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小说 > 极度严寒

灾难降临的前夜 遥远牵挂---一条鲤鱼的情感

    隐形冷物质团已经接近到对流层的表面了,开始逐渐地发威起来,几天以来,室外温度在持续的下降中,到11日晚间,室外温度已经达到零下98度了。

    隐形冷物质团还没有到达预定的位置,温度就已经到达了这个温度,当初张远行最低80度的预测已经彻底的破产了,其实就连我也没有预料到这么快就接近到零下100摄氏度大关。

    我不禁为那些大批生活在南部的人们担心起来,如果南部也达到这样的温度水平,在那些板皮房中生活的人们是很难生活下去的。

    世界灾难应对委员会在灾难来临前对南部移民国家进行了大量的物资投入,各种发电车,甚至是军用的核子移动发电车都大多迁往了南方,那里的油料储备和煤炭储备是足以供应南部避难区2年的使用时间的。

    在零下20几度的温度状况下,由于有了充足的电力供应,人们靠着电取暖设施供暖,应该还能够保证室内的生存温度,其实在不超过零下45度以下,人们的室内生存还是可行的,室内虽然很寒冷,但是总能够活下去的。

    。。。。。。。。。。。。。。。。。。。。。。。。。。。。。。。。。。。。。。。。。。。。。。。。。。。。。。。。。。。。。。。。。。。。。。。。。。。。。。

    材料研究所电工小夏带领妻子儿子迁移到了海南省的乐东黎族自治县境内,他投奔到了他的远房亲属表姑家。

    表姑家所在地最任万村的地理位置非常得天独厚,那里位于北纬18度,南端紧邻着长达7公里的长矛水库,这里海拔高度达到了170米,最为关键的是它的四周都有高山环抱,所以最任万村轻易地躲过了飓风海啸的袭击,看看那些完整的板皮房就知道这里是一个无比幸运的地方。

    政府在最任万村的周边盖满了保温彩钢板房,一排排蓝顶白墙的3层小楼井然有序,仅仅是一个最任万村就安置了外来移民达到120万人。

    小夏一家分配到了一套32平米的住房,住房内仅有一大一小的卧室、一个2平米的厨房,更为令人满意的是还拥有一个1平米的卫生间,室内配备有节能电空调、电磁炉和电饭锅等家用电器。

    小夏一直非常满意自己的选择,到目前为止他还认为自己当初的选择是完全正确的。

    最任万村的室外温度此时是零下31摄氏度,虽然是这个地方从未有过的严寒,但是对于北方的小夏一家来说,这根本就不算什么。

    小夏凭借着自己熟练的电工技术,担任起最任万村第8组13万人的电工组组长,设在村北侧的那台核子发动机是全组赖以生存的唯一能源,小夏和他的成员日夜精心地守候着它,那是13万人的生存命脉,不能有一丝一毫的闪失。

    长矛水库已经结下了3米厚的冰层,水库上到处都是前来捕鱼的人们,人们在严寒中守候在一个个冰窟窿面前,等待着鱼儿的上钩。

    1月12日这天凌晨,小夏穿着厚厚的羽绒服又来到了他挖出的那个鱼坑跟前,他花了将近2个小时的时间砸开了昨天晚间刚刚冻结的冰层。

    此刻天光已经大亮了,他蹲在地上,浑身战抖着将鱼竿伸进了深深的冰窟窿中。

    小夏自言自语地祈祷着:‘呵呵,上帝啊,就让我钓到一条鱼吧,鱼儿啊,你就上钩吧,今天可是大年三十啊,改善一下生活吧。’

    小夏眼睛直勾勾地看着无动于衷的鱼竿,真是天随人意,在经过了1个多小时的守候以后,一条鱼咬钩了,小夏迅速地将鱼从水中拉了上来。

    看到2斤大小的鲤鱼,小夏兴奋地喊道:“哎呀,太好了,这回娘俩可以有好东西吃了,多久没有吃到鱼了呀,感谢上天,感谢上天啊。”

    这个水库中的鱼的确已经很少了,自从人们云集到这里以后,大规模的捕鱼行动时刻在进行着,现在水库中很难再钓到哪怕是一只小鱼了,但是尽管如此,人们还是不厌其烦地每天都来砸冰,每天都在这里蹲守,希望总是使得人们甘冒刺骨严寒。

    小夏急忙将鱼装在篮子中,收起鱼竿兴冲冲地向家中跑去,一路跑着还一路唱着歌,那种兴奋劲体现在他浑身的每一个细胞中。

    一进门,小夏就大喊道:“小月,快来看看我的鱼,哈哈,一条大个的鱼啊。”

    妻子小月急忙奔了过来,变得异常兴奋起来,自从迁往海南后,他们家几乎是天天以米饭咸菜果腹,开始几天还能吃到些许青菜,吃到小夏钓到的鱼,但是自从1月18号以后,青菜已经成为奢侈品,鱼也无从钓到了。

    儿子晓明看到鱼,兴高采烈地喊道:“爸爸,太好了,我要吃鱼,妈妈快点做吧,我要吃嘛。”

    小月看了一眼儿子,轻声说道:“现在还不到7点钟唉,下午再吃吧,早晨吃点米饭,就点咸菜就行了。”

    晓明悻悻地说道:“不嘛,人家都馋死了,好长时间都没有吃到肉了。”

    小夏在旁边劝道:“小月啊,晓明都馋成这样了,今天早晨就做了吧,赶个新鲜劲。”

    小月笑道:“别打着孩子的旗号,是你馋了吧?”

    小夏摸摸脖子,嘴巴眨巴眨巴,样子很有趣。

    小月体贴地说道:“好吧,就依了你们了,我现在就做,做一条红烧鱼,小夏,你去看看是否能够搞到点糖,没有糖可不行。”

    “好,我现在就去。”

    “夏,还有晓明,我可说明白了,鱼做好了,只能吃一半,另一半晚间过年才能吃,知道吗?”

    “好了,知道了,我这就出去搞糖去了。”

    小月马上开始收拾起鱼来,小夏则飞速地奔到外边寻找白糖去了。

    过了20分钟,小夏兴冲冲地回来了,他大声地对小月说道:“看啊,白糖,哈哈,我还搞到了一个你意想不到的好东西呢,月,你猜猜是什么?”

    小月笑问道:“你是从哪里搞到的,这东西可没有卖的啊。”

    “你别管我从哪里搞到的了,你还是猜猜我还弄到了什么东西吧。”

    “嗯,是大葱吧。”

    “不是大葱,我们家不是还有6颗呢嘛。”

    “那一定是姜了,哈哈,我正需要这个东西呢。”

    “嗨,姜早就绝迹了,哈哈,你就是猜不到啊。”

    “小夏,你没有看到我正忙着呢吗,你就快点告诉我,让我也高兴高兴吧。”

    小夏将手一下子从背后伸了出来,一头大蒜捧在手心之中。

    “哈哈,就是这个东西,看到了吧,高兴吧?”

    小月兴高采烈地说道:“哎呀,这可是好东西呀,不容易呀,调味最好了。”

    说完,小月一把将大蒜抢了过去,在手中把玩了好一会,然后轻轻地掰开,她仅仅拿了一瓣蒜拿在手中。

    “夏,亲爱的,剩余的可要收藏好,以后再做鱼时候用,啊。”

    小夏急忙将大蒜拿起来,小心翼翼地放到了抽屉中。

    小夏看着忙碌着的妻子感慨地说道:“月,看来,我们当初选择来这里是对的,要不然到哪里还能有鱼吃呢?你说是不是呀?”

    小月笑道:“是不错,不过鱼也不好钓哇,这么多天了,你才钓到这一条哇。”

    “咳,水库上到处都是人,能够钓到一条鱼确实不容易,不过我以后会努力的,一定要让你们俩有鱼吃。”

    小月幸福地看了小夏一眼,微笑着说道:“呵呵,我现在已经很知足了,在这个时候能有饭吃,还有鱼吃,今天大过年的,就钓到了鱼,好兆头啊,相信以后会好的。”

    “月,你高兴就好,今天我们就好好过个年。”

    小夏帮着妻子忙碌着,闻着从锅里飘出的阵阵鱼香味道,自语道:“咳,就是有点太远了,近点就好了呀。”

    小月抬起头看看小夏,疑惑道:“夏,你叨咕什么呢,什么太远了,我怎么听不明白你的话呢?”

    “哦,我刚才想到了赵院长,如果要是离得近一点,我会将鱼送给他家一半的。”

    “呵呵,你对赵院长真好,比亲兄弟还亲,哈。”

    “那当然了,赵院长对我也很好啊,他可是帮了我很多的忙呢,临走时,他还邀请我到他们那里去呢。”

    小月说道:“你就是倔强,你当初要是去了赵院长那里,也许更好呢。”

    “月,那可不一定哟,我还是对北方没有信心,南方再冷,能够冷到哪里去呢,也就这样了吧。”

    “也是呀,刚才新闻报道,沈阳已经达到零下98度了,唉,在沈阳生活的人恐怕已经很危险了。”

    小夏突然间将手中的活停了下来,惊呼道:“什么,零下98度,怎么不早点告诉我呢?不行,我必须给赵院长打个电话,我要让他马上到咱们这里来避难。”

    小月抬头看着小夏,低声说道:“可是,他们住在哪里呀,现在房子已经没有了呀。”

    “就住在我们的家中,我们将大屋腾出来,我们一家三口就住在小屋中,怎么样?可以吗?”

    小夏的目光之中充满着渴望,他急切地想得到妻子的认可。

    小月看到丈夫真诚而迫切的样子,爽快地说道:“老公,你是一家之主,我听你的,赵院长是你的好朋友,你应该帮忙,我同意。”

    小夏感激地看看妻子善解人意的目光,拿起电话拨通了赵远航的电话。

    在沈阳的桃源地中,赵远航与迟天海此时正在公共活动区的阳光房中观测着太阳,隐形冷物质团即将淫威大发作,一场更大的灾难已经迫在眉睫了。

    星空东方(沈阳市)的小说【极度严寒】发表在小说阅读网,我不奢望人们去看VIP,无论您在哪里看到我的文章,请朋友能够给予支持,留下您的关注之言,毕竟我们都是有缘人。
Back to Top