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偶成谜篇 第八十六话 废后(下)
皇帝病重,刘清菁贴心服侍,回到锦宸宫的时候,已是三日后的深夜,案头之上,摆放着查抄尚德宫的清单,刘清菁一页一页地翻着,心里不知是喜是悲,喜的是她终于扳倒了孟云樊,这是赵煦的夙愿,因为孟云樊是向太后的人,是高后代表的旧党一派势力,是赵煦想要改革的阻碍,只要是皇上的绊脚石,就是刘清菁的敌人,更何况,她霸占着正妻的位置,却没有给皇上任何幸福。
而悲的是,皇上就要离开她了,以后的一切,她都不得不独立承担,刘清菁将手按在小腹之上,盈盈微笑:“已经三个月了,一定要是个儿子,只要是儿子,一切,就还有希望。”
云板两响,刘清菁精神一震,屏风后边转出一个太监,却是内侍监的贺旺,叩头行礼:“参见娘娘。”
刘清菁唤他起来,微笑道:“这半年来,你做的事,本宫很放心。”
贺旺白胖的脸上一红,扭捏着笑了两声:“娘娘过奖了。”
刘清菁浅浅一笑:“皇后宫里的人,都打发了?”
贺旺忙答道:“是,除青鸾自愿去冷宫服侍冲真散人外,别的宫女太监都打发出去了,奴才想着,人心难测,留在宫里终是个祸害。”
刘清菁“嗯”了一声,轻轻抚摸着白玉手腕上的一串红玛瑙手链,像是漫不经意地轻笑道:“听说,冲真散人曾经用过彩丝苑的一个司仪?”
贺旺的冷汗立时就下来了,强笑道:“是容司仪,叫忘怜。不过那丫头从接了皇后的命令之后就一直称病,奴才瞧着,也颇有些蹊跷,娘娘寻摸着,可要处置了她?”
“病了?”刘清菁手一停,笑道:“这是个聪明的丫头,不知道用不用得上?”
贺旺心里一喜,白嫩的脸上飘上两朵红云,笑道:“娘娘若是把她赐给奴才,算不算得上是自己人?”
刘清菁怔了一下,明白过来时格格一笑:“贺旺,瞧不出,你还有这心思。”
贺旺忙扭着肥肥的臀跪下,尖声笑道:“奴才求娘娘的恩典。”
刘清菁抿着嘴一笑,柔声道:“贺旺,你这心愿本宫记下了,你好好办事,自有如愿的一天。至于那丫头,”刘清菁转了转手链,微笑道:“本宫是个小心谨慎的人,宁可冤枉了她,也不能留下祸患。不过,瞧你的面子,先把她留在宫中一段日子观察观察,前儿尹宫正报她做尚仪,本宫瞧着就算了,着原彤史青雪补上吧。”
贺旺张了张口,又张了张口,涎着脸笑了笑道:“奴才遵命!”
因着赵煦病重,废黜高后的事儿倒缓了下来,又过了几日,待赵煦能略坐起来的时候,宰相章惇求见,禀报同文馆事件的进展,询问皇上的意思。
赵煦寻思了片刻,声音微弱、缓缓道:“这几日,朕迷迷糊糊的睡着,反而想了许多平日想不起来的事儿。高后的事儿,就此作罢吧。”章惇领命退下。
赵煦斜靠在龙榻上,脑海里不断地浮现之前的一幕一幕。
年幼之时,高后力挽狂澜,借助三方势力拼出一条血路,将九岁的他捧上皇位。
五年的辅政时光,高后不再是慈爱的祖母,而是掌握生杀大权的女帝,干涉他的一切自由,让他娶不爱的女人,让他做根本不懂的事儿,但那个时候,国家稳若磐石。
高后病危之时,曾紧拉着他的手说:“皇上,为君之道,只有四个字‘权衡利诱’,先帝与哀家容保守派与改革派斗争这么多年,不过是求他们互相牵制,彼此制衡,才无暇威胁皇权。哀家知道皇上恨我,但只这一句话,皇上千万记牢:您是赵煦,是大宋朝的皇帝,是国家社稷的根本,哀家保的,是当朝皇上和大宋社稷,而不是赵煦。所以,哀家百年之后,不会在意赵煦如何待我,只会在意史书如何撰写,哀家相信,在后人传颂中,哀家会是个意义非凡的太后,此生足矣。”
说完这句话,高后便溘然长逝。
两行眼泪从赵煦眼角滑落,什么叫做“保的不是赵煦”?难道,身为祖母,不该保护孙儿吗?祖母,您心中只有社稷,可是孙儿如今保您宣仁太后的名位,只是因为,您是我的祖母。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求什么,此文慢热,但一定完结,求支持支持支持~
而悲的是,皇上就要离开她了,以后的一切,她都不得不独立承担,刘清菁将手按在小腹之上,盈盈微笑:“已经三个月了,一定要是个儿子,只要是儿子,一切,就还有希望。”
云板两响,刘清菁精神一震,屏风后边转出一个太监,却是内侍监的贺旺,叩头行礼:“参见娘娘。”
刘清菁唤他起来,微笑道:“这半年来,你做的事,本宫很放心。”
贺旺白胖的脸上一红,扭捏着笑了两声:“娘娘过奖了。”
刘清菁浅浅一笑:“皇后宫里的人,都打发了?”
贺旺忙答道:“是,除青鸾自愿去冷宫服侍冲真散人外,别的宫女太监都打发出去了,奴才想着,人心难测,留在宫里终是个祸害。”
刘清菁“嗯”了一声,轻轻抚摸着白玉手腕上的一串红玛瑙手链,像是漫不经意地轻笑道:“听说,冲真散人曾经用过彩丝苑的一个司仪?”
贺旺的冷汗立时就下来了,强笑道:“是容司仪,叫忘怜。不过那丫头从接了皇后的命令之后就一直称病,奴才瞧着,也颇有些蹊跷,娘娘寻摸着,可要处置了她?”
“病了?”刘清菁手一停,笑道:“这是个聪明的丫头,不知道用不用得上?”
贺旺心里一喜,白嫩的脸上飘上两朵红云,笑道:“娘娘若是把她赐给奴才,算不算得上是自己人?”
刘清菁怔了一下,明白过来时格格一笑:“贺旺,瞧不出,你还有这心思。”
贺旺忙扭着肥肥的臀跪下,尖声笑道:“奴才求娘娘的恩典。”
刘清菁抿着嘴一笑,柔声道:“贺旺,你这心愿本宫记下了,你好好办事,自有如愿的一天。至于那丫头,”刘清菁转了转手链,微笑道:“本宫是个小心谨慎的人,宁可冤枉了她,也不能留下祸患。不过,瞧你的面子,先把她留在宫中一段日子观察观察,前儿尹宫正报她做尚仪,本宫瞧着就算了,着原彤史青雪补上吧。”
贺旺张了张口,又张了张口,涎着脸笑了笑道:“奴才遵命!”
因着赵煦病重,废黜高后的事儿倒缓了下来,又过了几日,待赵煦能略坐起来的时候,宰相章惇求见,禀报同文馆事件的进展,询问皇上的意思。
赵煦寻思了片刻,声音微弱、缓缓道:“这几日,朕迷迷糊糊的睡着,反而想了许多平日想不起来的事儿。高后的事儿,就此作罢吧。”章惇领命退下。
赵煦斜靠在龙榻上,脑海里不断地浮现之前的一幕一幕。
年幼之时,高后力挽狂澜,借助三方势力拼出一条血路,将九岁的他捧上皇位。
五年的辅政时光,高后不再是慈爱的祖母,而是掌握生杀大权的女帝,干涉他的一切自由,让他娶不爱的女人,让他做根本不懂的事儿,但那个时候,国家稳若磐石。
高后病危之时,曾紧拉着他的手说:“皇上,为君之道,只有四个字‘权衡利诱’,先帝与哀家容保守派与改革派斗争这么多年,不过是求他们互相牵制,彼此制衡,才无暇威胁皇权。哀家知道皇上恨我,但只这一句话,皇上千万记牢:您是赵煦,是大宋朝的皇帝,是国家社稷的根本,哀家保的,是当朝皇上和大宋社稷,而不是赵煦。所以,哀家百年之后,不会在意赵煦如何待我,只会在意史书如何撰写,哀家相信,在后人传颂中,哀家会是个意义非凡的太后,此生足矣。”
说完这句话,高后便溘然长逝。
两行眼泪从赵煦眼角滑落,什么叫做“保的不是赵煦”?难道,身为祖母,不该保护孙儿吗?祖母,您心中只有社稷,可是孙儿如今保您宣仁太后的名位,只是因为,您是我的祖母。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求什么,此文慢热,但一定完结,求支持支持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