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小说 > 报告小说豪情英雄

第1卷 17

    17

    苏维埃高台县政府主席许青年正与副主席白希斋等工作人员商量春节期间,如何慰问红军的事宜,两位街道政府主席带着一股子冷气突然闯了进来。

    东街的张正富是个急性子,说话嗓门粗,就因为这一点,大家都叫他张大炮。来到许青年的办公室后,他屁股还没坐稳,就不分青红皂白地嚷嚷:“许主席,你们还有时间喧谈啊!眼看过年就到跟前了,慰问红军的事情还没着落,真急死人,你说咋办好啊!”

    许青年主席笑眯眯地看着张正富:“你这大炮,咋知道我们在喧谈?同志们不就在说这事嘛!”

    张正福这才觉得自己说话冒失,有些不好意思地说:“谁叫你是县太爷呢!”大家一听,都望着张正富笑了。还是西街主席陈锡福做事稳重,他慢腾腾地说出了与张正富商量的方案,许青年和白希斋齐声说好。

    张正富又冒出了一句:“好是好,可就是没钱买米啊!”

    白希斋问:“你们两个街道政府能筹一点吗?”

    张正富道:“3000人吃一顿米饭,少说也得拾石白米,我们只能筹买四五石米的钱。”

    “好吧,剩下的钱有我和白主席出,总可以吧?”许青年乐呵呵的一句话,把大家都惹笑了。

    这是红五军攻下高台城,成立苏维埃政府后就要迎来的第一个春节,县城的老百姓自然沉浸在节日即将来临的欢快气氛当中。为了搞好春节期间慰问红军将士的工作,西街政府主席陈锡福已经领着找来的八辆大木轱辘马车到黑泉镇江去买米。

    数九寒天,冷风飕飕,太阳虽已升得老高,寒气却依然逼人。陈锡福可不管这些,他伸手摸摸褡裢里装着的60块银元,想着红军战士春节就能吃上白米饭,高兴地哼起乡间小调。都活这么大岁数了,这还是头一次为公家办事,陈锡福心情非常激动。出门前,红五军政治部主任杨克明特意给陈锡福做了交代,到镇江后一定要向那里的百姓讲清楚,红军实行买卖公平的政策,决不能强行收购老百姓的粮食。想着杨主任说的这些话,陈锡福不由得笑了,那么大的红军首长,还真是细心。为防止意外,杨克明主任还派了一个排的骑兵保护买粮的车队。

    崎岖不平的乡间泥泞道路,已经覆盖上了厚厚的冰雪冻块,拉着大木车的马匹在赶车汉子们的吆喝下,也在小心地行走。路面太滑了,尽管现在是空车,大车木轱辘仍然发出吱吱扭扭的叫声。因为天冷的缘故,坐在大轱辘马车上是受不了的,赶车的汉子们各自牵引着自己的大马匹步行。足足四十多里的路程,陈锡福嫌走得慢,催促道:“师傅们,让你们的马再走快一些吧,一定要在太阳偏西赶到。咱们装好粮食,要连夜返回的,如果迟了,恐怕要误事哩。”

    “我们心里也着急啊!你看这是什么样的路,要不是为了红军,谁愿意在这冷冻寒天的腊月里赶车出门。”领头的一位赶车师傅有些不满地叨叨着,他穿着一件老山羊皮皮褂,说话的时间,又把拴在腰里的绳子紧了一下。老汉看看后面紧跟着的红军骑兵,忽然觉得刚说的话不合适,遂使劲抽了驾车的辕马一鞭,马车的大木轱辘快速旋转起来,吱吱扭扭,吱吱扭扭,老汉的尴尬被车轱辘声所掩盖过去。

    “老陈啊,你现在当了西街苏维埃政府主席,红军队伍上给你啥好处啊?让我们也分享一点吗!”赶车的张老汉开着玩笑,其他赶车人也都显出一副关心的模样,等着陈锡福回音。

    “你这老张头,人家红军队伍从几千里的南方过来,为穷苦百姓打天下,我们给红军啥好处了?”陈锡福反驳张老汉的一句话,引起大家的阵阵笑声,张老汉自觉问得没趣,遂抽了拉车的青骟马一鞭,大木车的两个轱辘叽里咕噜叽里咕噜地叫着,车队行进的速度更加快了。

    太阳刚刚偏西,陈锡福与他带领的马车队就来到了黑泉镇江村。老陈让车队停在村头后,急急忙忙向亲戚家走去。时间不大,陈锡福就与一位四十多岁的中年汉子出了门。他们来到马车跟前,陈锡福把头戴狗皮棉帽的中年汉子介绍给大家,他叫赵光治,是本村地地道道的庄稼汉。

    赵光治与大家寒暄了几句,表示对远来客人地问候。根据赵光治的介绍,马车一个个分散开来到家中有存粮的几家。经过陈锡福与农户们一阵子地讨价还价,最后说定每石米四块银元,卖米的六户农家还管陈锡福他们一顿饭,随同来的红军骑兵战士则由赵光治分派到农户家中用餐。

    太阳就要落山时,分散在各家的赶车汉子都已吃过了晚饭。装满白米的马车又在陈锡福带领下与押车的红军骑兵战士一同出发了。

    冬日的残阳拖着一抹余晖,逐渐向西沉了下去,载重的马车轱辘轧得路面上的冰雪发出了咯吱咯吱的叫声。夜幕慢慢降临了,刺骨的寒风不时吹来,摇动着路边的枯树干枝,大家伙儿已没时间顾着寒冷。人与马都走得很累,可还得行走大半夜的路程。因为这一两天高台城外的情况发生了变化,陈锡福与车队出发前,县苏维埃主席许青年就叮咛过,买粮的马车队一定要在第二天早晨赶回高台城,这也是杨克明主任再三要求的。有几个疼爱自家马匹的汉子干脆打起了边套。那天晚上,前半夜的月光特别的明亮,红军骑兵排的战士们一直跟在车队后面。马车队到达宣化堡时,这一带人家的鸡都打鸣了,滑向西边的月亮渐渐藏在了灰暗的云层里,不大一会儿,就连满天闪烁的星星也不见了,大片大片的雪花又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

    “请大家再加把劲儿吧,我们已过了蒋家庄,离县城不远了。”陈锡福在给赶车的汉子们鼓劲。

    “老陈,今天是腊月十几?”张老汉忽然问道。

    “啥意思?”陈锡福不明白张老汉问话的缘由。

    “盼着过年啊!和红军一起吃白米饭。”张老汉又玩笑起来,西北的庄稼汉子从来不知什么叫苦累。

    “耐心等着吧,还得过几天。”陈锡福知道,经过一夜的赶路,大家现在是又累又饿,口头说说,也只是解解馋而已。

    天亮时,雪花又停止了飘落,无论是赶车的汉子,还是拉车的马匹,满身都是冰霜,当他们来到东城门时,红五军政治部杨主任与县苏维埃政府的工作人员都出来迎接。

    “老陈同志,我代表全体红军将士表示感谢,你们辛苦了,”看着一辆辆装满白米袋子的马车,杨克明主任很激动。陈锡福也有些激动,他笑呵呵地说:“杨主任,这是我们两级苏维埃政府及全城居民的一点心意,感谢啥哩。”

    “你个老陈头,好事都让你做完了!”张正富笑骂着,显出多少有些嫉妒的模样。

    “张大炮,吃白米饭还少红烧肉哩,你再去张罗吗,说我干啥?”陈锡福激了张正富一句。

    “好吧,你老陈不要激我,这事情我还就能办成。”张正富就是急性子,只要被别人一撺掇就会上钩。

    陈锡福买来的十石大米送到了红五军指挥部门前,当这些来自南方的红军战士们知道这是老乡送来的大米时,一个个都眼馋了,他们已经很长时间没吃到家乡的白米饭了,真没想到在这个西北的偏僻小镇还能吃上家乡饭,指挥部门前充满了欢乐喜悦的气氛……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