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女频小说 > 金銮朝凤

正文 第三节 采选入宫

    如熙在墙头探头探脑半天,确定四下无人,才将小姐从墙角拉出来。如熙伸手在后院的侧门上“叩叩”两下,门“吱呀”开了。

    </p>

    一见是文睿姐,两人对视一眼,顿时松了口气。

    </p>

    这郁府虽然不大,但是庭院摆设都非常雅致,院中各处都栽种着郁郁葱葱的松柏,四季如春。花坛中种着些石竹花,夹杂着些牵牛花。虽然都是不起眼的野花,但是郁致从小就喜欢这些墙角边开的野花野草,总觉得比牡丹杜鹃要有生命力。

    </p>

    郁致踮着脚,小心翼翼向东厢房走去,一边走一边问:“文睿姐,爹爹不知道吧。”

    </p>

    这郁府的总执事名叫文睿,原姓林,今年二十有八。她原先也是大户人家的女儿,家道中落后,郁大夫见她可怜买入郁府。入府时,文睿只有十七岁,而郁致年仅五岁。文睿对于郁致,是半姐半母。而今,郁致已经出落的如花似玉,文睿却已经错过嫁人的时机,索性断了出阁念头,安心打理郁府上下。

    </p>

    文睿忙拉过她,上下打量,确定她没伤没损,才叹了口气,往内堂努努嘴:“自个儿瞧去!”

    </p>

    郁致定睛一看,爹爹可不正守在内堂门口,等着“瓮中捉鳖”呢!郁大夫虽不高,但骨架较一般人大些,下颚上银胡一缕,颇有道骨仙风之气。他一捋胡子,沉声说道:“致儿!”

    </p>

    这郁大夫原为唐宫太医,中年丧妻,年老后告老还乡,带着独女居住在太湖畔旁,终日为百姓行医送药,被扬苏州百姓誉为“郁大善人”。郁大夫还乡后便一直没有续弦,且对爱女宠爱有佳,所以郁致有时免不得骄纵了些。

    </p>

    郁致求救般地看了看文睿,文睿脸上也是一副无奈的表情。郁致只好不情愿的一扭二扭挪到爹爹身边,抓住他的胳膊轻轻晃着,央求道:“爹爹,就这一次,再没下回了!好爹爹!”

    </p>

    郁大夫不为所动,脸上依旧暗沉。只见文睿暗暗给郁致使眼色,直往后厨瞧。郁致眼珠一转,搂着爹爹的脖子说道:“好爹爹,今天女儿知道爹爹辛苦,特意学了几道菜,煮给爹爹吃!”

    </p>

    郁大夫脸色由怒转喜,但还是绷着脸:“当真?”

    </p>

    文睿上前说道:“老爷,可不当真。小姐今天忙了一下午呢,巴巴等您回来没等着,才说出去看看的。”如熙也在一旁头点的和小鸡叨米似的。

    </p>

    郁大夫面色这才转晴,欣慰地对她说道:“郁致终于肯下厨?来,让爹尝尝。”

    </p>

    一听这话,郁致转身风一般跑向厢房:“我换好衣裳就出来陪爹吃饭。”

    </p>

    不一会,郁致身着女装款款步入内堂。她素日喜爱湖蓝色衣裳,今日也穿了湖蓝色缎面长裙,配上玉石腰带,尖勾锦靴,内着浅蓝窄绣衫,外穿钩花套半臂,梳简单的螺髻配上翠蓝珠花点缀,活泼朝气中不失素雅大方。她向来不喜欢上妆,只是微微描眉,如杏般的大眼睛炯炯有神,圆润的脸上投出健康的蓬勃之气,俊俏迷人。

    </p>

    如熙一边帮她摆凳子,一边说道:“咱们姑娘,还是女装最俏。”

    </p>

    郁致笑盈盈的坐下,夹了一块松鼠鳜鱼给爹爹,道:“爹爹请用。”

    </p>

    郁大夫饶有兴致的夹了一块,放入嘴内,瞧了眼文睿,放下筷子说道:“致儿,这松鼠鳜鱼中八角放的太多了,味道不对啊。”

    </p>

    她忙看看文睿,只见她也脸色大变,忙补救说:“想必女儿第一次学做,放多了也是有的。下次一定记得少放八角。”

    </p>

    郁大夫“啪”一声把筷子放在桌子上,含怒不语。郁致小声嘀咕:“就算做得不好吃,爹爹也不用这么生气,再做过就是了。”

    </p>

    文睿急得没有办法,只得上前在郁致耳边道:“姑娘,松鼠鳜鱼这道菜根本没有八角,你还是老实招了吧。”

    </p>

    这下可不好办了!郁致心里着急,但见爹爹脸色铁青,也不敢言语,只用低头,用眼角偷偷瞄着。

    </p>

    郁大夫长叹一口气,扶手起身坐在正堂上,对她说:“致儿,你过来。”

    </p>

    爹爹的又要说那长篇大论了!她虽然一脸不服气,但还是乖顺地走到爹爹身边听从教诲。

    </p>

    郁大夫捋着胡须道:“自你亲娘去世已经有十五年,是爹把你纵坏了。你自小不爱看‘四书五经’、‘女诫’便罢了,偏终日不离着政书‘通典’、传奇‘莺莺传’这类书籍。你终究是要出格的,到时候,你识字却不懂‘女诫’,出身医学世家不懂医术,且有这些不能被世人接受的主张,那该如何是好!”

    </p>

    郁致上前一边为他揉肩,一边不服气的说:“致儿已经长成,若要致儿日日苦读‘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1]’,女儿宁可自梳,终生不嫁陪伴在爹爹身旁。何况,女儿今日……”

    </p>

    “叩叩叩”正门外突然传来一阵叩门声,“郁良纥郁大夫接旨……!”

    </p>

    郁大夫心中一惊,全身战栗,难道是……不可能,不可能的。郁大夫马上回过神来,慌忙命小厮开门,拉扯郁致跪下接旨。

    </p>

    一队侍卫贯入大门,首领花鸟使宣旨:“建元六年,唐德宗皇帝大赦,于民间采选秀女,充裕**。现闻郁氏,淑慎性成,勤勉柔顺,雍和粹纯,性行温良,特此准予,赴大明宫面圣,入选内官,钦此……!”

    </p>

    郁大夫微微颤颤地接过圣旨,转头一看,郁致怔怔的望着那黄绢,早已经失了神,等她反应过来时,花鸟使大人早已离去了。

    </p>

    郁致心里先是空空的,什么念想都没有,接着,今日与李公子在太湖泛舟的情形入跑马灯一般闪过,那片片翠绿的西湖龙井,那青衣长衫……她再环视着自家院子,看到爹爹苍白的脸,文睿和如熙惊诧的表情,园中美丽的石竹花……

    </p>

    她心里猛地像被千万支针扎一样,似乎突然间变得千疮百孔,空荡荡的没了着落。右手不觉捂住胸口,嘴唇微微发抖,半天说不出话来。

    </p>

    郁大夫纵然老成稳重,这时候也无法掩饰心中的不安和焦虑,慌忙说:“致儿,刚才侍卫说明日便要启程赶往长安,这可叫为父如何是好!”

    </p>

    她一手夺过圣旨绢,拼命攥在手里,隐忍着悲痛,走到父亲身边,将他搀扶着。父女两个互相扶持着回到内堂,郁大夫终于不支瘫在椅子上。

    </p>

    他两眼无神,口中喃喃自语:“自你娘亲走后,致儿就是老夫的全部,你这一走,去的又是那深宫之中,让为父如何放心。”

    </p>

    郁致心里千般滋味涌过,想想今日泛舟一事,似乎已经成了上辈子的记忆,化作过眼云烟。看到爹爹好似忽然苍老了十岁,她终于明白,是自己要给爹爹希望,要能为爹爹独当一面的时候了。

    </p>

    她一咬嘴唇,忍住眼泪,上前跪在爹爹面前,朗声说道:“女儿有幸,投胎投对了人家,承欢在爹爹膝下,十六年来闯祸不断,为爹爹增添无数烦恼。女儿在此叩谢父亲养育之恩。”说罢,一拜到底,磕了个响头。

    </p>

    郁大夫正弯腰来扶,她摇摇头,继续说道:“爹爹容女儿将话说完。女儿从小随了爹爹,对功名利禄前程爵位并无二想。如果幸运做了女官侍女,那么有生之年还指望皇上大赦,再为爹爹尽孝。若是不幸被选中为妃,女儿只求平安度过此生。女儿希望爹爹千万保重身体,等待团圆的一日。”

    </p>

    说完,她重重地磕了三个响头,起身时,早已是泪水连连湿满襟。

    </p>

    望着那圣旨,郁大夫出神了半响,然后命令道:“我和小姐交代些事情,你们都先下去吧。”

    </p>

    待文睿把门关上,郁大夫拉着她坐下,神情严肃的说:“致儿,今日为父讲说的话,你都要牢牢记在心里,却打死不能向任何一人提起。能做到吗?”郁致感觉事关重大,慎重的点点头。

    </p>

    郁大夫眯起眼睛,好像勾起了很久以前的记忆,然后说道:“爹爹原是宫廷太医,所以有几句要命的话交代给你。致儿此次进宫,只要注意这三件事,便可保住性命。你入宫后,可以借机会认识崔承俢崔公公、还有杜雪乔姑姑,我于他们二人有恩,有他们两人照拂,可保你万全;其二,大明宫内虽说皇后掌管凤印,但是当今太后萧氏,在**扶植她的亲外甥女韦氏,独揽大权,懿旨凌驾一切,且在前朝与韦氏一族在朝中关系盘根错节,定要谨慎应对;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致儿,你我父女关系千万不可被崔公公和乔姑姑二人以外的人知晓,若不然,我们父女二人性命堪忧!”

    </p>

    她口中反复念叨:“崔承俢崔公公,杜雪乔杜姑姑,萧氏一族,父女关系……可是爹爹,为何……”

    </p>

    还没等郁致问完,郁大夫止住她的话说道:“致儿,千万不要问爹,爹要把这些事情带进棺材里面的。如果爹在那天能等到致儿,说不定会将这半辈子的秘密说与你听。”

    </p>

    望着爹爹一脸辛酸苦楚,一滴滴眼泪再也忍不住倾泻而下,落在身前。她抽泣了几声,稳了稳情绪,又和爹爹说了些梯己话。说着说着,郁致又想起一件事,和爹爹说道:“爹爹,若女儿不幸中选,女儿想接如熙和文睿入宫陪伴。如熙自幼和我一起长大,又是个心思极为细密的,我信得过她;而睿姐姐看着我长大,等于我半个娘亲一般,只是若他们一走,恐玉芬玉兰照顾不好爹爹。”

    </p>

    郁大夫点点头:“为父正想和致儿商量这事,自小就想叫你医理,只可惜你心不在此,反而文睿是这块料,若真有那一天,我必定打发她去。有她在,可保你平安。时候不早了,致儿回去收拾行囊,明日为父亲自送你启程大明宫!”

    </p>

    [1]儒家经典《仪礼丧服子夏传》</p>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