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卷 7
7
天刚刚麻麻亮,红五军向山丹城发起进攻的冲锋号响彻云霄,震荡着焉支山下的一个个村落。负责掩护冲锋的机枪“哒哒哒,哒哒哒”猛烈射击。守城敌人的威势一时间被压了下去。红五军在山丹城周围全线出击,大佛寺、野猫山、红沟到处都是红五军攻城的呐喊声。攻城的战斗越来越激烈,双方各有伤亡。敌人压力越来越大。红三十九团像决堤的洪水,冲向山丹城东门。城门外依靠沙袋掩体的守敌人猝不及防,四散逃奔。红三十九团在一片杀声中冲进山丹城。
眼看着四散逃命的敌人,红三十七团团长李连样举着驳壳枪,率领一队猛虎一样的红军战士追了过去。一个个马家军叫爹喊娘,纷纷向红军战士投降。李连祥带领三十多名红军战士一直追到长城脚下,占领了一道沙梁。不甘心失败的敌人看到占领沙梁的红军人数不多,在他们指挥官的策动下,三百多敌人骑兵呈扇形反扑过来,顷刻间,长城脚下沙浪滚滚,尘土飞扬,人喊马叫。李连祥率领的突击部队在沙梁上立脚未稳,无险凭借。敌骑兵冲上沙梁后,凭借其优势左杀右砍与红军展开了激烈的拼搏。
团长李连祥双手端着驳壳枪瞄准了在外围指挥作战的一位敌骑兵军官,这是他射出的最后一粒子弹,枪响处敌人军官应声栽下马来。又有四五个马家军骑兵向李连祥包抄过来,李连祥甩掉手枪,从背上拔出鬼头刀,迎着冲过来的马家兵砍杀过去。自小练就一身好功夫的李连祥根本没把冲过来的几个马家军放在眼里,他挥舞着寒光闪闪的马刀上指下砍,左劈右杀, 犹如一只下山猛虎,不几分钟,四五个马家兵就栽倒马下。马家军骑兵被李连祥的威武勇猛震慑住了,一个个吓得不敢靠前。
在敌人指挥官的威逼下,一伙马家军叫喊着再次围住了李连祥,又有两个敌人被李连祥劈杀。敌指挥官向李连祥射出了一梭罪恶子弹,英雄的身子晃动了几下,慢慢倒了下去。这位参加过宁都暴动的壮士,这位跟着董振堂,跟着中国工农红军打天下的英雄团长,壮烈牺牲了。他脸上是那样的平静而淡漠。他汩汩流淌的热血洒在了河西走廊的长城脚下,渗透到山丹这块美丽的热土之中。
1936年11月21日,由于进入山丹城内的红军侦察兵的有力配合,红西路军顺利拿下了山丹城。战斗结束后,当董振堂军长听到李连祥英勇牺牲的噩耗后,痛惜无比。他那浓眉下一双朗目里饱含着的悲伤泪水几乎奔涌而出。萧瑟寒风里,又一位大无畏的红军英雄倒在丝绸古道之上。悲壮就如同历史的车轮一样瞬间过去,山丹城的四周逐渐平静下来,红军将士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将与万里长城永恒!
进城之后,红五军政治部的同志首先向群众宣传我党与工农红军的宗旨与抗日救国道理,并组织筹备建立山丹县苏维埃政府。11月25日,也就是红军进驻山丹城的第五天,在山丹旧街门召开群众大会,红五军政委黄超在大会上向群众宣讲,红军为天下穷人闹革命,各界民众有钱出钱,有人出人,联合起来抗击日本帝国主义,并提出建立山丹苏维埃政权。群众大会之后,黄超政委又召集各方代表开会,商讨成立县苏维埃政府的相关事宜。11月26日,山丹苏维埃政府成立,在当地群众中有一定威望的何文魁被选为政府主席。
山丹县苏维埃政府成立后,积极协助红军开展各项工作,惩治当地民愤极大的土豪劣绅。旧衙门的快班头目李山,长时间勾结土匪敲诈勒索当地百姓,的确是山丹的恶霸牢头。红军打下山丹城后,老百姓才敢揭发李山的种种罪行。见于他民愤极大,被押往苏维埃政府审讯后处决,并没收了李山的不义之财,向穷苦老百姓散发。山丹各界及人民群众发动起来了,他们纷纷行动,为红军缝制棉衣,手套,羊皮背心400多件。北街农民毛炳珍拿出自家粮食20石捐给红军,南街的县农会会长钟守浚支援红军毛毯20条,粮食10石多,受他们影响,全县群众都积极出来支援红军,老百姓捐出的粮食衣物都堆满了县苏维埃政府的办公室,130多名青年参加了红军队伍。
红西路军在山丹短暂停留休整之后,为鼓舞士气,总部决定,部队要举行一次辞旧迎新的篝火晚会。2万多红军战士在“火烤胸前暖、风吹背骨寒”的河西走廊大舞台上,战士们一团团、一簇簇围着篝火在欢跳,在歌唱。“红军是铁的队伍,钢的力量,工农的儿女,民族的希望。不打通国际路线,就不是英雄的中国工农红军!”。嘹亮的歌声响彻云霄,传遍四方。西路军军政委员会主席陈昌浩、总指挥徐向前、政治部主任李卓然等都在篝火旁,同红军战士们共同欢乐。那场面非常热烈而壮观。就连这些红军高级将领也没想到,山丹城的这次篝火晚会,竟成了西路军全体指战员的最后一次集会,也是他们最后的一次欢聚。以后的日子里,等待红西路军的却是夜以继日的苦战,流血、死亡和失散。
篝火晚会结束后,一路征战的红五军于1936年12月25日,奉红西路军总部命令,在军长董振堂、政委黄超,政治部主任杨克明指挥下,首先从山丹出发,继续向西进军。绵延几百里的隔壁荒漠上,弯弯曲曲的沙石路边,一棵棵老白杨树上连片干枯的叶子也没有了,光秃秃的树枝在刺骨地寒风中瑟瑟发抖。呼呼吹叫着的西北风不时地向急行军的红五军战士袭来。为了对付国民党马步芳军队与地方民团的骚扰袭击,红五军也以三路纵队行军,并以追击战战术动作边打边走。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天刚刚麻麻亮,红五军向山丹城发起进攻的冲锋号响彻云霄,震荡着焉支山下的一个个村落。负责掩护冲锋的机枪“哒哒哒,哒哒哒”猛烈射击。守城敌人的威势一时间被压了下去。红五军在山丹城周围全线出击,大佛寺、野猫山、红沟到处都是红五军攻城的呐喊声。攻城的战斗越来越激烈,双方各有伤亡。敌人压力越来越大。红三十九团像决堤的洪水,冲向山丹城东门。城门外依靠沙袋掩体的守敌人猝不及防,四散逃奔。红三十九团在一片杀声中冲进山丹城。
眼看着四散逃命的敌人,红三十七团团长李连样举着驳壳枪,率领一队猛虎一样的红军战士追了过去。一个个马家军叫爹喊娘,纷纷向红军战士投降。李连祥带领三十多名红军战士一直追到长城脚下,占领了一道沙梁。不甘心失败的敌人看到占领沙梁的红军人数不多,在他们指挥官的策动下,三百多敌人骑兵呈扇形反扑过来,顷刻间,长城脚下沙浪滚滚,尘土飞扬,人喊马叫。李连祥率领的突击部队在沙梁上立脚未稳,无险凭借。敌骑兵冲上沙梁后,凭借其优势左杀右砍与红军展开了激烈的拼搏。
团长李连祥双手端着驳壳枪瞄准了在外围指挥作战的一位敌骑兵军官,这是他射出的最后一粒子弹,枪响处敌人军官应声栽下马来。又有四五个马家军骑兵向李连祥包抄过来,李连祥甩掉手枪,从背上拔出鬼头刀,迎着冲过来的马家兵砍杀过去。自小练就一身好功夫的李连祥根本没把冲过来的几个马家军放在眼里,他挥舞着寒光闪闪的马刀上指下砍,左劈右杀, 犹如一只下山猛虎,不几分钟,四五个马家兵就栽倒马下。马家军骑兵被李连祥的威武勇猛震慑住了,一个个吓得不敢靠前。
在敌人指挥官的威逼下,一伙马家军叫喊着再次围住了李连祥,又有两个敌人被李连祥劈杀。敌指挥官向李连祥射出了一梭罪恶子弹,英雄的身子晃动了几下,慢慢倒了下去。这位参加过宁都暴动的壮士,这位跟着董振堂,跟着中国工农红军打天下的英雄团长,壮烈牺牲了。他脸上是那样的平静而淡漠。他汩汩流淌的热血洒在了河西走廊的长城脚下,渗透到山丹这块美丽的热土之中。
1936年11月21日,由于进入山丹城内的红军侦察兵的有力配合,红西路军顺利拿下了山丹城。战斗结束后,当董振堂军长听到李连祥英勇牺牲的噩耗后,痛惜无比。他那浓眉下一双朗目里饱含着的悲伤泪水几乎奔涌而出。萧瑟寒风里,又一位大无畏的红军英雄倒在丝绸古道之上。悲壮就如同历史的车轮一样瞬间过去,山丹城的四周逐渐平静下来,红军将士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将与万里长城永恒!
进城之后,红五军政治部的同志首先向群众宣传我党与工农红军的宗旨与抗日救国道理,并组织筹备建立山丹县苏维埃政府。11月25日,也就是红军进驻山丹城的第五天,在山丹旧街门召开群众大会,红五军政委黄超在大会上向群众宣讲,红军为天下穷人闹革命,各界民众有钱出钱,有人出人,联合起来抗击日本帝国主义,并提出建立山丹苏维埃政权。群众大会之后,黄超政委又召集各方代表开会,商讨成立县苏维埃政府的相关事宜。11月26日,山丹苏维埃政府成立,在当地群众中有一定威望的何文魁被选为政府主席。
山丹县苏维埃政府成立后,积极协助红军开展各项工作,惩治当地民愤极大的土豪劣绅。旧衙门的快班头目李山,长时间勾结土匪敲诈勒索当地百姓,的确是山丹的恶霸牢头。红军打下山丹城后,老百姓才敢揭发李山的种种罪行。见于他民愤极大,被押往苏维埃政府审讯后处决,并没收了李山的不义之财,向穷苦老百姓散发。山丹各界及人民群众发动起来了,他们纷纷行动,为红军缝制棉衣,手套,羊皮背心400多件。北街农民毛炳珍拿出自家粮食20石捐给红军,南街的县农会会长钟守浚支援红军毛毯20条,粮食10石多,受他们影响,全县群众都积极出来支援红军,老百姓捐出的粮食衣物都堆满了县苏维埃政府的办公室,130多名青年参加了红军队伍。
红西路军在山丹短暂停留休整之后,为鼓舞士气,总部决定,部队要举行一次辞旧迎新的篝火晚会。2万多红军战士在“火烤胸前暖、风吹背骨寒”的河西走廊大舞台上,战士们一团团、一簇簇围着篝火在欢跳,在歌唱。“红军是铁的队伍,钢的力量,工农的儿女,民族的希望。不打通国际路线,就不是英雄的中国工农红军!”。嘹亮的歌声响彻云霄,传遍四方。西路军军政委员会主席陈昌浩、总指挥徐向前、政治部主任李卓然等都在篝火旁,同红军战士们共同欢乐。那场面非常热烈而壮观。就连这些红军高级将领也没想到,山丹城的这次篝火晚会,竟成了西路军全体指战员的最后一次集会,也是他们最后的一次欢聚。以后的日子里,等待红西路军的却是夜以继日的苦战,流血、死亡和失散。
篝火晚会结束后,一路征战的红五军于1936年12月25日,奉红西路军总部命令,在军长董振堂、政委黄超,政治部主任杨克明指挥下,首先从山丹出发,继续向西进军。绵延几百里的隔壁荒漠上,弯弯曲曲的沙石路边,一棵棵老白杨树上连片干枯的叶子也没有了,光秃秃的树枝在刺骨地寒风中瑟瑟发抖。呼呼吹叫着的西北风不时地向急行军的红五军战士袭来。为了对付国民党马步芳军队与地方民团的骚扰袭击,红五军也以三路纵队行军,并以追击战战术动作边打边走。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