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64大姨妈
当方铁带着白景泉和牙子回到农家小院的时候,于梅早就在屋子里急得不行了。刚开始那热热的东西从□流出来的时候,于梅已经有了不好的预感,果然当她回到屋子里关好门脱下裤子一看,红红的一片,这不是大姨妈是什么?可现在知道是大姨妈来了,这接下来的问题就来了,拿什么垫在裤子上呢?因而,于梅现在在屋子里可是急得不行了,而且她的肚子也开始隐隐地抽痛了起来。
看着于梅紧闭的屋门,方铁急忙将猪肉炖粉条递给了光头子,让他带着白景泉和牙子去吃。而后,方铁便来到了于梅屋子的外面,敲了敲门焦急地询问道:“梅子,你怎么了?身体是不是不舒服?”方铁自从那次在山里寻找到于梅并且情急之下抱住她以后,他就改了对于梅的称呼,于梅也没有阻止他,只不过这个称呼是私底下才能叫的。在外面,方铁还是称呼于梅为于山。
“没事”,于梅的声音从门缝里传了出来。
虽然于梅口中说着没事,但是她语气里的焦急还是被方铁听了出来。因而,方铁开始使劲地拍打着门:“梅子,你肯定有什么事。你给我开门,我看能不能帮上忙。”
方铁的话让于梅焦急的心情平复了一些,他能帮上什么忙?他又不能代替自己来大姨妈。可是这垫裤子的东西到底用什么?对了,可以去找陈大妈,她一定知道。于梅突然想到了一个人,那就是陈大妈。上回于梅他们去雁荡崖埋伏的时候,帮忙带白景泉和牙子的就是陈大妈,她也是除开方铁几人外唯一知道于梅女儿身份的人。
如是想着,于梅便对正在外面“砰砰”地敲着门的方铁吩咐着:“我没事,你去帮我把陈大妈叫来,她来了我就好了”。陈大妈所住的陈庄离大青庄十分的近,走路只需半个小时的功夫就能到达,这也是为何于梅会让方铁去帮她叫陈大妈的另外一个原因。如果陈大妈住的十分远的话,于梅是不会让方铁去叫她的,毕竟远水解不了近渴。
虽然很疑惑为何陈大妈来了于梅就会好,但是方铁还是停止了拍打门的动作转而一阵风地向着陈庄跑去。本来走路需要半个小时的时间,但在方铁一路不停奔跑的情况下,他只用了十分钟就来到了陈庄。来不及和陈大妈细说发生了什么事,方铁就一路扯着她的袖子将她带到了于梅屋子的前面。这一来一去,总共只用了半个小时的时间。
知道陈大妈已经到了以后,于梅打开门让她进来了,只留下方铁一个人还站在屋前眼巴巴的瞅着紧闭的房门。待走进于梅的屋里后,喘足了气的陈大妈方才开口询问着:“我说闺女到底是什么事啊?你们团长急巴巴地把我扯了过来,我现在还摸不着头脑、弄不明白啊。”
“大妈,我那个来了”,于梅凑到陈大妈的耳边小声地说道。
“哪个?你是说那个”,陈大妈很快就知道了于梅口中的那个到底是什么。接着,她便将于梅硬扶上了床,喜气洋洋地说道:“闺女,那个来了是好事啊。你快点到床上躺着去,这几天好好休息休息,一定不能累着了。还有不能碰冷水,更不能喝冷水。我猜,你是找不着东西垫裤子,才让你们团长来找我的吧。”
“嗯”,于梅羞红着脸点点头。
陈大妈听到于梅的回答后,嘿嘿笑了一声:“闺女,你们团长对你可真好。知道你不好,半个小时的路程他只跑了十分钟就到了,而回来的时候还拉着我一起跑。要不是我还有几分力气的话,这把老骨头还不得跑垮下啊”。说完,陈大妈猛地拔高了声音扬声道:“有人对你好,你可得好好的珍惜啊,错过了可就不好了。”
于梅被陈大妈的最后一句话弄得满脸通红了起来,她小声地辩解道:“大妈,别乱说,我和方团长不是那种关系。”
“哪种关系啊?我又没说是你和你们团长”,陈大妈抓住于梅话中的漏洞盘问着她。
“大妈”,于梅一把扯过被子盖在了头上,不再理会陈大妈的调侃了。
而在门前的方铁自也是听见了陈大妈的这一番话,只见他最近被晒得黑黑的脸开始泛起红晕来了。同时,方铁的心里还在盘算着,这几个月梅子对我的态度好了不少,我要不要把自己的心意告诉她,毕竟革命儿女不拘一格怎么能扭扭捏捏的。而且,这事一直就这么放着也不成,等梅子这回病好的时候,我就把自己的心意告诉她。如是想着,方铁便在自己的心里暗自下了一个决定,那就是等于梅这次“病好”就对她表白。
陈大妈一巴掌拍在被子上,好笑地说道:“好了,不逗你了”。说完,她一把打开屋子的门,对眼巴巴的站在外面的方铁吩咐着:“那个什么团长,我需要一点灶灰。只要你去找点灶灰弄来,我保证一会儿闺女的病就会好。”
“真的”方铁猛地发出了一声。而后,他便像一阵风似的向着炊事班的方向撒丫子狂奔而去。
陈大妈看着方铁的背影,笑着点了点头,而后她便再次关上了门。走到于梅的床边拍了拍被子询问着:“闺女,有没有针线和不要的衣服,我给你做几个出来。”
“在床脚那儿”,于梅瓮声瓮气的声音从被子里传了出来。
陈大妈知道于梅这是害羞了,所以也就没有再打趣她,而是从床脚拿出了一个针线篓子,从里面拿出剪子开始剪起针线篓子里的一块碎布来。这针线篓子是小院以前的主人留下的,于梅当然是把它放在了自己的屋子里。至于这碎布是于梅在玉泉城所买的那件粗布长衫所留下的,后来这粗布长衫破的不行了,于梅便将它剪了开来,用来给方铁和张刚几人补衣服,正巧就剩了不大不小的一块,将将够做一个布条。
陈大妈的手很是巧,她很快就将布条裁剪好了,穿上线开始缝了起来。不一会儿,一条细长能装东西的布袋子就从她的手里出来了,这布袋子和前世的卫生巾模样差不多,唯一不同的就是布袋子的两边陈大妈都绑了四条绳子,这是为了固定住布袋子,不让它掉下来。
布袋子做好没多久,方铁就端着满满的一盆灶灰敲响了于梅屋子的门。却原来,方铁在陈大妈的吩咐下,到炊事班去找灶灰了。可是一到炊事班他就傻了眼,因为陈大妈并未告诉他应该要多少灶灰。怕灶灰不够用,方铁就从炊事班借了一个盆子装了满满的一盆灶灰端了回来。
陈大妈一打开门看到这满满的灶灰,吓了一大跳:“怎么弄这么多,用不着啊。”
方铁把盆子放在了门前,傻愣愣地摸了一个自己的头说道:“我怕不够用。大妈,梅子好些了没有?”
“快了快了”,陈大妈随口答应着方铁便蹲□子将灶灰往那布袋子里面装。
当方铁看到那布袋子的时候,他的一张脸腾地一下就烧了起来,他是认识这东西到底是什么的。小时候的方铁,曾经看见过他娘用这个东西,当时他就问了他娘这东西是什么,他娘告诉方铁这是女人用的东西。当时的方铁懵懵懂懂地就记住了这塞了灶灰的布袋子是女人用的东西,长大后方铁才真正的知道了这女人用的东西到底是什么。现在方铁看到陈大妈往布袋子里面塞灶灰,再加上于梅刚刚那一番异常的表现,方铁哪里不知道于梅是来了大姨妈了呢!梅子的葵水已经来了,那是不是就可以生孩子了呢?方铁脸带傻傻地笑容在心里如是想着。
陈大妈可没管方铁的这些花花心思,她用灶灰装了整整一个布袋子以后,便回到了屋子里将门关上了。而后,陈大妈便将这布袋递给了在床上作鹌鹑状的于梅,道:“闺女,你这布不够,我就只能先做这一个了,你先将就用着。大妈一会儿回去给你多做几个过来,让你换着用。记着,这东西洗了必须阴干,不能在大太阳底下晒。”
“知道了,谢谢大妈”,于梅掀开被子从陈大妈的手里将塞了灶灰的布袋子接了过来。而后,她便红着脸在陈大妈的指引下,将这个布袋子固定在了裤子上。至此,于梅心中的一块大石方才落了下来。
看见于梅已经固定好了布袋子后,陈大妈便急忙地向于梅告辞了,她还得回去帮于梅多做几个呢。在这几个月的相处中,孤身一人的陈大妈已经把于梅当做是亲闺女来看待了,而于梅在陈大妈的关怀下,也将她当做了自己的亲人来看待。因此,于梅并没有装作客气的将陈大妈送出了大青庄,只是勉强地站起了身子将陈大妈送到了小院的门口。
待送走陈大妈了以后,于梅便拖着自己有些酸软的身子躺在了床上。可是未等她躺多久,一道敲门声就响了起来:“梅子,我给你弄好东西来了,你快点儿把门打开”,这是方铁的声音,不知道他口中的好东西到底是什么呢?
作者有话要说:不知道这两章过渡得怎么样啊!
看着于梅紧闭的屋门,方铁急忙将猪肉炖粉条递给了光头子,让他带着白景泉和牙子去吃。而后,方铁便来到了于梅屋子的外面,敲了敲门焦急地询问道:“梅子,你怎么了?身体是不是不舒服?”方铁自从那次在山里寻找到于梅并且情急之下抱住她以后,他就改了对于梅的称呼,于梅也没有阻止他,只不过这个称呼是私底下才能叫的。在外面,方铁还是称呼于梅为于山。
“没事”,于梅的声音从门缝里传了出来。
虽然于梅口中说着没事,但是她语气里的焦急还是被方铁听了出来。因而,方铁开始使劲地拍打着门:“梅子,你肯定有什么事。你给我开门,我看能不能帮上忙。”
方铁的话让于梅焦急的心情平复了一些,他能帮上什么忙?他又不能代替自己来大姨妈。可是这垫裤子的东西到底用什么?对了,可以去找陈大妈,她一定知道。于梅突然想到了一个人,那就是陈大妈。上回于梅他们去雁荡崖埋伏的时候,帮忙带白景泉和牙子的就是陈大妈,她也是除开方铁几人外唯一知道于梅女儿身份的人。
如是想着,于梅便对正在外面“砰砰”地敲着门的方铁吩咐着:“我没事,你去帮我把陈大妈叫来,她来了我就好了”。陈大妈所住的陈庄离大青庄十分的近,走路只需半个小时的功夫就能到达,这也是为何于梅会让方铁去帮她叫陈大妈的另外一个原因。如果陈大妈住的十分远的话,于梅是不会让方铁去叫她的,毕竟远水解不了近渴。
虽然很疑惑为何陈大妈来了于梅就会好,但是方铁还是停止了拍打门的动作转而一阵风地向着陈庄跑去。本来走路需要半个小时的时间,但在方铁一路不停奔跑的情况下,他只用了十分钟就来到了陈庄。来不及和陈大妈细说发生了什么事,方铁就一路扯着她的袖子将她带到了于梅屋子的前面。这一来一去,总共只用了半个小时的时间。
知道陈大妈已经到了以后,于梅打开门让她进来了,只留下方铁一个人还站在屋前眼巴巴的瞅着紧闭的房门。待走进于梅的屋里后,喘足了气的陈大妈方才开口询问着:“我说闺女到底是什么事啊?你们团长急巴巴地把我扯了过来,我现在还摸不着头脑、弄不明白啊。”
“大妈,我那个来了”,于梅凑到陈大妈的耳边小声地说道。
“哪个?你是说那个”,陈大妈很快就知道了于梅口中的那个到底是什么。接着,她便将于梅硬扶上了床,喜气洋洋地说道:“闺女,那个来了是好事啊。你快点到床上躺着去,这几天好好休息休息,一定不能累着了。还有不能碰冷水,更不能喝冷水。我猜,你是找不着东西垫裤子,才让你们团长来找我的吧。”
“嗯”,于梅羞红着脸点点头。
陈大妈听到于梅的回答后,嘿嘿笑了一声:“闺女,你们团长对你可真好。知道你不好,半个小时的路程他只跑了十分钟就到了,而回来的时候还拉着我一起跑。要不是我还有几分力气的话,这把老骨头还不得跑垮下啊”。说完,陈大妈猛地拔高了声音扬声道:“有人对你好,你可得好好的珍惜啊,错过了可就不好了。”
于梅被陈大妈的最后一句话弄得满脸通红了起来,她小声地辩解道:“大妈,别乱说,我和方团长不是那种关系。”
“哪种关系啊?我又没说是你和你们团长”,陈大妈抓住于梅话中的漏洞盘问着她。
“大妈”,于梅一把扯过被子盖在了头上,不再理会陈大妈的调侃了。
而在门前的方铁自也是听见了陈大妈的这一番话,只见他最近被晒得黑黑的脸开始泛起红晕来了。同时,方铁的心里还在盘算着,这几个月梅子对我的态度好了不少,我要不要把自己的心意告诉她,毕竟革命儿女不拘一格怎么能扭扭捏捏的。而且,这事一直就这么放着也不成,等梅子这回病好的时候,我就把自己的心意告诉她。如是想着,方铁便在自己的心里暗自下了一个决定,那就是等于梅这次“病好”就对她表白。
陈大妈一巴掌拍在被子上,好笑地说道:“好了,不逗你了”。说完,她一把打开屋子的门,对眼巴巴的站在外面的方铁吩咐着:“那个什么团长,我需要一点灶灰。只要你去找点灶灰弄来,我保证一会儿闺女的病就会好。”
“真的”方铁猛地发出了一声。而后,他便像一阵风似的向着炊事班的方向撒丫子狂奔而去。
陈大妈看着方铁的背影,笑着点了点头,而后她便再次关上了门。走到于梅的床边拍了拍被子询问着:“闺女,有没有针线和不要的衣服,我给你做几个出来。”
“在床脚那儿”,于梅瓮声瓮气的声音从被子里传了出来。
陈大妈知道于梅这是害羞了,所以也就没有再打趣她,而是从床脚拿出了一个针线篓子,从里面拿出剪子开始剪起针线篓子里的一块碎布来。这针线篓子是小院以前的主人留下的,于梅当然是把它放在了自己的屋子里。至于这碎布是于梅在玉泉城所买的那件粗布长衫所留下的,后来这粗布长衫破的不行了,于梅便将它剪了开来,用来给方铁和张刚几人补衣服,正巧就剩了不大不小的一块,将将够做一个布条。
陈大妈的手很是巧,她很快就将布条裁剪好了,穿上线开始缝了起来。不一会儿,一条细长能装东西的布袋子就从她的手里出来了,这布袋子和前世的卫生巾模样差不多,唯一不同的就是布袋子的两边陈大妈都绑了四条绳子,这是为了固定住布袋子,不让它掉下来。
布袋子做好没多久,方铁就端着满满的一盆灶灰敲响了于梅屋子的门。却原来,方铁在陈大妈的吩咐下,到炊事班去找灶灰了。可是一到炊事班他就傻了眼,因为陈大妈并未告诉他应该要多少灶灰。怕灶灰不够用,方铁就从炊事班借了一个盆子装了满满的一盆灶灰端了回来。
陈大妈一打开门看到这满满的灶灰,吓了一大跳:“怎么弄这么多,用不着啊。”
方铁把盆子放在了门前,傻愣愣地摸了一个自己的头说道:“我怕不够用。大妈,梅子好些了没有?”
“快了快了”,陈大妈随口答应着方铁便蹲□子将灶灰往那布袋子里面装。
当方铁看到那布袋子的时候,他的一张脸腾地一下就烧了起来,他是认识这东西到底是什么的。小时候的方铁,曾经看见过他娘用这个东西,当时他就问了他娘这东西是什么,他娘告诉方铁这是女人用的东西。当时的方铁懵懵懂懂地就记住了这塞了灶灰的布袋子是女人用的东西,长大后方铁才真正的知道了这女人用的东西到底是什么。现在方铁看到陈大妈往布袋子里面塞灶灰,再加上于梅刚刚那一番异常的表现,方铁哪里不知道于梅是来了大姨妈了呢!梅子的葵水已经来了,那是不是就可以生孩子了呢?方铁脸带傻傻地笑容在心里如是想着。
陈大妈可没管方铁的这些花花心思,她用灶灰装了整整一个布袋子以后,便回到了屋子里将门关上了。而后,陈大妈便将这布袋递给了在床上作鹌鹑状的于梅,道:“闺女,你这布不够,我就只能先做这一个了,你先将就用着。大妈一会儿回去给你多做几个过来,让你换着用。记着,这东西洗了必须阴干,不能在大太阳底下晒。”
“知道了,谢谢大妈”,于梅掀开被子从陈大妈的手里将塞了灶灰的布袋子接了过来。而后,她便红着脸在陈大妈的指引下,将这个布袋子固定在了裤子上。至此,于梅心中的一块大石方才落了下来。
看见于梅已经固定好了布袋子后,陈大妈便急忙地向于梅告辞了,她还得回去帮于梅多做几个呢。在这几个月的相处中,孤身一人的陈大妈已经把于梅当做是亲闺女来看待了,而于梅在陈大妈的关怀下,也将她当做了自己的亲人来看待。因此,于梅并没有装作客气的将陈大妈送出了大青庄,只是勉强地站起了身子将陈大妈送到了小院的门口。
待送走陈大妈了以后,于梅便拖着自己有些酸软的身子躺在了床上。可是未等她躺多久,一道敲门声就响了起来:“梅子,我给你弄好东西来了,你快点儿把门打开”,这是方铁的声音,不知道他口中的好东西到底是什么呢?
作者有话要说:不知道这两章过渡得怎么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