”我将镜子拿了下来,敲了敲墙,“似乎不是空心的,死者是想告诉我们什么呀。”
“会不会是镜框后面藏着什么东西?”
“也没有,”我将镜框拆开,看了看,又重新装上,挂在墙上,“也许……也许……不对,有人来过……”
“有人来过,什么意思?”
“看,这墙上的血迹……”
“死者在临死前,将血迹抹到镜子上,同时也抹到了墙上,但是,你看,在墙上的血迹,有被擦刮过的痕迹,似乎在我们之前,有人已经动过镜子。”
“会不会是警察?在勘探现场的时候,动过镜子?”
“是警察的话,不会连手套也不戴,就直接将手指印留在墙上的,”我重新将镜子拿下来,“我没有用手指摸过墙,但是却有手指印,还很清晰,说明有人一定也对这个感兴趣。”
“现在呢?镜子的线索断了,似乎没有什么让我们知道更多的了。”
“随便看看,”我朝屋子里望了望,“那个,茶几上的照片里是谁?这户人家的主人好像是个男人啊,另一个女人是谁?”
“好像是死者的妹妹,在案发后也联系过她,”那个高中生走到茶几旁,拿起相片,“但是没怎么有太多的交流。”
“这样啊,”我看了看四周,“还有没有其他的线索?例如死者留下的或者是凶手留下的?”
“没有了,接下来就是那三个嫌疑人的证词了。”
“那三个人都怎么说了?”
“第一个是住在一零一号的,就是那个最后从楼上摔下来的人。”
“他有两套房子?”
“应该没错,一零一号就是现在的楼梯口的第一户,是楼道那面的那户,他说,他当时在家里上网,没有听到什么奇怪的声音,只是看到,当时住在一零四的那户人家,就是第一个在汽车里被炸死的那个人,曾经从门前经过,当时,他听到门外有人走动,以为是找他的,就在猫眼那里看了一眼。”
“一零四是哪户人家?”
“是楼道南面的最后那户人家,编号是从楼道南面的开始,从东面的第一家开始是一零一到一零四,北面是一零五到一零八,最后楼道尽头是一零九。”
“那么他怎么说?”
“他当时说,他并没有走出过自己家门,自己当时是在家里洗澡,但是,听到在门外有吵架声,所以在洗完澡后就出门望了望,却什么都没发现;第三个人就是住在一零七号的那户,他是死者的发现者,他说他发现尸体后就马上报警了,在这之前,他听到门外有声音,是住在一零四的那户,他当时说听到他打电话的声音了,但没多想。”
“看样子,是那个一零四的嫌疑最大了,自己说没出门,却有两个人指证他曾经出过门。如果真的出过门,又惧怕什么呢,也许就是他杀的人啊……”
“不,不对,我觉得另外两个人也有嫌疑,”那个高中生说,“那个一零一户的人家说什么声音都没听到,但是一零七的那户人家却说曾经听到有人打电话。”
“是不是在戴着耳机听歌啊,这不是没有可能啊。”
“如果带着耳机听歌,又怎么能听到门外有脚步声,并且去看一看到底是谁,这已经自相矛盾了;除此之外,住在一零七的,经过周围的人的走访,他似乎与死者有矛盾,但是他自己说,自己根本不认识死者。”
“三个人的话都有矛盾的地方啊,看样子不太好办,”我看了看摆在茶几上的照片,相片上,是死者和他的妹妹在公园的河边的合影,照片上的签名,告诉我们,就在不久之前,他们还是那么高兴;那个死者的妹妹,脸上是开怀的笑容,长发在风中飘逸,似乎没有料到不幸会降落到他们身上。我看了看,不觉叹了一口气。
“怎么,伤感了?”
“什么啊,”我把相片放回茶几,“等一下,相框上,这白色粉末是什么?”
“什么白色粉末?”
“你看,相框上,不对,是相片里面,”我把相框写了下来,“这是……”
从相框里面落下一个用塑料小袋子装的白色粉末,因为是被压在相片后面的缘故,被压得扁平。我有些颤抖的将塑料包装袋打开,那些白色的晶体,发出一丝酸酸的气味。
“**……应该没错了……”
新手写作,多有不足之处,希望大家多见谅,多包涵,对于做的不够好的地方,希望能多评论,多指教。<^-^>
“眼熟吧。你应该知道,应该是你们两个都应该知道。”
“一个月前的案件,”薛蕊说,“我们当时在打工,因为案发时间我们就在这周围打工……”
“之前死的那三个人,加上我们,都是当时的嫌疑人,”那个高中生说,“我有个叔叔是警察,当时,案件没有结案,我就让他帮我将资料偷偷复印了一份,有当时的嫌疑人,还有当时案件的详细情况。”
“这个案件,因为警察不是认识的,所以也没能插上手……”
“哦?你的意思是?”
“以前也发生过杀人案,当时是认识的警察,所以就让我一起看看,最后结案也有我的功劳。”
“难怪那人让你跟踪我,可能看过你的事情吧。”
“是啊。他问我是不是想成为一个侦探什么的。”
“我当时注意到你们是当时的嫌疑人,我跟踪的那个人也是,后来死的那两个人都是当时的嫌疑人,我就怀疑,整个案件都与一个月前的那个案件有关。”
“是什么关联?”
“还不确定,所以,现在到这里来看看。”
这里是一片老式筒子楼,残破的外墙上爬满了碧绿的爬山虎,有的延伸到没有人住的人家的窗户里;从新的铝合金窗能看出有的人家住着人,有的人家是破旧的窗户你似乎早已没人居住。
我跟在那个高中生身后,和薛蕊走进低到似乎伸手就能摸到的的大门,楼道里很阴暗,到处都是堆积的纸箱子,还有一些垃圾桶,更离奇的是还有摞到一人多高的蜂窝煤。
“这里怎么这么乱,那些纸箱子都是哪里来的,还有那些蜂窝煤,这种天也烧蜂窝煤?”薛蕊在我身后抱怨道。
“也许就是因为乱才能有这种杀人案件发生,”我说,“那个,死者家里是哪里?”
“就在前面,”那个高中生一指,“那个最里面的。”
“当时是什么情况,知不知道?”
“是有人在中午的时候,发现了死者死在自己的家里,被斧头连砍四刀,都砍在脖子上,法医鉴定颈动脉大出血,失血过多而死。这栋楼每层都有九名住户,楼道时东西排列的,在楼道两侧各是四户,在楼道最尽头是死者的家,被发现的时候,死者刚死不过一个小时。”
“当时你在干什么?为什么也会是嫌疑人?”
“当时我做推销员,那时刚好就走到了这里。”
“推销员?为什么啊?”
“手机坏了,想换一个,就找了这份工作。”
“这样啊……不提这个,现在要进入死者家里看看了,也许会发现什么线索,有钥匙吗?”
“根本不用钥匙,门没锁,因为没人再敢到这里来了。”那个高中生走到楼道尽头,轻轻推门,门吱的一声,缓缓打开了。
屋里是一片狼藉的景象,一进门的地方倒着一个纸篓,几张被搓成一团的废纸从纸篓里滚落出来;地上被弄得很乱,椅子、桌子翻倒在地,各种瓷器的碎片散落在地上;隐约看到有一大片暗红的血迹在屋子中央的地面上,一直延续到屋子另一端的墙上。我慢慢走过去,蹲了下来。
“血流了好多啊。”
“因为是动脉出血,所以当场死亡,失血过多。”那个高中生说,“而且,那个人,留下了一个信息,在临死前。”
“什么信息?”
“就是墙上那面镜子,死者被发现时,就倒在那堵挂着镜子的墙那里,死者在临死之前,似乎将血抹到了镜子上。”
“这样啊,”我将镜子拿了下来,敲了敲墙,“似乎不是空心的,死者是想告诉我们什么呀。”
“会不会是镜框后面藏着什么东西?”
“也没有,”我将镜框拆开,看了看,又重新装上,挂在墙上,“也许……也许……不对,有人来过……”
“有人来过,什么意思?”
“看,这墙上的血迹……”
“死者在临死前,将血迹抹到镜子上,同时也抹到了墙上,但是,你看,在墙上的血迹,有被擦刮过的痕迹,似乎在我们之前,有人已经动过镜子。”
“会不会是警察?在勘探现场的时候,动过镜子?”
“是警察的话,不会连手套也不戴,就直接将手指印留在墙上的,”我重新将镜子拿下来,“我没有用手指摸过墙,但是却有手指印,还很清晰,说明有人一定也对这个感兴趣。”
“现在呢?镜子的线索断了,似乎没有什么让我们知道更多的了。”
“随便看看,”我朝屋子里望了望,“那个,茶几上的照片里是谁?这户人家的主人好像是个男人啊,另一个女人是谁?”
“好像是死者的妹妹,在案发后也联系过她,”那个高中生走到茶几旁,拿起相片,“但是没怎么有太多的交流。”
“这样啊,”我看了看四周,“还有没有其他的线索?例如死者留下的或者是凶手留下的?”
“没有了,接下来就是那三个嫌疑人的证词了。”
“那三个人都怎么说了?”
“第一个是住在一零一号的,就是那个最后从楼上摔下来的人。”
“他有两套房子?”
“应该没错,一零一号就是现在的楼梯口的第一户,是楼道那面的那户,他说,他当时在家里上网,没有听到什么奇怪的声音,只是看到,当时住在一零四的那户人家,就是第一个在汽车里被炸死的那个人,曾经从门前经过,当时,他听到门外有人走动,以为是找他的,就在猫眼那里看了一眼。”
“一零四是哪户人家?”
“是楼道南面的最后那户人家,编号是从楼道南面的开始,从东面的第一家开始是一零一到一零四,北面是一零五到一零八,最后楼道尽头是一零九。”
“那么他怎么说?”
“他当时说,他并没有走出过自己家门,自己当时是在家里洗澡,但是,听到在门外有吵架声,所以在洗完澡后就出门望了望,却什么都没发现;第三个人就是住在一零七号的那户,他是死者的发现者,他说他发现尸体后就马上报警了,在这之前,他听到门外有声音,是住在一零四的那户,他当时说听到他打电话的声音了,但没多想。”
“看样子,是那个一零四的嫌疑最大了,自己说没出门,却有两个人指证他曾经出过门。如果真的出过门,又惧怕什么呢,也许就是他杀的人啊……”
“不,不对,我觉得另外两个人也有嫌疑,”那个高中生说,“那个一零一户的人家说什么声音都没听到,但是一零七的那户人家却说曾经听到有人打电话。”
“是不是在戴着耳机听歌啊,这不是没有可能啊。”
“如果带着耳机听歌,又怎么能听到门外有脚步声,并且去看一看到底是谁,这已经自相矛盾了;除此之外,住在一零七的,经过周围的人的走访,他似乎与死者有矛盾,但是他自己说,自己根本不认识死者。”
“三个人的话都有矛盾的地方啊,看样子不太好办,”我看了看摆在茶几上的照片,相片上,是死者和他的妹妹在公园的河边的合影,照片上的签名,告诉我们,就在不久之前,他们还是那么高兴;那个死者的妹妹,脸上是开怀的笑容,长发在风中飘逸,似乎没有料到不幸会降落到他们身上。我看了看,不觉叹了一口气。
“怎么,伤感了?”
“什么啊,”我把相片放回茶几,“等一下,相框上,这白色粉末是什么?”
“什么白色粉末?”
“你看,相框上,不对,是相片里面,”我把相框写了下来,“这是……”
从相框里面落下一个用塑料小袋子装的白色粉末,因为是被压在相片后面的缘故,被压得扁平。我有些颤抖的将塑料包装袋打开,那些白色的晶体,发出一丝酸酸的气味。
“**……应该没错了……”
新手写作,多有不足之处,希望大家多见谅,多包涵,对于做的不够好的地方,希望能多评论,多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